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八件雅事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中国人骨子里有着超凡脱俗的诗意和浪漫,因此,春天里总要做八件雅事,来感受春天。
  春天要寻春花。秦观云:“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而北方最先张开春天的明眸的是迎春花。迎春花的每一朵花都是柔嫩的黄,花瓣儿轻柔,吹弹可破,在阳光的跳动中,六片花瓣围在一起,形如桶状,花蕊如细细的针,甚是惹人喜欢。此时,最宜闭上双眼,感受清风飘来的花香,那花香是淡而柔的,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地体味。郭沫若先生写《迎春花》:“春天来了,我们的花开得比较早,金黄色的小小喇叭,压满了枝条。花多,花期长,或许是我们的好处,缺少香气,认真说是有点儿单调。不过,我们的枝条还相当的柔软,可以让园艺家们作任意的蟠缠。”而随后的百花争艳,把世界渲染得姹紫嫣红。
  春天要问春柳。林清玄写过一篇散文《凡事不如看淡》:“我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二月春风如剪刀,细细密密地剪裁着春柳。当江南水边的柳萌发第一抹新绿时,那嫩生生的绿色,看得你心都醉了。
  春天里要听春风。袁枚写:“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春风吹动,人们可以趁着春风放纸鸢。风筝飞啊飞,我们奔跑在春天的田野里,春风在耳畔,柔和而清爽。
  春天里要揽春书。纳兰性德在《浣溪沙》中写道:“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手中一本书,记录着季羡林先生赏大觉寺所见:“那一棵玉兰之王开得更是邪乎,满树繁花,累累垂垂,把树干树枝完全盖满,只见白花,不见青枝,全树几千朵花仿佛开成了一朵硕大无朋的白色大花,照亮了明德轩小院,照亮了整个大觉寺,照亮了宇宙。”书里、书外都是一片春天。
  春天里的雅事自然不能少了踏春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春天里,怎能缺少踏春?美丽的景色总是短暂,倏忽而逝。
  春天里,一杯春茶,自然是不容错过。苏轼曾写过:“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茶园里的古茶树在慢慢发芽,你喝一杯明前茶,嗅其味、闻其香、尝其味,唇齿间都是春天的味道。
  春天里要赏春雨。韩愈看到春雨,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我喜欢在徽州看雨。雨一滴一滴,飘落在古老的廊桥上、滴落在白墙黛瓦的亭院里,打湿了油菜花,也打湿了茶碗和心绪。青花的茶碗,泡上一壶茶,你悠闲地听着老人为你讲起徽州的故事。我喜欢坐在烟雨廊桥里,静静地看每一个走过的人,大多人行色匆匆,唯有老人行色迟缓,撑着一把油伞慢慢地走过去,古老的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在春雨潇潇中,灰瓦白墙,恰似水墨浸染,漫不经心地几笔,却勾勒出一番清风雅韵。喜欢徽州村落飘雨的感觉,炊烟袅袅向上,小雨缓缓而下,村子里的人们走在磨得发亮的石板路上,石板路因着落雨,更显得光润。
  春天里,还得要有点春闲,去享受“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的美丽。
  春天里,做足这八件雅事,你就拥有了一个浪漫的春天……

刘云燕

(责编:马云梅、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