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减少应酬是一种修行

        五十岁,是人生的另一阶段,我决定开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有意识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并开始艰难的戒酒历程。小城不大,但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在一起吃吃喝喝似乎成了交往的重要纽带。

      2025-05-21 13: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山西文创电商联盟启动仪式暨“山晚铺子”电商上线发布会在运城举办

        “山晚铺子”电商平台直播现场。图为“山晚铺子”首播精选好物,吸引了很多顾客下单。

      2025-05-21 13: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抱鸭壶女俑:穿越千年的微笑

        文物名:唐三彩抱鸭壶女俑 尺寸:身高32.81厘米 底长11.18厘米 底宽9.6厘米 时代:唐朝 藏宝地:长治博物馆 讲述者:梁子慧 眉眼弯弯,嘴角含笑的小姑娘,盘腿坐着,仿佛下一秒便会站起来,讲述千年前盛唐的烟火人世的繁华。这尊唐三彩抱鸭壶女俑是长治人的“团宠”,也是长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2025-05-21 13: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昙始造像石:秘隐终现的珍奇

        文物名:昙始造像石 尺寸:长48.5厘米、宽43厘米、高32厘米 时代:北齐 藏宝地:晋城博物馆 讲述者:杜帅怡 当青灰色的石灰岩石,脱去冰冷与坚硬,注入人类的情感,石头便有了灵魂。在晋城博物馆,就有一块被视为镇馆之宝的“石头”。

      2025-05-21 13: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19世纪以来西班牙油画真迹展

        “毕加索、达利与超现实主义艺术——19世纪以来西班牙油画真迹展”将于5月30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在世界艺术史中,西班牙艺术家以其强烈的创新精神和革命性思维,在现代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2025-05-21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裁云剪水镂晋韵

        瑞犬送宝 崔春梅连生贵子 赵宝仙爷孙俩 吕慧戏曲脸谱 邱云霞戏曲系列 段吉庆贺寿 刘桂兰戏曲脸谱 张多堂纺线线 李建尚富贵吉祥 王春秀 一纸乾坤,万象生辉。当黄河的浑厚与太行的峻拔浸润心头,当千年的文脉与民间的巧思凝于刃尖,山西剪纸便以最朴素的纸张为舟楫,载着山河气韵、人间烟火,在方寸间驶向艺术的辽阔之境。

      2025-05-21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李二保漫画作品

        不求华丽,不事张扬,不受人欺灌浆为荷而来 李二保,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水墨漫画研究院院长、山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漫画学会会长。

      2025-05-21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别样的故乡

        故乡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它亲切,熟悉,遥远,温暖,好似一汪大海,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澎湃着,每一次波涛汹涌时,乡愁便化作阵阵的潮起潮落,雪白的浪花拍打在海岸上,为我们的心灵抚去褶皱。而我的家乡天镇,是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的一座小县城,作为一名离家求学的大学生,再次回到家乡,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它,发现了一番别样的烟火人情。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大叶茶

        高速路上行驶到中午12点,爱人说:“咱们就近下去吃个饭,歇一歇吧。” 其实,驾车再往前30多公里就到我的老家霍州了,那里有酥肉臊子面、荞麦碗团、凉粉、烧饼等,可选的饭食很多。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与幸福撞个满怀

        小城,宜居之地也。街道旁,花红柳绿;公园中,曲径通幽;商场里,百货集萃。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墨韵平遥(国画)

        解刚作.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爱上岚州城

        10岁那年深秋,父亲踩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载我进城。车轮碾过乡间土路的沙沙声里,岚县县城的轮廓渐渐清晰:青瓦覆顶的临街店铺错落有致,木门上的铜环在秋阳下泛着温润的光;百货商店的木质柜台油漆剥落,却整齐码放着五颜六色的搪瓷盆;街角烧饼炉腾起的面香混着炒瓜子的焦香,在坑洼的砂土路上飘荡。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愿岁月温柔以待

