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逆境中的长寿智慧
陆游在逆境中的长寿智慧
陆游在战乱频繁、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能活到85岁高龄,他的养生之道融合了饮食、运动、情志调养等多方面智慧。
当晨光初透山阴草堂,八十多岁的陆游推开柴扉,院中粗陶砂锅里正细火慢炖着新米粥,山药雪白如玉沉浮其间,灶边犹萦绕着他那句“山药进琼糜”的诗句。这寻常的晨炊竟成他延年之始——世人遍求长生之术,他却于人间烟火里窥见真谛。
陆游的饮食之道最见返璞归真的功夫。他视脾胃为后天之本,深谙“薄粥由来最养人”之理。厨间灶上常备陶瓮,焖煮着掺入山药的米糜,那一碗“山药进琼糜”是自土地深处掘出的元气琼浆,温润滋养着诗人晚岁的残躯。晨斋未启,必先啜饮一盏枸杞羹汤,那“晨斋枸杞一杯羹”的殷红汁液,是他向光阴讨要的明目良方。案头诗稿墨迹未干,枸杞已在青瓷碗中漾开千年不褪的琥珀光。他更于庭院辟出药圃,亲手栽植黄精、茯苓,曾笑言“石鼎飕飕闲煮药,玉麈冉冉静观书”,草木灵气便在翻书煎药的烟火中悄然渗入骨髓。
至于日常起居,放翁亦自有一番章法。暮色四合,家人必奉上热气蒸腾的木盆,他欣然吟出“洗脚上床真一快”之句。温汤漫过嶙峋脚踝,血脉如解冻春溪汩汩奔流,一日疲乏尽融于水中。他更将此法化为四季箴言:“春洗升阳固脱,夏洗祛除暑湿”,木盆里晃动的月光,竟成了护佑晚境的良药。晨起则散发临轩,取木梳徐徐千遍,仿效东坡“千梳冷快肌骨醒”的妙法,任晨风穿行霜鬓,唤醒沉睡的百骸。
放翁的筋骨之强健,直令今人瞠目。八十高寿仍能挥动长剑,“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的豪情透过纸背扑面而来。菜畦里俯身点豆,筋骨在泥土芬芳中舒展;梨树下挥锄垦壤,气血于日影斑驳间奔涌。园事毕,便往静室盘坐吐纳,“默视鼻端白,正气徐自还”,目光垂落处,天地清气自百会灌注丹田。那“神光出眦射窗扉”的境界,非内外兼修者不能至也。
回望今人养生之道,愈显放翁的高瞻远瞩。超市货架枸杞包装华美,却少了诗人“大将玄吾鬓”的自种之诚;电子足浴盆蒸汽氤氲,不复木盆中“稚孙渐长解烧汤”的天伦温热;健身房铁器碰撞声里,难觅“种菜浇畦筋力健”的自然律动。现代人将养生托付给胶囊与仪器,而放翁却在采药灌园、洗脚观梅的日常里,将生命融于四时流转。他早早参透:养生非外求之术,而是向内耕耘的工夫。当世人沉迷“效率养生”时,他已在“任我逍遥过百春”的豁达中,将寻常烟火酿成了延年玉露。
木盆中水纹渐平,映出放翁清癯的面容。养生之道在他身上终归于圆融之境——食粥啜羹以养脾胃,洗脚梳发而通经络,灌园练剑强健筋骨,静坐观心澄澈神明。然其精髓,尤在“养心”二字。他暮年观梅能“何方可化身千亿”,此等物我两忘的襟怀,恰是“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的至高心法。
昔人云“神仙未必可学,长生或能致之”。放翁以米粥为鼎,以木盆为炉,以菜畦为道场,在人间烟火中炼就了真正的长生术。当现代人在数据与器械中迷途时,山阴故居那碗热气蒸腾的山药粥,依然在岁月深处散发着永恒的启示:养生之大道,不过是在一粥一饭里安顿身心,在晨锄暮洗中敬畏天地,最终让生命如庭前老梅,于寒霜中自绽清芬。此等境界,方是穿越千年的养生真谛。
□钮桂云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