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合唱《汾河水清又清》
绿色转型的时代音符
童声合唱《汾河水清又清》
绿色转型的时代音符
童声合唱作品《汾河水清又清》为2024年度山西省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入选作品,也是“唱游三晋”活动推广作品。在轻快的节奏中,我们仿佛看见汾河从浊浪滚滚到碧波潋滟的蜕变,听见三晋大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澎湃心跳。这首由张尚瑶作词、王一兵作曲的歌曲,流淌着黄土高原的清澈记忆,奏响了新时代山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乐章。
歌词“洗了月亮洗星星”的童趣想象,在现实中化作汾河两岸的璀璨夜景。通过实施“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大工程,汾河太原段水质环境大幅跃升,32公里生态长廊上,芦苇摇曳、白鹭翩跹,成为城市会客厅的生态底色。孩子们在歌词描绘的“水清岸绿”中嬉戏,正是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最佳注解。
曲谱中跳跃的音符与汾河治理的步履同频共振。从2018年开始的百日清河行动,到如今的智慧水务系统,让汾河重现“黄河第二大支流”的荣光。正如歌曲中层层递进的旋律,生态修复的成果正转化为百姓可见可感的幸福增量。
沿着汾河景观带,从晋阳湖的灯光水幕秀《如梦晋阳》,到太原古县城的沉浸式实景演出,文化元素与生态景观交相辉映。“文化+旅游+生态”的融合发展模式,让《汾河水清又清》成为行走的文旅指南。当游客们在音乐声中漫步汾河畔,既能感受“山光悦鸟性”的自然之美,又能触摸“人在画中游”的文化脉搏。
童声合唱中的绿色基因在轻快的节奏里,跳动着代际传承的绿色希望。在“小小河长”实践活动中,近万名中小学生像歌曲里守护清水的精灵,定期巡查河道、记录水质。
这首诞生于新时代的民歌,正以独特的艺术形式重塑着山西人的生态观。从老一辈记忆中的“汾河流水哗啦啦”,到年轻一代哼唱的“水清岸绿景色新”,音乐成为记录绿色转型的时光胶囊,见证着从“靠山吃山”到“生态富民”的发展跨越。
当童声合唱的歌声在汾河畔回荡,我们听到的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赞颂,更是整个山西对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这首融合了童真与深情的歌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向世界讲述着黄土高原“绿水青山"的生动故事。在生态与人文共舞的今天,《汾河水清又清》将继续流淌,见证更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王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