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阅读厚薄之道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总是那个温柔而坚定的引路人,尤其在读书这件事上,他的教诲如同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父亲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记忆褶皱里的水乡密码

        晨雾尚未散尽的时刻,我翻开《我的村庄我的湖》,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向江南的雕花木门。作者赵小明的文字如同水乡清晨的露珠,在纸页间凝结成晶莹的叙事,29篇散文如同圩田里纵横的水道,将消逝的村庄浇灌成活态的文化基因库。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米毓瑞传》出版发行

        由忻州古城秀容书院山长院负责人米贵云主编、作家张斯直撰写的《米毓瑞传》一书,最近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 米毓瑞,1853年出生,山西省令德堂书院肄业,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的夏天,同其他学子在太原狄村拜谒先贤狄仁杰。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伍姓湖上的歌声

        清晨的微风,带着湖水的清凉,轻轻拂过位于永济的伍姓湖堤。我独自一人站在那光洁的湖堤上,欣赏着眼前的风景,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远处的芦苇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我省开展非遗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记者5月15日从省文旅厅获悉,为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推动我省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将开展全省非遗保护实践典型案例、非遗工坊典型案例、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实践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非遗保护实践典型案例征集对象为坚持保护、传承、弘扬非遗,确保非遗存续状况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表现突出,在全省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的项目保护单位。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病房走廊

        走廊像一条倒悬的麦田,脚步声是掠过麦芒的风。护士们躬身穿过这条狭长的通道,她们的脚步声很轻,在寂静里播种时间的碎屑。

      2025-05-15 09:2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娘的疑心病

        娘在老家住了不到一个月,竟又惹出了麻烦。 这不,时针已悄然指向深夜十二点,我和妻子刚刚进入梦乡,手机铃声忽然打破了宁静,二嫂带着哭腔在电话那端诉说着委屈:“老四啊,娘非要说是我偷了她5000元钱,这可真是冤枉死我了。

      2025-05-15 09:2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五谷丰登宴

        甜品主菜主菜开胃菜主食主食头汤 这是由芙蓉酒楼研发的一组晋菜宴席,这款宴席在遍访民间乡里的乡土民风,把传统的、民间的、现代的制作技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把寻常百姓家常菜得以完美升华,还体现出口味多样化,色彩丰富化,营养配比合理化,器皿新颖化的良好效果。 小米、莜面、藜麦、玉米、黍米面、豆面在这套宴席菜品中都有充分体现,可以让食客在享用三晋大地五谷杂粮甘醇美味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山西滋味各异的地方风味。

      2025-05-15 09:2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桑葚密语

        初夏的暖阳斜斜地洒落下来,斑驳地照在那棵古老的桑树上。桑树的枝桠伸展得悠长而有力,仿佛是大地的守护者,静静地守望着季节的更迭。

      2025-05-15 09:2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邻里时光

        我住在这条巷子里已有十年了。巷子不宽,两旁的砖房挤挤挨挨,墙皮剥落处露出青灰色的砖块,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

      2025-05-15 09:2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病情保密

        这段时间,血压偏高,咽喉炎又犯了。以前我一直用西药治疗这两个毛病,症状减轻了,但断不了根。

      2025-05-15 09:2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新时代作家大讲堂”走进太原博物馆

        5月10日,“新时代作家大讲堂”走进太原博物馆。本报记者康少琼摄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5月10日“新时代作家大讲堂”走进太原博物馆,以“博物馆研学”的形式,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文史爱好者“走读锦绣太原城,领略中华五千年”。

      2025-05-1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遇见赵树理》用光影作答

        《遇见赵树理》视频截图。 4月下旬,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举行期间,山西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推出三集文化探寻节目《遇见赵树理》,让“赵树理式”的创作风格再次引起广泛讨论。

      2025-05-15 06:1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杨拴明书法作品亮相国际舞台

        本报讯(记者史莉)近日,我省书法家杨拴明的“一笔空心字”和“组合字”作品,同时亮相2025迪拜世界艺术博览会和维也纳“中文日”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创新魅力。 杨拴明是我省岚县人。

      2025-05-15 06:1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书评激荡处 自有墨生香

        五月的晋阳湖畔,书香与文脉交织成章。在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的余韵中,首届“名作欣赏杯”全民阅读书评大赛优秀作品发布活动于5月10日在太原举行。

