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佳森)8月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人民的珍藏》在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开机拍摄。据悉,《人民的珍藏》节目将于9月份陆续播出。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讲解员为记者讲述纪念馆里的故事。
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这个学期里出现了很多之前从未遇到的问题,在更多时候我总是在追赶时间,不能说没有一时闲暇,却常常陷入各种焦虑与困境当中。
“大泽之州,有凤来栖”。泽州东林士人作为晚明政坛上一支独特的政治力量,他们为学议政,以大无畏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政治斗争与社会变革的风潮中;他们心系桑梓,以一片赤子之心建设家乡;他们以道德济世,用一生贯彻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
六月并州 六月并州景色温, 河边未负老天恩。 诗思好像华清水, 咏罢才知话语纯。
中村位于长治市郊区西白兔乡,距长治市35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中村因有潞商的重要代表家族——申家而出名,全村现在以申姓居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家训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其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治家智慧,更蕴含着深刻的为官之道和治国之理,至今仍为当代治国理政提供着宝贵的思想资源。
推开一扇木门,光影从月洞窗漏进来,落在粗粝的夯土墙与剔透的琉璃屏风交界处,案上茶盏里的热气袅袅升起,混着墙角苔藓的清润——这不是古画里的场景,而是如今城市里一处茶空间的寻常模样。在这里,每一缕光、每一块砖、每一件陈设,都在悄悄诉说着一种古老的美学:意境。
妻儿都喜欢旅游,偏我只乐意待在家里。而这两人的目标又不一致,妻子要去广州,儿子则要去哈尔滨。
8月4日,电影《731》发布了血证版海报。电影《731》将于9月18日上映,该片由赵林山导演,通过平民视角揭露侵华日军反人类暴行。
每逢盛夏时节,各地的夜市便开始活跃了起来。我国古代很早就有集市,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夜市。
长夏三伏,白昼的铜镜悬于中天,灼灼烈焰炙烤着大地,炙烤着万物,也炙烤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焦灼的心。 热浪如无休止的潮水阵阵涌来,只留下滚烫的蝉鸣。
唐朝的时候,成都有一个能工巧匠名叫杨行廉,他发明的机器人曾经闻名远近。唐朝李冘在他的《独异志》一书中对此作了记载。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蜻蜓各有一番景象。 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千千阕——宋词里的大宋小史》 常华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书独辟蹊径,以一首首宋词为落笔之处,巧妙地将文学与历史深度融合,精心勾勒出宋代历史与社会那丰富多元的多维面貌。翻开这本书,能清晰地看到君主与臣子在权力博弈间,那藏于心底的深沉谋略,以及无奈又令人叹惋的命运轨迹;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曾经辉煌的盛世王朝,在内外诸多挑战的夹击下,所历经的兴衰沉浮,宛如潮起潮落般令人感慨万千。
《山海神话故事·狐尾草原》 海水焰/文青拾壹/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该书是根据《山海经》古文创作的全新系列故事,采用新国潮画风,在保留原著事物特征及描述的基础上,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讲述,既尊重原著又能让孩子读懂。《山海神话故事·狐尾草原》讲述的是小赤狐离离的故事。
在讲究人情世故的古代官场,“避嫌”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自律行为。 北宋真宗年间,有位官员名叫唐肃,官至待制。
据有关史料记载,历史上最早制定秘密通信暗码的是周代初期著名的军事家姜子牙。他制定了两种通信暗码,一种叫阴符,一种叫阴书。
提起范仲淹,人们都知道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范仲淹还是一位“水利专家”,他一生中留下许多利国利民、泽被后世的水利工程。 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33岁的范仲淹赴任泰州西溪盐仓监官。
