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莫道乡间多“凡”事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去年7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就遇到了汛期。

      2025-06-04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秀峙霍山

        霍州市冯南垣村头,霍山中区诸峰毕现。群山被云托着,巍峨且杳渺。

      2025-06-04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苦苣之味

        有段时间很喜欢《教父》系列电影,三部曲看罢,又寻出原著小说。读至第三部,发现已与电影剧情没了关系,索然无味,终于还是勉强读完。

      2025-06-04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太原市晋阳学堂实验学校:六一游园“赏”非遗,舞台欢歌“颂”国风

        浅夏的风掠过晋阳学堂的飞檐翘角,将槐花香揉进琅琅书声里。5月30日,太原市晋阳学堂实验学校以“国风雅韵・诗礼晋阳”为主题,奏响了一曲属于少年的“国风交响曲”。

      2025-06-03 11:48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宋朝人的端午日常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2025-06-03 09: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开启一场“阅读+科技”的奇妙之旅

        扫码看视频 “妈妈快看,书本变成动画了!” “这本书真不错,妈妈,我想买一本。” 端午节假期巧遇“六一”儿童节,太原市万柏林区万象城西广场的华为智能生活馆内外热闹非凡。

      2025-06-03 09: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也种行道树

        城市中脚步匆匆的你可曾注意过道路两旁的行道树?近些年,市政建设日趋完善,一些城市在培育本土树种的同时,还引进了许多外来树种。无论是高大的法国梧桐,还是颇有情调的日本樱花都给钢筋混凝土包裹的城市增添了一抹鲜亮的色彩。

      2025-06-03 09: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公务员如何请假

        早在几千年前,古代的公务员们也一样有“朝九晚五”,也有心情低落、身体抱恙、家中有事等各种需要“请假”的时刻。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官员要是想请假,怎么办?流程繁不繁琐?会不会被驳回?能不能带薪?罚不罚钱?这些问题,在古代,其实早就有了非常细致的规定。

      2025-06-03 09: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大公司“螺丝钉”VS 小公司“多面手”?

        《职场破局》 阿宝姐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在书中,作者真诚分享了自己如何从月薪三千、非传统名校毕业的普通人,一路实现到百万年薪高管的职场跃迁。作者从7大维度展开,聚焦60多个职场破局心法,分享自己和学员的真实职场经历,从案例中提炼出可复制的方法论,并制作了40多张思路清晰的工具表格,帮你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与岗位,重构职场核心竞争力,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2025-06-03 09: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欢度六一,好书相伴,来阅读吧

        文明探秘 穿越时空,发现文物背后的故事 《去考古》(全4册)兰心仪宋钰著 原路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考古学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对孩子们来说既神秘又富有吸引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这套“去考古”系列图书,就是一套专为儿童编写的以考古为主题的原创科普书。

      2025-05-30 10:0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旧时端午

        端午,在其本质上,是夏至的简易记忆。端午又称端阳,字面意思和古文献记载,都指当日正午太阳直射,正在天顶,与夏至日太阳高度角相同。

      2025-05-30 10:0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九孔闸(外一首)

        九孔闸是宁德的一扇大门 门里是风平浪静的东湖 门外是暗流涌动的三都澳 五月的午后 潮水归隐 礁石沧桑的头顶 停歇一只只海鸥 对着桥上的面孔东张西望,交头接耳 大门山,塔山,金蛇山,三山叠翠 午后的时光是懒散的 如同湖面上村庄的倒影 微风才会晃动她的身影 长桥卧波 麻雀是欢乐的 在东湖上,在树丛里 时而飞翔,时而停留,时而叽叽喳喳 三角梅怒放,花瓣撒了一地 更多的花朵结成了果实 隐身于一片青绿 我走过九孔闸桥 不经意遇到了一座城市的两面 一面湖光山色 一面碧波万顷 金蛇头 旖旎在城之南 金蛇头是宁德的一只眼 海堤为界,左手东湖,右手三都澳 此刻,隔着堤岸 海与湖静默相守,波澜不惊 更远的时候 金蛇头是宁德的一座孤岛 精卫填海,垒石成堤 沧海幻化为万亩良田 东湖波光潋滟,海鸥或翔或栖 生动着一座新城的表情 码头,渔船不再是唯一的符号 枇杷黄,桑葚紫 东湖泛舟,临海听涛 这个叫金蛇头的渔村 一面写实 山河青绿,人间烟火 一面写意 时光更迭,沧海桑田.

