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省考古研究院 “礼乐千年·文明传承”社教活动走进校园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佳森 通讯员 刘文杰 陈海波 杜嘉伟)近日,由省文物局驻村工作队牵线,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联合平顺县教育局走进平顺三中,共同举办主题为“礼乐千年·文明传承”的社教活动。 据介绍,此次活动以“礼乐华夏:山西考古中的文明密码”社教课程拉开序幕,省考古研究院社教团队结合图文展板,为学生们讲解《礼乐华夏》展览的设计思路、古代礼乐文化内涵及展览的重要文物与考古发现等。

      2025-05-1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双鱼纹铜鑑:一汪清水曾照盛妆容颜

        文物名:东汉“长宜子孙”双鱼纹铜鑑 尺寸:口径34厘米,高8.5厘米 时代:东汉 藏宝地:忻州博物馆 讲述者:赵慧 用金灿灿的铜鑑打一盆清亮亮的滹沱河的水,在这一汪清亮中,女人看着自己青春的脸庞慢慢长出皱纹,水里的褶皱,与微风吹过河面时相比还要多一些。院子里儿媳忙着喂鸡鸭,小孙孙们在追逐嬉戏。

      2025-05-1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汉唐时期四神镜上玄武组合中的蛇纹

        《灵蛇之珠:博物馆里的生肖蛇文化》 本书编写组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弦歌 作为“弦歌”图书品牌打造的“博物馆里的十二生肖”系列丛书之蛇年篇,《灵蛇之珠:博物馆里的生肖蛇文化》一书分上下两册,以世界各博物馆里的文物珍品为依托,纵观古今,横跨中外,从文明起源开始找寻蛇的踪迹,爬梳全人类蛇文化的脉络,为各位读者奉上一篇篇带着独特视角、精致笔触的文艺小品。 在十二生肖中,巳蛇位于辰龙之后,被称为“小龙”。

      2025-05-1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北魏蓝”玻璃器:丝路融汇的绝色流光

        文物名:“北魏蓝”玻璃瓶 尺寸:口径5.5厘米,底径4厘米,高15.4厘米 时代:北魏 出土地:大同迎宾道北魏墓 藏宝地:大同市博物馆 讲述者:文慧 在大同市博物馆的展柜里,一簇簇幽蓝的流光穿越千年,静静诉说着北魏平城时代的辉煌。它们,被称为“北魏蓝”玻璃器。

      2025-05-1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王银凤:创新传承 妙剪生“花”

        王银凤介绍自己创作的星座主题剪纸作品。王银凤部分跨界剪纸作品。

      2025-05-19 09: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白居易的劳动情怀

        在洛阳履道里的旧宅中,白居易的诗稿被岁月浸出泛黄的边纹。当后人翻开《白氏长庆集》,指尖触到的不仅是薄脆的纸页,更是一千二百年前凝结的汗珠与叹息——那是卖炭翁牛车上未化的残雪,是刈麦女鬓角沾着的麦芒,是织妇机杼间穿梭的月光。

      2025-05-16 10:0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染发为哪般

        当你在美发沙龙里纠结于“蜜茶棕”还是“雾霾蓝”时,可曾想过千百年前的古人,也在为头顶那几缕青丝或华发而费尽心思?其实,看起来颇为时尚的染发并非现代人的专利,古人也有染发的现象。不过,古人的染发哲学可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趣——他们要么把白发染黑,要么把黑发染白,这两种截然相反的选择背后,藏着令人莞尔的人生百态。

      2025-05-16 10:0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也有身份证户口本和房产证

        在现代社会,身份证、户口本和房产证是保障公民权益、明晰社会秩序的重要凭证。鲜为人知的是,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证件,其雏形在古代便已存在,成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与行政管理的窗口。

      2025-05-16 10:0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赴非遗盛宴,“听”600余作品讲述匠心传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周年山西省成果展现场。非遗市集提前预热,吸引市民围观。

      2025-05-16 10: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檐下有燕巢

        儿时,春天的脚步总是伴随着燕子欢快的歌声一同到来。当田野间的第一抹嫩绿悄然冒出,那对灵动的燕子便会准时出现在屋檐下,它们身姿矫健,如同技艺精湛的舞者,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诤”是“实其腹”的底气

        孙嘉淦生于古唐国的山西兴县,为大清重臣。 王芳在众多山西人中认出孙嘉淦是有原因的。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理想与希望

        这部小说最初发表在2010年的《阳光》杂志上。 回想起来,我写了多部乡村小说,入选《小说选刊》的中篇小说《泥哨》《憨憨的棉田》,都是乡村题材小说;2023年参加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作家出版社合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主题创作改稿班”的长篇小说《古渡》,写的是乡村随着时代变迁发生的故事。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杏花消息雨声中(国画)

        孟争作 .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再度《立秋》 再开新花

        明星版话剧《立秋》剧照。 5月8日晚,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灯火辉煌,座无虚席。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悦读山西】《莲花落》内容简介

