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关注 标题 图文
    • 【让世界“中意”中国】打通基层防病治病“最后一公里”

        山西是中医药大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伏羲制九针”创造针灸、“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12月16日,“让世界‘中意’中国”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山西晋中介休市。

      2022-12-17 08:58    来源:山西新闻网
    • 【让世界“中意”中国】“晋阳膏方”书写药食同源之传承

        配方、浸泡、煎煮、浓缩、加辅料、收膏……12月14日,“让世界‘中意’中国”网络主题活动山西篇启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场展示中医药“晋阳膏方”,普及膏方养生文化,吸引大家了解、品尝。 “山西是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大省,名医名药名方积淀深厚、历史悠久,在发展中医药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

      2022-12-17 08:37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政策落地显效 民间投资提速可期

        “我们将会同各级各部门,健全工作机制,细化配套举措,持续优化环境,狠抓政策落地,有效提升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促进民间投资扩规模、优结构、提质效,奋力完成到‘十四五’末全省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58%的预期目标。”今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闫中立介绍。

      2022-12-14 20:24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山西多部门齐发力 加快复工复产和服务业复苏

        “《若干措施》干货多、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全面释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进一步把政策措施聚焦到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点上,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发展预期。”今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山西省加快复工复产和服务业复苏若干措施》。

      2022-12-13 15:45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小网格员的大担当

        他们是严防严控的“侦察员”,是热情服务的“跑腿员”,是传递防疫知识的“宣传员”,太原市新一波疫情期间,各个社区的网格员们迎难而上。组织核酸采样、协调运转、居民保供.......他们在“小网格”中汇集硬核力量,筑牢疫情防控“大屏障”,守护了群众的健康安全。

      2022-12-05 17:07    来源:山西新闻网
    • 他们,用坚守温暖寒冬

        她们是防控一线的最美“娘子军”,他们是并肩战斗的最强“夫妻档”,他们是活跃在岗位的“抗疫战士”……新一波疫情发生以来,太原市各个社区涌现出一批“逆行者”,他们迅速响应、挺身而出、坚守一线,用一系列暖心举措,温暖了阴霾下的寒冬。 夫妻齐上阵 携手护家园 郝伟强和张小丽是小店区范家堡社区的“夫妻档”居民志愿者。

      2022-11-25 15:39    来源:山西新闻网
    • 防疫反诈“两手抓” 筑牢安全“双防线”

        小雪节令如约而至。新一轮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太原按下了“暂停键”。

      2022-11-22 16:01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山西:多部门联合发力 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9月28日以来,我省经受了一轮前所未有的输入性疫情冲击,是我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规模最大、形势最严峻、链条最复杂、防控难度最大的一轮疫情。”今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省疾控中心主任冯立忠介绍,截至11月17日24时,我省本轮疫情已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5774例(其中确诊病例1654例,无症状感染者4120例),现有在院隔离治疗1005例。

      2022-11-18 16:46    来源:山西新闻网
    • 立冬悄然到 养生有门道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11月7日是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冬,是冬季的起始。

      2022-11-17 11:13    来源:山西新闻网
    • 锔瓷“守艺人” 留住“破瓷重生”之美

        来到太原市晋源区北庄头村村民赵士信家中,2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赫然陈列着8000余件、400多种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锔瓷藏品。仔细一看,每一件瓷器上都分布着细碎的裂纹,一件件受伤的瓷器,被嵌入小巧的如同“订书钉”一般的锔钉,使得其“破瓷重生”,同时也增添了些许岁月的韵味。

      2022-11-16 10:04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涉案金额21亿余元 山西公安打击犯罪成效显著

        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知识产权保护,这些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1月10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公安机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持续依法严打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犯罪、一体推进“昆仑2022”专项行动和“百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2022-11-10 16:20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山西:健全重特大疾病医保制度 织牢困难群众保障网

        “《实施意见》结合我省已出台的医疗救助和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政策规定,提出了总体要求: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今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刘磊介绍。

      2022-11-08 16:39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关怀老人 聚焦适老金融服务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视适老金融服务,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11月3日,在山西银行业保险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渤海银行太原分行、晋城银保监分局等负责人介绍了多种适老服务,为老年人带来便利。 开展老年人专属特色活动 “网点布局过程中,优先在社区集聚区选址,充分考量周边客群、特别是老年人的接受程度,持续增加综合化轻型网点机构数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2022-11-03 17:09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搭建血栓防治保护伞

        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在由血栓引发的疾病中,多数人都听说过心肌梗塞和脑卒中,但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却知之甚少。