      2025-05-15 06:1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岁月识味

        我的孩子很挑食,诸如芹菜、胡萝卜、洋葱之类的蔬菜,他一概不吃。我担心他摄取的营养不够,逼着他吃各种蔬菜,每次都闹得很不愉快。

      2025-05-14 09:3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平方米的田园

        疫情初期,我曾在阳台上种过一盆葱。那不过是个废弃的酸奶盒,填了些楼下挖来的土,插上几根带根的葱白。

      2025-05-14 09:3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大杂院里的婚礼

        进入五月也进入了婚庆高峰期,不由想起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婚礼,俭朴而热烈。 那年,我住在东岗粮库宿舍,院里住着30多户职工家属,陆续有适龄青年结婚,遇上喜事,小院里就沸腾起来了。

      2025-05-14 09:3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次俭朴的厂庆

        太行仪表厂建厂四十周年参会人员合影。 一张昔日厂庆的合影,把我的思绪拉回到34年前。

      2025-05-14 09:3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与一条巷子擦肩而过

        从县城搬到市区去住,又从市区搬回县城,其间间隔了三年时间。而从县城到市区,中间只隔着一个湖,湖中有一条直达的公路,也只有几分钟的车程。

      2025-05-14 09:3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读书“三要”

        要写好文章,必须多读书,这是千古不易的规律。在读书上,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谓古人读书作文的经验概括。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立体勾勒元、明、清三代绘画的发展轨迹

        在元至清这长达六百余年的历史过程中,绘画蓬勃发展,传世画作与画论浩如烟海。延续“中国绘画”系列,《中国绘画:元至清》跳出传统画史写作的窠臼,在历史原境中展开对元、明、清三代绘画作品的细读与梳理,不止围绕名家名作展开,亦将目光投向女性画家与女性题材绘画、风俗画和人物画,探讨图像创造者的不同身份和性别,以及图像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和流通,剖析文人画、宫廷绘画与商业绘画的交融互动,揭示绘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地域文化对绘画发展的影响,以更全面、立体的视角重新理解中国绘画。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唐诗中的春燕呢喃

        又到了柳枝青绿燕子北飞的季节,突然看到天空中飞舞的燕子,顿时感到了春天的美好和惬意。燕子本是最寻常的鸟,小时候常能见到燕子在乡下人家的梁下筑巢。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的时尚生活

        现代人爱时尚,古人亦爱生活。下面的事例告诉我们,古人也在时尚的追求中,踮起脚尖往前走。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脱钩”与帝国的衰落

        《世界之中》张笑宇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中国的远古时代到清末,本书摘取了十个鲜为人知又影响深远的历史片段,希望向读者呈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是被世界多元力量共同塑造之中国。本书视野宏大,视角独特,观点精奇,论述得当,并将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考古学等众多理论融会贯通,纵横上下五千年,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曾被忽略又不得不叹为观止的历史画面。

      2025-03-28 09: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由维新走向政变的最后挣扎

        《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1885-1898)》 林文仁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法战争爆发后,“甲申易枢”事件随即成为晚清史上的重要拐点,代替恭亲王班子的醇亲王人马,与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北洋、翁同为首的“帝党”实现了怎样的政治共生?派系政治魔咒下,甲午战争和戊戌维新仍有鲜为人知的一面,重审晚清历史最后关头,最高权力统治者的残酷博弈。 用“维新”二字作为光绪二十四年的历史标签,无疑是最恰当的。

      2025-03-28 09: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溯源古代环保法

        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环保法律体系也日益完善。然而,鲜有人知的是,环境保护并非现代社会的专利,古代法律中早已有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2025-03-28 09: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张释之:愿为规则押上前途的人

        公元前180年的长安城,未央宫的红墙内,身着“骑郎”制服的青年张释之正默默在宫门外站岗。 张释之从来没想到过,这一站竟是十年。

      2025-03-28 09: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爱种树的古代文人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到了植树的大好时节。从古至今,植树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的诗人们也喜欢亲手种树,并写下了许多经典诗句。

      2025-03-28 09: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门扉上的千年守护

        在中国民间文化的深厚土壤中,门神年画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来对平安、吉祥的美好祈愿。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特别策划·悦读山西

        编者按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即将在山西太原举办。这是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书香社会、涵养文明风尚、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是展示三晋优秀文化、塑造山西美好形象的重要契机。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国色天香(国画)

        贺保国作.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戏曲文化 乡村生活的精神家园

        台上,演员的妆容不时被尘土击打,戏服被刮得翻飞,却依然从容演绎着杨家将的忠勇;台下,观众裹紧衣服,任凭风沙扑面,头发吹乱,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舞台…… 在运城市闻喜县南支村的传统古庙会上,蒲剧《穆桂英挂帅》的鼓乐声穿透朔风,在乡村的天地间回荡。这一幕,正是中国乡村戏曲文化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敬畏法帖 倾心临摹

