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仙人草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岭南人夏日的凉桌案上,仙人草的身影总不会缺席。
  为何独独偏爱它?一来是渊源深厚。从珠三角到粤西粤北,阿婆阿妈的厨房里,熬制仙人草的手艺代代相传:新鲜仙人草煮出琥珀色的汤汁,兑上淀粉凝出冻,简单调些糖水便成,是不需花哨技巧、却藏着老广智慧的消暑良方。二来是解腻去湿。岭南的夏天,暑气裹着潮气,黏在皮肤上像层薄纱,胃口被闷得蔫蔫的,重油重味的吃食难以下咽,而一碗仙人草下肚,舌尖先触到清甜,喉头跟着泛起凉润,五脏六腑都像被清泉涤过,顿时有了精气神。三是透心消暑。毒辣太阳晒得柏油路发烫时,捧一碗冰镇仙人草,勺沿刚碰到嘴唇,那股从骨子里冒出来的凉意,便足以让人把暑热忘在九霄云外。
  岭南人常吃的仙人草多是自家熬制的鲜草冻,做法藏着古早味。先把刚从田埂边采来的仙人草(或是市集上捆好的干品)择洗干净,根部带着泥土的腥气,叶片却透着青幽幽的凉。锅里添上清水,放入仙人草,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熬,咕嘟咕嘟的气泡里浮起草叶的碎末,汤汁从浅绿变成深褐,再到透亮的琥珀色,满屋就飘起了草木的微苦香气,那是太阳晒透草叶的味道,是雨水润过根茎的味道,也是岭南土地独有的清冽。
  熬够两个时辰,捞出草渣,汤汁里按比例兑上木薯淀粉,一边倒一边快速搅拌,直到汤汁浓稠得能挂住勺背,像一锅流动的琥珀浆。关火后倒进瓦盆里,让它在阴凉处慢慢凉透,再放进冰柜冷藏半晌,原本黏稠的浆汁就凝固成了滑嫩的草冻,用刀划开,截面光滑得像块被雨水洗过的翡翠。
  等草冻凝好的间隙,阿婆们早备好了糖水:有的用黄片糖熬出糖浆,带着焦香;有的拌上蜂蜜,添几片陈皮增香;讲究些的,还会煮一锅西米,或是切好芒果丁、西瓜块,连椰奶都提前冰在井水里。这时把冻好的仙人草取出来,用勺挖成小块,颤巍巍的草冻在碗里轻轻晃,像一块块被打碎的夏日晨露,又像岭南夜空里的碎星,透着清凉的光。
  往草冻里浇上糖水,撒把熟芝麻,再丢进两颗冰镇荔枝,搅一搅,糖水的甜、草冻的微苦、荔枝的蜜香就缠在了一起。生活精致的主妇,会把草冻盛在青花瓷碗里,碗边摆上薄荷叶和杨桃片,绿的清新,黄的明快,红的荔枝肉点缀其间,琥珀色的草冻在中间轻轻颤。
  舀一勺送进嘴里,滑溜溜的草冻顺着喉咙溜下去,先是舌尖触到糖水的甜,再是草叶的微苦回甘,最后是冰碴子带来的透心凉,像踩在骑楼的石板路上,忽然吹来一阵带着珠江水汽的风,浑身的黏热都散了。这滋味,哪是“解暑”二字能说尽的?分明是岭南人把夏天的燥热,都熬进了这碗草冻里。
  夏天吃仙人草,不仅解暑降温,还有保健功效。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里头的黄酮类物质和多糖,对付岭南的“暑湿病”最管用。夏日里吃几碗,既能解了口腹之欲,又能护着脾胃,难怪老人常言:“食碗仙人草,暑气唔使跑。”

黄师

(责编: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