      2022-11-03 16:24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太原“鸟叔”的鹭鸟情缘

        霜降已过,冬日临近,在太原市晋源区东关村的金树种植园内,树木纵横交错,秋风轻起,落叶缤纷,尽显自然之美。园内昔日“叽叽呱呱”的鹭鸟已经成群迁徙南下,闲下来的“鸟叔”冯树文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2022-11-02 10:32    来源:山西新闻网
    • 知晓血压 做“健康守门人”

        “你测量过血压吗?你的血压正常吗?”10月8日是第25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病率逐年提升。

      2022-10-20 16:24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喜迎二十大丨科技赋能让“煤黑子”成了“煤白领”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双柳煤矿 金秋十月,吕梁山上层林尽染,在柳林县西北部孟门镇的一处山坳里,年产300万吨的山西焦煤汾西矿业双柳煤矿正在如火如荼地生产。这是一个艳阳天,记者走进矿区,微风甚至连发丝都难以吹动,而在井下的巷道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在那里,不时有“精准投放”地风呼啸而来,这背后,似乎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控制着。

      2022-10-14 19:15    来源:山西新闻网
    • 【走进县城看发展】霍州:解锁百姓“幸福密码”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之城

        秋日的霍州,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天气格外爽朗,城市车水马龙秩序井然,乡村环境整洁花香满街。近年来,霍州市基层治理在党建引领下“激活”,传统古村落在保护中振兴,美丽乡村集中连片建设……一幅幅美丽宜居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22-10-12 16:58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山西这十年】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跑出建设加速度

        “2022年入库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共计682个,总投资97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56亿元,截至9月底,开复工率达到75%。”10月12日,“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四场发布会在并举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情况。

      2022-10-12 16:45    来源:山西新闻网
    • “云端”倾情育人 护航童心成长

        “云端家访”话生活、“云端晨检”促习惯、“云端治理”谈育人……连日来,疫情突袭太原,校园按下暂停键,但师生们求学热情不减,“课”不容缓,在“云端课堂”潜心钻研,大步向前。 “私人定制”家访 架起家校桥梁 “孩子在家是否懒散?网课效果如何?能否自觉完成作业?课余时间是否坚持一项兴趣爱好?”为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情况,太原桃园小学组织开展线上家访活动,通过视频电话,与学生“云端”交流谈心,引导他们度过充实的“居家学习”时光。

      2022-10-11 16:37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母亲河畔的中国】大美乾坤湾 奏响黄河赞歌

        在这里,黄河蜿蜒曲折、日夜奔流、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富含“曲则大成”的人生哲理。在这里,黄河变得温婉多情。

      2021-10-18 00:03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母亲河畔的中国】在大禹渡 聆听千古绝唱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华夏大地广为流传。10月16日,“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千年古渡,观壮阔之景,感悟黄河文化、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领略水利惠民生之千秋伟业,不禁肃然起敬。

      2021-10-17 23:59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母亲河畔的中国】煌煌永乐宫 传世之经典

        10月15日,“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从太原驱车直抵运城市芮城县永乐宫,一睹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唐气象,不禁为黄河边上劳动人民的智慧所钦佩。 穿越800年 对话艺术殿堂 深秋傍晚时分,带着一份敬畏之心,漫步在永乐宫幽长的甬道,穿过两旁郁郁葱葱的柏树林,壮观的古建筑映入眼帘。

      2021-10-16 11:20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在清徐办税,安静高效又舒心

        9月的清徐,天高云淡,微风拂面。 “面对面办理,一点也不复杂。

      2021-09-28 15:15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山西白求恩医院完成首例跨血型肾移植手术

         9月21日正是中秋佳节,在万家团圆之际,山西白求恩医院成功开展了跨血型亲属活体肾移植。这是山西白求恩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以来首次开展跨血型肾移植,标志着医院移植免疫调控水平进入国内领先行列。

      2021-09-24 11:04    来源:山西新闻网
    • 解锁乡村治理“密码” 释放发展新活力

        从运城境内王显出口下高速,再行驶约1公里便到了万荣县王显乡范家村。初秋时节,漫步于村庄,树木鳞次栉比,桥下流水潺潺,群众在广场上跳舞、唠嗑,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2021-09-23 15:07    来源:山西新闻网
    • 非机动车整齐“归位” 四色停车位扮靓龙城

        “原来自己的电动车和共享单车混着放,放和取都不方便,新划的四色停车位颜色醒目,停车比原来方便多了,也变得更加整洁有序了。”在太原市小店区人民南路与通达街口,共享单车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地铁二号线通达街站出口处,市民李女士熟练地将自己的电动车停到了指定位置。

