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藏当兵的岁月
我在西藏当兵的岁月
在西藏当兵,让我最难忘的就是那身草绿色的军衣。在极其贫困的年代,家里吃不饱饭穿不上衣。一下子穿上了,被人羡慕的军用品,那种自豪感让我终身难忘,那种幸福感至今还让我心生喜悦。总觉着当兵真好,迈进军营衣食无忧,解决了人生的第一道难题。
我在部队时一门心思要当好兵,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日常训练中。部队是按季节发放衣服,按规定替换用品,大家吃同一锅饭,发同样的津贴费,不存在你多我少,互相攀比的现象。
在西藏当兵,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幅员辽阔。西藏总面积122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总面积的七分之一,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等几个一线城市,加起来的总和没有西藏的面积大。这里地广人稀,行走几百公里都常常看不见人。
在西藏当兵,我知道了什么叫水长山高。西藏有“山多高水多高”的说法,沿着青藏线、川藏线步步升高,可看见一股股清澈的泉水从山顶流下,用现在人的说法,这可就是天然的矿泉水哦。西藏也被称之为亚洲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是三江发源地,在这些江域中,就是王一般的存在。
我在唐古拉山服役了六年多,参加了修建青藏输油管线。以唐古拉山为例,人迹所及之处海拔5231米,最高峰有8000多米,国内的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都是它的小弟弟,西藏归来不看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西藏的高山上感受“山高人为峰”的气魄,山高高不过人的脚步,西藏是一部丰富的史诗。
在西藏感受到了什么叫窒息,高原缺氧,那里的含氧量是内地的50%,唐古拉山是40%,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都会觉着呼吸困难,即使张大嘴巴用劲地深呼吸也没有用,稀薄的氧气可不管你卖力不卖力。人在这种环境下,脚酸腿软站立不稳,有饮酒过量的感觉。行走一步等于在内地负重50斤爬楼梯,西藏归来的人,大多数都会有五脏肥大的情况。可以想象1950年我军从青藏、川藏两个方向凭着感觉走,一边修路攀高峰跨大江,一边克服缺氧、饥饿、少衣的恶劣环境,还要同残匪决战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在锹把、镐柄刻上名字说:“我死了这就是我的墓碑,死了也要朝着拉萨的方向倒下。”我的好几个战友,因为患有了高山心脏病,最后他们留在了藏区,融进了那里的山水中。
退伍后,我把最后一套军装精心地收藏起来,叠得工工整整,红领章、红帽徽都崭新如初。每当我高兴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如同久别重逢的战友,满满的欢喜。每每此时,在部队出操的“一二一”的口令声就会回荡在耳畔,战友们整齐的步伐也会浮现在眼前,仿佛我又重回了军营,身处青春岁月。有时候,兴致盎然时,我还会把军装穿在身上走一走,复习学过的军事科目:持枪刺杀、举枪瞄准、徒手擒拿,匍匐前进、装子弹、卸子弹,既锻炼了身体,还调节了心情,远远超过了“慢步行走六千步,身心健康能益寿。跳跳广场舞,强壮五脏和六腑”的价值。
当兵接受一次正规教育,就让人懂得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军服从中央”的上下级关系,懂得了大局和个体关系,个体服从集体的道理,对日后的生活有举足轻重的益处。彻底荡涤了“吹牛皮放粗话,我老二天老大”的幼稚心理,懂得了筷子也要分大小头的道理,思想上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在形态上也有了站有站姿,坐有坐相的改变,纠正了当兵之前东倒西歪的不良习惯,这些好习惯都让我终身受益。
吴广寨(大同)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