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恢弘的文化值得深层探讨,有机会一定去山西!” “感谢主办方,让我们更加了解山西。”“希望这个系列讲座能一直举办下去,带我们一起看见山西”……1月13日,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系列活动之“文化名家会客厅”迎来收官之作,考古专家、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吉琨璋以“看见山西:晋文化的辐射”为题,带大家了解晋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脉络。
陶寺遗址的千年积淀、天龙山佛首的前世今生、推光漆器的精湛技艺……走进云上文博会VR展厅,山西特有的文化遗产一下子“活”了过来,生动讲述着山西故事,让云端观展的群众不由得被山西文明的博大精深、山西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深深吸引。 云上文博会入口在哪,怎么进?云展厅里有哪些VR展馆,各展馆里看什么?为让大家更直观、更方便地参观云上文博会,元旦小长假前夕,记者深度探馆云上文博会并总结了一份观展指南,让观众进得来、找得到、玩得好。
出版界大咖云端汇聚,共同助力数智科技赋能出版行业;23场精彩直播带书活动,全面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要……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期间,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活动,带给广大读者一场场文化盛宴。 高端论坛赋能中国式出版现代化 12月25日,云上文博会主论坛之一——“数智赋能与中国式出版现代化”高层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
榫卯结构的鸟尊积木栩栩如生;临汾云丘山的美丽风景触手可及;六味斋、清徐葡萄酒等中华老字号的香味似乎隔着屏幕也能溢出来……12月26日,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云端上线,在VR、3D、元宇宙建模等新技术的加持下,各有特色的展厅让人大饱眼福,品种丰富的文博产品令人眼花缭乱,神奇有趣的互动体验让人恋恋不舍。 作为山西省首届云上文博会,本次展会在云端完美实现宣传、搜索、互动、匹配,打造“云上文博会山西模式”。
山西晋城高平市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故里,早在新石器时期,神农炎帝就在此得嘉禾、播五谷、制耒耜、尝百草,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医药文明。12月17日,“让世界‘中意’中国”网络主题活动山西篇采访团走进高平炎帝陵,缅怀神农炎帝开创中华农耕文化的丰功伟绩,挖掘高平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历史。
“馆藏数量上万件,涵盖中医药古籍、书刊、炮制药材、制药器械、图片、重要标本等多个类别。其中,中医药古籍善本3000多册,动植物标本2000多件。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一年的建设成效显著,门急诊人次一年增长14.5%,住院患者人数增长15.6%,三四级手术开展增长14%,医院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郝旭亮介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启动以来,医院影响力持续扩大,民众在家门口就有来自北京的知名中医药专家看病,就医获得感、体验感明显提升。
山西是中医药大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伏羲制九针”创造针灸、“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12月16日,“让世界‘中意’中国”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山西晋中介休市。
配方、浸泡、煎煮、浓缩、加辅料、收膏……12月14日,“让世界‘中意’中国”网络主题活动山西篇启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场展示中医药“晋阳膏方”,普及膏方养生文化,吸引大家了解、品尝。 “山西是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大省,名医名药名方积淀深厚、历史悠久,在发展中医药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
“我们将会同各级各部门,健全工作机制,细化配套举措,持续优化环境,狠抓政策落地,有效提升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促进民间投资扩规模、优结构、提质效,奋力完成到‘十四五’末全省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58%的预期目标。”今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闫中立介绍。
“《若干措施》干货多、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全面释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进一步把政策措施聚焦到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点上,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发展预期。”今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山西省加快复工复产和服务业复苏若干措施》。
他们是严防严控的“侦察员”,是热情服务的“跑腿员”,是传递防疫知识的“宣传员”,太原市新一波疫情期间,各个社区的网格员们迎难而上。组织核酸采样、协调运转、居民保供.......他们在“小网格”中汇集硬核力量,筑牢疫情防控“大屏障”,守护了群众的健康安全。
她们是防控一线的最美“娘子军”,他们是并肩战斗的最强“夫妻档”,他们是活跃在岗位的“抗疫战士”……新一波疫情发生以来,太原市各个社区涌现出一批“逆行者”,他们迅速响应、挺身而出、坚守一线,用一系列暖心举措,温暖了阴霾下的寒冬。 夫妻齐上阵 携手护家园 郝伟强和张小丽是小店区范家堡社区的“夫妻档”居民志愿者。
小雪节令如约而至。新一轮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太原按下了“暂停键”。
“9月28日以来,我省经受了一轮前所未有的输入性疫情冲击,是我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规模最大、形势最严峻、链条最复杂、防控难度最大的一轮疫情。”今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省疾控中心主任冯立忠介绍,截至11月17日24时,我省本轮疫情已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5774例(其中确诊病例1654例,无症状感染者4120例),现有在院隔离治疗1005例。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11月7日是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冬,是冬季的起始。