        我有幸于1985年考入欧阳中石先生创办的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大)第一届书法专业求学。在校期间代课老师大家林立,如沈鹏先生是草书课老师,隶书课是刘炳森先生,诗词课是林岫先生,美学课是叶秀山先生。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像土地一样奉献

        甲辰年四月的一天下午,我来到延安大学杨家岭校区。进大门,在首任校长吴玉章塑像左后二百米的一幢楼上钉着个小木牌,上面有“文汇山”“路遥墓”几个字和指示箭头。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弥漫着中药味道的人间大爱

        熊君红老师原载《山西文学》2023年第9期的小小说《桔梗》,以其独具匠心的人物命名,拿捏有度的人物描写,起承转合的故事情节,倾情书写了白老爷、奶娘、桔梗、白芷等人物之间弥漫着中药味道的人间大爱,给人眼前一亮的阅读享受。 人物命名独具匠心 初看《桔梗》这个标题,难免让人纳闷:“桔梗”不是一味中药吗?咋会成了一个人的名字呢?读下去才得知,《桔梗》中的主人公白老爷是家族传承“积善堂”的行医者,博大精深的中药文化早已深深融入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三晋寻古韵 一眼越千年】护法诸天 俯会众心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秋分后,熙攘于高平铁佛寺内外。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曲奋斗者群像的精神赞歌

        舞剧《挂壁天堑》剧照 初创于2020年初的《挂壁天堑》是晋城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型原创舞剧。2021年11月,其高潮片段——舞蹈《路》作为山西省唯一入选节目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2022年7月,参加第三届山西艺术节现实题材优秀剧目线上展播。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感受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3月15日,阳泉矿区沙台小学墨雅版画社,一名热爱版画艺术的学生正以刻刀、油墨在方寸木板间创作,近距离感受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杜爱清摄。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永不枯竭的芬芳

        一 拿到诊断书的那一刻,世界仿佛在我眼前突然关闭了,所有的话语都忘记了表达,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悬在心里,我的心成了自由落体。 我顿然意识到一个说来简单的基本事实,母亲的病不是突然,闭上眼睛,那个生动、鲜活的印象竟然变得陌生,乃至神秘起来。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清明辞

        清明是节令,是二十四个节气之一。 节令关乎农耕文明之稼穑,关乎耕种耘籽、灌浆拔节、收割储藏的时间。

      2025-03-28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话说文物】胡人吃饼骑驼俑 丝绸之路上的“带货王”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主讲人:刘琳 在汉代《理惑论》中,有一句诙谐的民谚:“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这句民谚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将中原人初见骆驼时的惊奇与幽默描绘得淋漓尽致。

      2025-03-28 06:3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左宗棠书法手迹现方山

        日前,在方山县张家塔古村,发现了一件出自清代名臣左宗棠之手的书法作品。这一发现不仅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也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和文史专家的兴趣。

      2025-03-28 06:3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时光深处的记忆】154块参会牌背后的红色记忆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巍巍太行山,滔滔漳河水。

      2025-03-28 06:3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碎陶片里的星星

        九岁生日那天,阳阳收到父亲亲手捏制的陶土笔筒。坯体布满歪扭的指纹,釉彩泼洒得如同银河倾泻——这是父子俩在陶艺馆折腾三小时的成果。

      2025-03-27 10:0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椿上芽鲜

        “三月八,吃椿芽。” 春分一过,布谷鸟一叫,林间、宅边大大小小的椿树枝头就开始攒出紫褐嫩芽。

      2025-03-27 10:0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晋味小吃(四)

        灵丘苦荞凉粉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灵丘县向阳苦荞凉粉店 河曲茨粉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河曲美辰酒店 晋中小米凉粉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天船农科有限公司 榆次水瓮糊糊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晋中全盛园 太原黄面皮(小米面)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王萍面皮 应县玉米面滴溜儿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朔州天锦苑大酒店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2025-03-27 10:0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鲜花宴里的春滋味

        人在昆明,立刻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花的芬芳,沁人心脾。

      2025-03-27 10:0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撑一把油纸伞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油纸伞下的丁香,是戴望舒结出的愁怨。我家也有一把油纸伞,它没那么忧愁,撑开时,有外婆忐忑的期待,合起来,是外婆母亲永不过期的挂念。

      2025-03-27 10:0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日子平凡 幸福饱满

        周末清晨,煮一锅小米粥,蒸几个素馅包子,切两个咸鸡蛋,再配一碟小青菜,一顿简单的早餐吃罢,暖心暖胃。 收拾好厨房,到阳台上侍弄一下我的花花草草。

      2025-03-27 10:0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