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半,是盐湖区泓芝驿镇的一个小村子,地处峨嵋岭半坡、郭姓人家又多,故名。因阳坡光照充足的缘故,郭半的梨花往往在清明前几天就绽放了,比坡下要早,那片花的海洋令人向往。
丁军丽摄.
若有人问我,你和太原的哪条路感情最深,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解放路。 我出生于1955年,出生地在距解放路只有一街之遥的坡子街。
走在太原杏花岭区的经园路上,用手机拍了一张挂有伞儿树村民委员会牌子的照片,当时只是因为这个店铺间的名字特殊,后来翻看过几回照片,不由想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在一条以现代城市时髦经济体命名的时尚大街上,这个村庄的诗意美名,引人想看看它的模样,哪怕是影子。
有一种爱跨越山海、奔赴千里,隐藏在一张张飞往乌鲁木齐的机票中,隐藏在一个个长达一小时的视频通话中,隐藏在少之又少的合照中,它们成为我童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每当看到书桌上我与爸爸一起站岗的合影,内心便会涌起对他的无限思念。
斗柄又回巽,春去昊天归。一年好景如许,绿暗掩红稀。
《超越猿类:人类道德心理进化史》(加)维克多·库马尔里奇蒙·坎贝尔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生动有趣的人类道德心理进化史。它探讨了道德心理如何使智人崛起,超越其他物种,成为今天的人类;并且对道德在技术革命和社会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索,对如何推进道德进步、防止道德倒退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父母亲相继走后,给我留下本珍贵的老影集。每每想念二老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看看,每次都让我幸福无限。
我是1973年春天上高中的,那一年,正遇上智育回潮,上高中的条件是,以文化课成绩为主,然后还要通过村里的贫下中农代表进行推荐。当年我考试的文化课成绩达到了录取分数线,加之我家是贫农成分,顺利通过推荐,上了僧楼高中。
1975年,我们这一批兵开始建设青藏输油管道。团部坐落在格尔木南十几里的沙滩上,团里为了照顾山上部队家属来队探亲,建了一个临时来队家属院。
一声霹雳惊风,隔帘垂柳游丝数。如痴若醉,欲离还聚,几回踌伫。
《水星逆行》双翅目著 译林出版社 《水星逆行》是青年作家双翅目的最新小说集。双翅目打破科幻文学类型桎梏,于诸多古老传统中提取想象元素:《毛颖传》、龙图腾、文面习俗……双翅目以想象为引,给人以启迪:引领人类走向未来的除了日新月异的科技,还有那些早已存在又常常被遗忘的,人类的过去。
洛阳,“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据说,洛阳牡丹的栽植,始于隋,兴于唐,甲天下于北宋,蔚然成风至今。
某天,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向我“问芳名”。听到“芳名”这个词,我瞬间怔住了。
谷雨前后,泡桐花开了。 这花开得突然。
你的春天是从哪里开始的?是柳梢还是草尖?我的春天是从故乡菜园里一层绿茸茸的小葱开始的。 母亲是个对时令比较敏感的人,立春之后,天还未完全暖起来,她便会翻出上一年保留的葱籽,撒在院子南面的菜园里。
文物名:《霜红龛集》山阴丁刊线装书 尺寸:27.8厘米×16厘米 时代:清代 藏宝地:太原市博物馆 讲述者:张嘉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人杰与地灵,相辅相成。 巍巍壮阔的三晋大地,名人璨若星河,有一座“青峰”高耸入云,在哲学、史学、文学、书法、绘画及医学诸方面,都有深刻的见地与重要建树,被史家喻为“学海”。
文物名:木质书箱 尺寸:高30厘米,长61.5厘米,宽41厘米 时代:新中国成立后 藏宝地: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讲述者:苏丹 合上是方方正正的淡黄色木箱,打开横竖隔板规划分明,可以同时装下几十本书籍。这是彭真同志曾经用过的一个书箱,箱盖上拴着松紧带固定,箱壁上糊着报纸保护书籍。
文物名: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会徽 尺寸:直径2.5厘米,厚0.9厘米 时代:1936年 藏宝地: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讲述者:石玉 在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的玻璃展柜里,一枚铜质徽章静静诉说着往事。它诞生于内忧外患的1936年,是山西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见证,曾鼓舞众多爱国人士走上抗日前线。
