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话说文物】雁鱼灯:2000年前的环保灯

        主讲人:田丽芳 西汉彩绘雁鱼灯全系铜铸,高53厘米、长34.5厘米,朔州赵十八庄出土。采用中国传统的鸿雁衔鱼的艺术造型,栩栩如生,是汉代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2025-05-28 06:2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时光深处的记忆】羊皮上的抗战诗篇

        羊皮褥子豹猫皮肚兜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左权县(1942年为纪念在此牺牲的左权将军由辽县更名)文史博物馆在桐峪镇上武村发现并收藏了一批珍贵革命文物——抗日战争时期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师生使用过的羊皮褥子等生活用品。

      2025-05-28 06:2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王冶秋与鲁迅的运城情缘

        鲁迅日记手稿鲁迅日记手稿 1935年1月8日,鲁迅在上海收到了一份来自山西运城的特殊礼物——王冶秋寄来的10枚糟蛋和8个百合。这份礼物不仅表达了王冶秋对恩师鲁迅的尊重与关心,也让“运城”这个地名出现在了鲁迅的日记中。

      2025-05-28 06:2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三晋寻古韵 一眼越千年】说说小西天

        小西天有来头。 宝刹座下凤凰山,山势呈扇形,扇头有一峰突起,形似鸟头。

      2025-05-28 06:2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大明川的脉动

        绿是大地的肺。踏入大明川那一刻,我似乎感受到了它的脉动。

      2025-05-28 06:2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端阳物语

        艾草摇曳的田野间,藏着童年的欢声笑语;飘香的箬叶黄米粽,记录着难忘的从军生涯;系在腕间的五彩绳,承载着亲人的祝福……每一件端午物事都是时光馈赠的珍贵礼物。端午节前,我们于字里行间品读传统节日,共同触摸岁月沉淀的温暖,一起体味民俗传承的深情—— 箬叶黄米旧时光 家乡盛产芦苇,一进五月,地摊上就有了一把把鲜嫩苇叶饱蘸了露珠在售卖,凑上前闻一闻,阵阵清香真是馋人呢。

      2025-05-28 06:2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经典黄崖洞

        时下出游,可看的景点比比皆是,红色经典光耀神州,绿色景点星罗棋布。不过真要游览,我告你个好去处——位于山西省黎城县的黄崖洞。

      2025-05-28 06:2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晋南五月话端午

        日子步入农历五月,端午节就好像蹲在门口等着一样。 这个节很古老,附着的故事与习俗林林总总,但舌尖上的美味总难以忘怀。

      2025-05-28 06:2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青白之间 诗心永恒

        旭日东升、云蒸霞蔚,妻子踏着晨露,携菜篮从早市缓步归来。每年端午临近,粽叶、马莲草、江米与红枣都是必购之物。

      2025-05-28 06:2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烽火少年(国画)

        张连瑞作 .

      2025-05-28 06:2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张霭堂:堂正书风蔼 巷深气节存

        文博山西大同市博物馆 他是商人,却有着普惠济世的慷慨决心。他是文人,却有着格外坚硬的民族气节。

      2025-05-27 11:2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家训家规中的读书传统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华民族有着崇尚读书的优良传统。

      2025-05-27 11:2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向死而生》里感受温情

        王雨《向死而生》这部小说我看了不止一遍,每看都感触良多,可能是因为我上岁数了,泪点低,阅书泪盈眶。小说中的“我”——俞帅奇,一出生就被判为会在轮椅上度过一生,而倔强的他,迈动剪刀步,从小学、中学、大学上到硕士、博士、博士后,还出国研修做课题,发表了高分学术论文,成为医学科学的研究者。

      2025-05-27 11:2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旅游资源丰富的西厢村

        西厢村位于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距永济市13公里,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西厢村地处黄河东岸的峨嵋塬上,名满天下的爱情圣地普救寺就在西厢村内。

      2025-05-27 11:2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小哥,仿若归来了

        从小就听母亲念叨,业业是个懂事、听话,特别聪明上进的好孩子……业业是我母亲最小的儿子,我的小哥哥。这个在8岁上就夭折的孩子,带走了母亲太多的思念,也成为我童年一个避不开的结。

      2025-05-27 11:2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山茶花开,刹那欢颜

        初次来到茶花源,初次听人介绍山茶花,我内心一惊:这明媚鲜艳的山茶花,我应该见过千百遍,也忽略了千百遍。 世间有多少默默无闻的花,就会有多少熟视无睹的人。

      2025-05-27 11:2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崔颢《黄鹤楼》:再上一层楼,再见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025-05-27 11:2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疗愈心灵的大自然

        昨天,因一件小事与他吵了一架,哭了起来,把这些年的委屈一股脑地哭了出来,就像倒垃圾一样全都倒了出来。 “嘭”的一声关上门,把中年人的一地鸡毛全部关进门里,背上布包,一个人走了出来。