来到太原市晋源区北庄头村村民赵士信家中,2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赫然陈列着8000余件、400多种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锔瓷藏品。仔细一看,每一件瓷器上都分布着细碎的裂纹,一件件受伤的瓷器,被嵌入小巧的如同“订书钉”一般的锔钉,使得其“破瓷重生”,同时也增添了些许岁月的韵味。
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知识产权保护,这些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1月10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公安机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持续依法严打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犯罪、一体推进“昆仑2022”专项行动和“百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实施意见》结合我省已出台的医疗救助和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政策规定,提出了总体要求: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今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刘磊介绍。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视适老金融服务,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11月3日,在山西银行业保险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渤海银行太原分行、晋城银保监分局等负责人介绍了多种适老服务,为老年人带来便利。 开展老年人专属特色活动 “网点布局过程中,优先在社区集聚区选址,充分考量周边客群、特别是老年人的接受程度,持续增加综合化轻型网点机构数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1+1=2’,往往会有出奇的疗效。”今年38岁的李王杏安是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二科的主治医师,从医12年来,勤于钻研、勇于探索,因人施治、因病施治,在中西医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为数千患者解除病痛。
“43年了,我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真的非常感谢你们。”今日,在太原市公安局组织的认亲仪式现场,王晓凤(化名)与亲生父母相拥而泣。
健康,是群众的期盼。全民健康,是时代的呼唤。
碧透的山川、清新的空气、别致的亭榭、灵秀的连瀑……“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运城采访期间,记者们来到位于绛县磨里峪深处的绛北大峡谷,徜徉其中,让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美了!” 绛县地处中条山与太行山的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山水风光,由于无人开发,这里绝美的景色曾经一直无法展现在世人眼前。然而,现在的绛北大峡谷不仅常常游人如织,附近居民也跟着吃上了“旅游饭”,这番景象的背后离不开省人大代表赵云霞的坚持与付出。
秋日的舜乡,丰收正旺,车辆行驶在这片广阔大地上,透过窗户,一座座标准化香菇大棚紧密整齐地镶在道路两侧的土地上,处处显现着香菇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近年来,香菇已成为垣曲县的特色增收产业,百姓们也凭借小小的香菇走上了致富路。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写诗,到退休后动笔陆续完成几部近600万字的中国边塞历史小说,家住太原的翟三成老人在追逐文学梦想的路上已经跋涉了六十多年。 翟三成老人正在翻看书稿 童年萌发写作梦想 1947年,翟三成出生于陕西汉中农村,能认字后,家中的一些线装存书吸引了他的兴趣,他常常一读就是大半天,晚上还要点上煤油灯看书。
盛夏时节,地处吕梁山连片贫困区的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清爽宜人。出了县城,跨过岚漪河,沿着一条沙石小道走进曾经的贫困山村——赵家洼。
这几年,常听身边人说有朋友患上心血管病,有人甚至失去了生命。心脏,拳头大小的器官,却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也承载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各医院心血管科的医护人员就是守护我们心脏的英雄。
平坦开阔的道路,靓丽整洁的屋舍,规范有序的商铺……“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忻州采访期间,媒体团走进位于忻州市忻府区的逯家庄村。这座村庄里,公园、学校、村民活动室、文化广场一应俱全,处处展现着美丽乡村的景象。
“人大代表其实不一定都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能为群众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做点实事,我心里就非常高兴。”在忻州市河曲县,有这样一位来自农村基层的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他近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只为了心中的一个信念——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
夏末秋至,阳光格外明媚耀眼,行走在岢岚县宋家沟的街巷间,青砖铺就的路面整洁明亮,路旁房舍错落有致,在一串串红灯笼的点缀下,整座村庄古朴而又宁静。 而在几年前,这座村庄却是十分贫困,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成为了脱贫攻坚最前沿阵地和最难啃的“硬骨头”。
种类繁多的农作物、各式各样的杂粮点心、琳琅满目的杂粮加工产品……“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期间,记者团来到了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置身其中,稻菽飘香,谷物丰收的景象不时浮现眼前。而这一粒粒小杂粮蓬勃发展的背后,省人大代表、忻州市绿色农产品发展中心主任杨秀林功不可没。
作为一名民营经济创业者,带领农民创业致富,让身边的人摆脱贫困,是她创业以来一直的梦想;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能够为民代言,更好地反映群众的心声,是她时时刻刻在想、一步一个脚印在做的事…… “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忻州采访期间,记者团走进河曲,从忻州市人大代表、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尤金莲的事迹中,领略一名女企业家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和情怀。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
