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向光生长

        作家包倬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十寻》,是十则短章编织的叙事锦缎,像是钟表匠抽屉里珍藏的十枚齿轮,当月光漫过西南边陲的褶皱山脉,这些精密咬合的文学机栝便开始运转,奏响着关于寻找的生命赋格。这部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图书,被评委称赞“为丰富幽微的心灵世界寻找和创造了体贴的形式”。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雅“剧”夏夜点亮文化盛宴

        6月2日,山西大剧院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打造公益惠民品牌,提升市民艺术鉴赏能力,举办“雅‘剧’夏夜——山西大剧院2025夏季演出推介会暨市民开放日”活动,通过交响音乐会、乐器科普讲解、音乐快闪等形式聚焦全民艺术普及,向广大市民朋友官宣后续重点演出项目,响应“以文塑旅、文旅融合”的政策号召,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艺术文化需求。 如何让高雅音乐突破舞台空间限制,来到观众的身边,让观众感受音符“动起来”的生命力?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乐器科普讲解环节。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传递不平凡的生命感悟

        路遥的“茅盾文学奖”获奖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历经跨媒介转化、多维度传播,至今延续着不平凡的艺术生命。2015年播出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如今也有十年有余,作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展播剧之一,以平凡人的视角展现了历史转折时期的波澜壮阔,唤起了观众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重塑了观众对当代中国乡村的认知构造。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晋音铿锵 逐梦金钟

        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山西省选拔赛现场。 4月底,由山西省文联指导,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以下简称“省音协”)主办,山西传媒学院、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山西省选拔赛在山西传媒学院演播厅圆满落幕。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山西3部作品入选全国戏曲创作优秀案例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公布了戏曲创作优秀案例名单,山西3部作品入选,其中,大同市晋剧院晋剧《成败萧何》入选“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优秀案例”,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上党梆子《三关排宴》入选“经典剧目传承演出优秀案例”,临汾市蒲剧艺术研究中心蒲剧《白蛇传》入选“优秀保留剧目复排提升优秀案例”。 据悉,为引导戏曲院团完善建设发展机制、增强内生动力,丰富创作路径、节约创作成本、积累创作成果,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开展2020—2024年戏曲创作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工作。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阅读山西】讲述山西土地上的远古故事

        秦建华 运城学院资深教授 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文史专家 《娲姆洞的天火:西侯度原始先民取火记》简介 《娲姆洞的天火:西侯度原始先民取火记》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管喻。 距今243万年以前,在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一带,湖水映天,草丰林茂,大象和野猪在丛林中觅食,羚羊和麋鹿在草原上奔跑,适宜的自然环境成为原始人类理想的生活家园。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烽火中的传承

        郭万新长篇儿童文学《将军台》的出版面世,为我省儿童文学百花园又添新彩。该书以“百团大战”为背景,讲述了雁门关外大槐庄的二梆梆、喜顺以及狼脖叔等村民,积极配合八路军游击队抗击日军、摧毁敌人炮楼的英雄故事。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掠过种子园的风

        编者按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法定的环境日。 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丝路新叙事

        在当代文学版图中,新疆叙事始终是充满生命张力的创作母题。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蔡淼最新中篇小说集《花儿依旧别样红》,以十幅色彩斑斓的边疆风情画,构筑起新时代新疆故事的立体图景。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天鹅的独白

        收起翅膀,让趾爪轻轻点在汾河浅滩上,粼粼波光里忽然倒映出几根浅绿,那是春天的柳枝悄悄垂下的丝绦。翅尖掠过水面,荡起涟漪,我望见那些碎银的光斑里,藏着我深爱的春天。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湖山清晓(国画)

        孙海青作.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文学视角叙述山河故事

        生存与生态是文学书写的主题之一。如何将生存与生态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出来,是生态文学的主要命题。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自然出本心

        人,越来越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越来越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宇宙洪荒,大自然不会亘古不变,地质、地貌、环境也在悄悄地改变,山河形态也在变。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河曲写生(油画)

        宋碧君作.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每一段河流都用不同的方式流淌

        家住黄河不远处,又在黄河边工作过几年,我曾无数次站在河岸,望滔滔河水不舍昼夜地流过,激动、感叹,更多的时候,是面对河水发呆,一坐半晌,头脑空空。我知道我还不了解黄河、读不懂黄河,不可能与黄河交流、对话。

      2025-06-06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倘若在唐宋,你有可能吃不起胡椒

        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的某一天,都城长安一片哗然——朝廷震惊,民众震撼。其实并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只是宰相元载因贪腐被抄家,官兵们从他的府邸中抬出的不是成堆的金银珠宝,而是如山的胡椒——足足八百石(约64吨)。