      2025-05-27 11:2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鲁迅故居买书记

        该书是著名散文随笔作家朱航满近年来的读书随笔集,谈作者在京城购书的经历,亦可见当下京华阅事之一斑,其中北京的古迹,如万松老人塔、鲁迅故居、圆明园遗址、北大燕园、地坛公园,读来颇有滋味;趣读周作人及其苦雨斋文人的点滴,其中谈废名、汪曾祺、谷林、陈乐民、孙郁等,乃是一脉文心,于细小处见功力;作者喜好读书的记忆,其中谈张充和的书法、吴藕汀的画册、李文俊的收藏、锺叔河的书信、赵珩的饮食谭,娓娓道来,趣味横生,如沐春风。 儿子读了鲁迅的文章,想参观他的北京故居,我则考虑去故居的两家书店看书。

      2025-05-26 09:0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也有“机器人”

        机器人是现代人的专利?其实也不对。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机器人”了,也许说“机械人”更妥帖,因为“机器人”这一名称出现较晚。

      2025-05-26 09:0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谷雨,暮春与初夏的交接

        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唐·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2025-04-21 09:3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从树儿孤独症确诊到接受现实

        《树儿:我的女儿来自星星》朱矛矛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母亲养育孤独症女儿的心路历程,一部感动编辑部全员的真实手记。 作者在经历了一次自然流产和三次人工流产后,冒着“疯血”基因的风险毅然决定成为一位母亲。

      2025-04-21 09:3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诗经中》的“谷雨”之美

        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宛如大自然奏响的一曲激昂乐章,宣告着降雨增多,雨生百谷。当我们翻开古老的《诗经》,仿佛穿越千年时光,邂逅了一幅幅鲜活的谷雨图景。

      2025-04-21 09:3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杨家沟修大寨田

        《群山绝响》方英文著 作家出版社 该书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生长于秦巴山区汉江之边一个乡村少年的心智成长,由此还原出人民公社末期的民生百态,在物质匮乏的清贫年代中,山乡人却依然能坚守着质朴、纯净的操守,苦中作乐,浮躁社会中的善良坚守。农村的俗世风情,山水音画,社会背景的波澜壮阔等都被作者以清朗婉俏的语言行云流水般渐次呈现出来,生动而接地气。

      2025-04-21 09:3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山西大学科研成果获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

        近日,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公布获奖名单,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以废治废的煤矸石规模化生态化利用技术”获“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 该成果针对煤矸石产生量大、堆放过程中存在自燃、污染物渗滤等生态风险与安全隐患,根据其资源和环境属性,制备了类土壤和有机肥用于废弃矿坑生态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发明了以废治废的煤矸石堆场无害化处置集成技术,不仅解决了煤矸石生态化规模消纳问题,还解决了废弃地生态恢复所需充填材料问题,且最终形成可利用的复垦土地或矿山公园。

      2025-04-21 09:3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赛区)4月下旬进行网上报名、评审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赛区比赛(以下简称“比赛”)将在4月下旬进行网上报名、评审,拟于2025年5月下旬进行现场赛比赛。 此次比赛由山西省教育厅主办,山西财经大学承办。

      2025-04-21 09:3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阅读+美食”山西首家书香主题餐厅正式开放

        山西首家书香餐厅吸引不少年轻人驻足打卡。 “这场阅读盛宴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传承。

      2025-04-21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来青铜博物馆,“遇见”中华古籍里的山西先贤

        山西青铜博物馆内,公众聚精会神欣赏古籍。傅增湘题跋的明影抄宋绍兴淮南路转运司刻本《史记集解》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25-04-21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探索山西古代壁画的隐藏秘密 这场讲座让壁画“活”了

        解码山西古代壁画,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专家学者共话古代壁画的密码。

      2025-04-21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诗词中柳色新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柳树是一个永恒的意象。它那柔美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曳,仿佛一位温婉的江南女子,向世人诉说着千年的情思。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从古人植树看为官要旨

        春情萌动,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其实在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改善和保护树木的描写,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是为官要旨的缩影。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茶香中的学者风流与历史脉动

        《一个人的茶文化史——姚国坤传》 潘城 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详细、生动地书写了“茶界泰斗”姚国坤的茶叶人生,并借此展现了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国当代茶文化史。姚国坤是一位最典型的茶界主流公共知识分子代表,西泠印社“五老”之一的林乾良誉他为“茶界泰斗”。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高考”时的“怀挟”

        在我国古代“高考”考试中,除了考前的试题泄露和考后的誊录作弊以及考试中间的传递和枪手替考外,大家用得最多的作弊手段就是怀挟。 尽管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考场纪律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但还是有人以身试法,使用各种手段进行作弊。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宋朝“国足”的阵容

