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山中小饮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喧嚣与忙碌裹挟,心灵渴望着一方天然的净土。而那山中小饮的时光,恰似一汪清泉,滋润着疲惫的灵魂,让我们得以暂别尘世的纷扰,寻得一份悠然的心境。

      2025-03-27 10:0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春之雅称

        自古以来,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礼赞从未停歇。就连“春天”这个称谓,也成为文人雅士们品咂的对象。

      2025-03-27 10:0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叶之情·壁之韵”展览在省图开展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3月18日,由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晋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促进会、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协会联合主办的“叶之情·壁之韵”展览,在山西省图书馆1号展厅开展。 此次展览为篆刻家张灯、壁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放父子携手的艺术特展。

      2025-03-27 06:4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探方日记:我在这里翻开历史的扉页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对长治陈村墓地壁画颜料成分进行初步检测。吉家庄遗址发掘现场。

      2025-03-27 06:4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特”破题乡村文化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文化振兴正以独特的笔墨描绘着发展新篇。2024年5月以来,吕梁创新实施的“文化特派员”制度,以其鲜明的特色为乡村文化注入了蓬勃生机。

      2025-03-27 06:4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来晋传艺

        本报讯(记者李婷婷)近日,山西省京剧院特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及夫人杨小安,为弟子李国辉教授京剧“麒派”经典代表剧目《萧何月下追韩信》。 陈少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当今“麒派”艺术优秀继承人。

      2025-03-27 06:4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赵瑜新作《长城小张》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朱慧)3月23日,赵瑜《长城小张》研讨会在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作家、评论家、专家、学者等30余人与会研讨。 报告文学作家赵瑜,曾经以《但悲不见九州同》《强国梦》《马家军调查》《寻找巴金的黛莉》等作品享誉文坛。

      2025-03-27 06:4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武安古村落》出版发行

        本报讯 在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到来之际,晋城市长平之战文化研究会学者赵升琪、李俊杰合著的《武安古村落》近日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书的出版发行,为研究沁水武安古村落文化提供了翔实的参考资料。

      2025-03-27 06:4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文献专题片《平遥古城》评审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李婷婷)3月24日,文献专题片《平遥古城》评审座谈会在省城晋商文化博物馆召开。我省晋商文化领域、社科文化界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了评审座谈。

      2025-03-27 06:4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张入伍前的留影

        一天浏览照片时,一张珍藏的1968年入伍前的留影将我带回了58年前。 那是1968年的冬天,全国已经两年没有征兵了。

      2025-03-26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飞机跑道上种下一棵树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来到了,在国人植树的活动中,我不禁回想起在飞机跑道上植树的经历。 飞机跑道上怎么能植树呢?其实,这个飞机场指的是阎锡山1923年时在太原兴建的北门外机场,也是山西的第一个机场。

      2025-03-26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打量凌晨四点的城市

        有谁,打量过凌晨四点的城市,倾听过它的呼吸。 那个时候的城市,还处于睡意昏沉中,晨风里已有了鸟的啁啾。

      2025-03-26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蹲下身拥抱

        在亲子教育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常常忙于奔波,不经意间就与孩子拉开了距离。上周,电话里孩子带着几分期盼:“爸,接我来吧,住校的同学们大都被接走了,我也想回家。

      2025-03-26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田埂绮梦

        故乡的田埂,似大地舒展的绸带,轻盈而蜿蜒,一端紧系着纯真无忧的童年,一端牵着漂泊异乡的乡愁。在这宁静的春夜,故乡的田埂又如约悄然爬上我的心头,带着往昔的温暖与眷恋,将我拽入那段如梦似幻的时光。

      2025-03-26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枕草浮生

        寒意已无,酷热未至。 这样的天气,适合做啥呢?什么也不做,或抱膝静观,或闲睡半日。

      2025-03-26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放风筝

        草长莺飞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看着绿草破土生长,树上顶出嫩芽,我们小时候的此刻该放风筝了。

      2025-03-26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老队长史德谦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德谦或正或副一直当了十四五年汾阳赵庄村二队的队长。他虽只是民国教育三四年级程度和新中国成立后扫盲夜校结业,但文化水平却让人不敢低看。

      2025-03-26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春风锄上归

        春日的清晨,阳光温柔地洒在小村庄,唤醒了静谧的一切。村口老槐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着,宣告着春天的盛大开场。

