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同的“美华号”鞋庄
老大同的“美华号”鞋庄
美华号鞋庄坐落在大同帽铺巷北口,原大西街工贸商行之处。清末这里是一个繁华地方,周围有琵琶老店,有丹桂堂笔庄,是一个人来人往的商业区。
美华号掌柜姓毕,是由北京迁来,专做鞋帽生意的。他的鞋庄叫京庄,也叫京货庄。是专做京鞋的,后来又增加了当地鞋的制作,他制鞋品种很多,有皮鞋、棉鞋、布鞋、球鞋等。其中皮鞋选上等好料,制作十分精细,专门用南关刘皮坊的熟牛皮,在制作上是十几道工序。压底、缝帮、上色等制作十分精细。
民国初年,有钱人和念书人都时兴穿皮鞋。因此美华号在晋北一带十分出名。产品远销绥远、包头等地。此外,还制作女孩子的细帆布鞋,男孩子的三脸鞋,老汉的锦圪垯鞋,老太太的毛钵儿鞋,花样繁多,数不胜数。
特别是皮底春服呢鞋和礼服呢鞋,更是当时一绝。其实当时的皮鞋也是半皮半布的,底料是用药料泡制的蓝色牛皮,也叫法蓝皮底。面料都是用春服呢或缎子制作,这种做工精细的鞋面是供有钱人享用的,一般平民只能饱饱眼福而已。故人称:“美华号,鞋真俏,有双那叫个牛儿(大同方言‘牛儿’发‘袅’音)!”“从南走到北,惟有美华号的鞋子好!”
大同人穿布鞋的历史很久,也就是我们说的家做鞋,真正意义上的皮鞋应该是一九三○年才在大同出现,当时这个厂是位于大同大北街的德华公鞋号。所以,美华号也算是较早生产皮鞋的鞋庄了。
鼎盛时期,美华号鞋庄年产鞋已达5000余双,由于它的销路很广,仅工人就有上百人,年营业额达7万余元,真是了不起。
刘印军(大同)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