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赛区)4月下旬进行网上报名、评审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赛区比赛(以下简称“比赛”)将在4月下旬进行网上报名、评审,拟于2025年5月下旬进行现场赛比赛。 此次比赛由山西省教育厅主办,山西财经大学承办。

      2025-04-21 09:3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阅读+美食”山西首家书香主题餐厅正式开放

        山西首家书香餐厅吸引不少年轻人驻足打卡。 “这场阅读盛宴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传承。

      2025-04-21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来青铜博物馆,“遇见”中华古籍里的山西先贤

        山西青铜博物馆内,公众聚精会神欣赏古籍。傅增湘题跋的明影抄宋绍兴淮南路转运司刻本《史记集解》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25-04-21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探索山西古代壁画的隐藏秘密 这场讲座让壁画“活”了

        解码山西古代壁画,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专家学者共话古代壁画的密码。

      2025-04-21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诗词中柳色新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柳树是一个永恒的意象。它那柔美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曳,仿佛一位温婉的江南女子,向世人诉说着千年的情思。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从古人植树看为官要旨

        春情萌动,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其实在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改善和保护树木的描写,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是为官要旨的缩影。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茶香中的学者风流与历史脉动

        《一个人的茶文化史——姚国坤传》 潘城 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详细、生动地书写了“茶界泰斗”姚国坤的茶叶人生,并借此展现了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国当代茶文化史。姚国坤是一位最典型的茶界主流公共知识分子代表,西泠印社“五老”之一的林乾良誉他为“茶界泰斗”。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高考”时的“怀挟”

        在我国古代“高考”考试中,除了考前的试题泄露和考后的誊录作弊以及考试中间的传递和枪手替考外,大家用得最多的作弊手段就是怀挟。 尽管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考场纪律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但还是有人以身试法,使用各种手段进行作弊。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宋朝“国足”的阵容

        从北宋开始,中国便悄然开启了类似现代足球运动的篇章。足球比赛在宋代被称作蹴鞠,在当时是一项极为热门的体育运动,其热度之高,即便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能感受到当时人们对它的热爱与痴迷。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花开富贵(国画)

         贺保国作.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戏见万象 方寸载道

        小戏小品是一种短小而精悍的戏剧艺术形式,是活跃在文化战线上的轻骑兵。近日,“演绎时代精彩讲好太原故事”太原市小戏小品专场演出,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喜闻乐见的小故事,生动展现了太原的城市风貌、人文情感和时代新声,传递了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在光影流转中致敬“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雄兵出击》剧照 2025年,适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不仅筑牢了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更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绵山行思

        久有凌云志,拜谒介子山。 介子并非山的本名,它的本名绵山,后仰介子之名而闻晓天下。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永济市举办“舜风唐韵·魅力永济”书画展

        4月10日,永济市美术馆举办“舜风唐韵·魅力永济”——张军社中国画作品展活动。 展出的百余幅作品涵盖山水、人物、文物等壮丽景色的传统画作,其中“蒲坂揽腾”气吞山河、雄浑壮美,中条山的苍翠叠嶂、九曲黄河水流不息、鹳雀楼的雄伟壮观等景色尽收眼底;“问道五老峰”以书入画的笔法,让峰峦暗藏金石气韵,画中五座雄伟山峰紧密相依,但又峰头林立,如同五位老者礼宾列坐侃侃而谈;各种场景的人物画不拘泥于形似,更重于神似,或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物的灵动身姿、或借浓淡相宜的墨色晕染出人物的神韵气质。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在山峰之巅探寻生命的意义

        读完《比山更高》这本描写中国自由攀登运动的非虚构纪实作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那些攀登者信奉的“自由是一种信仰,而攀登却是通往自由的道路”理念、勇于在充满危险的悬崖跳舞的探险精神,充分展现出了自由攀登这项运动的魅力与残酷。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芳菲四月品书香

        翠色扶摇舞春风,几树花影映日红。世人皆道春光好,我独以为,人间至美,莫过于这人间四“阅”天——阅读之“阅”,亦是阅历之“阅”。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春风吻脸的日子

        农历的三月,如同飘浮着的梦想,有着春天的魂,却又荡漾着冬天的神。 农历三月的天阴晴不定,昨日还是阳光普照,今儿却又像变了个人似的,冷气袭人,因为刚刚还拉着农历二月的尾巴,所以有了“二八月、乱穿衣”的万千景象。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读书是通向外部世界最好的路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全民阅读对于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构建核心价值、促进社会公平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让书香浸染心灵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似乎习惯了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获取资讯和知识,纸质书籍和传统图书馆逐渐淡出了许多人的视野。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遇到了杨素秋博士的纪实文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图书馆的价值,感受到了书香背后那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感。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特别策划·悦读山西

