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赛区)4月下旬进行网上报名、评审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赛区比赛(以下简称“比赛”)将在4月下旬进行网上报名、评审,拟于2025年5月下旬进行现场赛比赛。 此次比赛由山西省教育厅主办,山西财经大学承办。

      2025-04-21 09:3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阅读+美食”山西首家书香主题餐厅正式开放

        山西首家书香餐厅吸引不少年轻人驻足打卡。 “这场阅读盛宴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传承。

      2025-04-21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来青铜博物馆,“遇见”中华古籍里的山西先贤

        山西青铜博物馆内,公众聚精会神欣赏古籍。傅增湘题跋的明影抄宋绍兴淮南路转运司刻本《史记集解》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25-04-21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探索山西古代壁画的隐藏秘密 这场讲座让壁画“活”了

        解码山西古代壁画,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专家学者共话古代壁画的密码。

      2025-04-21 09:3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诗词中柳色新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柳树是一个永恒的意象。它那柔美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曳,仿佛一位温婉的江南女子,向世人诉说着千年的情思。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从古人植树看为官要旨

        春情萌动,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其实在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改善和保护树木的描写,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是为官要旨的缩影。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茶香中的学者风流与历史脉动

        《一个人的茶文化史——姚国坤传》 潘城 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详细、生动地书写了“茶界泰斗”姚国坤的茶叶人生,并借此展现了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国当代茶文化史。姚国坤是一位最典型的茶界主流公共知识分子代表,西泠印社“五老”之一的林乾良誉他为“茶界泰斗”。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高考”时的“怀挟”

        在我国古代“高考”考试中,除了考前的试题泄露和考后的誊录作弊以及考试中间的传递和枪手替考外,大家用得最多的作弊手段就是怀挟。 尽管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考场纪律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但还是有人以身试法,使用各种手段进行作弊。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宋朝“国足”的阵容

        从北宋开始,中国便悄然开启了类似现代足球运动的篇章。足球比赛在宋代被称作蹴鞠,在当时是一项极为热门的体育运动,其热度之高,即便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能感受到当时人们对它的热爱与痴迷。

      2025-04-18 15:53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花开富贵(国画)

         贺保国作.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戏见万象 方寸载道

        小戏小品是一种短小而精悍的戏剧艺术形式,是活跃在文化战线上的轻骑兵。近日,“演绎时代精彩讲好太原故事”太原市小戏小品专场演出,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喜闻乐见的小故事,生动展现了太原的城市风貌、人文情感和时代新声,传递了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在光影流转中致敬“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雄兵出击》剧照 2025年,适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不仅筑牢了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更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绵山行思

        久有凌云志,拜谒介子山。 介子并非山的本名,它的本名绵山,后仰介子之名而闻晓天下。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永济市举办“舜风唐韵·魅力永济”书画展

        4月10日,永济市美术馆举办“舜风唐韵·魅力永济”——张军社中国画作品展活动。 展出的百余幅作品涵盖山水、人物、文物等壮丽景色的传统画作,其中“蒲坂揽腾”气吞山河、雄浑壮美,中条山的苍翠叠嶂、九曲黄河水流不息、鹳雀楼的雄伟壮观等景色尽收眼底;“问道五老峰”以书入画的笔法,让峰峦暗藏金石气韵,画中五座雄伟山峰紧密相依,但又峰头林立,如同五位老者礼宾列坐侃侃而谈;各种场景的人物画不拘泥于形似,更重于神似,或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物的灵动身姿、或借浓淡相宜的墨色晕染出人物的神韵气质。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在山峰之巅探寻生命的意义

        读完《比山更高》这本描写中国自由攀登运动的非虚构纪实作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那些攀登者信奉的“自由是一种信仰,而攀登却是通往自由的道路”理念、勇于在充满危险的悬崖跳舞的探险精神,充分展现出了自由攀登这项运动的魅力与残酷。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芳菲四月品书香

        翠色扶摇舞春风,几树花影映日红。世人皆道春光好,我独以为,人间至美,莫过于这人间四“阅”天——阅读之“阅”,亦是阅历之“阅”。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春风吻脸的日子

