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正当时 晋祠大米育出“科技范儿”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4月26日,春耕农忙时节,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的山西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内,一派忙碌景象。不停运转的自动化育秧生产线上,播施底土、播撒种子、覆盖浮土、传送进棚、喷淋给水,一气呵成,“科技范”十足。

智能育秧 为春耕生产“提速”

“育秧的关键在于土壤和水,土壤酸碱度要保持在4.5——5.5,浇水要浇到饱和。同时,要精准控制大棚内温度,一般情况下1周时间秧苗就会出土1公分,40天后就可以插秧了,1个棚育出的秧苗可以栽种100亩水稻田。”高级农艺师张来全介绍,借助机械化的育秧方式,加之改良的土壤配方,晋祠大米秧苗的出苗率已提高至95%以上。

除了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育秧基地,目前,太原市晋源区还在王郭村、花塔村、北大寺村、东庄营村、赤桥村等地配建了自动化的大型育秧基地,实现了晋祠大米育秧的机械化、智能化。由于出苗率高、返青率高、成本低,秧苗这几年的预定量不仅持续递增,还接到不少外地的秧苗订单。

在自动化生产线旁的育秧棚里,最早培育的一批秧苗纷纷露头。“我种水稻快40年了,以前自己催芽,经常发生烂籽、烧芽现象,现在政府帮我们选好种子,又配建了机械化育秧大棚,不仅周期短,还省籽,你看看这新冒出来的芽苗又齐又壮,秋天收成一定差不了。”看着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花塔村村民任富贵高兴地说。

品种改良 大米种出“好味道”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的根基。目前晋祠大米种植主要以改良品种为主,约占种植总面积的九成以上。

经过多年培育,“晋稻17号”“锦稻香103号”种植出来的晋祠大米,晶莹亮白、口感劲道,亩产稳定在600公斤以上,达到了优质高产、绿色安全、轻简栽培等技术指标,已在晋源区全面推广种植。如今,晋祠大米的复种面积达到3500亩以上。

在此基础上,太原市晋源区农业农村局还邀请多位专家遍访各地稻米种源基地,在原有“晋稻17”品种的基础上,又先后从吉林、沈阳等地引进10余种新品种展开示范种植,使得晋祠大米的品种、品质进一步优化。

科技赋能 稻田托起“致富梦”

“今年不仅有优良种子,还要让稻米‘吃’上有机肥,我和农机队联系好了,统一采用无人机植保,新技术、新设备一上,省时又省力,你们就偷得乐吧。”看到秧苗的生产情况不错,太原市晋源区农业农村局的副局长郭建平高兴地将种植计划提前透露给农户们,给大家又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何生产优质稻米?郭建平认为,有机晋祠大米就是当前的种植目标。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今年将增加有机肥投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确保晋祠大米的营养价值更高。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品牌,晋祠大米要为农户们探索出一条科技兴农、品牌兴农之路。”郭建平说,“5月插秧后,农业部门会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展开植保指导,推广使用有机肥和高效低毒无残留药肥,为稻米吃上‘营养餐’,品质高,将来自然不愁卖。”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责编:王晓艳、金环)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