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老古董

        兵哥跟他爹的关系算不上好,私下跟我们说起他爹的时候,他总是称之为“老古董”。 “循规蹈矩哪能赚到钱?我爹那人没法说。

      2025-07-08 10:2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民居华雍而规整的尧沟村

        尧沟村位于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距县城15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尧沟村原名“窑沟”,三面环山,北倚龙山,东有凤山与龙山,南隔大路与虎山相望。

      2025-07-08 10:2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父亲的“评书联播”

        父亲当过代课教师,识文断字。而他最大的优点是口才非凡,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跟人论起理来每次都是赢家。

      2025-07-08 10:2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太谷净信寺与白居易

        唐开元六年(718年),正是“开元之治”的好年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盛世。有山有水、交通便利的山西中部、太原盆地的太谷县阳邑镇西南,新建起了一座尼姑庵。

      2025-07-08 10:2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晋祠》:晋水长流处的文化年轮

        “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太原西南悬瓮山下,一座穿越三千年的祠庙园林——晋祠,静立于岁月长河。

      2025-07-08 10:2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湖边的心跳

        那天傍晚,我又穿着洗得发白的背心站在督公湖边。七月的蝉鸣声像煮沸的水壶,咕嘟咕嘟地漫过整个湖面;空气闷得能拧出水来,连湖边的芦苇都耷拉着脑袋。

      2025-07-08 10:2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宠物神兽——鸽子

        《故宫里的神兽》周乾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龙、凤、鹤、狮、象、麒麟、螭吻、甪端、蚣蝮……故宫里共有多少种神兽?故宫神兽都分布在哪些地方?神兽背后有哪些历史演变和文化含义? 故宫古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各异的神兽就是其中重要的表现方式。本书以“强政神兽”“消灾神兽”“纳福神兽”“宠物神兽”四大维度,系统梳理龙、凤、獬豸、甪端等五十余种神兽的隐秘踪迹。

      2025-07-07 11:1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兴之所至

        据晋人刘惔描述,孙统是狂放之士,每到一个地方,就一连好几天游赏玩乐,有时往前走到半路又转身再回去。此故事很容易叫人想起王徽之雪夜访戴逵,徽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2025-07-07 11: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的夏日情调

        夏日炽热,古人却以笔墨为舟,在诗词中描绘出独有的清凉与诗意。那些穿越千年的文字,藏着对自然的热爱、生活的雅趣与人生的哲思。

      2025-07-07 11: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植物货币是如何出现的?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香料和棉花改变世界》史军著 现代出版社 我们习以为常的货币、贸易、审美乃至现代科技背后都有植物的影子,人类与植物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紧密。读完本书,你看待身边事物的眼光将彻底改变。

      2025-07-07 11: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诗里的童年童趣

        古人童年是多彩的,古诗里的童趣俯拾皆是,令人哑然失笑的同时,又是那样淳朴可爱、妙趣横生。 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童趣诗较多,儿童的生活淋漓尽致地再现,像一幅幅丰润有趣的画面。

      2025-07-07 11: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纸币也防伪

        在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一张泛黄的“行在会子”正诉说着八百年前的金融传奇。这张不过巴掌大小的桑皮纸上,精细的朱砂纹路与靛蓝云纹交相辉映,暗藏的“敕”字水印若隐若现,让人不禁惊叹古人守护财富的智慧。

      2025-07-07 11: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的驱蚊妙招

        炎热的夏季,招人烦的蚊子疯狂出击,它们飞舞着,在耳边嗡嗡作响,不仅扰人清梦,还可能通过叮咬传播疾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扰。现代有不少新兴的驱蚊产品,可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夏天是如何防蚊、灭蚊的呢? 最早记载被蚊子袭击之苦的应该是春秋时期的庄子,他在《庄子·天运篇》就说:“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

