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式沉浸式体验春节

山西晚报小记者带你寻年味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河文化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2024年,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首个“非遗”春节怎么过?山西晚报小记者通过多种方式沉浸式体验春节。他们用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深入探寻春节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记录下一个个充满年味的瞬间,领略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以及家乡的变迁与发展。
  A 品年俗 探寻大年里的乐趣
  从1月28日除夕开始,山西晚报小记者与济南报业教育融媒小记者、纵览新闻·燕都小记者、广州日报小记者、日照日报小记者、甘肃奔流新闻小记者、西海都市报小记者、津报小记者等全国主流媒体小记者平台联合推出“大江大河童心童梦”2025全国主流媒体小记者春节联动直播宣传活动,通过孩子们的视角,分享不同地区的年俗年味,探寻大年里的乐趣。
  1月31日(大年初三),山西晚报教育融媒体记者带领小记者们走进晋祠,寻晋祠三宝,览晋祠三绝,赏跨越千年的唐风宋韵,感受历史与新春的交融。
  “镜头前的全国小记者们,大家过年好。欢迎来到‘大江大河童心童梦’2025年全国主流媒体小记者春节联动直播的现场,这一站,大美山西,欢迎你!”下午3时,在晋祠博物馆水镜台前,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和小记者们组成的主持人团队向全国小记者们问好。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园林,宗祠建筑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展现唐风晋韵独特魅力。录制过程中,山西晚报小记者们通过扮演《黑神话:悟空》“天命人”、晋祠小小寻宝人、民歌小歌手等角色,以寻找“晋祠三宝、三绝”为线索,用精彩的语言以及优美的歌声,为大家讲述了晋祠的绝美风韵,引来众多游客的关注和赞许。
  “给我三五天,还你五千年”。山西文脉悠长,是古建大省,为何选择晋祠作为直播地?太原市双西小学的小主持人尉希在直播间回答道:“晋祠,这座始建于北魏的千年古刹是太原最耀眼的文化明珠。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像是从古老时光里走来的智者,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圣母殿庄严而宏伟,殿内的宋代彩塑也栩栩如生,仿佛被时间定格,她们的一颦一笑、衣袂的每一道褶皱,都承载着千年前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与审美情趣;晋祠的古树也别具一番风味。那参天的古柏,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圣地。难老泉的水,清澈而灵动。泉水潺潺流淌,不舍昼夜。”
  
B 小记者“天命人”扮相引围观
  “大家过年好,今天有幸成为‘天命人’,网上有一段话很火,曾经的你在欧洲海洋当过海盗,在美国西部经历过战火纷飞,在埃及做过潇洒的无声刺客……这些地方很好,但终究是别人的国家,别人的文化。如今,我们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一回家乡的超级英雄。带着大家一起游山西,你们准备好了吗?”作为主持人之一的“小小天命人”讲道。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让游戏中的取景地之一——晋祠水镜台成为游客的打卡地。在此次直播中,来自太原市双塔北街小学的闫昊伦化身“小小天命人”,身着银甲、手拿如意金箍棒,和现场寻宝小记者们热情互动。
  在水镜台前,寻宝小记者郝晨羽大方介绍道:“大家好!我是小记者郝晨羽,来自迎泽区桃园小学5年3班。进入晋祠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建筑就是水镜台。它坐东朝西,是一座戏台。‘水镜’之名取自《汉书·韩安国传》中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寓意为善恶忠奸尽人皆知。我们中国戏曲中的人物都是脸谱化的,是好人还是坏人,演员一出场,观众一目了然……”精彩的讲解不仅为直播间的全国小记者们答疑解惑,更吸引了现场游客的频频赞扬。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此外,来自恒大御景湾实验小学的小记者周小龙也身着传统服饰,在直播间为大家倾情献唱。动听婉转的曲调在水镜台前萦绕,别有一番韵味。在小记者的采访下,周小龙谈道:“我演唱的曲目是《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地肥水美、人民勤劳勇敢,歌词虽然质朴,但表达了三晋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和对家乡深深的爱意。”
  
C 晋祠寻宝 触动文化脉络
  “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来看这样一座独特桥梁,名为‘鱼沼飞梁’。”“提到晋祠,那就不得不提起晋祠三宝之一的圣母殿,它位于整个晋祠的中轴线上,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北宋时期的建筑,距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历史悠久的周柏唐槐,这是两棵苍劲的老槐树,也是晋祠的三绝之一”……
  圣母殿、鱼沼飞梁、宋代侍女像、唐槐周柏……在山西晚报小记者的寻访中,“晋祠三宝、三绝”渐次揭晓。来自太原市迎泽区迎东小学小记者昝若涵感慨道:“当我站在这古朴雄浑的大殿前,面对廊柱上那八条升腾欲飞的木雕蟠龙时,不得不赞叹古人的鬼斧神工。它向世人展示的不仅是巍峨的建筑与精美的雕刻,更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一种延续千年的文化精神。”
  短短一个半小时稍纵即逝,在寻找到“难老泉”后,直播活动已进入尾声。夕阳正好为圣母殿镀上了一层金黄的光边,“晋祠的寻宝之旅,让我们深刻了解了这句话:初看晋祠,看的是晋源之山清水秀;再看晋祠,看的是历千年而来的古建筑风貌。”小主持人尉希感慨道。
  “小小天命人”闫昊伦也表示:“今天的寻宝之旅,让我仿佛看到了各个朝代的无数光影叠加,这一座博物馆的厚度,仿佛便是天空的厚度,从西周延伸到今天。”
  直播结尾,山西晚报小记者们一起呼吁:“五千年很远,山西很近,也欢迎镜头前的各位好朋友们来山西游玩,一览锦绣太原,饱览三晋大地!”
  
D 用文字记录新春故事
  山西晚报小记者们不仅定格家乡味,直播中国年,每年春节山西晚报都会精心组织一场别具一格的“寻年味”征文活动,全省小记者们热情参与,亲身体验并观察着春节的独特魅力,用文字精心描绘出一份浓厚的春节情怀。
  2025年蛇年春节前,“寻年味”征文活动再次启动,山西晚报小记者们响应号召,兴致勃勃地走进街头巷尾,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他们目睹了张灯结彩的街道,挂满灯笼的树梢,聆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这些生动的春节景象,让小记者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年味的浓烈。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春节传统习俗,小记者们投入到贴春联、剪窗花、包饺子等传统技艺的学习中。他们还通过采访长辈,探寻这些习俗的起源和背后的深远意义。小记者们春节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皆被融入文字,创作出一篇篇引人入胜的习作。太原市迎东小学池佳恒在文中说:“剪纸、写春联,每一样都那么美好,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尤雅楠在文中说:“写春联,送福字,新春的祝福都包含在其中,年味儿更浓了,心也暖暖的……”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个人对春节的解读,更折射出小记者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山西晚报将精选部分小记者的作品一 一进行刊登,为更多人开启一扇了解孩子们眼中春节的窗户。
  此次“寻年味”活动犹如一场奇妙的冒险,让小记者们在探寻年味的旅途中,尽情享受春节的欢乐,同时也锤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技巧。
  通过小记者们的记录,看到了传统春节的传承与发展,也看到了孩子们对家乡、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为这个春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未来,山西晚报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在新的一年里,这些小记者们将继续用他们的视角和笔触,带来更多精彩的报道和故事。

  山西晚报记者 田晓瑛 李婕

(责编: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