        恍若一梦,不觉就是小半生。母亲老了,我也年过不惑。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对话苏童:文字是心灵的刹车片

        苏童简介 中国当代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妻妾成群》《红粉》等先后被改编成《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粉》等影视作品。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麦田·麦子

        晋南故乡,流传着一句农谚:三月十八,麦怀娃娃。说的是农历三月十八前后,麦子到了孕穗时节。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碧野

        孔祥秋摄.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掌心之水

        下午6时,我准时离开家,到大园里去。这是我的日常。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因白起屯兵而得名的“屯城村”

        屯城村位于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距县城15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屯城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因春秋战国长平之战时秦将白起曾在此屯兵而得名。

      2025-05-20 10:0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融化坚冰

        “我真没抽烟!”儿子红头白脸地辩解着。“是小豪心情不好,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他一个劲儿抽。

      2025-05-20 10:0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领悟知足的真谛

        人常言“知足常乐”。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认为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放纵欲望。

      2025-05-20 10:0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老大同的“美华号”鞋庄

        美华号鞋庄坐落在大同帽铺巷北口,原大西街工贸商行之处。清末这里是一个繁华地方,周围有琵琶老店,有丹桂堂笔庄,是一个人来人往的商业区。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不白走

        一些我们注定要走的路,比误打误撞的旅途更让人心神不宁。就像我们不会平白无故出门,对于一些按部就班的事情而言,结果抑或是终点或许是唯一的动力。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那年同学聚会时我们在电视台点了一首歌

        1983年的春晚,出现了电话点播歌曲的节目,让人们耳目一新,深受观众喜欢,而后这种娱乐形式传遍神州大地,我也参与其中,享受点歌带来的愉悦。 那年春晚的点歌节目是导演黄一鹤提出的,现场开通了四部热线电话,实现了观众与节目现场点歌互动,现场氛围热烈,此后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观众在电视节目中点歌风靡一时。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上巳节,不应该被遗忘

        你,知道上巳节吗? 提起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都会脱口而出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但很少有人会说出“上巳节”这个节日,它的的确确已经被人们遗忘在了历史的云烟里。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一眼望去,简直就是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不要用“二分法”看世界

        单位现金员退休,由我来接任。 记了两个月的账,要做个累计,累计的结果很简单,每个月的借方贷方和余额都有合计,累加一下就行。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五十年前母亲种辣椒

        我们平遥人爱吃辣椒,平遥的辣椒好吃,母亲曾是乡亲们公认的种辣椒高手。 种辣椒之前,要先烧制火土,这是一道特殊的工艺。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刻在石头上的村规民约

        近日村游,在原平大林乡的新野庄村发现一块石碑。笔者识读,原来是清朝咸丰年间刻在石头上的村规民约。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董村戏台 蒲韵悠悠

        永济市卿头镇董村,有这样一座历史悠久、构造精巧、形制古朴的戏台。它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村戏台。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话说文物】晋公盘

        晋公盘局部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它是流落海外又失而复得的沧海遗珠;它是能工巧匠呕心沥血的旷世奇作;它是一代霸主对远嫁爱女的殷殷嘱托;它是穿越2600年依旧生动鲜活的“水上苑囿”。它,有一个简洁而大气的名字——晋公盘。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枣蛋馍

        枣蛋馍,山西夏县特有的非遗面食,这独一份的文化符号在清明前后格外活跃。彼时,柏枝缀新绿,艾草吐嫩芽,家家户户的土灶台飘散着枣蛋馍特有的焦香,萦绕着丝丝缕缕的乡愁。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田野欢歌

        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的传统,到了春天,地气通了,万物复苏,春节期间那种闲散悠游状态必须得翻篇,劳动又要开始了。栽蒜可以算是年后的第一个劳动项目。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十字里

        故乡申村,东西和南北两条大路交叉处,我们叫十字里。十字里位于村庄中央,面积不大,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油菜花开

        孟米贵摄 .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河堤老村祭

        黄河岸边的这个村子,风情万种。 这里何时成村,已无可考。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温情守护

