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木刻与文学的精神共振

        “重读赵树理”专属藏书票 在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期间,“重读赵树理”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和“重读赵树理”系列讲座的成功举办在全社会掀起一场重读赵树理、重读“山药蛋派”、重读经典的热潮。 省作家协会推出了一套“山药蛋派”作家的木刻版画藏书票,面向读者免费发放,受到欢迎。

      2025-05-23 06:4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浓墨重彩的作家情怀

        在当代文学的版图中,赵瑜的创作始终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洞察力著称,他的作品既扎根于现实土壤,又充满知识分子对时代与人性的思考。赵瑜的作品中,知识分子与工人阶层的互动常呈现出一种默契,这种融洽关系并非源于刻意的美化,而是基于对彼此生存状态的深刻理解。

      2025-05-23 06:4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在忙碌中忽略了那些亲近的情感、忘记了停下脚步去审视内心与世界。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等20位文学名家联袂奉献的《时间不是解药,但解药在时间里》,恰似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读者的心田,提醒我们在纷扰的尘世中,不妨放慢脚步,去品味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真挚与美好。

      2025-05-23 06:4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在时间的旷野上:致敬黄河》出版

        《在时间的旷野上:致敬黄河》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一部表现黄河生态文明的诗集。作者多次去黄河三角洲采风、采访,无论对人物、对自然,都进行了细腻的观察、深切的思考。

      2025-05-23 06:4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是什么让你心生感动

        我像阵风一样冲进地铁车厢,位子都坐满了,唯一可以“坐”的地儿,被一个乘客的包给占了。在我茫然无措时,对面座位上一个女人温柔地笑,说,你可以坐啊。

      2025-05-22 10: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请保持生命的独特

        孩子班主任找我约谈时,指着表格上几科画着红圈的成绩,面带严肃忧虑地说:“孩子的英语确实出类拔萃,但数学和物理已经掉到年级两百名以外了。”她反复强调着偏科的危害,最后用真诚地目光望着我,殷切地说道:“得让孩子收收心,把精力匀到其他科目上啊。

      2025-05-22 10: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节令滋味

        来点鸡肝补补血 近来天气极不稳定,有不少头晕头疼的状况,与肝气大有关系,不妨考虑来点食疗方子,既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解决一下健康上的小问题。说到补肝血,鸡肝是非常不错的一味食材,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组织修复和身体生长;鸡肝还是良好的铁来源,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和提高血红蛋白水平非常有益。

      2025-05-22 10: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绩溪挞粿

        踏上绩溪这片古老的土地,脚步总会被街头巷尾飘来的独特香气牵引。循着这股香味,我与当地特色美食绩溪挞粿不期而遇,令人难忘。

      2025-05-22 10: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沿河而上

        很多时候,沿河而上有顺势而为的意思。 沿河而上,前面就是村庄和街市,还有热闹的城。

      2025-05-22 10: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好上没有更好

        老公的做事原则是:好上加好,好了还要更好。 家人从西双版纳带回一株路边草,他浇水养花,那株草原本生长在干旱炽热的沙土路边,如今有专人饲养,蓬蓬勃勃长得极为茂盛。

      2025-05-22 10: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韵盛宴·洪洞印象

        主菜开胃菜主菜甜品主食主食头汤 这是由洪洞大酒店研发的一组晋菜宴席。洪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为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底蕴,这道宴席充分利用了当地食材,力争通过独特的地域味道,带给食客一份深刻的记忆。

      2025-05-22 10: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不被欲望所困

        常言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人为了自己的欲望夜以继日奔波,甚至不惜一切;也有人为了欲望适可而止,活出了精彩人生。

      2025-05-22 10: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的业余爱好关键时刻起了大作用

        自上中学起,我就喜欢作文。1980年在当地的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小品文后,写作便正式成为了我的业余爱好。

      2025-05-21 13: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2025-05-21 13: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花雨深处萱草情

        五月的风掠过院墙,檐角垂下的蔷薇花便簌簌地抖落几片胭脂。我站在老槐树斑驳的影子里,看母亲踮脚晾晒新浆的被单,她的银发在暮春的光线里泛起温柔的涟漪。

      2025-05-21 13: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保护军旗,他们搭起六米高人梯

        王万锁是我的同乡,他已92岁高龄,曾在抗美援朝时为战争的胜利默默贡献过自己的力量。后来,他退役到运城地方工作,退休后虽见过几次面,但了解并不深。

      2025-05-21 13: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在三线厂里当宣传员

        20世纪70年代,我从山西省大同市的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为支援“三线”建设,来到了地处山西中条山的国营红山机械厂。 报到时,负责接待的一位厂领导问我:“你姓牛,那你是哪家牛的后代呀?”我答:“我是杨家将的后代!”他愣了一下说:“你姓牛,人家姓杨,这对不上号呀!”我一本正经地答:“我们这些出生在雁门关下的人,都是精忠报国的杨家将的后代!”一番话逗得对方大笑,他拍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有个性,去宣传科报到!” 这样,我就顺利地到厂宣传科,成了一名新闻干事。