      2025-07-04 10: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缓解焦虑古人这么办

        六月,是学子们人生大考的关键时候,难免压力山大。其实,考前焦虑并无古今之别,只是缓解焦虑的方法可能各有不同。

      2025-07-04 10: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晚清诗坛才女和一坛汾酒

        咸丰九年(1859年)冬,61岁的顾太清收到友人沈湘佩从山西寄来的礼物——一坛汾酒,酒坛上还裹挟着北方风雪的凛冽之气,扑鼻的酒香却传递着友人深深的惦念。这位有着“清代第一女词人”雅号的老人提笔写下:“情重固然怜我老,病多未必可延龄”的诗句,字里行间透露出两位才女跨越二十余载的诗酒情谊。

      2025-07-04 10: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勇气比实力更重要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宝元元年,党项人发兵进攻北宋,将延安围困。延安城当时的主官是范雍,范雍一面派人向朝廷告急求救兵,一面组织城中的将士们坚守城池,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党项人的进攻。

      2025-07-04 10: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老树根深花满枝

        山西日报老总编赵克明同志,1947年15岁参加革命工作,开始与汉语文字打交道;1956年调入山西日报,当编辑、记者、记者站长、副总编、总编,1993年调省人大常委会工作,1999年离休;克明在新闻岗位工作了将近40年,离休至今也25年了。 然而,有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25-07-04 08:57    来源:山西新闻网
    • “侯相卿蜡染作品捐赠展”在省城展出

        6月28日上午,“靛蓝春秋 匠心筑爱——侯相卿蜡染艺术作品捐赠展”在太原美术馆隆重开幕,集中呈现侯相卿无偿捐赠的60幅经典蜡染作品,同时展现其60余载深耕蜡染艺术的探索之路,探讨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路径。 侯相卿先生无偿捐赠给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的这批蜡染作品,既有对华夏文明符号的提炼重构,也有对山西本土文化的深情表达。

      2025-07-04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传承与创新之美

        6月3日晚,山西大学音乐厅内座无虚席,民族小歌剧《西口情歌》在此精彩上演。该剧取材于“走西口”故事,生动复原了西口地区文化民俗风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艺术盛宴。

      2025-07-04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两代党员的笔记本

        周末伏案写稿时,一旁翻阅报纸的父亲忽然开口:“女儿,家里还有新笔记本吗?”我从抽屉取出一本递过去,忍不住问:“老爸,您要本子做什么?”父亲扶了扶老花镜:“抄些学习资料,人老了,更得跟上新时代新思想。”我愣了下,没想到退休后的父亲依旧不放松学习。

      2025-07-04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即景清吟

        君兰开花 君兰五月又开花, 衬映西边落日斜。 恰似风光垂手得, 寻诗入韵可骄夸。

      2025-06-24 10: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夏收,父亲陪着麦子入睡

        深夜的打麦场,凉爽寂静,高远的夜空挂着疲倦的星星,一堆脱了壳衣的麦粒混合物旁,父亲灰头土脸地盖着被子睡着了,扯出了轻微的鼾声,显得异常的乏困。十多天连续割麦碾打,父亲的身体承受已接近极限。

      2025-06-24 10: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好姨

        好姨是我见过的最善良最坚强的人之一。 她比我父母小十来岁,又比我大十来岁。

      2025-06-24 10: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知行合一”是切切实实的生活态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破了知行合一的真谛。知识若只停留在笔墨之间,终究如无根浮萍;唯有付诸实践,方能内化为生命的智慧。

      2025-06-24 10:4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的夏季美食

        夏日的暑气,向来是难熬的。现代人尚且有电扇空调,古人却大多只能靠些吃食来消暑。

      2025-06-23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努门诺尔的自然生态

        《努门诺尔的沦亡》[英] J.R.R.托尔金著 [英]布莱恩·西布利编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为中洲世界设定与中洲历史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纪元努门诺尔王国的故事、历史从未以一种完整叙事的方式进入过读者视野。该书根据《魔戒》附录的时间轴,将已出版的各种关于第二纪元的文本集结成一部单一叙事的编年史,并佐以编撰者的介绍和评论,可令读者集中了解努门诺尔岛国的兴建与沦亡,黑暗魔君索隆的崛起与巴拉督尔的建造等诸多细节。