        关志英 北岳文艺出版社集木工作室编辑郝丽娜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影视表演系主任 《平遥纱阁戏人》 内容简介: 《平遥纱阁戏人》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纱阁戏人是流行于山西平遥的一种纸扎艺术,集彩绘、剪纸、雕刻、戏曲等多种艺术综合于一体。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纳米足球

        大元家儿子四年级了,成绩在班里出类拔萃。娃娃出息,他这个当爹的却多了些幸福的烦恼。

      2025-04-15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三个“十小事” 人生“一大事”

        在临汾古城的晨钟暮鼓中,“三个十小事”文明实践活动如春风化雨,悄然重塑着城市的精神肌理。 我最先践行的是“健康十小事”。

      2025-04-15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分形连气之人”——兄弟

        “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这句古语道出了兄弟关系在人伦体系中的重要性。

      2025-04-15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风拂面,春暖花开,放风筝的季节又来了。刚过去的这个礼拜天,早晨还没起床,就听见窗外的风“呼呼”地响,我一骨碌爬起来,对一旁的妻子说:“好风呀,快陪我放风筝去。

      2025-04-15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文字里,邂逅雁北故乡的童年时光

        作为土生土长的雁北人,那些被岁月磨得模糊的画面,在薛荣新作《铃铛里的童年》里突然变得棱角分明——原来我们共同拥有过同一片黄土坡的晨曦,同一条河沟里的星光,还有同一种在旱烟味里发酵的乡愁。这本书于我而言,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文学阅读,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方言对话,一次在文字里打捞故乡碎片的心灵归乡。

      2025-04-14 17:25    来源:山西新闻网
    • 人类第一次亲眼目睹地球升起

        《地出》 译林出版社 [英]罗伯特·普尔 著 本书从阿波罗八号拍摄的著名照片“地出”展开,作者从历史学家的角度深入阐述了人类在第一次完整见识地球的全貌后,对地球、对自身产生的全新的领悟。作者打破传统,并非沿着时间顺序,陈述人类技术的发展史,而是在着重讲述“地出”照片之后,整个人类达成共识的一种全新的宇宙观。

      2025-04-14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张子琳临症医案实录》张光荣、赵尚华、张俊卿总主编 程发峰、王世荣主编 科学出版社 本套丛书由中国当代中医临床学家张子琳先生1970-1981年手写《记录医案》《零散医案》《病案分类》《常惭愧斋抄本》等汇总分类而成,分别为肺肾病篇、脾胃病篇、肝心病篇、妇儿病篇、外科病篇。内容分别按照疾病分章,章内有该疾病概述、典型病案、病案实录及小结。

      2025-04-14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时餐桌的蔬菜“拼图”

        中国古籍中最早记载的可以食用的蔬菜是荇菜,这种菜在《诗经》开篇里就有记载,其实荇菜就是我们今天池塘里常见的浮叶。 汉朝时有五种主要蔬菜,被称为五菜,即“葵、韭、藿、薤、葱”。

      2025-04-14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让人心动的“ 海棠春睡”

        海棠花,娇艳妩媚,它与牡丹、梅花、兰花,并称“春花四绝”,其中海棠为四绝之首,被誉为国艳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2025-04-14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煮茶品茗,悠然自得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在这样的季节里,总让人想起古人的闲情逸致,煮茶品茗,悠然自得。

      2025-04-14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春日的鲜花美食

        春日,在古人的生活里,是一场盛大的自然盛宴。当大地从沉睡中苏醒,繁花似锦,古人不仅沉醉于春日鲜花的娇艳与芬芳,更将这份美好融入饮食之中,创造出一道道独具风味的鲜花美食,让味蕾也能尽情享受春天的馈赠。

      2025-04-14 10:0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特别策划·山西作家谈】阅读的精神滋养

        李骏虎杨遥赵瑜蒋殊葛水平张锐锋张二棍柴然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在三晋大地深厚文化的滋养下,山西作家们怀揣着对文学的热忱与执着,在创作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他们深入基层生活,捕捉时代脉搏,用文字勾勒出多彩的世间万象。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保持一颗敏锐的心灵

        在人生的浩瀚长河中,每个人心中都藏着无数斑斓的梦想,然而,当现实的寒风悄然来袭,那些曾经炽热的梦似乎也变得黯淡无光。此刻,季羡林先生的《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犹如一盏明灯,以其深邃的智慧和温暖的文字,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引领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农村题材电视剧也可成为热播剧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故乡的泥土》《陌上又花开》等农村题材电视连续剧先后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以引人入胜的情节、细腻温暖的情感、朴实真挚的情怀引发广泛热议,口碑和热度节节攀升。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必须具备独特的故事情节、真实的人物形象、恰当的情感表达、准确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深刻的主题和深远的意义等特征,电视连续剧《故乡的泥土》《陌上又花开》都一 一给予了生动的回应。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百年运河畔的家国春秋