        农历的三月,如同飘浮着的梦想,有着春天的魂,却又荡漾着冬天的神。 农历三月的天阴晴不定,昨日还是阳光普照,今儿却又像变了个人似的,冷气袭人,因为刚刚还拉着农历二月的尾巴,所以有了“二八月、乱穿衣”的万千景象。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读书是通向外部世界最好的路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全民阅读对于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构建核心价值、促进社会公平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让书香浸染心灵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似乎习惯了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获取资讯和知识,纸质书籍和传统图书馆逐渐淡出了许多人的视野。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遇到了杨素秋博士的纪实文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图书馆的价值,感受到了书香背后那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感。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特别策划·悦读山西

        关志英 北岳文艺出版社集木工作室编辑郝丽娜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影视表演系主任 《平遥纱阁戏人》 内容简介: 《平遥纱阁戏人》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纱阁戏人是流行于山西平遥的一种纸扎艺术,集彩绘、剪纸、雕刻、戏曲等多种艺术综合于一体。

      2025-04-18 06:5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父亲的飞鸽牌自行车

        小时候,父亲有一辆飞鸽牌自行车,这辆车对于我们家来说十分要紧。父亲的自行车是1960年买的,那时候父亲需要用自行车从姥爷家所在的村买粮食,后来父亲需要骑着自行车每天上下班。

      2025-02-26 07: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堂难忘的音乐课

        1972年9月至1974年8月,我在山西省建筑工程学校上了两年学,其中的一堂音乐课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破天荒地安排了一节音乐课,老师教我们唱歌,同学们非常开心,因为它为枯燥的学习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能够释放压力,抒发情怀,获得心理上的慰藉。

      2025-02-26 07: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草木经纬

        我出生在华北平原的一个小村,一百公里以内没有山,一公里内没有河。村子很小,从村西头走到村东头,连三分钟都用不到。

      2025-02-26 07: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中年悟“中年”

        时光流转中,悄然跨进了中年的门槛。或许是在一次家庭出游,于嵩山之巅,当一位青春洋溢的大学生羞涩地举起相机,轻声叫我“阿姨”,请求我为她们拍照时;又或许是在全区运动会的名单上,我的名字被自然而然地归入中年组之时,我才恍然惊觉——中年,已悄无声息地降临在我身上。

      2025-02-26 07: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走在一条马路上

        人到中年,突然发现,在我生活了30多年的小城,于一条马路上的起居、往返、相守、困顿,便完成了我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成为我度过时间河流的方式。 这条马路的前身是农舍与稻田。

      2025-02-26 07: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们想要全世界知道真相”

        “从外祖父拍的照片中,我看到了真实的日本侵华历史,我害怕、震惊,无法入睡。”近日,法国小伙马库斯·德雷特斯带着600多张照片来到中国…… 2月20日,上海市宝山区新闻办向记者透露,目前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已接收了照片,后续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鉴定。

      2025-02-26 07:2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有图有真相 这些日军侵华罪证抵万言

        近日,法国青年马库斯携带其外祖父拍摄的600多张反映日军侵华罪行的珍贵照片来到中国,意在捐赠给相关机构。这些照片记录了日军在上海等地的残暴行径,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

      2025-02-26 07:2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杨靖宇一封信件档案公布

        据新华社电 吉林省档案馆2月21日首次公布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的一封信件档案。这份形成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珍贵档案,为研究东北抗联配合全国抗战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新实证。

      2025-02-26 07:2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迎春

        张成林摄.

      2025-02-2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寻一片新天地

        朋友送我一株虎皮兰幼芽,是从他养的一大盆里分出来的,说你拿回去栽吧,很好养的。 我把虎皮兰幼芽捧在手里,和手指一般粗细,但还不到手指长呢,就像一枚破土而出的竹笋,翠绿娇嫩,叶片上若隐若现的花纹,使它看上去真的就像卷起来的一小块虎皮——绿色的虎皮。

      2025-02-2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风过西姚温

        时光的脚步急匆匆跨过腊月门槛,喝了“腊八粥”,装扮一番,骑上电动车,顶着刀子似的寒风向我包联的西姚温村疾行。无论冬夏,我都喜好穿行在神潭大峡谷至万固寺的彩虹步道上。

      2025-02-2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时光深处的记忆】“半坡”寻旧迹 忠义韵长舒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2月12日元宵节,太原市半坡东街上照例花灯高挂。街边小店里香气四溢、软糯可口的元宵,引来一众食客竞相品尝。

      2025-02-2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治未病”良方守护壁上乾坤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之地,也是北方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带。悠长而波澜壮阔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三晋文化。

