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牺汤

        六月的清晨,晨光为青砖灰瓦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空气中浮动着一缕若有若无的香气,带着肉的醇香与香料的辛香,引得人鼻尖轻颤——那是牺汤在灶上翻滚的召唤。

      2025-07-04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山西古建刻纸作品

        6月24日,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学生在展示自己制作的山西古建刻纸作品。该校张霄老师带领35名学生历时2个月,把山西18处古建用刻纸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进行展览。

      2025-07-04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走进大同

        6月26日,“唱支山歌给党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走进大同专场演出”在大同大剧院举行,精彩的演出为观众献上一场振奋人心的视听盛宴,红色基因在激昂的旋律中传扬。此次演出的合唱团成员平均年龄为75岁。

      2025-07-04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山西抗战文艺撷英 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黄河大合唱:不屈的民族之声

        《黄河》交响音乐会在山西大剧院音乐厅精彩上演。歌曲《保卫黄河》歌词曲谱。

      2025-07-04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用生命创作出的皇皇巨著

        近期,我翻开了一本路遥的随笔集《早晨从中午开始》,书中内容瞬间将我深深吸引。作家路遥在这本书中讲述了自己写作《平凡的世界》的整个过程及心理路程,让我第一次真正地了解到了《平凡的世界》这样一部伟大作品背后的故事。

      2025-07-04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破茧启新程

        当高考最后一科答卷的笔尖收起,十年寒窗的帷幕悄然闭合。此后,有人会因名校垂青而雀跃,有人会因未达预期而抱憾,有人会因考场失手而不甘,有人也会因暂时未能叩开高等学府的大门,心中或迷茫或失落……这百般滋味,是刚刚褪去“未成年”羽翼、踏入“成年”门槛的青年人必然要经历的。

      2025-07-04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与牛有关的往事

        农历辛丑年是我的本命年。属牛的人在牛年想起一件和牛有关的往事,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叫我深感愧疚、心中不安。

      2025-07-04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秦家埝村看柳编

        夏县有个村子叫秦家埝,坐落在白沙河、青龙河和姚暹渠三条河交汇处,建村的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代。就在这座古老村落里,如今还保存着一种同样古老的柳编手艺。

      2025-07-04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苍岩飞瀑(国画)

        谢孝发 乔维琴作 .

      2025-07-04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夏日欢歌

        翁桂涛摄 .

      2025-07-04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血脉里的太行印记

        作为太行老战士、将帅的子女,我受中共武乡县委、武乡县人民政府之邀,赴武乡参加了第十三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 我的父亲鲁瑞林是一位老红军、老八路、开国少将。

      2025-07-04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奶妈

        奶妈也是妈。 在赵顶门的记忆里,奶妈就是他的亲妈,他从来也没叫她奶妈,人前人后都是妈长妈短地叫着,村里人也说她这个奶儿养得值,孝顺。

      2025-07-04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菽水承欢

        蛇年春节前夕,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征求他的意见想去哪个儿子家过年,他悻悻地说道,哪儿也不去了,恐怕这辈子的年是过完了。

      2025-07-04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重读赵树理的当代意义

        作为20世纪的经典作家,赵树理的小说构建出乡村叙事的诸多“原型”范式。他的小说是对20世纪40至60年代中国北方乡村立体、深刻、形象的记录,也是一位真正将农民作为小说世界主体角色的经典作家。

      2025-07-04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上铺的兄弟

        上军校时,宿舍里的铁架床总会在夜深人静时发出轻微的声响。阿雄睡在我的上铺,这个来自湖北黄石的青年,皮肤黝黑,骨架精瘦,就像一株生长在岩石缝里的松树,在严厉的军校生活中倔强地伸展着枝丫。

      2025-07-03 10:0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两代人的党员笔记

        周末伏案写稿时,一旁翻阅报纸的父亲忽然开口:“女儿,家里还有新笔记本吗?”我从抽屉取出一本递过去,忍不住问:“老爸,您要本子做什么?”父亲扶了扶老花镜:“抄些学习资料,人老了,更得跟上新时代新思想。”我愣了下,没想到退休后的父亲依旧不放松学习。