      2025-06-05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不止于风景描写 更是生态哲思

        作家李景平的生态散文集《云下山河》并非仅止于对自然风光的表面描摹,更是一部充满深沉生态哲思的时代力作,以其独特的笔触,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进程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有机融合。这部作品凭借其独到的视角和诗意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在读者心中播撒下生态保护的种子,并由此引发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层哲学叩问,展现了其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的双重深度。

      2025-06-05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唐诗中的老人们

        喜欢在唐诗中游走,任诗意萦心。却于不经意间,读到诗人们关于岁月与风霜的暮年诗。

      2025-06-05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跑马梁当年的那场风

        这段时间写晋北跑马梁当年植树造林的事,脑海中四十年前的那场“大黄风”不住地刮。 一个少年站在学校门口,把棉袄裹了又裹、腰绳紧了又紧、帽子捂了又捂。

      2025-06-05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民间“过寿”的各种讲究

        在古代,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的说法,就是60岁以上的人过生日才叫“过寿”,小于60岁的人过生日叫“过生”。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过寿”是给老人过生日。

      2025-06-05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碑林公园(国画)

        郝志刚作.

      2025-05-07 07:1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带着母亲去看山

        开车带母亲在瑶台山下泡温泉出来,坐在车里的母亲遥望车窗外草木葳蕤的瑶台顶说:我们去爬山吧。 自从几年前得过一次格林巴利综合征后,母亲的腿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绊住似的,迈不开,走不动,只能拄着拐,跺着小碎步,极缓慢地蹒跚而行。

      2025-05-07 07:1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寺头集景

        阳城县寺头乡以古有“甘戈寺”而名,在县西北20多公里处,北邻沁水龙港、郑庄、端氏三镇,有仙翁山以为屏障,东与崦山接壤,有牛头山为之拱守。境内冈峦起伏,少有坦平之壤,古碑载其“沟壑纵横,地僻民稀”,言之不虚。

      2025-05-07 07:1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壶口的风

        壶口的风,像刀子一样,裹挟着奔腾的黄河水,在你身上划出一道道口子。你把身子挺直,头缩进脖子里,为一条忘带的围巾自责不已。

      2025-05-07 07:1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那一碗“圪糊的”

        汾州美食在三晋大地独树一帜。众所周知的汾州“三八八”席、“八八八”席,代表着汾阳的饮食文化,在一代一代传承和发展。

      2025-05-07 07:1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梨花风起

        郭半,是盐湖区泓芝驿镇的一个小村子,地处峨嵋岭半坡、郭姓人家又多,故名。因阳坡光照充足的缘故,郭半的梨花往往在清明前几天就绽放了,比坡下要早,那片花的海洋令人向往。

      2025-05-07 07:1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花海

        丁军丽摄.

      2025-05-07 07:1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我和解放路的情缘

        若有人问我,你和太原的哪条路感情最深,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解放路。 我出生于1955年,出生地在距解放路只有一街之遥的坡子街。

      2025-05-07 07:1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伞儿树引起的话题

        走在太原杏花岭区的经园路上,用手机拍了一张挂有伞儿树村民委员会牌子的照片,当时只是因为这个店铺间的名字特殊,后来翻看过几回照片,不由想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在一条以现代城市时髦经济体命名的时尚大街上,这个村庄的诗意美名,引人想看看它的模样,哪怕是影子。

      2025-05-07 07:1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照片里的故事

        有一种爱跨越山海、奔赴千里,隐藏在一张张飞往乌鲁木齐的机票中,隐藏在一个个长达一小时的视频通话中,隐藏在少之又少的合照中,它们成为我童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每当看到书桌上我与爸爸一起站岗的合影,内心便会涌起对他的无限思念。

      2025-05-07 07:1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水调歌头·立夏观牡丹

        斗柄又回巽,春去昊天归。一年好景如许,绿暗掩红稀。

      2025-05-06 10: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道德直觉与电车难题

        《超越猿类:人类道德心理进化史》(加)维克多·库马尔里奇蒙·坎贝尔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生动有趣的人类道德心理进化史。它探讨了道德心理如何使智人崛起,超越其他物种,成为今天的人类;并且对道德在技术革命和社会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索,对如何推进道德进步、防止道德倒退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2025-05-06 10: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老影集里的爱和力量

        父母亲相继走后,给我留下本珍贵的老影集。每每想念二老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看看,每次都让我幸福无限。

      2025-05-06 10: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加入共青团的记忆

        我是1973年春天上高中的,那一年,正遇上智育回潮,上高中的条件是,以文化课成绩为主,然后还要通过村里的贫下中农代表进行推荐。当年我考试的文化课成绩达到了录取分数线,加之我家是贫农成分,顺利通过推荐,上了僧楼高中。