      2025-05-30 10:0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大明川的童年

        前来大明川的目的,似乎是不清晰的。每个人都会在抵达一个目的地的时候,设定一些程序,可以把现实和预想之间划出不同的线条。

      2025-05-30 10:0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抱璞斋中韵好诗

        近日史文山教授给我寄来《抱璞斋诗稿》,心里很是高兴。他今年80多岁了,早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政治系,退休前是太原理工大学的副教授,现在已是一名诗人。

      2025-05-30 10:0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乡野的孩子

        每年冬去春来,伴随着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各种各样的草芽儿争先恐后地往外冒,大地首先奉献给人们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野菜。我们这里最常见的野菜就是荠菜和面条菜。

      2025-05-30 06:2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和顺古镇的韵味

        和顺古镇地处云南边陲,犹似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女子,安静、内敛、不张扬,给我的感觉,就像它的名字那样,“和”与“顺”并存。一个闪亮于高原的梦幻水乡、一个挺立在边境的典雅古镇、一个数百年来被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异域血液所滋养的大雅家园,集三大板块交会成的丝路明珠。

      2025-05-30 06:2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藏在心中的风景

        《论语》有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山相处的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山本身就像宽厚的母亲,人类在大山面前,无论如何是没有理由心怀一丝一毫狂妄的。

      2025-05-30 06:2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愿我平东海 身沉心不改”

        5月21日晚,我省青年蒲剧演员梁静凭借《精卫填海》中“女娃”一角荣膺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座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精神内核的奖盘,恰似穿越了时空,鼓舞着精卫“愿我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的志气。

      2025-05-30 06:2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杨吉魁花鸟画被美国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

        杨吉魁画作 近日,美国常春藤盟校达特茅斯学院胡德艺术博物馆收藏委员会全票通过,将我国著名画家杨吉魁的五幅画作正式纳入该馆永久收藏。业内人士认为,这场看似偶然的“东方笔触”与“常春藤殿堂”的相遇,实则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取得的又一成果。

      2025-05-30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双筷子蕴含的智慧

        “好好拿筷子,食指怎么又跑出来了!”一声温和且严厉的声音传来,我从梦中猛然惊醒。台灯依然亮着,手里的书已经滑落床下,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2025-05-30 06:2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山水任家沟

        任家沟的名字很普通。也许当年为给这块沃土地起个名,那些手执铜水烟锅、胳膊上搭了火绳的乡贤绅士,或种一手好庄稼的头面人物很费了心思。

      2025-04-25 07: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绿色转型的时代音符

        童声合唱作品《汾河水清又清》为2024年度山西省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入选作品,也是“唱游三晋”活动推广作品。在轻快的节奏中,我们仿佛看见汾河从浊浪滚滚到碧波潋滟的蜕变,听见三晋大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澎湃心跳。

      2025-04-25 07: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泉润无声

        昨夜又梦到了泉水。那股清澈透亮的水,从引流的管道中喷涌而出,哗哗作响。

      2025-04-25 07: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特别策划·悦读山西】触摸一座重工业名城的钢铁质地

        高璟 太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阅读长篇报告文学《钢铁重器》,不禁令人热血沸腾。本书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太钢、太重这两家大型国企的发展历程,通过具体的人物和故事,带领我们回溯了太原这座北方重工业名城的辉煌历史,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件件大国重器背后,几代产业工人付出的艰辛努力。

      2025-04-25 07: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春游峨眉

        “峨眉天下秀。”自古以来,峨眉山以其秀美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2025-04-25 07: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翰墨凝香绽芳华

        中华文化对牡丹的推崇与描摹,由来已久。东晋之时,画家顾恺之即在其《洛神赋图》中画有洛河之滨盛开的牡丹。

      2025-04-25 07: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深山幽居(国画)

        谢孝发 乔维琴作 .

      2025-04-25 07: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在千年智慧中寻找读书之道

        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至今,书籍在其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读书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明清两代的文人学者,每一位文人雅士读书治学的智慧,都是一条不竭的河流,滋养着一代代求知者。

      2025-04-25 07: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特别策划·悦读山西】石壁上的永恒

        张榕芳 太原师范学院讲师 在武周山麓的砂岩峭壁上,一千六百年前响起的凿石声,至今仍在王恒先生的《云冈石窟》中回荡。这部凝聚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著作,以考古学的严谨与艺术史的审美,为世界打开了一扇通向北魏佛教艺术圣殿的大门。

      2025-04-25 07: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北路梆子《王宝钏》焕发时代魅力

        忻州剧院舞台上,灯光璀璨,华服流光。一场青春版北路梆子《王宝钏》,是忻州市北路梆子一团奉献给家乡父老的一次倾情汇报演出。

      2025-04-25 07: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舞蹈诗性“唤醒”千年石刻

        《云冈之舞》剧照 编者按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5年度全国高校思政原创文化精品项目名单,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李莉主创的舞蹈诗剧《云冈之舞》一枝独秀,成为我省本科高校唯一入选项目。 舞蹈诗剧《云冈之舞》以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为创作原点,通过“艺术+思政”的创新表达,生动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范本。

