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那些旅游往事
我的那些旅游往事
那天和孙女玩中国地图拼图游戏,孙女把我去过的省份板块放到拼图上,拼完后还留下三分之二的空白,于是我坐下来细细盘算我曾经的旅游经历。
小时候,我家住在离隰县县城25公里的村里,因为路途太远,我们很少去县城。每年的县城七月古会正值放暑假的时候,那是我们大家结伴去县城的好机会,那应该算是我最早的旅游经历吧。
10岁之前,我是生活在县城的,星期天经常结伴去堆金山或小西天玩。堆金山半山腰是烈士陵园,再往上便可见到一个个地道洞口,据说这些地道大多是阎锡山在隰县驻扎时挖的,地道可以贯通东西两山。当然,我小时候去得最多的还是小西天,那时的小西天偶尔有三两个游客,大多是许愿还愿的。那时还小,对殿内的悬塑不懂,可能大雄宝殿也经常锁着,所以并没有留下“金碧辉煌满堂悬塑”的深刻印象,心想大概寺庙都是这样吧。
1989年,我带薪脱产读专科,一个月大概五六十元的工资。那年,四个同学决定“五一”假期去西安一游。那次出省旅游也算是奢侈一次,于是我们缩减开支节省了两个月,每人拿着100多元钱就出发了。下了火车第一件事就是买一大箱方便面,然后找了一家价格便宜又可以做饭的旅馆住下。西安市内三天是坐公交加步行游览的,饭就是随便吃点外加煮方便面,第四天上华山也是背着面包、矿泉水充当一天的口粮。
我喜欢旅游,但在旅途中也有过囧途。
那是我17岁那年的春节,我去大同送姐姐和一岁左右的外甥到姐夫部队探亲,大家让我到悬空寺看看再回,于是第二天我便去了。在悬空寺旅游得不错,但回家时却遇到了麻烦,我误了回隰县的火车,因临近春节,没有新的火车班次了,我只能坐上去汾阳的车,倒车回家。当我心急火燎地到了汾阳,下车一问,去交口的车也不发了。汾阳到隰县还有一百五十多公里,走回去得30多个小时,当时我绝望得欲哭无泪。回不去也得回!我拉起旅行包沿着公路向家的方向走去,就在我走得快绝望时,远远望见身后一辆班车正快速驶来,管它是去哪里的车,坐一段是一段!我顾不得提箱子,跑到路中间双手使劲摇着,司机一边骂着我、一边紧急刹车停在了路边,我提上箱子就冲上班车。一问卖票师傅,竟然是隰县班车!我真是太走运啦!
如今细数自己旅游过的地方,许多只是踏足,还不能算旅游,比如去黑龙江和福建,都是有事要办,但当时利用前后两个周六、日,我还是游览了当地的一些著名景点。我去松花江、冰雪大世界、伏尔加庄园、太阳岛、圣·索菲亚教堂,也在福建参观了沙县小吃博物馆,品尝了海鲜自助餐,武夷山的九曲溪竹筏漂流和《印象大红袍》的演出,为我增添了意外的收获。
退休后的我有了闲暇时间,去了许多地方,越发觉得旅游这个话题我能说很多,在此记录一二,算是对自己旅游往事的美好回忆吧。
□马林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