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不要用“二分法”看世界

        单位现金员退休,由我来接任。 记了两个月的账,要做个累计,累计的结果很简单,每个月的借方贷方和余额都有合计,累加一下就行。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五十年前母亲种辣椒

        我们平遥人爱吃辣椒,平遥的辣椒好吃,母亲曾是乡亲们公认的种辣椒高手。 种辣椒之前,要先烧制火土,这是一道特殊的工艺。

      2025-04-09 09:2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刻在石头上的村规民约

        近日村游,在原平大林乡的新野庄村发现一块石碑。笔者识读,原来是清朝咸丰年间刻在石头上的村规民约。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董村戏台 蒲韵悠悠

        永济市卿头镇董村,有这样一座历史悠久、构造精巧、形制古朴的戏台。它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村戏台。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话说文物】晋公盘

        晋公盘局部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它是流落海外又失而复得的沧海遗珠;它是能工巧匠呕心沥血的旷世奇作;它是一代霸主对远嫁爱女的殷殷嘱托;它是穿越2600年依旧生动鲜活的“水上苑囿”。它,有一个简洁而大气的名字——晋公盘。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枣蛋馍

        枣蛋馍,山西夏县特有的非遗面食,这独一份的文化符号在清明前后格外活跃。彼时,柏枝缀新绿,艾草吐嫩芽,家家户户的土灶台飘散着枣蛋馍特有的焦香,萦绕着丝丝缕缕的乡愁。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田野欢歌

        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的传统,到了春天,地气通了,万物复苏,春节期间那种闲散悠游状态必须得翻篇,劳动又要开始了。栽蒜可以算是年后的第一个劳动项目。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十字里

        故乡申村,东西和南北两条大路交叉处,我们叫十字里。十字里位于村庄中央,面积不大,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油菜花开

        孟米贵摄 .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河堤老村祭

        黄河岸边的这个村子,风情万种。 这里何时成村,已无可考。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温情守护

        我时常在想,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有人说是勇敢、坚强、正直,也有人说是谦逊、善良、宽容……好的品质无一不令人起敬,而我由衷钦佩的,莫过于责任心。在我心中,父亲就很好地诠释了责任心。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场贯穿生命的浪漫奔赴

        摄影,于我而言,早已不是简单地按下快门,而是一场贯穿生命的浪漫奔赴,是用镜头捕捉时光的艺术,为平凡日常镀上金边,让生活的每一刻都熠熠生辉。 初次与摄影结缘是在部队。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傅山与寿阳龙泉寺

        傅山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其出身官宦世家,家学渊源,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曾任山东参议、辽海兵备,颇有政绩;父亲傅子谟虽不仕,但精于治学。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北相羊肉胡卜考略

        在晋南一带,人们提起北相羊肉胡卜,都会啧啧称道。羊肉胡卜正宗地道、浓香美味,去那里能吃得新鲜、吃得香活、吃得过瘾,更能吃出一味浓郁的乡愁。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阅读黄河

        黄河,劈高山,斩磐石,粗犷豪放;决昆仑,吼龙门,自强不息;黄河,汹涌磅礴,深厚庄严,蓬勃向上,凝结为中华儿女的图腾。几千年惊涛怒吼,几万年生生不息,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奔涌为民族的象征,铸就了华夏儿女兼容并蓄、厚德载物的性格和不屈不挠、奔腾不息的英雄气概。

      2025-04-09 06:4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深山藏古寺(国画)

        杨四清作 .

      2025-04-09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我们的地窖院

        这些日子,我与堂兄吉平教授又将编撰家史之事提上了日程,在脑海里又开始搜寻有关家族史上的人与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025-04-09 06:4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她的作品如火烈,似水柔

        对于作家蒋殊,我曾非常好奇。先是暗暗研究过她以抗战为背景的历史书写,惊叹她实现了“让文字与历史联姻”;接着又沦陷于她描写故乡风物的文字里,诧异她文笔的细腻与灵感的飘逸。

      2025-04-08 09: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树海棠一树春 半是风景半是诗

        4月7日,在太原市桃园三巷与杏林七条交叉口,一树树海棠花悄然绽放,随风摇曳,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赏花打卡,感受浓浓春意。 山西晚报记者 胡续光摄影报道。

      2025-04-08 09:3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欢聚一堂

        在我看来,相聚就是最好的年味。哪怕只是一次短暂的相聚,也是满满的幸福味道。

      2025-02-12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闹红火

        李陶摄 .

