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以“白刃格斗英雄连”为原型的院线电影《血性胆魄》在革命老区武乡县正式开拍。 1940年8月,百团大战打响后,八路军129师25团8连在晋中市寿阳县大落坡村与日寇展开一场惨烈的白刃反击战,一举打破了日军拼刺刀不可战胜的神话,被八路军总部授予“白刃格斗英雄连”荣誉称号,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的必胜信念。
《挑山女人》剧照。 近日,临汾眉户剧团一朋友邀我看戏,说排了一部新剧目《挑山女人》,主演是许丽君。
《砖砌窑洞》吴根喜摄于临汾汾西。 用执着的信念把一项看似普通的爱好做到极致,也可成就一项事业。
6月8日,由天津美术学院与省美协联合主办、省文化馆承办的“雕光塑影”李安红雕塑艺术作品展在省文化馆举办。 李安红,雕塑家、艺术教育家,出生于山西太原,在天津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担任高等美术院校艺术教育工作20余年。
《中条山上党旗红》剧照。 山西,不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而且是浸润着革命先烈们热血的黄土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红色记忆。
谢啸天 三晋出版社文史编辑部编辑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由三晋出版社出版,李广洁编著。 古建筑是重要的文化遗存,风格独特、技艺精妙,艺术价值、建筑价值、旅游附加值都很高。
读完聂尔的散文集《最后一班地铁》,我坐在书桌前好长时间一动不动。我知道,这本书中的许多文章,仍在重重地敲击着我的灵魂。
贵溪,名不见经传,其美其秀和快速发展,源于这块土地的特殊的文化属性,以及淳朴而源远流长的民风。 一日,刚刚从方志敏烈士的故乡做客而别,弋阳腔的动人旋律还在脑际萦绕,就往鹰潭市属的贵溪市去采风体验了。
“若要富,多栽树。”一声声农谚响起来了。
6月7日至8日,由省嗓音研究会主办的“跨界融合·声动未来”2025年嗓音健康与科学论坛在太原举行。论坛以“医学与艺术交融”为主题,旨在构建新时代嗓音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医学与艺术嗓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提升全民嗓音健康保护意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嗓音训练规范化发展。
鲁迅在谈到他的创作时说过,他写人就是“杂取种种,合为一个”。鲁迅对自己的认识是清醒的,纵观他的思想发展史,就是杂取诸家、拿为己用的历史。
《闻喜花馍》是北岳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西省保护成果丛书”中的一册。 闻喜县以花馍著称,闻喜人早已将花馍融入他们的民风民俗中,对于他们来说,闻喜花馍不仅仅是果腹之食,更是与他们的人生大事、节日庆典密切相关的必备之物。
江南,是一幅水墨画卷;而苏州,则是这画卷中最温婉的一笔。狮子林始建于元至正二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既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脉与灵魂,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与内涵。文化资源往往会凸显原生态地方的文化特征和历史进步的活动痕迹,既有地域特色,又有人文价值;文化资源既有物质形式,也有非物质形式;文化资源包括风景名胜、文学艺术、传记传说、民俗物产、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
谢孝发 乔维琴作.
2025年6月6日晚19:30,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益事业保障中心、山西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与山西省钢琴学会共同演绎的“表里山河·五岭之南·百年琴声”钢琴作品赏析音乐会在山西大剧院音乐厅隆重上演。本场音乐会汇聚了来自广东与山西两地的杰出钢琴家与学者,以跨越地域的音乐对话,展现了岭南文化与三晋风情的独特魅力。
马占淳老师为学生示范扎染方法。 6月3日,新疆阜康市第一小学的扎染社团活动室里,蓝白相间的布料衬得孩子们的笑容格外灿烂。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阳城正通过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以乡土故事为纽带,以村史编纂、文化展馆建设和产业融合为路径,探索出一条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
选手们在比赛中。本报记者王荔摄选手们在比赛中。
本报讯(记者王荔)当西班牙的艺术星火跨越万里,在千年古都太原绽放,一场关于艺术、文化与文明对话的深度叙事正在展开。自5月30日山西博物院开展“毕加索 达利与超现实主义艺术——19世纪以来西班牙油画真迹展”以来,展览热度持续攀升,吸引了大量观众观展。
走廊像一条倒悬的麦田,脚步声是掠过麦芒的风。护士们躬身穿过这条狭长的通道,她们的脚步声很轻,在寂静里播种时间的碎屑。
娘在老家住了不到一个月,竟又惹出了麻烦。 这不,时针已悄然指向深夜十二点,我和妻子刚刚进入梦乡,手机铃声忽然打破了宁静,二嫂带着哭腔在电话那端诉说着委屈:“老四啊,娘非要说是我偷了她5000元钱,这可真是冤枉死我了。
甜品主菜主菜开胃菜主食主食头汤 这是由芙蓉酒楼研发的一组晋菜宴席,这款宴席在遍访民间乡里的乡土民风,把传统的、民间的、现代的制作技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把寻常百姓家常菜得以完美升华,还体现出口味多样化,色彩丰富化,营养配比合理化,器皿新颖化的良好效果。 小米、莜面、藜麦、玉米、黍米面、豆面在这套宴席菜品中都有充分体现,可以让食客在享用三晋大地五谷杂粮甘醇美味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山西滋味各异的地方风味。