      2025-06-23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画盈香

        每观古画,总觉有一种奇异的芬芳,在纸墨间缭绕,既非兰麝之馨,亦非沉檀之馥,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气息,引人遐想连篇,仿佛能与古人并肩而坐,倾心交谈。 古画之香,不在其表,而在其里。

      2025-06-23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儿童的自然之乐

        遥想古时那遥远的岁月,小孩子们没有今日的电子产品和繁杂的课业,却拥有了大自然最纯真的馈赠。 古代儿童,他们的快乐往往与大自然紧密相连。

      2025-06-23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文人的“稿费”

        稿费是创作者通过文字作品获取报酬的常见方式,而这一概念,在古代便已萌芽,古人称之为“润笔”。古代文人凭借才华与笔墨,在纸卷上挥毫洒墨,收获的不仅是文名,还有丰厚的物质回报。

      2025-06-23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无中生有”的两大关键策略

        《三十六计精要新解》薛国安樊利君著 新时代出版社 该书为《中国历代兵书精要新解》丛书的分册,以通行的《三十六计》为蓝本,在原著文言文的基础上,加以时代新解,史论结合,全面介绍了谋略的来源、精确含义、运用之妙和计谋心得;采用经典战争事件对计谋进行诠释,从战役战术层面讲战场作战的谋略,同时以独特的视角,将古代兵法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商业竞争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无中生有”这一成语最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章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025-06-23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忆王孙·咏菊

        悠然篱下待秋风,冷艳娇黄衬丹枫,露染霜凌色更秾。伴陶公,畅饮香醇三百盅。

      2025-06-20 09:2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墨染喜事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此言不虚。

      2025-06-20 09:2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推开常德公寓的大门

        楼高八层,墙面主体呈灰白色,阳台从正面挑出;东西两侧竖嵌着的咖色条纹,大多已斑驳脱落,道道纵深的线条似岁月清晰的年轮。整座大楼像一位褪尽华衫的隐者,沉默地立于静安寺的繁华喧嚣之侧。

      2025-06-20 09:2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最爱垄头麦

        风掠过田垄时,麦浪便翻涌起来,金绿交织的涟漪从脚下一直荡到天边。小满过后的日头愈发亮堂,将麦穗照得透亮,麦芒上凝结的晨露折射着微光,恍惚间竟像是撒了一地的碎钻。

      2025-06-20 09:2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恒山山脉的烽火往事

        作为“中国五岳”中的“北岳恒山”,仅是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以南4公里处的一小段山岭,而它真正的面孔是包括“北岳”在内的一条雄伟山脉。它东起太行山脉,西接吕梁山脉东侧的芦芽山、管涔山、云中山,其最西端是宁武县阳方口。

      2025-06-20 09:2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忆王孙·梅

        群芳谢尽物华藏,雪里癯仙立远荒,玉蝶纷飞色渺茫。短篱旁,疏影横斜送冷香。

      2025-06-20 09:2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的“饭局”文化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饭局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饮食聚会,而是承载着政治、文化、社交、礼仪等多重内涵的特殊舞台。 从先秦时期的鼎俎之仪,到唐宋时期的诗酒风流,再到明清时期的雅集盛宴,古人的饭局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风貌与文化的精髓。

      2025-06-20 09:2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唐代飞钱:从绝处逢生到移花接木

        飞钱是唐代中叶金融领域的重要发明创造,开启了中国最早的汇兑业务。起初,飞钱是商人应对携带大量货币出境的禁令和长途贸易中诸多不便时的无奈选择。

      2025-06-20 09:2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忆王孙·咏兰

        蕙生幽谷自清闲,晓映晨霞素影娟,晚照蟾光浴露盘。德风传,缕缕馨风绿野间。

      2025-06-20 09:2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榆次老城的“水管子”