      2025-02-12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万家共此时

        年夜饭,是游子心中对故乡的牵念。无论在哪里,无论一年里打拼得多么艰辛,岁末的寒风里,一颗漂泊的心,总会为着团聚,为着家人团坐吃热腾腾的年夜饭,不辞辛劳千里万里地奔赴而来。

      2025-02-12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老家年味浓

        老家的年味,是烟火中的热闹,是团聚的欢笑,是美食的诱惑。尽管在县城居住多年,但正月初一回老家给父母磕头、给长辈拜年,是我多年来必做的一件事。

      2025-02-12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大山深处的元宵节

        没有形态各异的花灯,没有五彩斑斓的焰火,没有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也没有热气腾腾的元宵。大山深处的元宵节古朴简约,浸染着农耕文明演化而来的厚重底色,浓郁醇美、令人思绪悠长。

      2025-02-12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滚元宵的滋味

        人云“樱桃好吃树难栽,元宵吃了心舒坦。” 每到正月十五,在我国南北方都有一个吃元宵的习俗。

      2025-02-12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他们从田野走来

        到了耳顺之年,周边让人兴奋的事情已经少之又少了。但有些事情一旦上心,又总是絮絮叨叨。

      2025-02-12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纯阳宫写生(国画)

        郝志刚作 .

      2025-02-12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香雪啊 让我们结伴而行

        朋友,你知道一列旅客列车的力量有多大吗?它只是客上客下那么直观吗? 数十年前,25岁的青年作家铁凝,在《青年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哦,香雪》,1983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3月25日、26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转载了小说全文。小说笔调清新,意境感人。

      2025-02-12 06:5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岁月沉香,家国牵念

        春节,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是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符号。当腊月的霜花悄然爬上窗棂,春节的序曲便已奏响。

      2025-02-11 10: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水龙吟·上元

        碧空朗夜无尘,风邀云去三千里。故园已是,梅香满院,清晖一地。

      2025-02-11 10: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水调歌头·上元夜

        今夜有佳色,千点蜡光萦。玉盘飘动桂影,挥袖洒繁星。

      2025-02-11 10: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春节,连结了我和家乡

        家乡是什么?可以是一道菜,一首歌,或者一个孤零零的地名,但如果今天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说,家乡是一种“文化”。对漂泊在英国的我来说,春节是一种“文化”这个抽象概念的具象展现,而这又在心理上连结了我和家乡。

      2025-02-11 10: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六同胞“乙巳蛇年”喜吟录

        金蛇献瑞鸿福到,红梅映雪报春来。2025年农历乙巳“小龙年”悄然而至。

      2025-02-11 10: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回老院过年

        冬日的阳光,明媚而艳丽。突感额头前一丝凉意,原来是天降吉祥,送来了一场久违的瑞雪。

      2025-02-11 10:18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赏苏汉臣的《冬日婴戏图》

        在浩瀚的中华艺术宝库中,北宋画家苏汉臣的《冬日婴戏图》无疑是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这幅画不仅以其精湛的技艺、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的目光,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古代儿童的冬日童趣,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感慨于古代儿童纯真无邪的欢乐时光。

      2025-02-10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黎姓尊丰舒为得姓始祖

        寻根溯源 1.出自子姓。据《风俗通义》《路史》等资料所载,殷时有黎国(在今山西长治西南),至殷末被西伯勘平,武王克商后,封成汤后裔于黎,为侯爵,其后有黎侯丰舒,丰舒之后有以国为氏者。

