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神话与现实中的仿生

        《仿生设计》 [英]薇罗妮卡·卡普萨利著张靖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作者是一位兼具生物学家和设计师背景的专业人士。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详细阐述了每一种自然现象及其人工应用,并对生物学和设计背后的故事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

      2025-03-24 13:3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省图举办“奇妙节水乐园”活动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梁成虎 陈乐芬制作:李慧辰 山西晚报讯(记者 梁成虎 实习生 陈乐芬)3月2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奇妙节水乐园”活动在山西省图书馆开幕。

      2025-03-24 13:3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走向人间的神”山西北宋彩塑讲座获喝彩

        扫描二维码,购买《山西国宝精华-彩塑系列(共7册)》丛书。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佳森)氤氲千年光阴,匠心蕴藏巧思。

      2025-03-24 13:3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的赏花经济

        赏花图 气温回暖,春意盎然。到处挤满了踏青赏花“打卡地”。

      2025-03-21 10: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南北平衡格局的危机:王文韶入枢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1861-1884)》 林文仁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辛酉政变”改变了晚清历史的走向,随之而来,军机处的汉族官僚日趋加深分裂为“南派”和“北派”,且势力此消彼长。在此背景下,两宫太后与恭亲王、醇亲王的关系也走向微妙,李鸿藻、沈桂芬、王文韶、张佩纶等汉大臣接连登场,共同织就一幅权力的画卷,大清的命运齿轮又将如何转动?以派系政治入手,开创性解读清朝覆灭的隐形原因,透视大变局之下晚清皇权与官僚政治的共生与博弈。

      2025-03-21 10: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笑,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

        《穆旦传:新生的野力》 邹汉明 著 译林出版社 该书是穆旦传记与诗歌评传的权威之作。全书以穆旦生平为线索,结合各时期诗歌创作,叙写其坎坷而辉煌的一生。

      2025-03-21 10: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梁思成先生的大同故事

        1932年,梁思成先生在营造学社门前。 1933年,梁思成先生在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2025-03-21 10: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唐朝诗坛与外国留学生的友谊

        唐朝期间,日本派遣了数百位留学生来到中国求学,阿倍仲麻吕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日本天皇灵龟二年,16岁的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作为留学生远赴中国,历尽千辛万苦,于唐玄宗开元五年到达长安。

      2025-03-21 10: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宋代的豪华版录取通知书

        唐代以来,随着科举制度兴起,金榜提名成为很多读书人的入仕敲门砖,随之伴生了“录取通知书”——“泥金帖子”。 朝廷为了凸显对新科进士的重视用金粉涂饰在笺简上,用来通知新科进士,可谓给足了文人面子。

      2025-03-21 10: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维权奇谈

        古代并无类似今日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但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维权的事例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充满智慧的趣味浪花,不妨让我们汲取些许,一探究竟。 汉景帝时,官员上朝也罢,处理公务也罢,在皇宫必是会有如厕之际。

      2025-03-21 10: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四十年,四十人——“茅奖”作家作品观澜1982—2022》出版发行

        《四十年,四十人——“茅奖”作家作品观澜1982—2022》是由著名学者梁鸿鹰编选的一部文学评论集。收入茅盾文学奖设立以来,八十位文学评论人对40部获奖作家作品的评论文章,共80篇。

      2025-03-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部老北京的思乡史

        翻开侯磊的散文集《北京烟树》,我发现,原来这座城市还有着如此细腻且丰富的一面。在这本书中,北京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成一幅饱含深情的生活长卷。

      2025-03-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攀登不止的人

        2024年春夏之交时,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省作者杨存富的长篇历史小说《伊尹》。在我的印象中,杨存富长期做基层工作,并不是一个搞文字工作的人,故而在文学创作这个行当里,没人知道他的名字。

      2025-03-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云中小川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是一个大夫。 他儒雅地微笑、儒雅地喝酒、儒雅地看着每一个人,然后,儒雅地慢声细语。