文物名:青铜鸮卣 尺寸: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宽13.4厘米 时代:商代晚期 出土地:山西省石楼县二郎坡村 藏宝地:山西博物院 讲述者:刘琳 在山西博物院“夏商踪迹”展厅,有一件特别呆萌的青铜酒器,名为鸮卣。它形状酷似猫头鹰,有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圆滚滚的肚子、扑棱棱的翅膀,怎么看怎么萌……早在2011年,就有网友把它的照片发布在网络上,大家都说它像游戏里的那只“愤怒的小鸟”,它也就成为山西博物院里的初生代“网红”。
春分 □唐·刘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 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 川上良人放纸鸢。
天还青着,村口的老柳树刚抽出一星鹅黄,农人便踩着薄霜下地了。犁头划开冻土,像一把钝剪刀裁开绸缎,泥土翻卷出深褐色的波浪。
四十岁的我对“过年”这件事没有太多期待,唯独期盼的就是用春节假期回娘家。 娘家,始终是我心里最暖的家和最坚实的依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时不时地给婚姻加点温,才会让日子更加和谐与美好。 一到冬天,妻子就把束之高阁的棉拖鞋找出来,下班到家,穿上棉拖鞋,一双冰冷的脚瞬间找到了温暖。
在县城那条狭窄的老街上,有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饭店,人气却很高。 小饭店门上的一块木板上写着“张嫂饭店”四个字,没有豪华装修,几张老式的木桌木椅,加上墙上挂着的几幅泛黄的菜谱,就是这家店的全部家当了。
《本草二十四节气》管弦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本书以散文的形式,结合作者的实践、认知和感触,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时令特点,解读不同时令中生长的花草树木的养生疗疾功用和历史文化特点,探寻二十四节气与相应的花草树木的关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生态文化、健康养生理念等。 《本草二十四节气》是看上一眼,就不会忘记的书。
《一起来看画:藏在中国画里的博物学》 史军主编 临渊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选择宋徽宗《瑞鹤图》、朱耷《松鹤芝石图》等21幅珍贵古画,娓娓道来与之相关的趣味通识科普。如《瑞鹤图》记录历史上的一个什么场景,丹顶鹤为何得名,它头上的红色物质真是剧毒吗,丹顶鹤又有着怎样的生活;《双喜图》中,主角喜鹊为何会对野兔大打出手,你知道它们不但会精心安排自己的季节菜单,还会团队协作“欺负”其他动物吗?……本书结合精美古画,自然地展开讲述文学美育、历史社科、自然科学等跨学科知识,配合局部画面放大欣赏与知识小贴士,文字幽默好读,科学知识严谨。
窗前竹林的“沙沙”声,是春的脚步;屋后梧桐树梢轻轻的鸣叫,是春在呼唤;巷道里柳树枝条的风姿,是春的舞蹈;田野上簇簇的迎春花,应是春的使者了。 在乍暖还寒、万籁俱寂中,当春还未来得及将绿色涂上枝条的时候,能看到的花儿,只有迎春花了。
《微醺时各怀心事》为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者近年创作的九篇文章,书中前八篇均是以“马山”为主人公展开的系列都市传奇故事。 《微醺时各怀心事》所收录的小说中,作者吕魁呈现了“80后”的青春、梦想和当下境遇,展示了成长中的男女在与现实的搏击中的命运。
几场霏霏细雨,太阳终于粲然一笑,草木蛰伏了一冬,苏醒了,仿佛能听见它们拔节破土的声响。柳树枝儿绿了,也柔了,打了苞蕾。
在华夏文明的悠悠长河中,中国灯彩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散发着迷人的光芒。《符号中国 中国灯彩》这本书宛如一座桥梁,引领读者借灯彩这束微光,深入华夏文化的渊薮,领略其深邃与广阔。
“走在异乡的街头,只觉得这里的冬天与我故乡相比,更像春天。”读作家迟子建《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散文集的时候,我正身在异乡的春天,这个雁门关外的塞外小城,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蛇年正月末,阳泉市晋剧院《芦花》唱响太原。 此版《芦花》,为张鸣琴、侯玉兰(后为王万梅)、宋云仙几位晋剧大家在20世纪80年代排演本。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为第二次到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添了浓稠的思绪。抵达时友人和景区导游已在门口等候了,每人先发一把伞、一份宣传资料,一下有了“回家”的感觉。
孟争作.
