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学子收到录取通知书后
唐代学子收到录取通知书后
到了学子们收获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了,“金榜题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四大喜事”之一,古人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也有自己的庆祝方式。以唐朝为例,读书人考中进士要比现在的高考难得多,“复读”多年能考上还算幸运,大部分考生一生无名。当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孟郊在四十六岁时终于考中进士,奋笔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千古名句。
天宝元年(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收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录取通知书,异常兴奋。他满以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家中,收拾行李作别妻儿。启程之时,他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荡与欢喜。
白居易在二十九岁时收到进士录取通知书,应邀参与官方组织的“雁塔题名”活动。他难掩兴奋,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联。其他十六人如崔玄亮、杜元颍等人年龄都比较大,因此白居易趁机炫耀一下自己的“少年得志”。
“诗豪”刘禹锡中榜后同样写诗纪念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在《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中写道:“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可见录取名单公布后的荣耀,京城轰动,人人骑马奔走相看。
晚唐诗人杜牧是青年才俊,二十六岁进士及第。他在《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中流露出自己激动的心情:“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东都洛阳考完要去长安报到,一共录取了三十三人,关中的青年才俊们,你们多准备美酒吧,我们很快就会把春色带来。
收到录取通知书,诗人们的喜悦心情几近相同。张籍写下了“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的社会实情;刘沧记录了“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的曲江宴饮;伊璠发出了“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的由衷感叹;宋人杨亿也抒发了“起草已夸双笔健,登科更占一枝春”的吐气扬眉。
雁塔留名、曲江宴饮、杏园探花等都是古代读书人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的庆祝方式,他们赋诗抒怀、泼墨言志,可谓雅致、有趣。
□刘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