      2025-03-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白居易笔下的春天

        春天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也是一个能激发诗人内心沉寂情感的季节,在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中,我独爱白居易。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期间,有一年春天,他路过钱塘湖,看到了自然精灵争相报春的活力与生机,捕捉到了春天的影子,便有感而发,写就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025-03-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山西民歌“绽放”现代光彩

        山西,这片浸润着黄河文明的沃土,不仅是华夏文明发祥地,更是中国民歌艺术活态文化基因库。从《诗经》中“唐风”“魏风”的雅韵到山野田垄间的即兴咏叹,山西民歌历经三千年文明滋养,以山歌、号子、小调、秧歌、套曲五大体系为骨架,形成两万余首曲目的浩瀚曲库,其中1374首被收录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堪称中华音乐文明的“声音史诗”。

      2025-03-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主题“有意义” 表达“有意思”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其独特的故事和精美的画面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宛如一匹黑马,一骑绝尘,自春节档影片上映,其票房数字便直线飙升,截至3月20日,票房已强势突破151.82亿元大关,全球票房史上排名第五,书写了国产电影的崭新篇章。那么,这部影片究竟凭借何种魅力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它们的成功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创作密码?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值得深入研究、思考。

      2025-03-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花枪对阵 绝技纷呈

        近日,一出折子戏《红桃山》总在眼前浮现,以前只知道这是一出京剧小生小旦的武打戏。去年在忻州市忻府区前播明村庙会期间看了“山西省花花晋剧院”演出的《红桃山》,心里顿时涌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新鲜感。

      2025-03-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在北京仰望星空

        作者简介: 侯磊,北京人,青年作家,北京历史文化学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

      2025-03-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金丝珐琅非遗技艺展览展示活动

        近日,省文旅厅直属机关工会、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直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滨西保障部,联合举办金丝珐琅非遗技艺展览展示活动。金丝珐琅画技艺项目传承人庄秋燕(左)以生动、专业的讲述,分享了金丝珐琅画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

      2025-03-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描绘多元文化在晋东南汇聚的长卷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项目负责人:赵辉 4300年前,在沁河中游地区,古国时代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种植粟、黍等干旱作物,饲养黄牛、猪、羊等,还利用燧石等武器进行狩猎为生;逐水而居,掌握了一定的农耕技术、制陶技术、畜牧饲养技术;有独特的审美、民俗;还有严谨的建筑理念、规划意识……他们是谁?他们与陶寺文化之间有何关联?2024年,八里坪遗址的继续发掘,让这个神秘的聚落得以重见天日。 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紧邻沁河东岸的高台地上。

      2025-03-07 09:3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探寻历史温度 书写考古未来

        考古学是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学科,是用实实在在的文物谱写信史的学科。早在1926年,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就点燃了科学考古的星火;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探究陶寺遗址时说过,“这里在中国文化史上曾是一个最活跃的民族大熔炉,是中国文化总根系中一个重要的直根系”;多次往返云冈石窟做研究的宿白先生,更是从日本学界夺回了云冈石窟的话语权……在中国考古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山西的考古事业尤为重要,有累累硕果,也闪烁着“满天星斗”。

      2025-03-07 09:3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再现宋金百姓“彩色”生活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长治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长治市考古研究所)、长治市潞州区文物保护工作中心 现场项目负责人:王欣 “一门两窗”式格局,劳作图、散乐图、杂剧表演等墓室壁画,家族成员群像图……。2024年7月至9月,为配合长治市高新区翟店工业园延安北路(高新大道-产业大道)道路工程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牵头对长治市潞州区陈村西北部勘探发现的一处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出9座宋金时期墓葬。

      2025-03-07 09:3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演绎汉文化形成的区域历史图景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孝义市文化和旅游局 项目负责人:段双龙 随着历史的演进,墓葬制度、丧葬观念等都在不断演变。这里,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春秋至东汉初年的墓群,墓地延续时间之长,发掘墓葬数量之多,为近年来少有。

