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境由心造(国画)

        韦志杰作.

      2025-04-02 05: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墨香深处忆故人

        一场淅淅沥沥无休无止的春雨,将我困在了上海的女儿家中。百无聊赖地在屋内踱步时,我的目光一下被书架上那本《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山西卷》紧紧抓住。

      2025-04-02 05: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欢愉与愁云

        “听说了吗?”和我一起接孩子放学的老韩挤眉弄眼地问。 他只要作出这个表情,一般来说没好事。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云梯上的小男子汉

        “妈妈,缆车会掉下去吗?”儿子攥着我的袖口,鼻尖几乎贴在玻璃上小心翼翼地问道。晨雾中的缆车正缓缓爬升,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涧,直叫人惧怕。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有“出了南门第一宅”之称的苇池村

        苇池村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冶西镇,距平定县城10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据传苇池村早在唐宋时期已有人居住,元明时期已聚居成村。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还有明天》,重塑权利的主动宣言

        这是一个围困于家庭生活的中年女性觉醒抗争的故事,通过轻快的影像风格和喜剧外壳呈现出属于女性导演的独特叙述视角,并以尖锐深刻的故事内核获得观众的共鸣。前不久在全国上映的意大利影片《还有明天》曾在罗马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意大利电影大卫奖等多个国际影展中获多项大奖,同时还取得2023年意大利年度票房冠军。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月光下追逐荧光的日子

        二叔总爱用夸张的比喻:“那时候,全村老少爷们儿的眼珠子,都快从眼眶里蹦出来啦!” 上世纪80年代末的电视时光,对于刚考上初中的我来说,就像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明明看着歪歪扭扭,却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当《东邪西毒》的武侠旋风刮进村里时,因为家里没电视,我像个局外人,直到某天听见王婶家闺女兴奋地喊:“妈!快看,东邪西毒里的‘邪’字,原来不是‘牙’字呀!”那天傍晚,我终于搞明白,电影名里的“邪”字根本不是小伙伴嘴里说的东“牙”西毒。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秋波媚·清明

        杨柳堆烟子规啼,细雨助相思。桃霞渐落,杏云浅淡,梨雪还飞。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传家修身,以“俭”为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5-04-01 09:2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妙剪春色 玉兰花开

        河东春来早,蒲坂花有约。 近来,我常常喜欢在小城永济的街头游走,美其名曰“漫行过巷陌,悠然见世情”。

      2025-03-31 12:10    来源:山西新闻网
    • 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 让古老节日焕发活力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3月30日,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园林中心、晋祠博物馆承办的“晋水春典·上巳流韵”文化活动在晋文公艺术博物馆盛大启幕。活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吸引了广大市民游客参与,现场古韵盎然,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2025-03-31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讲好太原故事 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山西晚报讯(记者 南丽江)3月28日,由太原市博物馆与锦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霸府名都——太原市博物馆藏北朝隋唐文物展”在辽宁省锦州市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将展至5月12日。 作为古代中国的都会名城,晋阳初建于春秋,兴于北朝而盛于隋唐。

      2025-03-31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山西博物院数字展上新啦

        当岁月穿透壁画的裂隙,沉睡千年的地下画廊在“二进制”密码中苏醒……3月27日,山西博物院推出“生死同乐——山西宋金墓葬壁画中的世俗生活”数字展。以宋金墓葬壁画为载体,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让这些沉睡千年的壁画重新焕发生机,也借此呈现了宋金时期的烟火生活,让观众在虚拟的展览空间中,仿佛置身于那个繁华而又充满诗意的时代。

      2025-03-31 09:0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植物学入门指南

        本书是一本备受推崇的植物鉴别参考书,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系统地呈现了全球范围内有花植物的识别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植物识别工具。内容涵盖植物花序的排列、繁殖方式、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同时详细探讨了物种分类与命名的科学依据,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全面且易于操作的植物鉴定指南。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源远流长的打假历史

        我国的打假历史是源远流长的,古人也有着各式各样的打假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方法。 立法维权。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读书“三要”

        要写好文章,必须多读书,这是千古不易的规律。在读书上,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谓古人读书作文的经验概括。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立体勾勒元、明、清三代绘画的发展轨迹

        在元至清这长达六百余年的历史过程中,绘画蓬勃发展,传世画作与画论浩如烟海。延续“中国绘画”系列,《中国绘画:元至清》跳出传统画史写作的窠臼,在历史原境中展开对元、明、清三代绘画作品的细读与梳理,不止围绕名家名作展开,亦将目光投向女性画家与女性题材绘画、风俗画和人物画,探讨图像创造者的不同身份和性别,以及图像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和流通,剖析文人画、宫廷绘画与商业绘画的交融互动,揭示绘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地域文化对绘画发展的影响,以更全面、立体的视角重新理解中国绘画。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唐诗中的春燕呢喃