八月是梨子成熟的季节,站在原平市子干乡子干村前的一处山丘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梨树接连成片,在微风的吹动下掀起一番番碧绿的波浪。挂满枝头的果实,也昭示着村民们又将迎来一次大丰收。
盛夏八月,位于忻州市的偏关县盛放着浓浓绿意,透过这片翠绿,一条崭新的公路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宛若一条飘扬的彩带,这条路便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偏关段。沿路前行,周边的景色尽收眼底,滔滔不绝的黄河水,饱含岁月沧桑的烽火台,民风淳朴的老村落……让人目不暇接。
“今年高考录取有什么新政策?”“考生被高校录取要经过哪些环节?”“怎样确保公平公正?”……8月4日,在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的组织下,记者探访了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围绕考生和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进行详细解答。截至8月3日,山西共录取考生14.1万人。
7月20日后,河南省连降暴雨,郑州受灾,新乡受灾……面对灾情,众多青年学子立即行动,发挥所学所长,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在防汛救灾中绽放出“青春之花”。 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山西学生李林烨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7月15日,她随学校支教团来到河南,洪水来袭,她第一时间加入了救援队,成为了一名抗洪志愿者。
3月12日,省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签署协议,依托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共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4月19日,西苑医院组建第一批赴山西区域医疗中心工作组正式进驻附属医院。
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传统礼服,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而剪纸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其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当旗袍遇上剪纸,会擦出怎样的火花?7月14日,在太原市小店区任美萍女士家中,一件手工“剪纸旗袍”制作完成,其美妙精致让人拍手称绝。
“董主任不仅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也拯救了我们全家。” 7月8日,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显微外科二病区主任董建峰收到一位皮肤癌患者写给他的感谢信,语言真诚朴实,字里行间流露着感激之情,是董主任及其团队精湛的医术让自己摆脱了恶疾,家庭重燃希望之光。
核查实验数据、记录药品合格率、监控药品生产环境......这是太原药业质保部部长赵婷的日常工作。每天早上7点多,她都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闻着空气中浓厚的药味,开启一天的工作。
没有雪糕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你吃过“文物雪糕”吗?7月6日,记者在山西博物院品尝到一款“鸟尊雪糕”,它的形象是镇馆之宝鸟尊的缩小版,可爱呆萌,咬一口,浓郁的奶油中有芒果的丝丝纤维,凉爽美味。 这是山西博物院首次研发的一款文创雪糕,既能代表三晋文化,又被观众熟知,一经上市,备受追捧,延续了鸟尊的“网红潜力”。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一批莘莘学子,满腔热血,抱着一颗“我要当兵”的红心,期待通过选拔考核步入军校殿堂。早上八点半,记者来到山西省高考军校面试体检现场,只见考生们精神抖擞,自信回答考官提问。
“边缘要对齐,缝得仔细,做成的香囊才好看……“端午节前夕,平遥县中医院走进该县实验小学,策划了“巧手做香囊”主题活动,只见五彩丝线在学生们灵巧的小手中上下飞舞。在医生的指导下,学生们将苍术、藿香、白芷、川芎等中草药,填充进缝制好的香囊,教室里散发着中草药的阵阵清香。
宫保鸡丁、红烧鸡腿、凉拌莜面、炸藕合、冰糖雪梨例汤、香喷喷的大米……6月16日,太原双东小学校园食堂开始运行,这是太原迎泽区首家小学校园食堂。中午十一点,食堂早摆满了诱人的饭菜,色泽饱满,香味浓郁,令人垂涎三尺。
生态美、人文美、经济带火爆……6月10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组织了晋源区采风行活动,记者一日看尽“晋源美”。驱车行驶在天龙山旅游公路,呼吸清新空气,漫步太原古县城领略厚重文化,游走在晋阳湖畔,感受繁华夜景。
人间至幸是团圆。谈及宋思楠(化名)和失散十八年的家人相见的场景,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DNA中队民警刘育君再一次为之动容:“她弟弟一直相信姐姐会回来,即便经济并不宽裕,也要用积蓄把老家没人住的房子按原样修好,这样姐姐回来的时候就能顺利找到家。
考场外等候的家长 “这是我第一次买鲜花,送给高考结束的女儿,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祝愿女儿开启新征途,一帆风顺!”6月8日下午4点多,在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门口,挤满了等候考生的家长,令人感动的是,不少家长手捧各色鲜花,满眼期待地望向考场门口。与此同时,不少志愿者们,时不时地为家长们递上一瓶水,一把扇子,或者聊天缓解紧张的气氛。
一个历经烽火的小山村,一段炮火洗礼的艰苦岁月,一场惊心动魄、彪炳史册的太原解放战争,一支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支前”战歌……6月2日至5日,“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山西站)期间,全国各地40余名媒体代表走进太原市阳曲县侯村乡的店子底村,共同追忆那段可歌可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 70多年前,这里是解放太原战役的“大后方”,也是著名的“支前模范村”。
6月7日是高考首日,上午9点10分,在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二层指挥中心,记者通过大屏幕可以清晰看到,全省各个考场安静有序,考生们正齐刷刷地埋头答题,监控实时显示考场情况,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山西设有9552个考场 “这里可以看到全省9552个考场,279895名考生这两天的考场答题全过程,都被监控设备记录,确保山西高考公平公正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