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董耀章笔耕七十年的感悟与慰藉》座谈会在并举办

        本报讯(记者史莉)8月15日,由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山西荣诚友嘉文化有限公司支持的《董耀章笔耕七十年的感悟与慰藉》座谈会在太原举办。 88岁高龄的董耀章先生1959年在《火花》文学月刊上发表处女作歌谣体诗《老七运粮》后,历经近70个春华秋实的流金岁月,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先后出版《虎头山放歌》《金色的山川》《彩色的原野》《董耀章文集》(六卷本)和《董耀章格言书法集》《董耀章书法作品及书法随感集》《董耀章朗诵诗词集》等20多部著作。

      2025-08-21 08:3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晋苏作家“重走抗战路”开展主题创作

        本报讯 8月10日至15日,山西省作协、江苏省作协组织两省知名作家开展“重走抗战路·笔铸民族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创作实践活动。据悉,开展此活动旨在深入挖掘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动抗战体裁文学创作。

      2025-08-21 08:3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知青岁月里的“保管”生涯

        1968年秋,我来到大同市南郊区口泉公社四老沟生产大队插队,担任大队保管员,人们通称“保管”。它是干部又非干部,因为不脱产,每年年底仅补助不多的工分。

      2025-08-20 10:1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与父亲的一张合影

        1978年9月,部队组织县武装部的领导们到大庆参观。父亲来信告诉我,他将在29号到北京,我那时正在北京当兵。

      2025-08-20 10:1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十岁那年我曾与狼面对面

        解放初期,我的家乡在辽西山区,常有野狼出没,叼走猪羊甚至伤人的事儿时有耳闻。我家的小猪就被狼咬过,我们全家出动拿着锹镐连喊带叫才从狼嘴里追回气息奄奄的小猪,扔下小猪后我们眼看着那只不灰不黄的家伙夹着尾巴逃进了山里。

      2025-08-20 10:1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雷•西厢”圆梦欧洲文旅三部曲

        8月7日至18日,中国《西厢记》文化学者、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邀院士雷建德,业界称其“雷 - 西厢”,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欧洲文旅之行。在张仕辛翻译、雯婷摄影师的支持和协助下,雷建德特别到访“巴黎莎士比亚书屋”、“意大利朱丽叶故居”和“意大利比萨斜塔”。

      2025-08-19 15:31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枣树年轮

        推开老宅院门时,锈蚀的铜环叩出半阙呜咽的残章。青砖缝里钻出的野草依旧倔强,只是那株枣树比记忆里又瘦了几分。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间停止在何处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回忆我的二哥

        每当电话响起,山东的号码在屏幕上闪烁,侄儿吉祥熟悉的声音传来,那胶东半岛的海风仿佛就穿越了三晋大地的沟壑,吹拂在我脸上。风里裹挟着山东老家的气息,也悄然唤醒了我心中二哥清晰的身影——如同他当年载我奔赴供销社那冬日里,汗水蒸腾在寒风中的背影一般鲜明。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老爸饭菜里满满的爱

        当老爸系上那条最长的条纹围裙,他亲自下厨施展香味魔法的时刻就到啦,孩子们的期待便从厨房里漫了出来。 时值暑期,老爸一早就出门,锻炼的同时还带回了最新鲜的肉和菜。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挪不挪

        小区地库没有开放式车位,全是封闭式车库。按照物业章程,业主应当停车入库。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的那些旅游往事

        那天和孙女玩中国地图拼图游戏,孙女把我去过的省份板块放到拼图上,拼完后还留下三分之二的空白,于是我坐下来细细盘算我曾经的旅游经历。 小时候,我家住在离隰县县城25公里的村里,因为路途太远,我们很少去县城。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可口的刀削面

        每年放假,我都会去大同,每次去都要吃刀削面。大同的面馆有很多,刀削面的味道和口感不甚相似,我是百吃不厌、胃口极好。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山西抗战诗歌中的呐喊

        在全民抗日救亡的危难时刻,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根据地,孕育出许多饱含战斗豪情的诗篇。这些文字,既起到唤醒、动员民众的作用,也成为了民族精神的永恒印记。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丰碑何以不朽

        在三晋大地上,散落着数以万计的“抗战英烈碑”,这些丰碑是烈士用鲜血铸就的,是凝聚在三晋大地上最耀眼、最不能被遗忘的革命文物,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带着人民走向“胜利”、走向“新中国”的抗战之路。 矗立在长治市武乡县的一通“砖壁烈士碑”正是如此刻写的:“溯自卢沟桥‘七·七’事变,日寇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国民党军政当局不战而退,望风逃窜,华北局面危在旦夕,地方政权尽归敌手。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除湿有妙招