      2025-03-26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小城的桥

        晋南有座小城,因马而名。不是诗歌里的金戈铁马,也不是叫得响的白马寺,更不是“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它古为官驿,简言之,就是差人等待换马的地方——侯马。

      2025-03-26 06:3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姥爷不敢老

        姥爷不喜欢别人说他老,每天陀螺般忙活着,天不亮就起来搂柴火、做早饭,准备好了才叫我们起床,他自己却胡乱扒拉两口饭赶紧扛着锄头上地去,晚上也是睡得最晚。 姥爷好似不会疲累,总是不停地忙碌着,不停地向大家证明着他不老,始终能种得了地。

      2025-03-26 06:3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让古老技艺在当代开出奇异的花

        2024年11月,第十二届“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成功举办。在此次大赛中,来自朔州怀仁市的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90后陶瓷艺术家白月,凭借绞胎瓷作品《以爱之名》系列一举斩获金奖,在陶瓷界引发强烈反响,这个成绩,成为白月个人艺术征程中的璀璨高光点。

      2025-03-12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刊大,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粉碎“四人帮”后,《山西青年》率先在全国开办了刊授大学,吸引了大批渴望知识的青年。1981年6月,我收到了刊大发给我的学生证。

      2025-03-12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到汾河坝上摘苜蓿

        春暖花开之际,我来到菜市场买菜,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蔬菜中,竟有苜蓿菜,绿油油的惹人馋,勾起了我挖苜蓿的往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春暖花开时节,集市上并不像如今的菜篮子丰富,什么菜都有,老百姓只能吃冬天留下的白菜和胡萝卜,有的人家还吃冬天腌下的酸菜。现在人们很少吃酸菜了,知道常吃酸菜对人体不利。

      2025-03-12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曲之魅力

        曲,弯曲、曲折,言不直也。但曲在文学艺术、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确有着不同凡响的哲学意义和美学价值。

      2025-03-12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父亲与心意拳

        我的父亲袁培超,生于1928年腊月,自幼酷爱武术,十一二岁就拜在桂宁师傅门下习武,那时候戴逵师爷也十分喜爱他,对父亲也曾有指导和点拨。 父亲的劈拳,快如风轮,不见形象;父亲的攻守合一(顾打合一),同时完成一个完美的技击,在同辈人中堪称无敌;父亲的胆识和老辣,一胆二力三功夫;父亲的精炼和专练、脾气和果敢都给我们后辈作出了榜样!这或许也是家族遗传的原因吧! 靠科举步入仕途的贾令武术世家——袁氏家族。

      2025-03-12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第十六个

        夫妻面馆匍匐在古城墙边三间逼仄平房里。男人沉闷如山,忙活在后厨,加工制作他独特风味的拉面、小菜,老板娘如阿庆嫂,前台八面玲珑,温煮三江,长得俏,外号西施。

      2025-03-12 09:3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平定双塔:青砖森森 奇崛不凡

        苍茫的天际线下,太行深处的古州平定城中,双塔宛若两位穿越时空的老者静静伫立,以其独有的风姿骨韵,低吟浅唱着千年的辉煌与沧桑。游人至此,或驻足仰望其巍峨,或绕塔漫步寻幽,无不沉醉于一种难以名状的宁静与祥和之中。

      2025-03-12 07:1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祥记烟草与碛口古镇

        碛口古镇旧街上的“祥记烟草”旧址,是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地方。2006年5月,碛口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祥记烟草”也在其中。

      2025-03-12 07:1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时光深处的记忆】金刚护城 汾水安澜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草长莺飞二月天。此时的太原汾河公园春景初绽,鱼翔浅底、鸟儿翱翔、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2025-03-12 07:1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话说文物】来自南北朝的风雅

        司马金龙夫妇墓木板漆画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主讲人:陈汾霞 山西北通塞外草原,南临中原腹地,地处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交错地带,自古就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大熔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给山西大量反映多种文化碰撞的艺术精华,见证着这片土地精彩纷呈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

      2025-03-12 07:1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关于车辙的思考

        人类曾有的交通工具是独木舟,但它不曾给我们留下行走的印记,车辙当然不属于它们。车辙,只有在土地上碾压过留下痕迹,才叫车辙。

      2025-03-12 07:1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古城印象(国画)

        郝志刚作.