        王迪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 莲花落,又称为莲花闹、莲花乐、落子、莲花板等,流传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汉族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演唱时大都是两人一伍,一唱一帮,各手执一常青树枝,上缀许多红色纸花,为“莲花”状,助打节拍,内容主要以劝世文、民间故事等为主,如《闹稽山》《百花台》《珍珠塔》等。莲花落的表演是边歌边舞,动感强、可视性强,语言诙谐幽默,生活气息浓厚,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传承价值、社会价值。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安魂锣鼓

        对于黄土高原来说,锣鼓是一种灵魂的宣泄,就像是虎的咆哮、狼的嚎叫、狮子的怒吼。 锣鼓,散见于黄土高原的每一个村庄。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拜谒解州关帝庙

        那一天,碧空万里,阳光涌上解州关帝庙崇宁殿黄绿相间的琉璃瓦时,殿堂外的古树精神矍铄、冲天一振,叶丛中的鸣响渐趋繁密,一股强大的气流击穿树冠,树干昂然如赤兔宝马甩鬃,只待一声长嘶,即将昼夜驰骋了! 太阳明晃晃的。解州关帝庙的上方,天,罕见的蓝。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现实与梦境——申壮油画作品展展出

        日前,“现实与梦境——申壮油画作品展”在太原市晋宝斋开展。展览由重庆三合美术馆主办,山西晋宝斋承办,山西省油画学会提供学术支持。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情深意长的山西民歌《绣荷包》

        民歌《绣荷包》,源于民间妇女绣制荷包时的吟唱,它常借“荷包”寄托人们内心的情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山西民歌《绣荷包》流行于全省各地,多以《绣荷包》为名,也有因表达内容不同而称谓不同的,如晋南运城《王三姐挖菜》、芮城《寒窑哭平郎》、襄汾《换胎》;晋中和顺《渔家乐》、阳泉《姑娘还愿》;吕梁临县《走西口》等。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槐花树下的乡情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我在豫中浅山丘陵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长大。

      2025-05-16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树影里的刻度

        老槐树的年轮又宽了一圈。我蹲下身,用指节摩挲着那些深褐色的纹路,恍惚间听见了时间流淌的声音。

      2025-04-02 09:1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大同那家王氏兄弟面点铺

        九十多年前,大同城外南关关角(现永泰广场南城墙附近)十字路口处有家面点铺,因经营者是王氏兄弟俩,故字号叫“王面铺”。 说起“王面铺”的掌柜,老大叫王傅,老二叫王德,他俩因技术高明,人称“大面王”“二面王”。

      2025-04-02 09:1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老太原当铺的另一面

        当铺,是老太原人对典当行的称呼,是昔日专门收取抵押品而借款与人的店铺,如同今日网贷似的,只不过网贷需实报个人信息,而当铺只需实物抵押。人们看电视剧里的当铺形象,总会感觉到它与一般商铺不同的暴利和神秘,其实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社会对这种融资救济方式的需求。

      2025-04-02 09:1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在西藏当兵的岁月

        在西藏当兵,让我最难忘的就是那身草绿色的军衣。在极其贫困的年代,家里吃不饱饭穿不上衣。

      2025-04-02 09:1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相遇古建

        青莲寺 贾大一润城东岳庙 吴盼盼玉皇庙彩塑 崔玉湘峪古堡 王云雷崇寿寺 张奇芳北义城玉皇庙 李慧芳海会寺 宋峰 3月28日,“跟着悟空游晋城”晋城画家画古建(国保)提名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展。 晋城,地处山西省东南部,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数量居全国第四。

      2025-04-02 05: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糕”文化

        在大同,黄糕绝非普通食物,它更像一位忠实老友,从岁月深处走来,静静陪伴着大同人。 黄糕的历史,能追溯到古老的《诗经》时代。

      2025-04-02 05: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吴元漫画作品

        春天来了百善孝为先一本万粒 卫吴元,笔名吴元,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漫画学会副会长、新华社签约画家、山西省水墨漫画研究院特聘画家。发表作品3000余幅,获奖200多次,并有近千幅作品被企业、展馆和个人收藏。

      2025-04-02 05: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春天的工笔

        方华摄.

      2025-04-02 05: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菜香岁月

        我出生的村子叫令花村,在芮城县城北边不远处。从我记事起,听村里村外人都叫她“梨花村”。

      2025-04-02 05: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全国硬笔书法百家作品邀请展山西省硬坛百家作品展

        由山西省硬笔书法协会、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博物馆、太原市硬笔书法协会承办的“全国硬笔书法百家作品邀请展”“山西省硬坛百家作品展”于3月30日在太原市博物馆(太原市晋源区长风商务区广经路13号)二层展厅开展。展览持续到4月10日。

      2025-04-02 05: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她的世界全是我

        饭桌那边,她静静坐着吃饭。 桌子上,摆放着一小碗蒸山药、一小碗蒸梨、两个蒸鸡蛋、一碟蒸红枣、几片牛肉,还有一盘香菇油菜或土豆丝,一个馒头、两碗粥。

      2025-04-02 05: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初识荆霄鹏兄,只觉他不像个“书家”,有的写书法的人谁都看不上眼,从王、欧、颜、柳到身边的老张老王,只要不是跟自己意气相投的朋友,都要挑出一大堆毛病。霄鹏兄倒好,看谁的字都觉着不错,对“丑书”也能说出中肯的优点来。

