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归梦》简介
《家山归梦》简介
贾江涛 北岳文艺出版社副编审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文化散文集《家山归梦》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王利民。
《家山归梦》分为我从故乡来、行游情满怀、往来有书友三个部分。作者王利民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家、书法家,他用丰富的情感、精练的语言对多年来经历的故人故事、名山大川、世情万象进行了饱满而富有韵味的描述,无论对童年的记忆,还是与师友的交往,抑或对书稿所写的序跋,均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对地情文化、历史文化,及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感悟。
关海山
荐书人品读
家山情怀与乡愁
“指顾秀容山川,百里之内,皆若掌中画图。秀容城郭,高楼如樗蒱、长街若规尺,平畴延绵,远村缥缈。回望群山如沧海、众水如走线,荡胸释形,将与寥廓者会。”这是王利民在其散文集《家山归梦》中描写秀容古城(今忻州市)的一段文字。
说到“气”韵,《家山归梦》的“气”是什么?我认为,是由作者本人敦厚质朴的心性与秀容古城绵长悠远的文脉凝聚而成的一股守正之气、清雅之气。且看他描写学生时代面临高考前的一段文字:“这寒冷的冬季,是一年当中最难熬的日子,我曾独自登上紧邻校园的边靖楼凭栏远眺,望冰雪覆盖的勾注紫塞、望苍凉悲壮的长河落日,联想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不禁吟诵起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诗句来,胸中顿生豪气,世上似乎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苏东坡有‘秀语出寒饿,身穷诗乃亨’的诗句,那时我虽没有写出令人感怀的文章来,但那段含泪微笑的岁月却是我一辈子的记忆。”但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能共情到各自的寒冷,此处,作者却一如地俭省,没有牢骚、没有铺张,而是登楼凭栏远眺,咀嚼东坡“秀句”,于是,“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青年学子形象跃然纸上。
正当我再次回味书稿、为本文搜罗证据的时候,王利民编著的新书《字里家国:清代忻州〈五言杂咏释义〉》送至案头。这本乾隆年间忻州董村人编纂的《五言杂字》,涉及社会、历史、农事、读书、游历、修身、居家等多方面知识,作为主编,在释义、整理、点校这些古籍的同时,也必然深受其文化的滋养。
在拙文就要结尾的时候,看到王利民又有旧体诗结集。是什么让他保持如此饱满的创作热情与如此高效的做事效率?我想答案就是他大书的四个字:忠厚豁达。这是王利民最为珍贵的做人品质,也是他为文做学的作家情怀。正如他的注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同样滋养着一方人。字里蕴含着智慧,也蕴含着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剪不断的乡愁、就是道不尽的家国情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