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家园——一个摄影家镜头下的传统村落
有“申家大院”的中村
乡土家园——一个摄影家镜头下的传统村落
有“申家大院”的中村
中村位于长治市郊区西白兔乡,距长治市35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中村因有潞商的重要代表家族——申家而出名,全村现在以申姓居多。据申氏族谱记载,申氏在明初从潞城县天贡村迁入南村,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迁入中村定居。自始祖申十三开始,至今已繁衍到第二十一代。申家最旺盛的时期在第七八代之间,其后至清嘉庆末年开始衰败。二百多年间,其兴盛、衰败的家族史与潞商的发展轨迹颇为相似。
申家先以小手工业作坊起家,初期以制醋为主,以供应潞安府城所需,后经营过采矿业、油坊、绸缎业、布店、铁业、当铺、客栈、盐业、酒业等等,逐步发展成当地富商,成为泽潞商人中的杰出代表。从现存铁铺院、歇马店等遗存可以看出,申家的铁业在当时已经形成了采矿、冶炼、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模式。申家还兼营当铺、客栈、花店、酒坊、醋坊、皮革等,其中当铺在当时颇具影响力,数量达32家。
申家大院是明代风格的民居建筑,申氏家族在中村建有棋盘二十四院,二十四院由多个四合院、三合院、窑洞组成宅院群落,故称“棋盘二十四院”。其布局都保留了晋东南地区民居的特色,既古朴典雅又不失豪华的建筑风格,成为研究明清两代民居建筑的实证。现保存完整的有7座院落,即拔贡院、店面院、三节楼院、中庭院、东庭院、过厅院、盐店院等。村中还保存有府君庙、古驿道、关帝阁等古迹。
中村还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旧址有鲁艺学校、抗大分校、政治部院等,当年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及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此居住过,这里也曾是八路军上党战役初期重要的临时指挥所。
吴根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