        近期,由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并在爱奇艺同步全网独播。随着央视年度大戏《北上》的热播,原著小说也再次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山水情缘,问道云丘”杨学义美术作品展

        近日,书画爱好者在乡宁县云丘山书画院参观“山水情缘,问道云丘”杨学义美术作品展,此次展览精选杨学义以云丘山为题材创作的水墨山水画50余幅,充分展现了云丘山集奇山、秀水、险峰、幽洞、古村等自然人文景观,是云丘山与艺术的一次美妙邂逅,也是自然与人文的深度对话。 栗卢建摄。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传统戏曲缘何“圈粉”年轻人

        近年来,戏曲节目频频“出圈”,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亮丽风景线。从春晚舞台上《借伞》一曲串联京剧、粤剧、川剧、越剧四大剧种,经典再现,引发全民热议,到各地借助戏曲表演等文化活动,掀起一场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深度融合的热潮,传统戏曲在当下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让山西音乐从“地域符号”跃迁为“文明芯片”

        在全球数字文化传播浪潮中,《黑神话:悟空》以高精度3D扫描技术将铁佛寺飞檐雕花等视觉符号转化为全球共享的数字景观,其相关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622亿次,形成现象级文化输出。反观山西本土音乐的传播势能,却因市场化适配度差异,在数字传播中出现失焦问题。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特别策划·阅读山西

        吴国蓉 北岳文艺出版社集木工作室编辑 陈新 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文水鈲子》 内容简介:  《文水鈲子》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文水鈲子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传承特色,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 文水鈲子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因表演中使用俗称“鈲子”的特制铜质小钹而得名。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孝义公益艺术培训班开班

        日前,孝义市文化馆2025年对外免费开放艺术公益培训班正式开班,为广大市民呈上丰富的文化盛宴,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进一步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次公益培训班课程设置极为丰富,涵盖舞蹈、皮影表演、模特走秀、声乐等12个热门科目,吸引了300余人踊跃报名,现场气氛热烈。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蒲剧:古韵新声中迎来春天

        2025年新春,蒲剧新秀杜丽娜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展示《挂画》绝技。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故事全球化,山西网络文学的“数字远征”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时,文化“出海”成为时代命题。在中国网文跨越山海的“远征”中,文学“晋军”以独特的创作基因和时代担当勇立潮头。

      2025-04-11 10: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喜”文化焕新古村落

        4月6日,在高平市喜镇苏庄景区古院落中,一场精彩的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该景区深挖传统“喜”文化,打造集婚礼举办、婚宴服务、婚俗体验、古村落观光及民宿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婚俗体验园与康养基地,通过开展特色活动,景区将独具魅力的高平文化呈现在游客眼前,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2025-04-11 10: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四普”实践重塑历史研究

        4月初,正是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送审的时期,其中历史文化学院的数名学生似乎与往年不同。2024年11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生投身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深入吕梁交城县、文水县及大同天镇县、浑源县等地,完成对200余处国保、省保级文物的数据采集与复查。

      2025-04-11 10: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让文化新空间触手可及

        清晨推开家门,转角遇见的不再只是便利店和咖啡馆,还可能是陈列着“的确良”衬衣、老式收音机的城市记忆馆;周末带孩子去的不仅是游乐场,还能在关帝庙体验非遗技艺、民俗文化。这种看似超现实的场景,正在我们城市的街头巷尾真实上演。

      2025-04-11 10: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运城着力塑造“国宝第一市”文旅品牌

        本报讯 今年,运城市多举措丰富文旅活动品牌、构建文旅宣传矩阵、实施精准营销策略、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加快构建“线上线下、寓文于旅”宣传矩阵,着力塑造“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文旅品牌,全面提升运城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去年,运城文旅系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1797万人次,门票收入1.47亿元,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排名全省第三。

      2025-04-11 10: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趣谈宋代男人的帽饰

        在历史的长河中,服饰往往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审美。当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望北宋那个文风昌盛、礼仪之邦的年代,不难发现,男性的帽饰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2025-04-11 09:4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给您打了十年工——读宾虹先生画作

        《春风最随美人意》王帅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以读画为主题的随笔集。书中的诸文字,正是作者对其收藏近现代书画、诗文稿的付出与心血的真爱。

      2025-04-11 09:4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两场饭局的现代注解

        夜读《世说新语》,读到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 晋室南渡初期,官场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谁要是升了官,得摆酒席请客吃饭。这里要说的羊曼和羊固,俩人都姓羊,但请客的风格完全两样。

      2025-04-11 09:4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扬州,杜牧曾收到一份“大礼”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三十岁的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古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为掌书记,来到扬州。 扬州,这座位于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城市,是唐代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有“扬一益二”的说法,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大体就是扬州的富裕吸引了各地富商大贾公子王孙前去消遣。

      2025-04-11 09:4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