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又到一年割麦时

        又到芒种,这个节气似乎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因为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参与过麦收了。 这个节气,在我的童年简直是一场噩梦!听奶奶讲,那个年月,芒种割麦是一年中的大事,一家男女老少齐上阵。

      2025-06-18 09:5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退休证里的煤屑

        初夏的潮气漫进窗缝时,老李又把暗红色的退休证摸了出来。封皮被磨得发毛,翻开内页,几张泛白的老照片簌簌掉落。

      2025-06-18 09:5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蝉鸣的盛夏宜“私奔”

        “六月,宜慵懒、宜微醺,宜与晚风作私奔。”在朋友圈看见闺蜜发出的文案,便知已是周末休闲时光。

      2025-06-18 09:5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夏至一碗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这句谚语在我老家如同田埂上的野草一般,根深蒂固地长在人们的口耳之间,也长进了生活的日常里。 在我们那儿,乡亲们管煮好的面条叫“汤”,热乎的带汤面是“热汤”,那过了井拔凉水、清清爽爽的捞面,则被亲昵地唤作“冷汤”。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向新而生

        站在幼儿园的窗边,看着孩子们用五彩积木搭建出“丹河新城”的微缩景观,我的思绪飘回了10年前。那时的孩子们,还只会用积木堆砌简单的“煤矿”模型。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柿子树

        老家的东侧崖地里有一棵柿子树,也不知是何人所栽,自打我记事起,它便已立在那里,枝干粗壮,树皮皲裂如同老人的手纹。 记得每年中秋过后,柿子便红了。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走笔三晋

        古城韵 赵子琦登峰 李青默逐墨寻幽 孙程祥春山 刘达云影随风动 王爱忠云横秀岭 郭俊生山水清音 刘刚 山西表里山河,风景独绝。三晋大地文脉绵长,古迹星罗棋布,无不彰显着山西璀璨的文明与悠久历史。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李顺通书法作品

        唐风晋韵发上等愿 结中等缘 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 寻平处住 向宽处行 李顺通,笔名晋阳生,现任山西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西大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山西省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湖光山色

        邢占平摄 .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回望——吴德文捐赠绘画作品展

        吴德文是一位艺术造诣深厚的艺术家,2024年,吴德文子女谨遵父志,甄选了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70幅佳作捐赠给山西博物院。5月31日,“回望——吴德文捐赠绘画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开展。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深深浅浅的车辙

        制图:王 静 父亲不骑自行车已然多年,可他奋力蹬车的身影,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上初中时,我在离家十里的中学住校。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门里门外

        我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看到这个故事的。手机屏幕里,一群小学生挤在广东湛江一家狭小的童鞋店里,有的趴在柜台写作业,有的盘腿坐在地上看电视。

      2025-06-18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岚县的花

        由兴县前往岚县,因为下雨,一路低速行驶。秋雨已成连绵不绝之势,河流洪水向西奔流。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太行人家(国画)

        冯春锁作 .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芫荽之用

        许多人不吃芫荽,认为其特殊的香味近乎臭,希腊语中的“芫荽”即有臭虫之意。下馆子吃饭,服务员问有无忌口,这所谓的“忌口”大都包含芫荽。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古镇茶干

        清明时节回乡祭祖,恰有山西战友同行,便想以高邮特色美食款待。最终选定了位于界首镇高邮湖畔的芦苇荡生态湿地度假区作为就餐地点。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更高的地方

        谭坪塬,你可能不知道,而我不可能忘记。那里是我的家乡。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油灯的影子

        油灯在时间的长河里渐行渐远,而在我的记忆中还摇曳着油灯的影子。它串起了我时间的碎片,凝结着我的生活印记和气息,荧荧灯火中多少欢乐与憧憬让我遐思无限。

      2025-06-18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积善有余庆

        古语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言揭示了善行积累与家族福泽延绵之间的深刻关联。

      2025-06-17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李安红:雕光塑影诠释生命的律动与精神

        李安红近照。“‘雕光塑影’李安红雕塑艺术作品展”现场。

      2025-06-17 09: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19世纪以来西班牙油画真迹展

        “毕加索、达利与超现实主义艺术——19世纪以来西班牙油画真迹展”将于5月30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在世界艺术史中,西班牙艺术家以其强烈的创新精神和革命性思维,在现代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2025-05-21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裁云剪水镂晋韵

        瑞犬送宝 崔春梅连生贵子 赵宝仙爷孙俩 吕慧戏曲脸谱 邱云霞戏曲系列 段吉庆贺寿 刘桂兰戏曲脸谱 张多堂纺线线 李建尚富贵吉祥 王春秀 一纸乾坤,万象生辉。当黄河的浑厚与太行的峻拔浸润心头,当千年的文脉与民间的巧思凝于刃尖,山西剪纸便以最朴素的纸张为舟楫,载着山河气韵、人间烟火,在方寸间驶向艺术的辽阔之境。

      2025-05-21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李二保漫画作品

        不求华丽,不事张扬,不受人欺灌浆为荷而来 李二保,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水墨漫画研究院院长、山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漫画学会会长。

      2025-05-21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别样的故乡

        故乡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它亲切,熟悉,遥远,温暖,好似一汪大海,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澎湃着,每一次波涛汹涌时,乡愁便化作阵阵的潮起潮落,雪白的浪花拍打在海岸上,为我们的心灵抚去褶皱。而我的家乡天镇,是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的一座小县城,作为一名离家求学的大学生,再次回到家乡,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它,发现了一番别样的烟火人情。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大叶茶

        高速路上行驶到中午12点,爱人说:“咱们就近下去吃个饭,歇一歇吧。” 其实,驾车再往前30多公里就到我的老家霍州了,那里有酥肉臊子面、荞麦碗团、凉粉、烧饼等,可选的饭食很多。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与幸福撞个满怀