      2025-02-10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山西晚报小记者带你寻年味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2024年,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5-02-10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杂说古人御寒之慧

        天寒地冻的时节,现代化的增暖设备纷纷登场,人们御寒不再是多大的难事。可古代的冬天,较之现代的冬季寒冷得多,那时,人们既无空调,也无地暖,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安然度过漫漫寒冬的呢? 据考证,先秦时期人们用火炉和火塘取暖。

      2025-02-10 09:2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淳化元宝”金币:大宋王朝的重重心事

         文物档案 主角:“淳化元宝”金币 体态:外径2.3厘米,边孔长0.5厘米 出生时期:北宋 出生地:五台山中台翠岩峰 1998年忻州地区代县法院移交 藏宝地:代县博物馆 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现,即使一刹,即使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但光芒已向四面八方射散绽开。 1988年春末夏初,在五台山中台翠岩峰,因一座佛塔的修缮,数千枚闻所未闻、世所罕见的宋代金佛币“淳化元宝”,被工人们从塔基中挖出。

      2025-02-07 07:56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为什么是宋瓷?

        一本书看懂“最美人造物”宋瓷,在宋瓷里见证中华美学高光时刻!本书是作者对顶尖宋瓷片做的一份“审美报告”。在本书中,为了让读者一次性看到最好的宋瓷,作者针对80余片顶尖瓷片,拍摄并精选了百余幅高清照片,并逐一对宋瓷的艺术特色与美学成就进行赏析,向读者介绍了宋瓷及各著名窑口的传奇与荣光,以及它们所提醒的、纯粹而抽象之美的境界。

      2025-02-07 07:5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过年,好戏一样样开始

        春节申遗成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春节申遗的推荐者,著名作家冯骥才在申遗成功后第一时间编著了《过年书》,该书收录了冯骥才的《过年》《花脸》《春节八事》等五十余篇关于春节的文章和采访,并配以三十余张彩图,从春节回忆、春节习俗、对春节相关民俗的抢救,到对春节的展望,全面阐述了春节的文化内涵,是了解春节的入门读物,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春节的绝佳读本。

      2025-02-07 07:5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大河长歌》为非遗传承注入新动力

        “守望这条生命的河,天地悠悠潮起潮落;唱起这首生命的歌,春华秋实耕耘收获。”当这悠扬婉转、动人心弦的旋律在耳畔响起,大型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同名主题歌,宛如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开了时光与文化交织的大门。

      2025-02-07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新年到(国画)

         王莉颖作.

      2025-02-07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灯影里的家园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一句耳熟能详的民谚,道出了晋中一带社火节的热闹场景,让人看到了摇曳在黄土地上的绚丽风情。

      2025-02-07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民俗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025-02-07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武术传统师徒关系的价值揭示

        在人类文化演进的历程中,技艺传承几乎无一例外地依赖于师徒关系的建立,这一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跨越时空,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均得到了普遍的体现。武术技艺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师徒关系成为一种显著的文化现象,对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5-02-07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以积极的心态拥抱生活

        作者简介: 李雪,山西太原人,省女作家协会会员,《经济师》杂志社副社长、副编审。创作散文、诗歌数百篇(首),作品散见于《新闻采编》《中华之魂》《法制博览》《人文之友》《华文月刊》《天涯诗刊》等报刊,出版有散文集《浮光掠影》(“三晋女书·2022”系列丛书之一)。

      2025-02-07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收获一个新的自己

        读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雪散文随笔集《若有所思》,思想就一直在想着她的散文《致生命中那些人未尽事宜》中的一段话:“我们能够掌控的也许只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周而复始的每一天,收获一个新的自己,因而要感谢生命、感谢馈赠、感谢给予。”日常生活里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个自我的世界,无论生活怎样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真正掌控自己命运的就是自己,个人的向往、个人的追求、你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不断地努力,就会有收获。

      2025-02-07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长篇小说《人间芳华》出版

        长篇小说《人间芳华》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40个章节,近62万字。

      2025-02-07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