      2021-09-23 11:40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扎根基层勤耕耘 倾情履职惠百姓

        她坚定的信念里闪烁着党性,瘦弱的身躯里透露着精干,有神的目光中显出亲和, 20年背井离乡扎根乡村只为身上的一份责任,她就是运城市临猗县猗氏镇人大主席韩静。 2020年,她任职以来,始终坚持“人大主席是乡镇人大工作的领头雁”的工作原则,带头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反应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21-09-23 11:00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引凤归巢 太原端出诚意“大餐”

        “风格时尚、家具齐全、免费拎包入住!可休闲娱乐、联谊交友、参加考试培训……”为鼓励大学生留并创业就业,太原迎泽区打造了人才驿站,这是山西省首家以就业创业为特色的“一站式”人才服务综合体,解决就业创业青年住宿难、求职难、融入难等问题,帮助青年人才扎根太原。 山西省首家以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为特色的“人才服务综合体” 走进驿站,简约舒适的装修,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书桌、衣柜一尘不染,崭新的空调、冰箱、洗衣机摆放整齐,还有干净的独立卫生间,水、电、网络齐全。

      2021-09-23 09:48    来源:山西新闻网
    • 中秋赏“镜” 一眼千年

        千百年前的中秋之夜,丹桂飘香,满月和明镜相耀生辉,神话传说中的月宫、玉兔、嫦娥,被人们刻画在铜镜上,栩栩如生。千百年后的今天,“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逢中秋假期开展,一枚枚铜镜,沾染着岁月痕迹,从历史深处走来,映照今人,一眼千年。

      2021-09-18 21:12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倾心为民谋福祉 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5000元能购置一套105m²的房子。”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2021-09-18 16:43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满腔热忱抒情怀 躬身实干解民忧

        “别看我66岁了,干劲儿绝不输你们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新绛县西关村,“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运城采访团的记者们见到了省人大代表、新绛县龙兴镇西关村党支部书记拜惠珍。

      2021-09-17 17:52    来源:山西新闻网
    • 责任在肩显担当 缔造黄河岸畔果乡传奇

        黄河经内蒙折转向南,沿着晋陕大峡谷逶迤千里,出壶口、跃龙门,在临猗县角杯乡一带环抱左右,奔腾而去。这里曾经荒凉寂寞、贫穷和落后,而现却是春花盈盈、夏绿葱葱、秋果灿灿、冬藏满满的万亩林果,处处展现着蓬勃向上的气象。

      2021-09-16 16:21    来源:山西新闻网
    • 聚中西医精华 解百姓困瘼

        “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1+1=2’,往往会有出奇的疗效。”今年38岁的李王杏安是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二科的主治医师,从医12年来,勤于钻研、勇于探索,因人施治、因病施治,在中西医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为数千患者解除病痛。

      2021-09-16 16:04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分别43年,她终于找到亲生父母

        “43年了,我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真的非常感谢你们。”今日,在太原市公安局组织的认亲仪式现场,王晓凤(化名)与亲生父母相拥而泣。

      2021-09-15 16:42    来源:山西新闻网
    • 优化医疗健康服务 走出太原路径

        健康,是群众的期盼。全民健康,是时代的呼唤。

      2021-09-14 17:45    来源:山西新闻网
    • 锦凤还巢 让家乡人吃上“旅游饭”

        碧透的山川、清新的空气、别致的亭榭、灵秀的连瀑……“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运城采访期间,记者们来到位于绛县磨里峪深处的绛北大峡谷,徜徉其中,让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美了!” 绛县地处中条山与太行山的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山水风光,由于无人开发,这里绝美的景色曾经一直无法展现在世人眼前。然而,现在的绛北大峡谷不仅常常游人如织,附近居民也跟着吃上了“旅游饭”,这番景象的背后离不开省人大代表赵云霞的坚持与付出。

      2021-09-14 12:05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心系产业扶贫 谱写小香菇的“致富秘笈”

        秋日的舜乡,丰收正旺,车辆行驶在这片广阔大地上,透过窗户,一座座标准化香菇大棚紧密整齐地镶在道路两侧的土地上,处处显现着香菇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近年来,香菇已成为垣曲县的特色增收产业,百姓们也凭借小小的香菇走上了致富路。