      2025-04-25 07: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灯下书事

        深夜的书房里,很是安静。 我翻阅着手中略微泛黄的书页,忽然想起蒋捷那首《虞美人·听雨》。

      2025-04-24 10:2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书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从小爱读书,说明我是个无聊的人。情愿花离奇在文字中徒劳地奔跑,日常被生僻字绊倒,很少和伙伴儿们一起到田地山野里“为非作歹”。

      2025-04-24 10:2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志在必得是一种执念

        看到演员吴越的一段采访,她说:“我爱自己的方式就是告诉自己,不要志在必得。我会失败,差不多就得了。

      2025-04-24 10:2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小区里的春日约会

        “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春暖花开,微风阵阵,正是出游的好时光。

      2025-04-24 10:2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龙城书展启幕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李慧辰 张舒敏 王勇制作:李慧辰 4月23日,太原长风文化商务区文化岛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2025-04-24 10: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重读赵树理”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在并举行

        扫码看视频。拍摄:范璐制作:李永江 李浩瑜扫码看视频。

      2025-04-24 10: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书香沁银龄,分享老年朋友阅读密码

        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佳)图书情景剧、阅读分享会、银龄阅读新图景主题发布……4月23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银龄阅读论坛在太原举行,多项活动亮点纷呈。作为全民阅读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龄阅读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届,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老年阅读的广泛关注。

      2025-04-24 10: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年轻人走进“故纸堆”里“淘宝”

        4月23日,龙城书展现场热闹非凡,古旧书惠民展销摊位前围满了人。两个年轻的身影穿梭在泛黄的书页间,仔细寻找着什么。

      2025-04-24 10: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满足精神需求,用阅读点亮城市文明

        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佳)4月23日,以“用阅读点亮城市文明”为主题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城市阅读论坛在山西太原举办。论坛旨在探讨阅读对培育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积极作用。

      2025-04-24 10: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太原启动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

      2025-04-24 10: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阅读大会 一眼看尽千年中国书院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张舒敏 李慧辰 王勇制作:张舒敏 2025年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

      2025-04-24 10: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轻点屏幕 感受AI与古籍的奇妙碰撞

        在龙城书展上,一个特殊的摊位吸引了众人目光——摊位上不见一本纸质书籍,却“藏”着18000多部古籍,这便是“识典古籍”摊位。“识典古籍”有APP版本和网页版,其如同一个移动的古籍宝库,将海量经典汇聚于方寸屏幕之间。

      2025-04-24 10: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走!看看地球母亲送咱们的精美礼物!

        内蒙红萤石刺状菱锰矿西瓜碧玺巨柱海蓝宝绿色枝状电气石坦桑石红水晶细高西瓜碧玺欧泊箭石大法螺溶蚀金绿柱石扫码看视频。拍摄:薛建英制作:张舒敏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 实习生 郭添瑜)4月22日,山西自然博物馆举办庆祝第56个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2025-04-23 10:1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阅读也有情绪价值

        老茶馆的吊扇转得慢吞吞,穿汗衫的大爷正给《三国演义》包书皮。茶水在青花碗里凉了第三道时,他突然拍案:“好个张翼德!”惊得梁上燕子斜掠出去,翅尖扫落几粒百年老砖茶的碎末。

      2025-04-23 10:1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劳动锻炼记

        1958年9月,我从本溪钢铁工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胡家峪铜矿南河沟工区,任矿山测量实习生。当时正赶上矿山大搞“两参一改三结合”活动,干部分期分批的下到连队(当时地方实行军事化编制)参加劳动,我是实习生,自然就在参加劳动的范畴了,而且有幸成为第一批里的一员。

      2025-04-23 10:1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歪”理“邪”说

        家有小儿,鸡犬不宁。 很神奇的,他无论在哪,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盛产”出各类不同的垃圾。

      2025-04-23 10:1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爱喝汤的人孝顺

        汾阳人有句老话叫“喝汤孝顺”。原话讲吃完饭,特别是咥上一碗面后再来一碗面汤,所谓原汤化原食。

      2025-04-23 10:1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工作中遇见非凡的自己

        每日清晨,踏入公司的大门,我总会先泡上一杯清茶,随后开启笔记本电脑,细致地规划起一天的工作任务。工作对于人生的意义,恰似这杯淡雅的清茶,初入口时略带苦涩,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回甘的甜美,最终化作滋养心灵的甘露。

      2025-04-23 10:1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母亲给我四十元买《辞源》

        刚解放时母亲从农村来到太原,曾上过几天扫盲班,但终因不重视和家务事多而放弃了学习,正因为自己没有成为一个文化人,母亲在我们的学习上便格外地注重,总是坚定地支持我们学文化、学知识。 那时候大多数家庭是没有字典的,或者几个孩子共用一本字典。

      2025-04-23 10:1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