        从北宋开始,中国便悄然开启了类似现代足球运动的篇章。足球比赛在宋代被称作蹴鞠,在当时是一项极为热门的体育运动,其热度之高,即便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能感受到当时人们对它的热爱与痴迷。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花开富贵(国画)

         贺保国作.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戏见万象 方寸载道

        小戏小品是一种短小而精悍的戏剧艺术形式,是活跃在文化战线上的轻骑兵。近日,“演绎时代精彩讲好太原故事”太原市小戏小品专场演出,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喜闻乐见的小故事,生动展现了太原的城市风貌、人文情感和时代新声,传递了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在光影流转中致敬“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雄兵出击》剧照 2025年,适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不仅筑牢了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更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绵山行思

        久有凌云志,拜谒介子山。 介子并非山的本名,它的本名绵山,后仰介子之名而闻晓天下。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永济市举办“舜风唐韵·魅力永济”书画展

        4月10日,永济市美术馆举办“舜风唐韵·魅力永济”——张军社中国画作品展活动。 展出的百余幅作品涵盖山水、人物、文物等壮丽景色的传统画作,其中“蒲坂揽腾”气吞山河、雄浑壮美,中条山的苍翠叠嶂、九曲黄河水流不息、鹳雀楼的雄伟壮观等景色尽收眼底;“问道五老峰”以书入画的笔法,让峰峦暗藏金石气韵,画中五座雄伟山峰紧密相依,但又峰头林立,如同五位老者礼宾列坐侃侃而谈;各种场景的人物画不拘泥于形似,更重于神似,或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物的灵动身姿、或借浓淡相宜的墨色晕染出人物的神韵气质。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在山峰之巅探寻生命的意义

        读完《比山更高》这本描写中国自由攀登运动的非虚构纪实作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那些攀登者信奉的“自由是一种信仰,而攀登却是通往自由的道路”理念、勇于在充满危险的悬崖跳舞的探险精神,充分展现出了自由攀登这项运动的魅力与残酷。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芳菲四月品书香

        翠色扶摇舞春风,几树花影映日红。世人皆道春光好,我独以为,人间至美,莫过于这人间四“阅”天——阅读之“阅”,亦是阅历之“阅”。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春风吻脸的日子

        农历的三月,如同飘浮着的梦想,有着春天的魂,却又荡漾着冬天的神。 农历三月的天阴晴不定,昨日还是阳光普照,今儿却又像变了个人似的,冷气袭人,因为刚刚还拉着农历二月的尾巴,所以有了“二八月、乱穿衣”的万千景象。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读书是通向外部世界最好的路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全民阅读对于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构建核心价值、促进社会公平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让书香浸染心灵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似乎习惯了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获取资讯和知识,纸质书籍和传统图书馆逐渐淡出了许多人的视野。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遇到了杨素秋博士的纪实文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图书馆的价值,感受到了书香背后那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感。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特别策划·悦读山西

        关志英 北岳文艺出版社集木工作室编辑郝丽娜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影视表演系主任 《平遥纱阁戏人》 内容简介: 《平遥纱阁戏人》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纱阁戏人是流行于山西平遥的一种纸扎艺术,集彩绘、剪纸、雕刻、戏曲等多种艺术综合于一体。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创意宴席(二)晋祠宴

        晋祠宴,传承了晋阳深厚的饮食文化,将晋祠特产按照古法制作,然后遵照现代餐饮理念进行了呈现。宴席造型以端庄、典雅为主,味道讲究中正平和,五味中和。

      2025-04-17 10: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与眼前的一切拉开距离

        美术课上,老师苦口婆心:要随时把画放远了看,要从大处落笔,不但要与画作拉开距离,还要眯细了眼眸,用半只眼睛来看。 把画作放远,半闭了眼睛,这才可以滤掉细节,掌控画的整体,从而在关键之处落笔。

      2025-04-17 10: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二胎家庭的“必修课”

        我家两个女儿相差两岁半,妹妹的出生令姐姐开心不已,走到哪儿都要告诉别人“我有妹妹啦”“这是我的妹妹”。原本以为这种欢欢喜喜的氛围会持续下去,没想到,在妹妹开始行动自如、有自我意识后,一切发生了改变。

      2025-04-17 10: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老瓷壶里的旧时光

        老家堂屋,洗脸架下立着一把老瓷壶,壶身覆着薄薄一层灰,它静静地不声不响。一向爱囤物的母亲像是遗忘了它。

      2025-04-17 10: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身边的安全感

        周一送孩子上学,正值早高峰,一路上走走停停,到达学校所在的路口时,因为车辆拥堵,彻底走不动了。学校在一条窄街里,汽车肯定不能进,即便我骑着电瓶车,进去怕也是不好走。

      2025-04-17 10: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