      2025-05-06 10: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家属院发生的一次窒息事故

        1975年,我们这一批兵开始建设青藏输油管道。团部坐落在格尔木南十几里的沙滩上,团里为了照顾山上部队家属来队探亲,建了一个临时来队家属院。

      2025-05-06 10: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水龙吟·立夏

        一声霹雳惊风,隔帘垂柳游丝数。如痴若醉,欲离还聚,几回踌伫。

      2025-05-06 10: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柏木大学的图书资料室

        《水星逆行》双翅目著 译林出版社 《水星逆行》是青年作家双翅目的最新小说集。双翅目打破科幻文学类型桎梏,于诸多古老传统中提取想象元素:《毛颖传》、龙图腾、文面习俗……双翅目以想象为引,给人以启迪:引领人类走向未来的除了日新月异的科技,还有那些早已存在又常常被遗忘的,人类的过去。

      2025-05-06 10: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牡丹花城品牡丹

        洛阳,“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据说,洛阳牡丹的栽植,始于隋,兴于唐,甲天下于北宋,蔚然成风至今。

      2025-05-06 10: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花名妖娆

        某天,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向我“问芳名”。听到“芳名”这个词,我瞬间怔住了。

      2025-05-06 10: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桐花落尽时

        谷雨前后,泡桐花开了。 这花开得突然。

      2025-05-06 10: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青青者葱

        你的春天是从哪里开始的?是柳梢还是草尖?我的春天是从故乡菜园里一层绿茸茸的小葱开始的。 母亲是个对时令比较敏感的人,立春之后,天还未完全暖起来,她便会翻出上一年保留的葱籽,撒在院子南面的菜园里。

      2025-05-06 10: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霜红龛集:泛黄古籍耸立青峰

        文物名:《霜红龛集》山阴丁刊线装书 尺寸:27.8厘米×16厘米 时代:清代 藏宝地:太原市博物馆 讲述者:张嘉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人杰与地灵,相辅相成。 巍巍壮阔的三晋大地,名人璨若星河,有一座“青峰”高耸入云,在哲学、史学、文学、书法、绘画及医学诸方面,都有深刻的见地与重要建树,被史家喻为“学海”。

      2025-05-06 10:3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木质书箱:追求真理书香流长

        文物名:木质书箱 尺寸:高30厘米,长61.5厘米,宽41厘米 时代:新中国成立后 藏宝地: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讲述者:苏丹 合上是方方正正的淡黄色木箱,打开横竖隔板规划分明,可以同时装下几十本书籍。这是彭真同志曾经用过的一个书箱,箱盖上拴着松紧带固定,箱壁上糊着报纸保护书籍。

      2025-05-06 10:3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热血徽章:见证革命峥嵘岁月

        文物名: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会徽 尺寸:直径2.5厘米,厚0.9厘米 时代:1936年 藏宝地: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讲述者:石玉 在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的玻璃展柜里,一枚铜质徽章静静诉说着往事。它诞生于内忧外患的1936年,是山西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见证,曾鼓舞众多爱国人士走上抗日前线。

      2025-05-06 10:3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商代鸮卣:远古“战神”变“萌神”

        文物名:青铜鸮卣 尺寸: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宽13.4厘米 时代:商代晚期 出土地:山西省石楼县二郎坡村 藏宝地:山西博物院 讲述者:刘琳 在山西博物院“夏商踪迹”展厅,有一件特别呆萌的青铜酒器,名为鸮卣。它形状酷似猫头鹰,有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圆滚滚的肚子、扑棱棱的翅膀,怎么看怎么萌……早在2011年,就有网友把它的照片发布在网络上,大家都说它像游戏里的那只“愤怒的小鸟”,它也就成为山西博物院里的初生代“网红”。

      2025-05-06 10:3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万物繁茂,始于立夏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2025-04-30 09:5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楹联话立夏

        时光造化的妙手,将日渐醇厚的春光积酿成酒;待新酿初成,忽而已是立夏了。 立夏意味着春去夏来,四季更替。

      2025-04-30 09:5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陆游诗中立夏美

        南宋诗人陆游曾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一生留下9300余首诗篇,其中有多首写立夏的诗,别具一格,意境悠长,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立夏之前,陆游吟诵道:“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2025-04-30 09:5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话说文物】粉彩婴戏碗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主讲人:韩晋伟 在古代,孩子们的游戏别有一番风味。他们有的“忙趁东风放纸鸢”,在蓝天白云下追逐梦想;有的“挑促织”,在夜晚的灯光下寻找乐趣;有的“捉柳花”,在春风中感受自然的馈赠……这些美好的画面,不仅被文字记录下来,更被画笔等永久地定格。

      2025-04-30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时光深处的记忆】《识字课本》背后的奇迹

        太原有一位收藏家,叫许过林。在他的收藏世界里,珍藏着一段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约5亿人口,文盲率却高达80%。

      2025-04-30 06:31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