      2025-05-21 13: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摔在地上的爱

        “咯咯咯——咯哒。”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新家的阳台,一阵连续的鸡叫声扰乱了我的睡意。

      2025-05-21 13: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用手说话的小鲁

        九月,我又带了一年级新班。开学第一节课,我笑眯眯走上讲台,瞧着五十双星星般亮晶晶的眼睛说,同学们好,我叫李娟,是你们的班主任。

      2025-05-21 13: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漫画世相

        

      2025-05-21 13: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特别策划·山西作家谈】阅读的精神滋养

        李骏虎杨遥赵瑜蒋殊葛水平张锐锋张二棍柴然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在三晋大地深厚文化的滋养下,山西作家们怀揣着对文学的热忱与执着,在创作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他们深入基层生活,捕捉时代脉搏,用文字勾勒出多彩的世间万象。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保持一颗敏锐的心灵

        在人生的浩瀚长河中,每个人心中都藏着无数斑斓的梦想,然而,当现实的寒风悄然来袭,那些曾经炽热的梦似乎也变得黯淡无光。此刻,季羡林先生的《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犹如一盏明灯,以其深邃的智慧和温暖的文字,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引领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农村题材电视剧也可成为热播剧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故乡的泥土》《陌上又花开》等农村题材电视连续剧先后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以引人入胜的情节、细腻温暖的情感、朴实真挚的情怀引发广泛热议,口碑和热度节节攀升。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必须具备独特的故事情节、真实的人物形象、恰当的情感表达、准确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深刻的主题和深远的意义等特征,电视连续剧《故乡的泥土》《陌上又花开》都一 一给予了生动的回应。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百年运河畔的家国春秋

        近期,由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并在爱奇艺同步全网独播。随着央视年度大戏《北上》的热播,原著小说也再次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山水情缘,问道云丘”杨学义美术作品展

        近日,书画爱好者在乡宁县云丘山书画院参观“山水情缘,问道云丘”杨学义美术作品展,此次展览精选杨学义以云丘山为题材创作的水墨山水画50余幅,充分展现了云丘山集奇山、秀水、险峰、幽洞、古村等自然人文景观,是云丘山与艺术的一次美妙邂逅,也是自然与人文的深度对话。 栗卢建摄。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传统戏曲缘何“圈粉”年轻人

        近年来,戏曲节目频频“出圈”,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亮丽风景线。从春晚舞台上《借伞》一曲串联京剧、粤剧、川剧、越剧四大剧种,经典再现,引发全民热议,到各地借助戏曲表演等文化活动,掀起一场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深度融合的热潮,传统戏曲在当下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让山西音乐从“地域符号”跃迁为“文明芯片”

        在全球数字文化传播浪潮中,《黑神话:悟空》以高精度3D扫描技术将铁佛寺飞檐雕花等视觉符号转化为全球共享的数字景观,其相关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622亿次,形成现象级文化输出。反观山西本土音乐的传播势能,却因市场化适配度差异,在数字传播中出现失焦问题。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特别策划·阅读山西

        吴国蓉 北岳文艺出版社集木工作室编辑 陈新 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文水鈲子》 内容简介:  《文水鈲子》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文水鈲子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传承特色,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 文水鈲子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因表演中使用俗称“鈲子”的特制铜质小钹而得名。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孝义公益艺术培训班开班

        日前,孝义市文化馆2025年对外免费开放艺术公益培训班正式开班,为广大市民呈上丰富的文化盛宴,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进一步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次公益培训班课程设置极为丰富,涵盖舞蹈、皮影表演、模特走秀、声乐等12个热门科目,吸引了300余人踊跃报名,现场气氛热烈。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蒲剧:古韵新声中迎来春天

        2025年新春,蒲剧新秀杜丽娜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展示《挂画》绝技。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2025-04-11 10: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故事全球化,山西网络文学的“数字远征”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时,文化“出海”成为时代命题。在中国网文跨越山海的“远征”中,文学“晋军”以独特的创作基因和时代担当勇立潮头。

      2025-04-11 10: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喜”文化焕新古村落

        4月6日,在高平市喜镇苏庄景区古院落中,一场精彩的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该景区深挖传统“喜”文化,打造集婚礼举办、婚宴服务、婚俗体验、古村落观光及民宿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婚俗体验园与康养基地,通过开展特色活动,景区将独具魅力的高平文化呈现在游客眼前,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2025-04-11 10: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四普”实践重塑历史研究