在现代大型庆典的现场,当整齐威武的军乐团奏响激昂乐章,那一幕令人血脉偾张。然而,你绝对想不到,早在一千年前的宋朝,皇家专属“军乐团”已经登上舞台!他们身披戎装,骑在马上奏乐,为皇帝出行开道,堪称宋代的国家BGM。
7月18日晚,由阳泉市文联引进、山西工商学院倾情演出的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汇通天下》在阳泉市工人文化宫职工剧场上演。 当舞台的大幕缓缓拉开,一段波澜壮阔的晋商传奇在灯光、布景与声乐中,时而舒缓、时而紧迫地在舞台间转换、铺陈开来——杀虎口外抢劫镖银的月黑风高、平遥街巷的风起云涌、京都山西会馆的家国命运、日昇昌票号的信义根基。
从长征路上的枪林弹雨,到军工岗位的默默奉献,再到家庭中的言传身教,老红军雷振才的人生时时可见信仰的力量。玉米棒子的故事深藏着长征的艰辛,拒绝涨薪的选择映射着清廉的底色,晚年策马的身影显示着战士的本色……他用一生的坚守写就的精神坐标,指引着后辈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田雪梅 博物馆里那尊“小萝卜头”的塑像前,五岁的女儿仰起脸,好奇这名字的由来。我轻声告诉她小烈士宋振中的故事:他一出生就与母亲一同被囚于敌人的牢狱,因为营养不良长得头大身小,被牢房中的叔叔阿姨怜称“小萝卜头”,九岁遇害时,小手里还握着黄显声老师送他的半截铅笔。
7月23日,“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时代”文艺作品展在方山县影剧院展厅开展。 本次活动吸引了120余位书法、美术、剪纸、诗歌等爱好者的踊跃参与。
年画《军民合作》 王鹏飞 1939年寒冬,武乡县熬垴村,一场文艺座谈会气氛凝重。朱德总司令面对晋东南文艺界代表,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笔杆必须赶得上枪杆!”会场中,一幅日伪改造的“判官图”《神判》在传阅,敌人的文化渗透激起强烈愤慨。
董江波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资深出版人 《河曲民歌》 河曲民歌(俗称“山曲”)是流传于我省河曲县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兼具学术研究、艺术审美和文化传承等多重价值。其内容以表现农耕劳作、爱情婚姻为主体,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曲调高亢悠扬,生动展现了晋西北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特质。
7月5日,北京鲁迅文学院内,一场关于文学批评的讨论正热烈展开。由中国作协指导、山西省作协主办的“王春林文学批评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和学者。
吴倩蓉 素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在抗战时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中,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大抗日根据地均以山西为核心区域或重要组成部分。
申嘉慧 炎炎夏暑,烈日当头,怀着对历史的虔诚敬仰和对古建文化的炽热追求,按照既定计划,沿着蜿蜒的浊漳河,我踏上了这片古韵流淌的土地。行走在古村深巷间,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河两岸散落的古建筑群落如同时间的碎片,每一处建筑都在展现着先民的智慧与匠心,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翻开《故乡的秋夜》,我窥见了作家蒋殊生命中隐秘的一角——记忆。记忆是一个人最为隐私也最为珍贵的一部分,正是因为那些生命中快乐的、忧伤的、愤怒的、个人的、民族的回忆,才构成了一个真正存在而又完整的人,而《故乡的秋夜》正是这样一部将记忆凝结成琥珀的作品。
舒吾小说集中的《微风吹起黑色帷幕》《永远正确的人》《斑鸠之死》,以及《流放地》《飞鸟出现的时间》,一篇篇小说仿佛展开了一个个让人颇感新鲜的世界,吸引着人们去认识世间不同的生活样态,而且这些小说像是站立成一面面镜子,折射出人物的内心,让人从中看到生活的某些真相。 我们眼前的舒吾,在小城度过了独属于自己的童年、少年。
2025年伊始,我省青年诗人落葵推出其第二部诗集《无穷花》。该诗集辑录了他2018至2024年间的大部分诗作,诗人巧妙地将日常生活的具象场景、事物转化为充满想象与哲思的文字晶体,在诗性言说与存在之思的辩证中,开辟出一条从“生活世界”向“存在之真”敞亮的诗学通道。
古往今来,才子佳人的故事总是令人心动,“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成为中国爱情戏剧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历经几百年来的改编和演绎,《西厢记》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爱情绝唱。
李海亭作.