        又到了柳枝青绿燕子北飞的季节,突然看到天空中飞舞的燕子,顿时感到了春天的美好和惬意。燕子本是最寻常的鸟,小时候常能见到燕子在乡下人家的梁下筑巢。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人的时尚生活

        现代人爱时尚,古人亦爱生活。下面的事例告诉我们,古人也在时尚的追求中,踮起脚尖往前走。

      2025-03-31 09:0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脱钩”与帝国的衰落

        《世界之中》张笑宇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中国的远古时代到清末,本书摘取了十个鲜为人知又影响深远的历史片段,希望向读者呈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是被世界多元力量共同塑造之中国。本书视野宏大,视角独特,观点精奇,论述得当,并将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考古学等众多理论融会贯通,纵横上下五千年,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曾被忽略又不得不叹为观止的历史画面。

      2025-03-28 09: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腊月理发还顺便做了件好事

        俗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已进入腊月,理发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不由得就想起了一件童年时腊月里剃头的往事。

      2025-01-22 08: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公检法人员在榆次“衙门”前的一张旧照

        在榆次老城,有一条东西长的街,叫东大街。在东大街西头有一个坐北朝南的圆大门洞,旧时的“衙门”就在这里。

      2025-01-22 08: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坐闷罐车回老家过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乘火车回老家过年,结果原来的客运车厢调到了其它线路上,临时用闷罐车替代运送旅客,我们只能坐闷罐车回老家了,印象深刻。 老家在北同蒲铁路东侧,从太原乘火车到定襄站下车,离爷爷家的村仅有10里地。

      2025-01-22 08: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年前砍柏柴为过年烤旺火做准备

        过去我们这里的农村,每逢春节有一个风俗,就是在大年初一的凌晨要烤柏柴火。柏柴者,“百财”;旺火者,“生活旺,日子旺”。

      2025-01-22 08:41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用实干诠释初心

        年轻干部须勤于学、敏于思、善于作。我工作后始终践行这一原则,在上派、下沉、外联、内引、援企中锻炼,在一线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2025-01-22 08: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小年到糖瓜甜 家家祭灶少不了

        据新华社电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祭灶是小年的中心内容,是我国南北共有的一项习俗活动,灶王爷在这一天当仁不让地占据“C位”。

      2025-01-22 08: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别爱太满 别睡太晚

        烟火尘世,经历了很多以后,才真正明白,人就应该别爱太满,别睡太晚…… 爱情从来不是打工仔碰上霸道总裁的肥皂剧。我总是相信,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2025-01-22 08: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乙巳蛇年“太山第一联”发布

        山西晚报讯(记者 南丽江 实习生 杜佳龙)1月20日,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对联》杂志社、太原市太山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乙巳蛇年“太山第一联”发布仪式在古刹龙泉寺山门举行。 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风峪沟,古晋阳城通往陕甘宁驿道旁的山峦之间,历史文化深厚、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壮观,是太原市西山文化旅游带的璀璨明珠。

      2025-01-22 08: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账不过二十四

        父亲是个油漆匠,到了年底就变得非常忙碌,农村婚嫁基本都安排在下半年进行,一则下半年地里没有什么农活,二则快过年了,猪肥鸡鸭壮。 以前的嫁妆家具繁多,有五斗柜、大衣橱、梳妆台等等,父亲一做就是好几天。

      2025-01-22 08: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从爱心里长出的奇迹

        强出生三天就被送到乡下奶奶那里,那时他的爸爸妈妈正在闹离婚。奶奶很快就发现强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当其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可以竖着抱起来时,强不行,他全身都是软软的,只能用双手兜着。

      2025-01-22 08: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装不满的背篓

        奶奶家里放着不少老物件,到现在还在用的,只有大门后的一个旧背篓。背篓虽然不精致,却也“辅佐”过三代人。

      2025-01-22 08:4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邂逅山西之巧夺天工

        参观过云冈石窟的人,无不被煌煌北魏的盛大气象所震撼。45个洞窟59000余尊雕塑,兼糅了印度、希腊、罗马等地域的艺术特点,雕刻技艺精湛,表现手法多样,既有深浮雕、高浮雕,也有浅浮雕和平雕,创造了世界石窟雕刻艺术的巅峰。

      2025-01-22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三晋寻古韵 一眼越千年】青龙古镇访古