初夏的暖阳斜斜地洒落下来,斑驳地照在那棵古老的桑树上。桑树的枝桠伸展得悠长而有力,仿佛是大地的守护者,静静地守望着季节的更迭。
我住在这条巷子里已有十年了。巷子不宽,两旁的砖房挤挤挨挨,墙皮剥落处露出青灰色的砖块,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
这段时间,血压偏高,咽喉炎又犯了。以前我一直用西药治疗这两个毛病,症状减轻了,但断不了根。
5月10日,“新时代作家大讲堂”走进太原博物馆。本报记者康少琼摄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5月10日“新时代作家大讲堂”走进太原博物馆,以“博物馆研学”的形式,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文史爱好者“走读锦绣太原城,领略中华五千年”。
《遇见赵树理》视频截图。 4月下旬,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举行期间,山西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推出三集文化探寻节目《遇见赵树理》,让“赵树理式”的创作风格再次引起广泛讨论。
本报讯(记者史莉)近日,我省书法家杨拴明的“一笔空心字”和“组合字”作品,同时亮相2025迪拜世界艺术博览会和维也纳“中文日”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创新魅力。 杨拴明是我省岚县人。
五月的晋阳湖畔,书香与文脉交织成章。在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的余韵中,首届“名作欣赏杯”全民阅读书评大赛优秀作品发布活动于5月10日在太原举行。
我的孩子很挑食,诸如芹菜、胡萝卜、洋葱之类的蔬菜,他一概不吃。我担心他摄取的营养不够,逼着他吃各种蔬菜,每次都闹得很不愉快。
疫情初期,我曾在阳台上种过一盆葱。那不过是个废弃的酸奶盒,填了些楼下挖来的土,插上几根带根的葱白。
进入五月也进入了婚庆高峰期,不由想起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婚礼,俭朴而热烈。 那年,我住在东岗粮库宿舍,院里住着30多户职工家属,陆续有适龄青年结婚,遇上喜事,小院里就沸腾起来了。
太行仪表厂建厂四十周年参会人员合影。 一张昔日厂庆的合影,把我的思绪拉回到34年前。
从县城搬到市区去住,又从市区搬回县城,其间间隔了三年时间。而从县城到市区,中间只隔着一个湖,湖中有一条直达的公路,也只有几分钟的车程。
周末,我回乡下看望父亲,被村头的大爷逮住了:“刚子,你能不能帮我个忙啊?”我说:“您说吧,只要我帮得上!”他说:“我想在家里开个书店,可我大字不识一箩筐,你能不能带我去买书?”我说:“当然可以。只是,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您开书店赚不到钱的。
有人说,若觉生活没味道,暂且读读汪曾祺。“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郭兴?何许人也?同名同姓者成百上千,自然没人知道这个名字对应的是谁。但如果说“郭三刀”“郭刀准”,不少老大同人还是有印象的。
我们这群新兵一到格尔木,便深深地记住了格尔木,是那种刻骨铭心的,至今回想起来仍有哀叹。不是因为格尔木坐落在盐湖上,吃盐不花钱;也不是格尔木宽阔平坦,开着汽车任意在鹅卵石的砂石滩上自由驰骋;更不是格尔木多民族聚集,令人眼花缭乱,而是在格尔木得了一场“痢疾”,人人都被折腾得死去活来。
凤纹模汉画像石饕餮纹贯耳铜壶僰马盘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这里,有镌刻千年记忆的汉画像石,在刀刻笔痕间诉说先民的智慧;有凝萃技艺巅峰的青铜器,在斑驳锈迹里见证古代匠人的匠心。
我现在就在您的家乡,沁水县的尉迟村。它坐落在大山里一片相对平缓的山坡上,西靠大凡山和凤凰山,东有沁河水流过。
20年前,老爸一退休,就带着老妈从老家来到我生活的这座城市,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来到我的家里。 那时我30岁出头,作为一家发行量超百万份的都市报记者,每天忙得昏天黑地,很少陪老爸老妈在这座于他们而言很陌生的城市里走走,认真看看我生活的地方。
裴希敏作 .
昨夜,田田从西安给我发来信息:“哥,任姨因病已经离世,遵照她生前遗愿,后事一切从简,未惊扰亲友,我也是刚刚收到信息……”直到今早,我才看到这条微信,心底涌起一阵酸楚。母亲去世3年后,我第一次有这样心痛的感觉。
第二天就是四月了,到处是花海。 黄河岸边的龙门山,有个桃花沟,桃花满山。
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同市广灵县不仅有“山水广灵、生态之城”的美景,还有无数原汁原味的风味小吃。
20世纪80年代,我为太原几位著名画家每人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每篇只有千字,抓取了每位画家最鲜明的艺术特点。其中,1981年为赵梅生先生撰写的《气象万千在“变”中》,写于他太原首次个人画展之后,那是我观展时心底涌动的感慨,后来才知晓,这或许是最早评说他艺术特色的文字。
我非常喜欢逛各种博物馆,算是个博物馆“老玩家”了。从大学时代开始,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总要挤出时间去当地的博物馆转转。
单位有一个关系特别好的小姐妹,加班累的时候,偶尔会去她的办公室和她小坐一会儿。我坐在沙发上,正好看到一缕阳光斜斜地洒在窗台一盆开得正艳的五叶梅上,真艳丽、真漂亮,一时欣喜满怀。
五月的晨光中,我们驱车前往万荣县皇甫乡东杜村。这个坐落在峨嵋岭上的小村庄,因2005年编纂出版的《东杜村志》而闻名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