      2025-04-02 05: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时光回响的地方

        回老家上坟时,听到一则好消息,原村大庙正在维修。 原村大庙,我梦牵魂绕的故乡记忆。

      2025-04-02 05: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春光里

        阳光,明媚起来了。洁白如棉的朵朵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悠闲地飘荡着,那放射出一缕缕万丈光芒的金太阳,照耀着世间万物,照映着山川、河流,露出了温馨灿烂的笑意;风也勇毅地扛起驱逐凛冽严寒的使命,带着一丝丝暖意,轻轻吹拂着大地。

      2025-04-02 05: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寻找一条河

        东拉河,是一条无中生有的河,东拉河是一条充满魔力的河。 东拉河发源于作家路遥的笔下,它流淌在每一位读者心里,流向自然界的任何地方。

      2025-04-02 05: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境由心造(国画)

        韦志杰作.

      2025-04-02 05: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墨香深处忆故人

        一场淅淅沥沥无休无止的春雨,将我困在了上海的女儿家中。百无聊赖地在屋内踱步时,我的目光一下被书架上那本《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山西卷》紧紧抓住。

      2025-04-02 05: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欢愉与愁云

        “听说了吗?”和我一起接孩子放学的老韩挤眉弄眼地问。 他只要作出这个表情,一般来说没好事。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云梯上的小男子汉

        “妈妈,缆车会掉下去吗?”儿子攥着我的袖口,鼻尖几乎贴在玻璃上小心翼翼地问道。晨雾中的缆车正缓缓爬升,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涧,直叫人惧怕。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有“出了南门第一宅”之称的苇池村

        苇池村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冶西镇,距平定县城10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据传苇池村早在唐宋时期已有人居住,元明时期已聚居成村。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还有明天》,重塑权利的主动宣言

        这是一个围困于家庭生活的中年女性觉醒抗争的故事,通过轻快的影像风格和喜剧外壳呈现出属于女性导演的独特叙述视角,并以尖锐深刻的故事内核获得观众的共鸣。前不久在全国上映的意大利影片《还有明天》曾在罗马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意大利电影大卫奖等多个国际影展中获多项大奖,同时还取得2023年意大利年度票房冠军。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月光下追逐荧光的日子

        二叔总爱用夸张的比喻:“那时候,全村老少爷们儿的眼珠子,都快从眼眶里蹦出来啦!” 上世纪80年代末的电视时光,对于刚考上初中的我来说,就像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明明看着歪歪扭扭,却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当《东邪西毒》的武侠旋风刮进村里时,因为家里没电视,我像个局外人,直到某天听见王婶家闺女兴奋地喊:“妈!快看,东邪西毒里的‘邪’字,原来不是‘牙’字呀!”那天傍晚,我终于搞明白,电影名里的“邪”字根本不是小伙伴嘴里说的东“牙”西毒。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秋波媚·清明

        杨柳堆烟子规啼,细雨助相思。桃霞渐落,杏云浅淡,梨雪还飞。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传家修身,以“俭”为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妙剪春色 玉兰花开

        河东春来早,蒲坂花有约。 近来,我常常喜欢在小城永济的街头游走,美其名曰“漫行过巷陌,悠然见世情”。

      2025-03-31 12:10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 让古老节日焕发活力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3月30日,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园林中心、晋祠博物馆承办的“晋水春典·上巳流韵”文化活动在晋文公艺术博物馆盛大启幕。活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吸引了广大市民游客参与,现场古韵盎然,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2025-03-31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讲好太原故事 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山西晚报讯(记者 南丽江)3月28日,由太原市博物馆与锦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霸府名都——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展”在辽宁省锦州市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将展至5月12日。 作为古代中国的都会名城,晋阳初建于春秋,兴于北朝而盛于隋唐。

      2025-03-31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山西博物院数字展上新啦

        当岁月穿透壁画的裂隙,沉睡千年的地下画廊在“二进制”密码中苏醒……3月27日,山西博物院推出“生死同乐——山西宋金墓葬壁画中的世俗生活”数字展。以宋金墓葬壁画为载体,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让这些沉睡千年的壁画重新焕发生机,也借此呈现了宋金时期的烟火生活,让观众在虚拟的展览空间中,仿佛置身于那个繁华而又充满诗意的时代。

      2025-03-31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植物学入门指南

        本书是一本备受推崇的植物鉴别参考书,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系统地呈现了全球范围内有花植物的识别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植物识别工具。内容涵盖植物花序的排列、繁殖方式、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同时详细探讨了物种分类与命名的科学依据,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全面且易于操作的植物鉴定指南。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源远流长的打假历史

        我国的打假历史是源远流长的,古人也有着各式各样的打假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方法。 立法维权。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