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沈复《闲情记趣》,他开篇即写到: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案头插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书房的标配。
5月8日,山西省话剧院成立80周年暨明星版《立秋》全国巡演(太原站)启动仪式举行。图为明星版《立秋》演出现场。
4月26日晚,孝义市东风剧院内华灯璀璨,光影流转。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孝义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委党史研究室精心指导,市文化馆匠心打造的历史题材沉浸式情景剧《浩气长存报国亭》震撼首演。
近日,临县道情研究中心(吕梁市文化艺术中心)改编而成的大型皮影历史剧《黄河碛口晒银子》,在碛口古镇正式演出。 本报记者摄。
随着时光流逝,童年记忆于我来说开始逐渐模糊,但是,老家西北头那棵榆钱树带给我的乐趣,却是始终难以忘怀的。 那棵树的具体年龄无从考证,听父亲说,在他小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存在了。
金夷作.
2005年春,参加中国作协组织的作家采风,在车上听后排的葛水平跟同座的陈忠实谈论有关乡土的话题,也让我认识了一个道理:乡土观念乃是一种根器,一个大作家必有极深的根器,也就必有极深的乡土观念。 我不止一次去过北方。
生为江南人,我对北方却是神往的,无论淮北,还是塞北。每当看到北方返青的麦苗,总感觉有与江南不同的品性和气质。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胡天八月即飞雪”,在唐人的眼中,边塞似乎是没有春天的,当然更无所谓春花。雁门紫塞、拓跋遗城,漫漫的北国边疆,除了笛声里哀怨的折杨柳,春日盛开的或许只有雪花——其大如席,片片吹落。
回乡的那天傍晚,喊上妹妹家两个孩子,去高平古城路吃烧豆腐。正在做作业的二丑听我喊他,禁不住眉开眼笑,穿上衣服蹦跳着和我走在春日的黄昏中。
贾江涛 北岳文艺出版社副编审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文化散文集《家山归梦》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王利民。 《家山归梦》分为我从故乡来、行游情满怀、往来有书友三个部分。
《浙派大先生——探寻“浙”里教育家》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教育报主编。 浙派大先生,不仅是一个称谓、是一种修为,更是一卷隽永,提供了学问坐标和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一代代浙江教育人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与方向感。
赵华双所画的桃花,叫人一下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置身于明媚的春天。他的桃花赋予了一种新的意象——娇柔似水,灿然迎春;生机勃发,枯树焕新;心香弥漫,天地光明。
作者简介:葛水平,山西省文联主席、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长篇小说《裸地》《活水》《和平》,中短篇小说集《喊山》《过光景》《空山·草马》等,散文集《走过时间》《河水带走两岸》《繁华深处的街巷》等,电视剧剧本《盘龙卧虎高山顶》《平凡的世界》。
近日,省京剧院特邀87岁京剧奚派名家李伯培开坛授艺,为弟子盛志强传授奚派经典剧目《失·空·斩》。这场艺术传承,不仅再现了奚派艺术的精髓,更彰显了京剧界“守正创新”的文化使命。
在河东大地,每一处风景区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 黄河大梯子崖景区亦不例外。
4月24日晚,在山西大学音乐厅举行的主题音乐会“晋声晋韵——黄土坡上的歌”,旨在探索晋地音乐素材的新时代发展新路径,弘扬晋韵艺术呈现的新形式高校理念,尤其是以创新的方式推进山西民歌传承,使得此次音乐会饱含了别样的地方风味和山西文化。 音乐会由王安潮专题编创音乐,主要由孙文芳作词,共有19首作品,以四个篇章及序曲、尾声的结构,展现了晋地主题文化的内容。
晋剧《望海楼台》郑芳芳(左)饰演敫桂英。 新闻背景 郑芳芳荣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670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中国音乐金钟奖山西选拔赛现场。周飞深情演唱。
暮春的田野,满眼皆绿,一大片一大片,像地毯,铺向远方。父亲沿着田埂,走向田野深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大批从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毕业的优秀美术人才来到山西,成为服务国家建设、促进山西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先锋,这其中就有陆沉先生。作为山西美术创作的重要力量,他是山西美术史的同行者、见证者,更是守护者、创新者。
在我的观念中,现代人写古体诗有点不合时宜。我们不必那么拘谨、不必那么守旧、不必那么在意形式、不必“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吴文书作 .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 这风啊,刮过山坳、吹过大街小巷、拂过一片片麦田,扬起少女的长发、惊飞枝头的鸟儿,还将法桐树上的圆球果滚落,一路浩浩荡荡,仿佛在向全世界昭告:春天来了。