        梅雨时节潮湿阴暗,室内闷热难耐,令人生厌。“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

      2025-08-18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合欢桌

        《江南器物志》徐风著 译林出版社 该书分别从科举、稼穑、节庆、风俗、嫁娶、餐饮、庭院、家具、服饰、舟车、礼品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写民间器物的起始、传承、流变,写器物背后的文化特质与文明菁要,写中国文化在江南土壤中的落地与生发演变。从龙骨水车到犁耙锄钎,从碗碟盘盏到鼎龕鬲匜,作者在温习稻饭羹鱼里的古老器具之余,挖掘出其中的历史、文化、掌故、情感,想象着器物背后的人与中国文化精神,讲述了江南太湖西岸一座代表性的古镇百余年来的器物生活和文化道场,书写南方温润又激烈的山水间那些人与物,器与神。

      2025-08-18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的幌子

        幌子的“幌”原指窗帘、帷幔,唐朝著名学者李善注引《文字集略》曰:“幌,以帛明窗也。”其实,幌子就是一种表明商店所售物品或服务项目的标志。

      2025-08-18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家小公主,公司累成狗

        《大望路还有梦想》任逍遥著 作家出版社 该书是作者多年的真实工作经历写照,她想用辛辣毒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来记录这个时代在职场上的伤痕与治愈。 三十二岁的菲比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励志要当电视剧里的“大女主”。

      2025-08-18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的“逛街”与购物

        现代人周末逛商场,吃喝玩乐一站式搞定。那在没有商场、交通不便的古代,人们去哪儿“逛街”购物呢?这背后,是一部市场形态的变迁史。

      2025-08-18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挪不挪

        小区地库没有开放式车位,全是封闭式车库。按照物业章程,业主应当停车入库。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的那些旅游往事

        那天和孙女玩中国地图拼图游戏,孙女把我去过的省份板块放到拼图上,拼完后还留下三分之二的空白,于是我坐下来细细盘算我曾经的旅游经历。 小时候,我家住在离隰县县城25公里的村里,因为路途太远,我们很少去县城。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可口的刀削面

        每年放假,我都会去大同,每次去都要吃刀削面。大同的面馆有很多,刀削面的味道和口感不甚相似,我是百吃不厌、胃口极好。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山西抗战诗歌中的呐喊

        在全民抗日救亡的危难时刻,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根据地,孕育出许多饱含战斗豪情的诗篇。这些文字,既起到唤醒、动员民众的作用,也成为了民族精神的永恒印记。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丰碑何以不朽

        在三晋大地上,散落着数以万计的“抗战英烈碑”,这些丰碑是烈士用鲜血铸就的,是凝聚在三晋大地上最耀眼、最不能被遗忘的革命文物,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带着人民走向“胜利”、走向“新中国”的抗战之路。 矗立在长治市武乡县的一通“砖壁烈士碑”正是如此刻写的:“溯自卢沟桥‘七·七’事变,日寇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国民党军政当局不战而退,望风逃窜,华北局面危在旦夕,地方政权尽归敌手。

      2025-08-19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除湿有妙招

        梅雨时节潮湿阴暗,室内闷热难耐,令人生厌。“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

      2025-08-18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合欢桌

        《江南器物志》徐风著 译林出版社 该书分别从科举、稼穑、节庆、风俗、嫁娶、餐饮、庭院、家具、服饰、舟车、礼品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写民间器物的起始、传承、流变,写器物背后的文化特质与文明菁要,写中国文化在江南土壤中的落地与生发演变。从龙骨水车到犁耙锄钎,从碗碟盘盏到鼎龕鬲匜,作者在温习稻饭羹鱼里的古老器具之余,挖掘出其中的历史、文化、掌故、情感,想象着器物背后的人与中国文化精神,讲述了江南太湖西岸一座代表性的古镇百余年来的器物生活和文化道场,书写南方温润又激烈的山水间那些人与物,器与神。

      2025-08-18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的幌子

        幌子的“幌”原指窗帘、帷幔,唐朝著名学者李善注引《文字集略》曰:“幌,以帛明窗也。”其实,幌子就是一种表明商店所售物品或服务项目的标志。

      2025-08-18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家小公主,公司累成狗

        《大望路还有梦想》任逍遥著 作家出版社 该书是作者多年的真实工作经历写照,她想用辛辣毒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来记录这个时代在职场上的伤痕与治愈。 三十二岁的菲比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励志要当电视剧里的“大女主”。

      2025-08-18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的“逛街”与购物

        现代人周末逛商场,吃喝玩乐一站式搞定。那在没有商场、交通不便的古代,人们去哪儿“逛街”购物呢?这背后,是一部市场形态的变迁史。

      2025-08-18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闲话古代致仕年龄

        古时通过科考,加入公务员队伍,“吃皇粮”叫入仕。年老退休,则叫致仕。

      2025-08-15 09:4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

        《中国文化自信之路》(三卷本)金惠敏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 该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及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丛书分为近代卷(1840年—1919年)、现代卷(1919年—1949年)、当代卷(1949年—新时代)三卷,是一部全面梳理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自信思想发展历史的专著,也是一部系统考察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自信思想重新建构历程的著作。