        我时常在想,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有人说是勇敢、坚强、正直,也有人说是谦逊、善良、宽容……好的品质无一不令人起敬,而我由衷钦佩的,莫过于责任心。在我心中,父亲就很好地诠释了责任心。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场贯穿生命的浪漫奔赴

        摄影,于我而言,早已不是简单地按下快门,而是一场贯穿生命的浪漫奔赴,是用镜头捕捉时光的艺术,为平凡日常镀上金边,让生活的每一刻都熠熠生辉。 初次与摄影结缘是在部队。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傅山与寿阳龙泉寺

        傅山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其出身官宦世家,家学渊源,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曾任山东参议、辽海兵备,颇有政绩;父亲傅子谟虽不仕,但精于治学。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北相羊肉胡卜考略

        在晋南一带,人们提起北相羊肉胡卜,都会啧啧称道。羊肉胡卜正宗地道、浓香美味,去那里能吃得新鲜、吃得香活、吃得过瘾,更能吃出一味浓郁的乡愁。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阅读黄河

        黄河,劈高山,斩磐石,粗犷豪放;决昆仑,吼龙门,自强不息;黄河,汹涌磅礴,深厚庄严,蓬勃向上,凝结为中华儿女的图腾。几千年惊涛怒吼,几万年生生不息,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奔涌为民族的象征,铸就了华夏儿女兼容并蓄、厚德载物的性格和不屈不挠、奔腾不息的英雄气概。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深山藏古寺(国画)

        杨四清作 .

      2025-04-09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我们的地窖院

        这些日子,我与堂兄吉平教授又将编撰家史之事提上了日程,在脑海里又开始搜寻有关家族史上的人与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025-04-09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她的作品如火烈,似水柔

        对于作家蒋殊,我曾非常好奇。先是暗暗研究过她以抗战为背景的历史书写,惊叹她实现了“让文字与历史联姻”;接着又沦陷于她描写故乡风物的文字里,诧异她文笔的细腻与灵感的飘逸。

      2025-04-08 09: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树海棠一树春 半是风景半是诗

        4月7日,在太原市桃园三巷与杏林七条交叉口,一树树海棠花悄然绽放,随风摇曳,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赏花打卡,感受浓浓春意。 山西晚报记者 胡续光摄影报道。

      2025-04-08 09: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春天的脚步

        早上七点出门,天上的云不是太厚,但有些浓度,气温由三前天的三十几摄氏度骤降到十几摄氏度,行人又将单衣换成了夹装,不薄也不厚,一如这天上的云。不过,早晨的寒冷还是很明显的,我不得不加快脚步,一则为赶时间,再则为驱寒意。

      2025-04-08 09: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家庭大小之辩

        在古代,累世同居的大家庭经常受到朝廷的提倡和旌表,相关事迹在正史、地方志等文献中并不鲜见。据称,唐代郓州人张公艺出生于北齐,历经北周、隋朝、唐朝,九代同居,全家九百余口,始终能和睦相处,成为古代治家的典范。

      2025-04-08 09: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在药香中触摸中医灵魂

        从小到大,母亲常常对我说:你是在药房的熏香中长大的。后来听妈妈说,我两岁的时候别人家孩子感冒了,我就能立马脱口而出要吃什么药。

      2025-04-08 09: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晋西红色根据地”西宋庄村

        西宋庄村位于吕梁市交口县桃红坡镇,距县城38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西宋庄村坐落在一处山顶上,视野开阔,站在最高处,能将四周邻村一览无余。

      2025-04-08 09: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裴迪《华子冈》:两个世界,各有各的美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2025-04-08 09: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春日丁香花

        幼时,妈妈机关大院里的丁香花最为迷人,摘下一朵握在手里,摇曳在春日的微风中,那一刻,我像是抓住了春天。丁香花的香气就是童年的味道,在陪伴妈妈上班的时光中流逝,也在记忆中慢慢模糊。

      2025-04-07 15:27    来源: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