        小城,宜居之地也。街道旁,花红柳绿;公园中,曲径通幽;商场里,百货集萃。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墨韵平遥(国画)

        解刚作.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爱上岚州城

        10岁那年深秋,父亲踩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载我进城。车轮碾过乡间土路的沙沙声里,岚县县城的轮廓渐渐清晰:青瓦覆顶的临街店铺错落有致,木门上的铜环在秋阳下泛着温润的光;百货商店的木质柜台油漆剥落,却整齐码放着五颜六色的搪瓷盆;街角烧饼炉腾起的面香混着炒瓜子的焦香,在坑洼的砂土路上飘荡。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愿岁月温柔以待

        恍若一梦,不觉就是小半生。母亲老了,我也年过不惑。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对话苏童:文字是心灵的刹车片

        苏童简介 中国当代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妻妾成群》《红粉》等先后被改编成《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粉》等影视作品。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麦田·麦子

        晋南故乡,流传着一句农谚:三月十八,麦怀娃娃。说的是农历三月十八前后,麦子到了孕穗时节。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碧野

        孔祥秋摄.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掌心之水

        下午6时,我准时离开家,到大园里去。这是我的日常。

      2025-05-21 06:4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因白起屯兵而得名的“屯城村”

        屯城村位于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距县城15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屯城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因春秋战国长平之战时秦将白起曾在此屯兵而得名。

      2025-05-20 10:0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融化坚冰

        “我真没抽烟!”儿子红头白脸地辩解着。“是小豪心情不好,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他一个劲儿抽。

      2025-05-20 10:0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领悟知足的真谛

        人常言“知足常乐”。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认为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放纵欲望。

      2025-05-20 10:0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让笔尖与书笺共舞

        当橘黄色的台灯光漫过案头,微风轻拂书页,我总会郑重取出笔与本子。一旦邂逅让我心动的句子,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抄录下来,这是只属于我与书的私密约会。

      2025-05-20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后庭花·小满

        夏来春去方三五,日新如序。酴釄犹恋风中絮,百花休妒。

      2025-05-20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渔歌子·小满

        祭拜车神客意匆,子规高唱唤熏风。荷叶翠,石榴红,无边新麦浪几重。

      2025-05-20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情趣谈》,给人生投一道情趣之光

        第20个世界读书日那天,我收到郑学诗先生出版的新著《情趣谈》,在表达祝贺之余,为他毕生深耕美学领域,于耄耋之年苦心孤诣创作并推出这部专著充满了敬慕之情,也生出一番感慨。美学界权威阎国忠教授在序中给予高度评价,称“据我所知,迄今还没有谁提及作为美学范畴的情趣”“学诗的一部《情趣谈》,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口,使我们从中既看到了一个充满情趣的世界,又看到了一颗充满情趣的心灵”。

      2025-05-20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忆王孙·小满时节

        清风吹绿院边槐,细雨绵绵润石苔,布谷声声喜气来。枣花开,万顷新苗孕宝胎。

      2025-05-20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减字木兰花·小满

        夏来十五,欲谢酴醾还恋故。布谷情深,唱熟黄梅栖绿阴。

      2025-05-20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针一线缝补生活的诗行

        小镇的春风,宛如温柔的使者,轻拂着每一个角落。在这个小镇上有一家修鞋铺,服务贴心,口碑极佳,我便循迹而来。

      2025-05-20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黄桃罐头

        周末看望母亲,看到桌上放着两瓶她刚从超市买回的黄桃罐头,圆滚滚的大玻璃瓶,可以旋开的银白色金属盖。隔着晶莹的玻璃,里面的果肉色泽诱人,果汁黏稠,仅是看看,一股子甜糯便轻轻划过舌尖。

      2025-05-20 09: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读颜真卿法帖,悟千年廉直魂

        都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字迹是一个人心境的表白,情绪的流露。偶然读到颜真卿的《乞米帖》,惊讶之余,才真正领略颜真卿为官不贪财、居家俭约的可贵品格。

      2025-05-1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读书趣谈

        唐人王贞白有首七绝《白鹿洞诗》流传颇广:“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一寸光阴一寸金”常被人拿来勉励惜时,久而久之,反比全诗更有名。

      2025-05-1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春食雅趣

        春日,天地间满是蓬勃的生机。在这美好的时节,古人不仅沉醉于春日的烂漫风光,更在饮食中融入了对春天的热爱与诗意,演绎出诸多春食雅趣。

      2025-05-1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花儿依旧别样红》,雪线上的精神绿洲

        《花儿依旧别样红》蔡淼著 北岳文艺出版 该书选取了作家蔡淼近年来创作的十个中篇小说,通过艺术升华的手段再现了留疆创业的外省青年、高原支教的援疆教师和医生,以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感人至深的援疆情。本书聚焦于援疆这一现实题材,书写了援疆青年们甘于奉献、热情奋斗,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的故事。

      2025-05-1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晋祠博物馆 多元文化活动探索博物馆创新路径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佳森)5月16日至18日,晋祠博物馆推出“时光探索文脉传承”系列文化活动,通过“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社教课程、民乐表演、傅山人文历史展等多元形式,探索博物馆在时代变革中的创新路径。 据介绍,晋祠博物馆联合太原市双塔西街小学,共同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历史启蒙课。

      2025-05-1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山西博物院 师生在“无边界历史教室”中感知历史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佳森 通讯员 赵士明 李锐 陈凯)近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山西博物院社教团队走进平顺三中,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活动通过少年博物课、互动拼图体验、流动文物展览等形式,让师生们沉浸式体验“无边界历史教室”的无穷魅力,共同开启一场历史文化探索。

      2025-05-19 11: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