      2025-08-15 09:4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奉上舞台精品,让太让太行精神永放光芒行精神永放光芒

        8月14日,山西省歌舞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太行颂》已进入合乐阶段,为23日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的首演做着最后的演练。 《太行颂》是集山西省歌舞剧院全院力量创排的一部原创民族歌剧作品,从编剧到导演、从词曲作者到声乐指导、从舞美灯光到所有演员,由一百多人组成的创作团队和演出队伍全部采用本土优秀人才。

      2025-08-15 09:4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民国时期的徐沟婚俗

        民国时期的徐沟城可是一个县制级别的规格,史载“市廛辐辏,商旅络绎”,婚俗由此也渐趋于都市模式,婚俗礼仪愈发创意多多,既有乡情浓郁的民俗风韵,也有时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一份民国《山西日报》曾对徐沟婚俗进行了报道。

      2025-08-15 09:4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国古代的杂技艺术

        今天,我国的杂技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表演,在国际上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然而,你知道我国古代的杂技是怎样的吗? 据古文献记载,我国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杂技。

      2025-08-15 09:4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他们就是阳光下最值得赞美的劳动者

        《草籽来自不同的牧场》王小忠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藏地题材的生态纪实文集,也是作者行走黄河源的一线观察记录。书中收录《河源纪事》《车巴河纪事》《草地纪事》三个系列散文。

      2025-08-15 09:4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从“荔枝转运”看古今

        电影《长安的荔枝》剧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8岁初读此诗,只觉能让妃子展颜的荔枝定是人间至味;18岁负笈岭南,在暨南大学尝到六月枝头的鲜荔,才对千年前那场跨越万里的转运生出真实的感触。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少儿舞蹈《太行号兵》获全国荣誉

        日前,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在河南省郑州市圆满落幕。来自全国的170部作品精彩呈现,由山西省舞协推选、晋城市歌舞剧院指导的《太行号兵》获得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小荷新秀”荣誉称号。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大河无声

        张学聪画作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在晋陕峡谷间蜿蜒奔腾,以雄浑之姿滋养着两岸的黄土地,续写着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黄河文化,也哺育了一代代执着于艺术探索的丹青赤子。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并州荷韵

        我在不少地方看过荷花,北京的颐和园、济南的大明湖、杭州的西湖……但最魂牵梦绕的,还是太原的几处荷花。 离家仅500米的晋阳湖南岸,有大片睡莲。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意外交锋

        最近,店门口总有一只蜜蜂飞来飞去。这天早上,见它趴在木花架和墙中间的土疙瘩上啄来啄去,心里一惊,不会是要在这里建蜂窝吧。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悦读山西】《黄河从吕梁流过》

        张嘉欣 英国爱丁堡大学电影研究专业硕士 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河从吕梁流过》一书,以散文纪行的方式讲述了吕梁地区黄河流域一带的自然景观、人物事迹、文物古迹、风土乡情,以及黄河沿岸乡镇的百姓生活感悟,从不同角度呈现出独特的具有黄土特色的吕梁黄河文化。该书版式新颖,选图精美。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棒槌火烤花糕

        村里过完年后,再让少儿们激动的一件事就是正月十六晚上的棒槌火上烤花糕。 棒槌火,是我们平定一带特有的一种节日火炉,而烤花糕自然也是一道独特的美食,且有克食的优点。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说书人”赵树理

        赵树理是谁?这是一个在“赵树理方向”提出过去半个多世纪之后仍值得提出的问题。他曾以自己的作品深刻地嵌入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像滹沱河水一样流淌不息

        苏二花小说集《以活着的方式》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正如《总序》所言:入选这套“鲸群”书系的作家在年度中短篇小说的发表量皆有15万字以上,入选小说皆为同一年发表的作品。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北川河畔的记忆

        夏日,黎明咬破夜幕的刹那,北川河面蒸腾起蝉翼般的雾气。淡青的天幕下,燕子早已开始晨课。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夜晚的书香是提灯的春

        夜晚,当我躺在床上,不经意间一股玫瑰的清香扑面而来。刹那间,我便知晓,这是书中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块手表

        这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还是那么让我感动。 那年,我受伤住院,伤情比较重,当同事们把我送进医院里,我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了。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美丽山村(国画)

        李海亭作.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太行深处的红色旅程

        夏日的晨曦刚漫过窗棂,带着从深圳回山西避暑的女儿和外孙们,我们驱车向着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出发。 车行至左权县地界时,手机屏幕亮起,是诗友常奋杰发来的信息:“我们已在高速口等候。

      2025-08-15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