后河村,是垣曲盆地西北“盆沿”下的一个普通村庄,也是我出生和16岁前成长的地方。 说它普通,是因为与周围那些村庄相比,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两样,村子都坐落在骆驼峰下,家家户户都是高低错落的四合院砖瓦房,每家房前屋后都植有各自喜欢的树种和花卉。
成长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一件事,它是个很漫长的时间,有时却只是一个瞬间,你就会觉得自己长大了。 上周末,妈妈出门去上班。
距离市重点作者座谈会的时间越近,穆童的心情就越兴奋。一连两晚,他在他的新著《古村风云》的扉页上誊写好“穆童敬赠”的字样,然后将书放进精致的塑料袋中。
每当我走进剧院欣赏音乐会时,我就激动不已。舞台,那可是我心中的圣地,我真希望我也是乐队的一员,感受灯光的照耀,听到观众喝彩。
算来已经有十年不上班了,每天坚持步行晨练,迎着朝阳仰望洁白的天空,欣赏道路两旁的绿树和盛开的鲜花,放眼连片的庄稼地无比壮观,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然而就在我逐渐习惯了晨练路上观赏秀丽风景的时候,发现膝盖疼痛不能再靠两腿多走路,那回过头骑自行车吧,骑上自行车,照样可以分享与大自然同呼吸的美感,融入到那菁华般的世界。
春节已经离开远去,可发生在春节里的一件件趣事却历历在目,最温馨快乐的还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了。 大年初一,妈妈拿出和好的面团,先把面团分成三份,再把其中的每份搓成长条,用刀子把他们切成大小相等的面疙瘩,我和哥哥用手一压,这些面疙瘩立刻就变成了小圆片。
提起我们的科学老师,那可太神奇了,能徒手画圆,还能完美卡时间,绝了! 这是一节科学课,要画一个圆,可他居然没有带圆规,我不禁暗暗为他着急,只见他拿着一支粉笔,以胳膊肘为圆心,旋转一周。嘿,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出现在大家眼前。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每当这首熟悉的童谣在耳边响起我就知道,最热闹、最让人期待的春节就要来了。 腊月廿三的祭灶节,可是个重要的日子。
我家楼后面草地上长着一棵松树,印象里刚搬来时它才一人多高,树干也很细。昨天中午,我无意间向窗外望去,突然发现这棵松树的顶端已经和阳台持平了,我和妈妈说:“平时不注意,小松树长得真快呀!”妈妈说:“那你去看看,它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我有一个好朋友。它穿着一身雪白的衣裳,水汪汪的大眼睛,总是东张西望,它的警惕性极强,像兵营里巡逻的战士。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站在小区门口望着崭新的自行车,心里慌得一抖,这是我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爸爸说会教我,可我还是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早市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像一条河缓缓朝前流去。我像被河水裹挟的一片叶子,转来转去,停留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
春雨是悄悄来的。天还没亮透,窗棂上就沁出凉丝丝的水汽。
啦啦啦,啦啦啦。春姑娘在花丛中唱歌,用温暖的声音呼唤着柳树姑娘:“柳姑娘醒醒啦,春天来了。
时光如潮水般冲刷着我的心灵让我的记忆变得模糊,可是那件事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忘怀。那一刻觉得自己长大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晋祠公园前的广场上,有一群穿着白衬衣、蓝裤子和自制绿军装的学生们,载歌载舞,成为了游人关注的焦点。 不久前,我们几个发小共邀小学班主任伍琇瑧老师聚会。
每提及书,许多人往往喜谈“大部头”,可我却偏爱儿时看的那些薄薄的小册子。刊载着传说、故事、笑话、寓言、歌谣、俗语的“矮玩艺儿”,以其瑰丽的色彩组成了称作“民间文学”的大观园。
汉得天下,论功行赏。一等封王,功臣有韩信、彭越、英布等。
那晚,我到楼下夜市买煎饼,路过烧烤摊时发现旁边围了很多人,走近一看,看到老板娘正在摊位前跳舞,她的舞步轻快灵活,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像未经世事的孩子,一派纯真烂漫。 我忽然觉得,只要心态好,琐碎的生活也能妙趣横生。
那年我因一句话,得罪了上司,被调到物业处。领导说,这么大一座楼交给你,可別辜负了对你的信任和器重。
刮了一夜的大风,在窗外呜呜作响,一直未停。 这是东风,春天的风。
说起家乡的美味,就想起儿时吃榆的幸福经历。 记得在我家的房前屋后长着几棵榆树,一到春天,我就爬上那棵有水桶粗的榆树上,往朝阳处的树杈上一坐,折一枝大而嫩黄的枝子,把榆钱捋下来,放在嘴里品尝起来,一边尽情地享受着那种又甜又香的粘滑味儿,一边观察着眼前的榆钱儿,它们在阳光的映照下,一闪一闪地亮着金色的光芒,真是开心极了。
山西晚报讯(记者 温丽芳)3月17日,阳泉矿工版画陈列展开展仪式在阳泉矿区文化中心举行。 本次阳泉矿工版画陈列展由矿区区委、区政府主办,矿区宣传部、总工会、文旅局、文联共同承办,展出时间从3月17日持续至3月31日,共收录80余名版画作者的130余幅作品。
《晋国通史》修订版。 山西晚报讯(记者 胡增春)3月18日,运城市举行《晋国通史》(修订版)首发式。
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婷 李浩瑜 实习生 刘超 鄢加恩)“一碗一筷见山河,一滋一味总关情。
3月18日(农历二月十九),每年农历这一天,吕梁山区的山西省岚县岚城镇的乡亲们都会将精心制作的面塑摆上街头进行展示,形成一条百米长的“面塑长河”。这些面塑作品造型各异、精巧绝伦,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