      2025-03-07 09:3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看见桑干河流域史前“文化大漩涡”

        发掘单位: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陈小三 在大同桑干河畔,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村庄——吉家庄。村子的北侧,桑干河蜿蜒流淌,向南望,殿山绵延耸立。

      2025-03-07 09:3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叩问黄土之下 感受历史脉搏

        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一粒沙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片陶片都诉说着远古的故事——这句话,似乎是对考古工作最温情的解读。 “2024年度山西重要考古新发现”揭晓,6大考古项目成功入选,从新石器时代跨越到宋金时期,犹如摊开了历史的画册,一笔一笔书写着山西这片土地上的精彩。

      2025-03-07 09:3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2024年度山西重要考古新发现

        日前,由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晚报社主办的“第五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圆满落下帷幕,经过专家和媒体投票,6个考古项目脱颖而出,入选“2024年度山西重要考古新发现”,6个项目入选“2024年度最受公众关注的山西考古新发现”。 山西考古,再一次以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向世人展示了这片土地作为“华夏文明摇篮”的厚重底蕴。

      2025-03-07 09:3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填补太行山西麓夏商考古空白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中市博物馆、昔阳县文物所 项目负责人:范文谦 山西夏商考古,迎来意外惊喜。 2024年5月,一个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中市博物馆和昔阳县文物所组成的考古队来到晋中市昔阳县钟村社区,在这里进行了持续系统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2025-03-07 09:3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见证迁洛前后平城最后的辉煌

        发掘单位:大同市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靖晓亭 大同,古称平城,作为北魏都城有97年之久。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假借南征的名义,率领群从百官、步骑百余万浩浩荡荡从平城出发,趁机定都洛阳。

      2025-03-07 09:3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戍边名将发明的佳肴

        在川菜当中有一道菜特别有名,甚至有“川菜之魂”的美誉,这道菜便是“宫保鸡丁”。有意思的是,这道重量级的川菜,发明者居然是一位戍边名将! 书写这则佳话的人叫丁宝桢,山东巡抚,四川总督,晚清名臣。

      2025-03-06 09:3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惊蛰·梨·晋商

        惊蛰时节,黄梨亮眼地摆上了街头。惊蛰吃梨是家家都熟悉的一种饮食习俗,并且还是在春天里带有防疫保健功能的经典果品。

      2025-03-06 09:3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中年男人的倔强

        晌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被几个朋友拉去赴一场饭局。推开门,五个中年男人围坐在桌边,四个人戴着帽子,还有一个头顶密实的乌发,像一片黑森林,格外显眼。

      2025-03-06 09:3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晋味小吃(一)

        柳林荞面碗饦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柳林县沟门前风味食品 孝义荞面碗饦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山西金圪达食品 保德荞面肉卤碗饦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保德阳光商务酒店 平遥白面碗脱子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平遥漂一锅柳叶面文化餐厅 清徐荞面打卤灌肠 受欢迎程度:★★★★ 图片来源:晋韵楼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2025-03-06 09:3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北纬三十八度的春

        倘若把江南的春比作一首悠扬舒缓的轻音乐,那东北的春无疑是一曲激情澎湃的摇滚乐。 江南的春温婉,东北的春粗粝。

      2025-03-06 09:3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南风刮了三五天

        东南风起,适合火烧曹营,更适合锄豆溪东。 这是南风的侦察部队,小股的,浑身披着冬的迷彩,蹑手蹑脚,小心翼翼,但我还是感受到了,溪边的蚕豆、小麦、油菜、荠菜们也应该感受到了。

      2025-03-06 09:3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母亲的四个妇女节

        随着三八节来临,让我想起与共和国同龄的母亲,四次难忘的三八节。 第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的单位组织女员工“三八”节到北京旅游。

      2025-03-06 09:3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的知青岁月

        天气渐暖,春播临近,不禁想起了插队时光,这个时节我们该到地里撒粪了。1974年8月,我高中毕业,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去太原南郊小店公社红寺村下乡插队。