      2025-03-12 07:1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蒲城桑落

        读刘廷玑《在园杂志》,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太原之桑落酒,峻易醉人。小瓶潞酒,亦曰‘人参酒’,在西边亦平常无奇,至南方则醇美,所云‘胭脂红滴潞州鲜’,人多艳称之,岂真物离乡贵耶?”在清代,山西的传统名酒如汾酒、潞酒都属于“烧酒”的范畴,主要用高粱酿制,但此处所说“太原之桑落酒”是什么酒? 桑落酒应是山西最早见于记载的名酒,但其出产地并不在太原,而在运城。

      2025-03-12 07:1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探亲

        春节假期过半,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从太原飞往青岛的航班,奔赴一场期待已久的探亲之旅。 时光在舷窗外飞逝而过,上次青岛之行已是20年前。

      2025-03-12 07:1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热气腾腾的开锅豆腐

        说起大同特色小吃,绕不过热气腾腾的开锅豆腐。 开锅豆腐的来历,据说是宋朝名将岳飞带领将士与金兵交战,因粮草不足用锅煮豆子充饥演变而来的。

      2025-03-12 07:1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爱的力量

        初春时节本应生机勃勃,然而,一场意外却使得我家的这个春天有些沉闷。 那日,爱人在卫生间洗澡时不小心滑倒,剧烈的疼痛让她瞬间失去了行动能力。

      2025-03-12 07:1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引擎轰鸣

        退休那日,推窗见云,忽觉半生光阴如檐角滴漏,匆匆坠入尘埃。有人闲坐庭院,任茶烟袅袅消磨暮色;我却踩下油门,让车轮碾碎寂寥,在荒野的褶皱里寻得第二段青春。

      2025-03-12 07:1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开往春天的列车

         邢占平摄.

      2025-03-12 07:1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百岁老人的诗

        一代之兴,即有一代之治;一代之治,即有一代之文。诗的时代,有人写古体诗,有人写近体诗,最为不济,也是打油诗、竹枝词、长短句、顺口溜。

      2025-03-12 07:1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从《壁上观》到观壁上

        “一刹那栩栩缕影浮光映宫阙/错问今夕是何年/轻胡旋伎舞灯火在何处长眠/伴着繁星映诸天/雪浸染万千华光钟声塑佛龛/此去蒙尘饮乐宴/朱颜改怎不见窟画昔日璀璨/却醒来作壁上观……”这首古风十足的歌曲叫《壁上观》。自2019年问世后足足沉寂了5年,直到《黑神话:悟空》爆火,这首歌也一举蹿红。

      2025-03-12 07:1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隰行漫记

        在隰县。 在阳头升乡竹干村。

      2025-03-12 07:1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宜居宜业的瓦岭村

        瓦岭村位于阳泉市平定县东回镇,距县城31公里,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瓦岭村地处太行山的山间小盆地,四周群山环抱,沟壑纵横。

      2025-03-11 09:4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千里之外我金身不变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025-03-11 09:4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婚姻的仪式感

        婚礼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礼记》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古君子重之。

      2025-03-11 09:4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的“危坐”应该怎么坐

        形容一个人衣襟整齐,严肃、恭敬,端端正正地坐着时,常用到一个成语——正襟危坐。 “正襟”,指拉一拉衣襟使其端正。

      2025-03-11 09:4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36岁,这一年“龙抬头”时要回望故乡

        农历二月二,民间俗称“龙抬头”。在晋南运城市稷山县马家巷村,30余名36岁同龄村民披红挂彩、迎春祈福、祭祀祖先,这是当地36岁同龄人迎春祈福生日庆典的一个缩影。

      2025-03-11 09:4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唐玄宗“打脸”官二代

        据《唐语林》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军队中历练。唐朝景隆四年,一群长安城内的“官二代”纷纷聚到了风景优美的昆阳池边宴饮。

      2025-03-11 09:4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覃姓尊夏禹为其始祖

        寻根溯源 覃姓有四种读音:Tán、Qín、Xún、Shěn。不同的读音,其源头亦不一样。

      2025-03-10 09:4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变成水滴的一天

        清晨,阳光洒向河面,一道彩虹挂到了天边。刚下完一场如酥的小雨,世界好像被滤镜过滤了一样,明朗蔚蓝的天空如碧玉般澄澈,空气中满是芬芳沁人心脾。

      2025-03-10 09:4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诗词里桃花红

        春日的午后,我独坐窗前,案头摊开一卷《全唐诗》。窗外细雨绵绵,檐角滴落的雨珠敲打着青石,仿佛在应和着千年前的诗句。

      2025-03-10 09:4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