      2025-07-03 10:0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的矿工父亲

        父亲的右手手掌上,横着一道深痕,好似老树虬结的根,里面嵌着洗不掉的煤屑。父亲总说,这是他的“军功章”。

      2025-07-03 10:0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能量守恒

        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老鹰在抓像小鸡这种没有什么反抗能力的猎物时,会一招致命,抓一些体量比较大,而且有反抗能力的动物,比如羊或者小鹿这样的动物时,会先在高空慢慢地减速盘旋,这是一种滑翔状态,是不消耗能量的。它借助于环流在上头慢慢地搜索、扫描猎物,当它发现猎物的时候,几乎是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俯冲下来,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它不消耗能量,一直到离地面差不多5米的时候,再展开翅膀,抓住猎物,把利爪扎到猎物的身体里,然后飞到差不多50米高时松开它的爪子,这只猎物就摔下来,马上会被摔死,它再把这只猎物抓走。

      2025-07-03 10:0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三晋四人”漫画展

        文旅产业 张静功夫茶 卫吴元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石民岗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进 卫行智 6月21日,由《讽刺与幽默》报社主办的“三晋四人”漫画展,在江苏句容得撒石磨豆腐村得撒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卫吴元、卫行智、张静、石民岗4位山西漫画家的40幅佳作。

      2025-07-03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山西省中青年水彩名家邀请展作品选

        秋日 吴玉文油菜花开 申永红塔吉克族护边员 李晓林驰骋 李众喜陕北老汉 栗强柴火饭 刘旭荣芳华 田卫东梦回山村 刘小旦冠华秋韵 韩创定南响堂之残壁 郭文杰长城初冬 王晋平 山西水彩艺术的发展,既承载着千年表里山河的深厚审美积淀,也经历了从传统技法到现代表达的创造性转化。老一辈艺术家以扎实的造型功力和深厚的写实底蕴,奠定了山西水彩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而中青年一代则以前沿的艺术视野和实验性的创作手法,为这一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2025-07-03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柿子树

        老家的东侧崖地里有一棵柿子树,也不知是何人所栽,自打我记事起,它便已立在那里,枝干粗壮,树皮皲裂如同老人的手纹。 记得每年中秋过后,柿子便红了。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走笔三晋

        古城韵 赵子琦登峰 李青默逐墨寻幽 孙程祥春山 刘达云影随风动 王爱忠云横秀岭 郭俊生山水清音 刘刚 山西表里山河,风景独绝。三晋大地文脉绵长,古迹星罗棋布,无不彰显着山西璀璨的文明与悠久历史。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李顺通书法作品

        唐风晋韵发上等愿 结中等缘 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 寻平处住 向宽处行 李顺通,笔名晋阳生,现任山西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西大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山西省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湖光山色

        邢占平摄 .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回望——吴德文捐赠绘画作品展

        吴德文是一位艺术造诣深厚的艺术家,2024年,吴德文子女谨遵父志,甄选了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70幅佳作捐赠给山西博物院。5月31日,“回望——吴德文捐赠绘画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开展。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深深浅浅的车辙

        制图:王 静 父亲不骑自行车已然多年,可他奋力蹬车的身影,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上初中时,我在离家十里的中学住校。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门里门外

        我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看到这个故事的。手机屏幕里,一群小学生挤在广东湛江一家狭小的童鞋店里,有的趴在柜台写作业,有的盘腿坐在地上看电视。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岚县的花

        由兴县前往岚县,因为下雨,一路低速行驶。秋雨已成连绵不绝之势,河流洪水向西奔流。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太行人家(国画)

        冯春锁作 .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芫荽之用

        许多人不吃芫荽,认为其特殊的香味近乎臭,希腊语中的“芫荽”即有臭虫之意。下馆子吃饭,服务员问有无忌口,这所谓的“忌口”大都包含芫荽。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古镇茶干

        清明时节回乡祭祖,恰有山西战友同行,便想以高邮特色美食款待。最终选定了位于界首镇高邮湖畔的芦苇荡生态湿地度假区作为就餐地点。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更高的地方

        谭坪塬,你可能不知道,而我不可能忘记。那里是我的家乡。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油灯的影子

        油灯在时间的长河里渐行渐远,而在我的记忆中还摇曳着油灯的影子。它串起了我时间的碎片,凝结着我的生活印记和气息,荧荧灯火中多少欢乐与憧憬让我遐思无限。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积善有余庆

        古语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言揭示了善行积累与家族福泽延绵之间的深刻关联。

      2025-06-17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李安红:雕光塑影诠释生命的律动与精神