      2025-02-2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人生中的冬季

        下雪不冷消雪冷。这句民谚其实表达的是一种相对论,大雪纷飞也是十分寒冷的。

      2025-02-2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话说文物】骨质口簧、铜铃、土鼓、鼍鼓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主讲人:朱慧 陶寺遗址出土的29件乐器,包括鼍鼓、特磬、陶铃、铜铃、骨质口簧等。鼍鼓,是用鳄鱼皮蒙的鼓,只出现在王级大墓里。

      2025-02-2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三晋寻古韵 一眼越千年】千年华严 东方之光

        大雄宝殿外观。合掌露齿菩萨塑像。

      2025-02-2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二月二点灯盏

        在我记忆深处,二月二的灯盏,是摇曳在岁月长河里的温暖火光,承载着悠悠古韵与浓浓乡情。 我生长在依山傍水的小村落,那里的人们遵循着古老的习俗,二月二对我们而言,是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

      2025-02-26 06:4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永远的山道

        通往矿井的山道,依旧曲曲弯弯;刚出井的矿工,脸庞依旧仅有齿牙亮白的乌黑。托山、土朱、一平硐,这些隐伏冷水江市群山的金竹山煤矿矿区,为千门万户捧出光明与温暖的地方,年过八旬的老作家、金竹山煤矿“终身矿工”谭谈走在40年前常走的山道上,沉稳而略带兴奋,像踏着滑落峰顶的阳光去接又一个8点班或4点班。

      2025-02-26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五德司晨(国画)

        乔亚丁作.

      2025-02-26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临水三韵

        背依青山诗意存 引领我进入这个村庄的是这个村庄的名字。临水村,我喜欢这个名字。

      2025-02-26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幸福的秘诀

        最近爱上跳广场舞,没想到这里竟藏着幸福的秘诀。 每晚夜色降临,公园的广场上就开始热闹起来,大人们在这儿唱歌跳舞,小孩子在这儿嬉戏玩耍,还有人摆摊卖各种吃食和各色玩意儿。

      2025-02-26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素颜文峰

        难把菱花照素颜,试临春水插花看。 用王岩的诗句来形容宁德的文峰村,我觉得是很贴切的。

      2025-02-25 10:5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荞香忆情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在吃了十八年黄土高原美食之后,我跑去了东北——一个食物厚实且淳朴的地方。 东北菜最大的特点是有味儿。

      2025-02-25 10:5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因“陶寺遗址”而闻名的陶寺村

        陶寺村位于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距县城10公里,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陶寺村因“陶寺遗址”而闻名。

      2025-02-25 10:5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中国的家与家文化

        我想要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 我想要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

      2025-02-25 10:5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静观冬天(外一首)

        静观冬天 隔着一排栅栏 静观冬天 空旷的原野延续空旷 空旷的苍芎延续空旷 只有风,带着寒冷和锐气 征服着方向 我发现我的生命 一只脚走在这个季节 一只脚走在另一个季节 两只鞋子不停地 重复着往日的流浪 在季节的深处 等待雪的到来、梅的绽放 在看不见的地方 河水流成冰床 候鸟纷纷坠落 雪地上的那枝梅 孤山下,雪地上的那枝梅 是从春天斜逸伸出的 在空旷中,点燃 四野的颜色 这枝梅,像待字闺中的美女 承受着岁月的苦寒 在雪花飞舞中 更显孤傲 走近这枝梅,你会发现 在点点红色间 最上面的那一朵 开得最为妖娆 这枝梅开得最红之际 正是天最寒冷之时 风是刺骨的 从早吹到晚 梅的一生,绽放是最好的结局 那里有它全部的幸福 一瓣一瓣飘落中 我看到的是宿命 □姚碧波.

      2025-02-25 10:5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是谁在拨动心弦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25-02-25 10:5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七十五年对光明的守望

        今年是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扶贫工作组驻村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我亲身参与这项工作也已经有五年了。这五年里,我积极认真地去做这项工作,收获很多。

      2025-02-25 10:5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乔姓得姓始祖为桥勤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以物事为氏。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等资料所载,黄帝姬姓子孙中有以山(桥山)名为氏者,后去“木”以乔为氏。

      2025-02-24 07:5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的爱竹之心

        我常赏竹,看漫山遍野的毛竹,院子里的紫竹,公园里的罗汉竹,还有山民种植的雷竹。那竹子,用途广泛,可作用材,工艺雕塑,编制器具,竹笋还可食用。

      2025-02-24 07:5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