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书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从小爱读书,说明我是个无聊的人。情愿花离奇在文字中徒劳地奔跑,日常被生僻字绊倒,很少和伙伴儿们一起到田地山野里“为非作歹”。
童稚如何能读懂那么多文字!文字不过穿透了我单薄的年华,连个影儿也没余下。仅个别段落能读懂,遂让文字在身体内沸腾。总之,是无法记住所有内容,像一滴水融于水,一叶草藏于万叶。
初中寄宿那会儿,晚自习后急着洗漱,旋即熄灯。值班老师吹响哨子,只听见几粒星子点缀的夜空下飞出一针尖锐的哨鸣。有些男生还在蹲厕所,有些则搂着水盆往灌满泡面香味的宿舍去。
“零食分享大会”一闭幕,我就准备好读物,检查是否有狡黠的蚊子潜伏。每每一灭灯,皮肤就痒得热起来,得用指甲去掐,知道那是蚊子在作案。我把被窝拱着,呈蚕蛹状。听觉像张牙舞爪的藤蔓朝四方攀援出去,一听见值班老师“笃笃”的脚步声,我立刻关闭手电筒,故事在脑海中却特别明亮。待老师走开,遍继续看书。读的书诸如《夏至未至》《小时代》《张小娴文集》……皆是当年的爆款。
当然,老师偶尔也会“坏”,故意杀个回马枪。好在我的床铺在角落。老师用手电筒敲着窗玻璃,灯光像一条扭曲的鳗鱼在宿舍里游弋。我猜想他一定睁大了眼睛往里头探,我和舍友们演技超群,已渲染出鼾声淋漓的情景。
被窝里氧气稀薄时,便敞开一角被子换换气。脚丫子露在外头,凉爽的空气从脚趾一节一节爬到头顶……
约莫一小时后,估摸着老师也睡熟了,“支呀”一声,我慢慢打开宿舍门,想掬一捧水润润眼睛。走进月色宜人的院中,晾着的、还在滴水的衣服被夜风随意揉搓着,墙外老楼投下柔和的倒影铺在小草隙生的小路上。经过几间宿舍时,偶尔能听见里头窸窣的讲话声。个别出来上厕所的男生会模仿老师的口吻,绷紧喉咙、低沉着声音说:这么晚还不睡,干什么呢!起初还有人信,后来这种把戏多了,大家都只当是笑话。
在兵荒马乱的中学时光,我就是这样读书的。既不闲情,也少有雅致。实在是因为学习太枯燥、无趣。书一时成了避世的落英缤纷的桃花源,被窝则是出发的渡口。读书让无数焦灼的时光折叠,一半是幢幢试卷,一般是如水月凉。也有懵懂的感情在某个角落里暗暗滋长,是一本青春期撰写的太过匆促的书。
那时暑期断电是常事。因为停电,世界极为安静,清晰地感觉到温度一丝一缕地腾起,像石灰窑,把人间烧得透白。至晚霞分色于家家户户,电仍没有来。叶间蹿出成串烫耳的鸟鸣,树荫成了珍贵的易碎品,大人们坐在荫凉里,脸上布着不规则的树影。我反复冲凉水,趁着凉意看书。至于读的什么书,早已忘却了。只觉得是消磨时光的最好方式。
工作后,家搬到哪,书就跟到哪。不过不常看,要应付的任务着实太多。琐事连成一片遥遥无际的沙漠,书则是沙中绿洲。只要身边有书,就会很心安——书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还是一座陈列人间万象、光阴百代的博物馆。
□靳小倡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