        4月初,正是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送审的时期,其中历史文化学院的数名学生似乎与往年不同。2024年11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生投身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深入吕梁交城县、文水县及大同天镇县、浑源县等地,完成对200余处国保、省保级文物的数据采集与复查。

      2025-04-11 10: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让文化新空间触手可及

        清晨推开家门,转角遇见的不再只是便利店和咖啡馆,还可能是陈列着“的确良”衬衣、老式收音机的城市记忆馆;周末带孩子去的不仅是游乐场,还能在关帝庙体验非遗技艺、民俗文化。这种看似超现实的场景,正在我们城市的街头巷尾真实上演。

      2025-04-11 10: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运城着力塑造“国宝第一市”文旅品牌

        本报讯 今年,运城市多举措丰富文旅活动品牌、构建文旅宣传矩阵、实施精准营销策略、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加快构建“线上线下、寓文于旅”宣传矩阵,着力塑造“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文旅品牌,全面提升运城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去年,运城文旅系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1797万人次,门票收入1.47亿元,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排名全省第三。

      2025-04-11 10: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趣谈宋代男人的帽饰

        在历史的长河中,服饰往往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审美。当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望北宋那个文风昌盛、礼仪之邦的年代,不难发现,男性的帽饰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2025-04-11 09:4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给您打了十年工——读宾虹先生画作

        《春风最随美人意》王帅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以读画为主题的随笔集。书中的诸文字,正是作者对其收藏近现代书画、诗文稿的付出与心血的真爱。

      2025-04-11 09:4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两场饭局的现代注解

        夜读《世说新语》,读到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 晋室南渡初期,官场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谁要是升了官,得摆酒席请客吃饭。这里要说的羊曼和羊固,俩人都姓羊,但请客的风格完全两样。

      2025-04-11 09:4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扬州,杜牧曾收到一份“大礼”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三十岁的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古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为掌书记,来到扬州。 扬州,这座位于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城市,是唐代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有“扬一益二”的说法,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大体就是扬州的富裕吸引了各地富商大贾公子王孙前去消遣。

      2025-04-11 09:4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从梁庄王墓窥明代藩邸中的奢华生活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 [英]柯律格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拱卫皇室为“藩”,展现皇权为“屏”,明代藩王被赋予藩屏天下的重任,后人却道他们是百无一用的贵族寄生虫。然而正是这些“无用之人”,为世人留下无数珍宝。

      2025-04-11 09:4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凡事都往好处想

        凡是都往好处想,是妈妈的口头禅。那么一个身材娇小的女人,总是活得快乐满满,无论命运给她什么风雨,她都能自信、乐观地承担下来。

      2025-04-10 09:4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儿时吃过的“春天”

        “谷荻谷荻,抽筋剥皮,今年吃了,明年还你。”多么熟悉的童谣啊!几乎每个春天都会在我耳边回响,令两鬓已斑白的我心里痒痒的。

      2025-04-10 09:4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房梁上的处世哲学

        父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朱木匠。我18岁那年,开始跟着他学手艺。

      2025-04-10 09:4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葱叶间的春光

        也许是葱太过于寻常,以致整个春天的图谱里很少有它的位置。然而,在大片庄稼地的边上,在一处处菜园里,在明媚的春光里,葱仍然认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2025-04-10 09:4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香风吹尽紫藤花

        早上送完孩子,我顺着小区里石板铺的小路往回走。忽而抬头,一片淡紫从眼角掠过。

      2025-04-10 09:4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音乐教育为乡村文化产业注入新活力

        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部署,文化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共同 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2025-04-09 11:03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山西首部银发经济专著出版 助力老龄化社会破局

        4月7日,山西省首部系统研究银发经济的专著《银发经济与养老产业》由北岳文艺出版社正式发行。该书由邢爱田主编,从历史、政策、产业等多维度解析银发经济内涵,为从业者提供实操指南,助力山西应对老龄化挑战。

      2025-04-09 11:02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包装纸与纸绳绳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商店购物中,商品包装不是如今的塑料袋和塑料绳,而是简单的包装纸和纸绳绳,那包装纸和纸绳绳不仅记载着那时岁月的艰辛,也印证了过去商品包装的一种环保模式。 那时,商品包装用的都是牛皮纸,因其外观与牛皮相似而得名,通常呈黄褐色或咖啡色,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压力而不破裂。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走调者

        植物园的花开得正好。红的,黄的,紫的,都挤在枝头,争着要人看。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沉睡的农具

        又是一年播种季。 老家新房一隅,犁、锄头、镰刀等农具静静地躺着,像是在做一个长长的梦。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