①王春梅扮演的甘夫人造型惊艳。夏侯惇扮演者马国强尚未“披挂”。
在繁乱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本好书,无疑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近日,我有幸拜读了教师作家郭军平老师的抗战题材力作《黄河英雄儿女传》。
中国人骨子里有着超凡脱俗的诗意和浪漫,因此,春天里总要做八件雅事,来感受春天。 春天要寻春花。
因为八十岁的母亲还在老家住着,所以,我们兄弟姐妹隔三岔五就要从城里回到家乡看望母亲。母亲不愿意和我们到城里去住,觉得住在城里的高楼上憋屈,不如老家自在随心,出门就可以溜达,每天都可以看见老河从门前流过。
《封神2:战火西岐》春节期间上映后,围绕古典名著改编的争议一直没断过,其中吐槽最多的,是邓婵玉与姬发之间若即若离的疑似爱情。 看过《封神演义》的观众都知道,神话小说是极少关注爱情的,但不意味着现实不存在另类版本的爱情故事,何况两位主角都有真实的历史原型。
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晋文化,也为群众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近年来,山西群众文艺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不仅在继承传统艺术形式上有所拓展,更在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将全省人民致力高质量发展的精神风貌给予了充分展示。
在辽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上,有一个名叫南王庄的小村庄,它如同中国千万个乡村一样,曾经历过贫瘠与困顿,却又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翟英琴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地芳华》,便是在这片热土上,用文字耕耘出的一曲乡村振兴的壮丽赞歌。
喀纳斯湖的秀丽姿色和神秘传说让我一再驻足,可图瓦呼麦的表演时间临近,我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踏着长满青苔的石阶,穿过满眼葱绿的小路,来到一片草地。
有段时间,我经常在家附近的公园看到一位老人。他看上去70多岁,常穿一身蓝灰色的中山装,静静地坐在公园凉亭一角,消磨午后的时光。
我总想起几年前那只摔碎的笔洗。分明前夜还在案头盛着半盏月光,转眼就成了满地碎渣。
某建筑工地来了条黄色的哈巴狗,整天趴卧在铁皮活动房后的杂草丛。食堂飘来红烧肉的香气,它只转个头继续打盹;隔壁狼狗对着外来人狂吠示威,它也只慵懒地掀起眼皮瞥一眼;就连暴雨天被铁皮棚的漏雨淋湿半边身子,它也不过抖抖毛,继续蜷成安静的毛团。
清晨,薄雾如轻纱般缭绕,未及散去,草叶间,露珠晶莹剔透,宛如镶嵌的珍珠,轻轻摇曳。我立于苦蒿沟畔,耳畔是溪水潺潺,奏响自然的乐章。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3月7日至9日,《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主办的“2024年度中国散文年会”颁奖活动在京举行,我省作家张锐锋的长篇散文《古灵魂》荣获一等奖。 一年一度的中国散文年会,是国内散文界较隆重的年度盛典之一。
清晨,窗外的风呼啸着敲打窗玻璃,冰冷的空气透过窗缝渗进屋子。我裹着厚重的被子迟迟不愿起身,直到厨房里传来锅碗碰撞的声音,还有母亲的宠溺声:“娃啊,快起来喝碗蛋汤,这样身子暖和些!” 我伸了伸胳膊起了床,继而披着厚衣服走进了厨房。
东风起,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时节,人们会种棵树,用这种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