      2025-03-05 09:3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离别

        不管人生的诗篇是恢弘还是平淡,离别都是永恒的话题。 热闹喜悦的春节假期悄然而逝,我又须告别故乡回深圳工作。

      2025-03-05 09:3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云的词性

        春日,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草地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涟漪。无事的我,喜欢就这样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仰望着那广阔无垠的天空,让思绪随着云朵飘荡。

      2025-03-05 09:3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与“自己”较劲儿

        我的姓属于小姓,而名也属于重名率较低的,但还是发现有不少的同名同姓者。 我们本地官方的APP有“姓名查重”功能,我搜了一下自己的姓名,竟然发现一个户籍人口800万不到的城市就有三个“茅震宇”。

      2025-03-05 09:3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母亲的“步数侦探”

        在如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微信步数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运动记录工具,然而对于我家来说,它却是母亲维系亲情、传递关爱的独特方式。母亲对家人的微信步数极其关注,每天都会认真查看,无论步数多少,都会给予温暖的点赞,这份看似平常的举动,实则饱含着她对家人深深的牵挂。

      2025-03-05 09:3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单纯不是错心机也不是

        明朝朱祐樘在当王爷的时候,府上养了很多门客,其中来了一位叫王焕的人,这个人个子很矮,人长得非常憨厚。当门客在一起闲谈的时候,大家都是旁征博引,王焕全然无知的样子看着大家,而且还会问一些幼稚的问题,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都说他很单纯。

      2025-03-05 09:3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们家的“三八”红旗手

        我的老伴李凤琴年轻的时候在一个矿山的话务室工作,岗位就是话务员,其职责是为单位内的几百部电话接线联通,也可以与外部联系。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她正在工作中的镜头。

      2025-03-05 09:3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父亲率领全家男人给女人们过“三八”妇女节

        迎来三月。30年前喜过“三八”妇女节的场景,又暖暖地浮现在眼前。

      2025-03-05 09:3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电影开场前的“假演”

        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并不像现在这样丰富,但也有许多故事片看,比如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前苏联的《列宁在1918年》、朝鲜的《卖花姑娘》、国产片《秘密图纸》《南征北战》等。虽然电影的种类很少,但每次得知某个电影院要放映电影时,人们还是会蜂拥而至,购票观看。

      2025-03-05 09:3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末世举人刘大鹏》新书首发式举行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 实习生 陈红 程亚妮)近日,由三晋出版社、太原市晋源区人民政府、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末世举人刘大鹏》新书首发式暨座谈会在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举行。 《末世举人刘大鹏》作者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现任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等职。

      2025-03-05 09:3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第四届“玉音凝香”山西省女画家美术作品展选登

        不忍扑双蝶 王木兰孕育 王春生我恋山峦山恋我心 周栋小巷幽幽 李玲万境自如如 孟冠华芳香 宋淑芳绽放 李玖猫亲近的人灵魂很轻 葛水平静享榴韵品悠然 李桂平一花一世界 王志英胡服骑射 李佳兰心蕙质 王蔚兰事事如意 邵铁瑛 在三晋大地这片广袤且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女性画家们以她们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绘就一幅幅绚丽多彩的艺术画卷。“绘梦三晋·巾帼艺彩”第四届“玉音凝香”山西省女画家美术作品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艺术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2025-03-05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奶奶的三句话

        2024年农历九月十九,是我从老宅出嫁的日子,看着这熟悉的院子,满脑子想着的还是儿时在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情景。 在我印象里,那时70多岁的奶奶,每天都在一刻不停地劳作,她甚至亲手把自己百年之后的寿衣都缝制好了,奶奶和爷爷的寿材也早早就准备好了。

      2025-03-05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上春山

        正月初六立春那天,天蓝云白,春光明媚。吃过早饭,我和父亲两个人一前一后,相跟着往村子西边的山上走去。

      2025-03-05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青山拥翠紫气来(国画)

        裴希敏作 .

      2025-03-05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