        出太原沿阳兴大道北行20公里,就来到了青龙古镇。 俯瞰青龙古镇,如一条巨龙迤逦绵延,古镇因此得名。

      2025-01-22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话说文物】铜蟾蜍

        冯思泉 摄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主讲人:朱慧 在陶寺遗址博物馆里,有一只铜蟾蜍文物。这只铜蟾蜍出土于陶寺遗址宫城东北角门,为红铜铸造,形扁,眼睛突出,鼓起的腹部有两孔,呈蹲踞四肢张开状,仿佛要伺机捕食猎物,展示了爬行运动状态下的形象。

      2025-01-22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时光深处的记忆】七府前街 缉虎成名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古槐虬枝苍劲、圆通寺庄严神秘、傅公祠气象清雅……在太原,有这么一条充满故事的老街,俯仰皆是历史遗迹、顾盼均为文化遗存,其街名更有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来历,这便是——“缉虎营”。 “缉虎营”的历史要追溯到明洪武年间。

      2025-01-22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雪润雁北年味浓

        一 最早来的,当然是腊八。 那时候,家乡的鹅毛河,水流还很急。

      2025-01-22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炭火熊熊的腊月

        在老家,一进腊月,过年的氛围便日甚一日浓起来。乡亲们的脚步是忙碌杂乱的,脸上的表情是喜不自禁的,就连说话的腔调都是顺带着往上拐的。

      2025-01-22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梦里故乡年

        在无数个静谧的夜晚,我总会登上那趟归乡的梦之旅列车。车轮滚滚,带我回到魂牵梦萦的老家——万荣县。

      2025-01-22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墨香里的传承

        在我的家乡,春节的脚步伴随着阵阵墨香,那是父亲的春联班开始忙碌的信号。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他不仅自己擅长书法,还热衷于教孩子们书写春联。

      2025-01-22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欢喜过年

        小时候欢喜过年,盼望长大;现在过年亦欣欣然,无惧变老。年不是时间的分水岭,年只是生命年轮中的仪式感,时光在人为设定的新旧交替中永不停歇。

      2025-01-22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山里人家

        丁军丽摄.

      2025-01-22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年货不中断

        表妹发信息说:“姐,我爸让给你送些烧豆腐、蒸肉、丸子啥的,快到小区了,家里有人没?”我嗔怨道:“告你不用送了,就是不听,你能找见吗?”表妹说:“这次坐的顺风车,直接送到小区门口。”还未到下班时间,担心大冬天她站在门外会冷,只好请了一小会儿假提前回去开门。

      2025-01-22 06:5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艺韵迎春 共话新程”省城文艺界迎春茶话会举行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省戏剧家协会承办,省戏剧文化促进会、小井峪文化产业示范园协办的“艺韵迎春 共话新程”省城文艺界迎春茶话会1月14日在小井峪古戏台成功举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效堂,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志峰,省文联主席葛水平,省文联党组成员罗向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跃泽、谢振中等与广大艺术家、文联退休职工及在职员工欢聚一堂共迎新春。

      2025-01-21 19:52    来源:山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 油桂香年

        旧时的年,有二香。 一是油香。

      2025-01-21 11: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常义老舅

        记忆中,第一次和常义老舅打交道大概是在我几岁时的一个暑假,我和村里的玩伴郭建平来到村前的小河抓鱼。一会儿,我俩又爬上一个坡,再穿过一块蓖麻地,来到了一处没有围墙的两间土坯房子下,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用那种很小的铲子往房上扔泥,一位老爷爷在房顶上抹泥。

      2025-01-21 11: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桃叶坡村,古老村庄焕新颜

        桃叶坡村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距县城15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桃叶坡村坐落在北高南低的阳面坡上,东依莱头山,南临罗锅山,西北以死火山马鞍山为屏障,村南沙金沟有溪流从东向西流过,形成了符合村落选址“负阴抱阳”的传统格局。

      2025-01-21 11: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水调歌头·蛇

        亘古尚仙气,不负小龙名。鬼神牛鼠相伴,冷血寡孤情。

      2025-01-21 11: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里子和面子

        要里子还是要面子?这是一道困难的选择题。光考虑实惠,可能伤面子;然而若要兼顾面子——它伤钱呐! 儿子上了高中,上下学接送成了个困扰。

      2025-01-21 11: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拆快递”的快乐

        初中住校的儿子已经给我打了三个电话,每次第一句话总是急切地问:“我的快递到了吗?”当我告知到了一个,电话那头瞬间传来他欢快的声音:“你别拆,我自己拆!” 上周末,儿子跟我说喜欢一个明星,想买些周边产品,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追星时光。如今,在老家床底下那个红色铁皮月饼盒里,还珍藏着刘德华的明信片、海报和磁带。

      2025-01-21 11: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葛藟》:出嫁女子在婆家的长吁短叹

        [新译] 弯弯曲曲野葛藤,长长挂满岸边生。 别了家父远嫁去,另将别人叫父亲。

      2025-01-21 11:1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