      2021-09-13 15:26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回眸辽金西夏风云 太原古稀老人数百万字书写边塞演义三部曲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写诗,到退休后动笔陆续完成几部近600万字的中国边塞历史小说,家住太原的翟三成老人在追逐文学梦想的路上已经跋涉了六十多年。 翟三成老人正在翻看书稿 童年萌发写作梦想 1947年,翟三成出生于陕西汉中农村,能认字后,家中的一些线装存书吸引了他的兴趣,他常常一读就是大半天,晚上还要点上煤油灯看书。

      2021-09-08 10:44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小康圆梦丨从赵家洼村到宋家沟新村,幸福生活接力跑

        盛夏时节,地处吕梁山连片贫困区的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清爽宜人。出了县城,跨过岚漪河,沿着一条沙石小道走进曾经的贫困山村——赵家洼。

      2021-08-19 10:11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勠力前行的心脏“守护神”

        这几年,常听身边人说有朋友患上心血管病,有人甚至失去了生命。心脏,拳头大小的器官,却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也承载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各医院心血管科的医护人员就是守护我们心脏的英雄。

      2021-08-19 09:49    来源:山西新闻网
    • 为民解忧守初心 当好老百姓的“知心人”

        平坦开阔的道路,靓丽整洁的屋舍,规范有序的商铺……“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忻州采访期间,媒体团走进位于忻州市忻府区的逯家庄村。这座村庄里,公园、学校、村民活动室、文化广场一应俱全,处处展现着美丽乡村的景象。

      2021-08-12 17:05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当好农村发展“领头雁” 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人大代表其实不一定都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能为群众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做点实事,我心里就非常高兴。”在忻州市河曲县,有这样一位来自农村基层的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他近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只为了心中的一个信念——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

      2021-08-11 17:09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挪穷窝摘穷帽 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夏末秋至,阳光格外明媚耀眼,行走在岢岚县宋家沟的街巷间,青砖铺就的路面整洁明亮,路旁房舍错落有致,在一串串红灯笼的点缀下,整座村庄古朴而又宁静。 而在几年前,这座村庄却是十分贫困,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成为了脱贫攻坚最前沿阵地和最难啃的“硬骨头”。

      2021-08-10 16:00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情系“三农”解民忧 让小杂粮登上大舞台

        种类繁多的农作物、各式各样的杂粮点心、琳琅满目的杂粮加工产品……“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期间,记者团来到了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置身其中,稻菽飘香,谷物丰收的景象不时浮现眼前。而这一粒粒小杂粮蓬勃发展的背后,省人大代表、忻州市绿色农产品发展中心主任杨秀林功不可没。

      2021-08-10 13:40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巾帼履职绽芳华 做农村致富领路人

        作为一名民营经济创业者,带领农民创业致富,让身边的人摆脱贫困,是她创业以来一直的梦想;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能够为民代言,更好地反映群众的心声,是她时时刻刻在想、一步一个脚印在做的事…… “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忻州采访期间,记者团走进河曲,从忻州市人大代表、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尤金莲的事迹中,领略一名女企业家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和情怀。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

      2021-08-09 16:21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心装百姓事 做好振兴“梨乡”大文章

        八月是梨子成熟的季节,站在原平市子干乡子干村前的一处山丘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梨树接连成片,在微风的吹动下掀起一番番碧绿的波浪。挂满枝头的果实,也昭示着村民们又将迎来一次大丰收。

      2021-08-09 13:38    来源:山西新闻网
    • 风雨兼程十三载 当好长城“守关人”

        盛夏八月,位于忻州市的偏关县盛放着浓浓绿意,透过这片翠绿,一条崭新的公路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宛若一条飘扬的彩带,这条路便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偏关段。沿路前行,周边的景色尽收眼底,滔滔不绝的黄河水,饱含岁月沧桑的烽火台,民风淳朴的老村落……让人目不暇接。

      2021-08-05 22:19    来源:山西新闻网
    • 你是如何被录取的?直击山西高考录取现场

        “今年高考录取有什么新政策?”“考生被高校录取要经过哪些环节?”“怎样确保公平公正?”……8月4日,在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的组织下,记者探访了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围绕考生和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进行详细解答。截至8月3日,山西共录取考生14.1万人。

      2021-08-04 17:19    来源:山西新闻网
    • 绽放在防汛救灾战场上的“青春之花”

        7月20日后,河南省连降暴雨,郑州受灾,新乡受灾……面对灾情,众多青年学子立即行动,发挥所学所长,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在防汛救灾中绽放出“青春之花”。 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山西学生李林烨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7月15日,她随学校支教团来到河南,洪水来袭,她第一时间加入了救援队,成为了一名抗洪志愿者。

      2021-07-29 17:10    来源: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