        李安红近照。“‘雕光塑影’李安红雕塑艺术作品展”现场。

      2025-06-17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拥有“红色文化”的辛庄村

        辛庄抗日救亡室旧址。平定(路北)抗日政府五区旧址。

      2025-06-17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邬光:在科学传承中守护乡音

        扫码看视频。

      2025-06-17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李商隐《无题》:春梦无痕 遗憾收尾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025-06-17 09: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坠落冰川

        《消融时代:冰川、气候与人类危机》[美]达尔·贾默著 译林出版社 该书作者以共情又不失冷静的新闻笔触,带领你攀登北美最高峰德纳里峰,在太平洋温暖的海水中探寻珊瑚礁的踪影,去阿拉斯加的圣保罗岛寻访最后的海豹猎人,并在佛罗里达的迈阿密市亲身感受城市沉降的风险……就在你阅读这行文字时,地球上的冰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独立记者达尔·贾默奔走在气候变化的一线,用翔实的科学数据和触目惊心的现实案例,呈现出一份关于气候危机的全球报道。

      2025-06-16 10: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的“母亲花”

        翻开泛黄的古籍,在历史的尘埃中寻觅,总能看见一株株萱草花静静绽放。它虽不如牡丹华贵,不及梅花高洁,却承载着中国人对母亲最深厚的情感,被誉为古代的“母亲花”,在岁月长河中散发着独特而温暖的光芒。

      2025-06-16 10: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他们为什么受到赵匡胤重用?

        窦仪是后周世宗时的礼部侍郎,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官员,但赵匡胤坐定天下后,窦仪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判大理寺事;曹彬也是北周的一个小官,掌管茶酒的,后来也受到了赵匡胤的重用,成为大将。那么,这两个小人物为什么能得到赵匡胤的重用呢?原来,是由于他们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能够坚持原则,因此获得了赵匡胤的信任和赏识。

      2025-06-16 10: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北宋房地产交易的“标准合同”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的汴京朱雀门外,茶楼酒肆的喧闹声中,一场房产纠纷正在上演。绸缎商张员外握着发黄的契约文书,指着临街铺面质问卖家:“这契书既无四至界畔,又缺交房期限,如今你要强占后厨三间,天下岂有此理?”这番争执正是当时民间房产交易乱象的缩影。

      2025-06-16 10: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北平的味道

        《伯克利的魔山》许知远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在大学图书馆发现李普曼传记,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到满世界游荡,写作五卷本梁启超传。那个曾经忧伤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位与时代共舞的知识分子。

      2025-06-16 10: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诗词里的夏天

        翻开泛黄的诗集,墨香里忽然漫出蝉鸣与荷香。千百年前的文人搁笔时,大概不曾想到,那些写下的夏夜流萤、稻花蛙声,至今仍在纸页间鲜活如初。

      2025-06-16 10: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打开一扇窗

        有了纱窗,夏日里的蚊虫就被隔绝在了室外。偶然从门口溜进来的苍蝇,嚣张得嗡嗡地怪叫着,如同一架轻型的滑翔机,在屋子里没头没脑地乱撞。

      2025-06-13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指间算盘

        拂晓时分,菜市场在湿漉漉的雾霭中渐渐苏醒。老张的摊位上,两盏白炽灯管撑开一方昏黄的天地,灯光浮在氤氲的水汽之上。

      2025-06-13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考场作弊在古代可能会掉人头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为帝王选才,因此对考试作弊的惩办非常严。轻则杖罚、抄家,重则流放,甚至人头落地。

      2025-06-13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怀疑

        林玲正在打印一份12页的报表,上级部门要求,今天下班前必须盖章扫描后发到指定邮箱。 打到最后一页时,打印机没纸了。

      2025-06-13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如何测量空气湿度

        我们通常说的“空气湿度”一般都是指“相对湿度”,它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百分数越大,表明空气湿度越大。 古人当然不知道相对湿度的百分数,但大致的空气干湿概念还是有的: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

      2025-06-13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视力衰退了怎么办

        古籍中关于近视者的趣闻俯拾皆是。《笑林广记》中有一位错将挑粪人认作虾酱贩的近视者,竟握粪嗅闻,反怪对方“奇货自居”,活画出了近视者日常的窘态与无奈。

      2025-06-13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