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见万象 方寸载道

——评2025年度太原市小戏小品展演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小戏小品是一种短小而精悍的戏剧艺术形式,是活跃在文化战线上的轻骑兵。近日,“演绎时代精彩讲好太原故事”太原市小戏小品专场演出,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喜闻乐见的小故事,生动展现了太原的城市风貌、人文情感和时代新声,传递了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次演出的8部作品,是从全国征集到的134部题材广泛、风格迥异的作品中优选出来进行精心打造、创编而成的。这些小戏小品题材多元,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社会热点、民生问题及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在主题表达上,也展现出了深度与广度。小戏《晒被子》《金剪刀》《彩礼分期》《心愿》、小品《AI儿子》《为爱升温》《太原人好》、相声《夸家乡》等以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地方韵味、灵动的艺术表达和接地气的生动表演,从家长里短的婆媳相处,展现家庭生活的烟火日常;到职场拼搏的诱惑和自律,映射廉洁自律在姐弟心中的不同反映;还有对社会热点现象、孝老爱亲+科技的诙谐演绎,引人深思;再到助人为乐、漂洋求学、赞美家乡等。它们以小见大,借平凡故事,传递世间冷暖,人情百态,在简短篇幅里蕴含满满能量。相声《夸家乡》巧妙融入并州的历史底蕴与现代风貌,展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小戏《心愿》描写了新时代新青年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梦想,“有志者事竟成”,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主题进行了深度挖掘,赋予作品更高的思想站位与内涵深度。
  中华传统美德这一精神纽带贯穿于小戏小品始终,如小戏《彩礼分期》中,两个家庭两代人在矛盾面前,秉持“和为贵”的传统理念,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最终达成一致。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执着追求,以及在家庭关系中倡导的友善包容精神,让传统的“和”文化在当代民风民俗、家庭矛盾化解中起到了智的作用。小戏《晒被子》和小品《AI儿子》聚焦“孝悌”美德,无论是以婆媳关系为主线,婆媳晒被子晒出了孝心良心,从矛盾冲突到和解,展现“家和万事兴”的传统智慧;还是科技的产物——AI儿子无法取代真实亲情的情节,深刻揭示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子女对父母的关爱赡养始终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孝老爱亲的传统价值观念永不过时,提醒人们珍视亲情,守护家庭温暖。
  小戏小品遵循了“小而快、巧而新、趣而味”的创作原则。每个作品基本在15分钟左右,情节构思巧妙,采用误会、巧合、突转等手法。如小品《为爱升温》中,从开始冻得感冒了想蹭暖,到常年资助贫困儿童的钱大姐,增加了剧情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对人物形象也有反转和意想不到的精神升华。小品《太原人好》里,外地人来到太原,感受到了太原人的热情仗义和朴实善良,笑点与温情兼具,尽显地域人文魅力。
  在表演形式上,融入了地方文化特色与传统艺术元素,运用了晋剧、秧歌剧和太原的方言、音乐、舞蹈等。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和细节刻画人物,实现了多元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晒被子》根据农村真实故事改编,将充满乡土风情的民间舞蹈动作与传统服饰巧妙搭配,再配上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旋律,将农村生活的质朴纯真与温馨和睦展现得淋漓尽致。音乐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欢快的节奏烘托出热闹欢腾的场景,舒缓的旋律则深入刻画人物的细腻情感,从听觉维度进一步丰富观众的观赏体验,让整个舞台呈现出立体饱满、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通过传神的动作和表情,将一心想当孝顺媳妇的儿媳和婆婆形象塑造得十分生动。小戏《金剪刀》把廉洁自律,无声融入到剧中,姐弟二人面对金剪刀时的不同心境,演员们细腻入微的表演,精准传递出角色的情感与内心世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还运用了幽默诙谐的语言、巧妙的台词设计和独特的语言节奏,如小品《AI儿子》的许多经典台词,“碎嘴子”“倒歇倒歇”,通俗易懂又体现了太原方言的独特韵味。
  本次演出的小戏小品,在短时间内展现完整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促进了艺术创演人才的培养。大部分创演人员都是太原市文化馆的职工,展演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和展示的平台,促进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及艺术形式的创新发展。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吸引了近2000名市民在场观看,41.5万观众在线关注,为文化馆如何更好服务群众探索了新途径。
  小戏小品以小见大,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动载体。它们扎根于生活的肥沃土壤,汲取民间智慧,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用生动故事和鲜活形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通过诙谐表演与动人情节,将尊老爱幼、诚信友善、勤劳勇敢、助人为乐、廉洁自律等美德具象化。演员们在舞台上演绎的生活片段,让观众在欢笑与感动中领悟美德内涵,让传统美德润物细无声般深入人心,引发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深度思考。

高红花

(责编:马云梅、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