岭南人夏日的凉桌案上,仙人草的身影总不会缺席。 为何独独偏爱它?一来是渊源深厚。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还有什么比一杯冰冰凉凉的饮品更能驱散暑气呢?不想总去饮品店排队,又担心外面饮品有添加剂。那咱就自己动手,制作简单又好喝的夏日冰饮,让你在家就能实现冰饮自由,不仅喝着放心,滋味也是顶呱呱。
主食主食头汤开胃菜主菜甜品主菜 “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茶饭,只有那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一首经典民歌《交城山》里的唱词,那句“大山里没有好茶饭”唱的是山里人的自谦,大山里的饮食可能不那么丰富,却有一些难得的好食材,要不怎么能有山珍的说法。 交城的庞泉沟一带盛产的野生山木耳、羊肚菌就是难得的山珍,更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馈赠,搭配上本土黑猪肉以及文峪河水库的河鲜,“高端的食材往往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滋味尽在天然。
一个人行事,总要坚持某种原则,若没有原则,就不成方圆,就会乱套,以后就难办成事,而坚持原则,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力。 那时公司员工住房,由我安排,为达到更合理的管理,我拟出一份关于住房详细管理制度。
落日熔金,“秀云果业产业园”里的葡萄被镀上一层金色。果园的主人钟秀云正在园内忙碌着,今年的丰收已成定局,钟秀云笑得像一朵花。
世人常道天道酬勤,然“勤”之形态千差万别。有人深耕厚植,收获沉甸甸的金秋;有人则如陀螺般在光影中旋转终日,只卷起虚无的尘烟——此所谓“虚功做不出实绩”。
在太行山脉与黄河水脉交织的褶皱里,生长着一种红茎绿叶的野菜,它无需沃土甘霖,在断墙残垣间倔强生长,用其饱满的汁液滋养过无数饥馑岁月。山西作家管喻将自己的散文集便命名为《马齿菜》,恰似在母亲布满皱纹的人生版图上,掘出一口永不干涸的精神深井。
7月10日,怀袖清风·郑高北派扇子艺术展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馆(山西黄河美术馆)举办。展览展示了北派制扇技艺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郑高的百余件精品,包括玉竹、棕竹、梅鹿竹等名贵扇骨与名家书画结合的扇面艺术,并展出了明清至民国老扇子及制扇工具。
力量(雕塑局部)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集体创作冲锋号(国画)张翔洲守卫家园(版画)张桐源巡逻线上(油画)李新铭铭·记(版画)王永生弦音里的战火青春(国画)王志英烽火·战士(油画)郭世光人民英雄系列(油画)王卫东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我们以艺术之笔,向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致以崇高敬意。98年来,这支军队始终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以坚定的信念守护着这片热土。
山村老街黄河小镇峁梁 赵末枝,2017年毕业于中国画家画院高级研修班;2019年毕业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画院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山西省书画院画家;中国国家画院博士生导师范扬工作室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话剧《于成龙》剧照。本报记者王瑞瑞摄话剧《于成龙》剧照。
7月18日清晨,阳光透过晋祠圣母殿飞檐,在难老泉畔的古柏间投下斑驳光影。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周健全老师带领学员驻足观赏殿内雕梁画栋,引导他们从残存的朱红彩绘中追寻宋代工匠的精巧匠心。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7月24日,作家蒋殊携新作《少年之约——跨越时空的红色承诺》亮相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与百名少年读者面对面,正式启动“少年之约 红色接力”传递活动。 该书由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是蒋殊历时多年创作的15个抗战少年故事合集。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7月23日,鲁迅文学院山西文学创作高级研修班开学典礼在北京举行,54位作家齐聚一堂,开启为期十天的集中学习。此次研修班学员由山西省作协选拔推荐,经中国作家协会批准、鲁迅文学院审定,旨在培养新时代文学创作骨干。
本报讯(记者李婷婷)7月28日,马连伦作品研讨会在太原举行。此次会议由山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山西省艺术研究院、山西省名人联合会主办,山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山西恒茂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这是一张50年前乡村“庆‘七一’文艺汇演赛”演出之前摆拍的一张剧照。照片中的“工农兵学”四个男女青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一幅斗志昂扬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