        当年,老城里还是传统的大杂院,没有自来水。在各条小街巷的犄角旮旯处,都有一个几平方米的低矮房子,两个水龙头安装在外墙上,旁边有一个井盖,小房子里的人负责早晚定时供水、收取“水票”,人们称其为“卖水的”。

      2025-06-20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悦读山西】《字里家国——清代忻州〈五言杂字〉释义》

        刘涛 山西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运城学院特聘教授 内容简介: 《字里家国——清代忻州〈五言杂字〉释义》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杂字”是一种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相辅并行的民间识字课本,由日常生活的常用字汇编而成,主要满足民众生活的功能性识字,宋明以来广泛流传于市井乡野。

      2025-06-20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异乡的暖阳

        离开工作岗位后,我来到了孩子读书的南方城市,不算老有所依,只是心有所系。 从极度忙碌到突然无所事事,心里感到空落落,为排解这种“我是人间惆怅客”的情绪,我开始一个人徘徊在当地的文化城,静静观赏各种古玩。

      2025-06-20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禁毒影片《猎魔行动》举行首映礼

        全国禁毒教育题材院线电影《猎魔行动》近日在太原影都电影院举行首映礼。总策划程瑞金,导演赵建平、著名演员侯勇、出品人李红丽,演员那志东、石占明、马湘宜、杨涌、陈楷、程鑫昱等与观众见面。

      2025-06-20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当代儿童的心灵密码

        近日,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24年儿童文学选粹·心迹》一书,以“心迹”为关键词,为探索当代儿童的心灵密码,提供了“童心”般的“考古”探索。 在儿童文学领域深耕多年、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研究的作家、教授崔昕平,是该书的主编,其编选工作是一次严谨的学术实践。

      2025-06-20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香江侠韵 晋乐风云”音乐会在晋唱响

        6月8日至10日,“香江侠韵 晋乐风云”香港武侠主题山西音乐会巡演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巡演以独特的形式将香港武侠文化与山西唐风晋韵完美融合,以艺术为纽带,串联起香港与山西的文化脉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活力。

      2025-06-20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替父亲献上一束鲜花:陈白尘与他的师友们》出版

        《替父亲献上一束鲜花:陈白尘与他的师友们》为“香雪文丛”之一种,是作者近些年来所写文章的汇总,内容是关于“上一辈文化人的故事”——或通过采访,或通过回忆,或通过资料的搜集,将田汉、陈鲤庭、丁聪、秦怡等人不凡的人生、不朽的才华、不懈的追求、不倦的努力,告知当今的读者朋友。 如今的他们,大多已经离世,健在者也都是百岁老人了,然而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与精神。

      2025-06-20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晓岚翠峰(国画)

        孙海青作 .

      2025-06-20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鸦葱帖

        现在,多数孩子恐怕都不认识鸦葱了,不仅仅是城市孩子,也包括一些农村孩子。 鸦葱,其实并不是葱,鸦葱属于菊科类。

      2025-06-20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记忆里闪闪发光的细节

        在太原举办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中,山西吕梁作家阿连的《一个人的哈达图》入选“山西好书”上榜作品。作为责任编辑,回想起这本书出版背后的那些日子——选题论证时的激烈交锋、编校稿件时的红笔勾勒、封面设计时的灵感碰撞……每一个细节,都在记忆里发光。

      2025-06-20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体验制作非遗绛州木版年画

        六月十四日,在新绛县光村薛氏四号宅院内,新绛二中的学生志愿者为游客讲解古村的历史文化,指导游客免费体验非遗绛州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当日恰逢新绛建筑遗产开放日,十二处古建对游客开放。

      2025-06-20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