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裴云锋)5月12日至18日,2025年晋中市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以“勇担新时代新征程文化使命 推进新思想新理论宣传普及”为主题,按照市县乡三级联动,学会、基地、单位同频共振的方式,举办科普周开幕式、社科知识竞赛、社科大讲堂、专题研讨会、地方文化宣传普及、马克思书屋建设、“大科普”等七大系列活动。 其中,社科大讲堂将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晋商文化、人工智能等,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
本报讯 初夏时节,随着旋耕机与施肥车来回穿梭,左云县马道头乡郝家窑村的千亩农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耕作景象。该县和隆源农牧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们紧抓土壤墒情良好的有利时机,全力以赴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本报讯(记者袁兆辉)5月8日上午,由山西广电文旅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千年广武 映像长城——2025山阴长城影像季”颁奖典礼在山阴广武长城月亮门景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师、短视频创作者、媒体代表以及文旅业界人士参加活动。
5月7日,垣曲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白鹭在浅水中觅食嬉戏,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鲁国林摄。
5月11日,在万荣县北里村苗木生产基地,村民正在用农机下种并覆盖地膜。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们在酸枣种植的选种、浇灌和塑膜覆盖等方面联合互助、科学种植,为增收奠定了基础。
5月9日,左权县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石匣库区呈现出一幅动人的太行山水画卷。石匣水库不仅造就了湿地美景,更在蓄水防洪、调节生态、灌溉农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讯 “在林区施工不要吸烟。”“请注意安全用火。
位于阳泉高新区的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外景。张哲远摄 机械臂精准装配智能设备,无人车穿梭园区道路,工程师云端远程调试千米井下矿山设备……位于阳泉高新区的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是山西省首个由央企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数字经济园区,自规划之初,便承载着“数智新城”建设的战略使命。
5月12日,垣曲县七一小学泥塑社团的孩子们正在捏制泥塑作品,从中感受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 崔松良摄。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甲醇重卡总装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杨洋摄 核心阅读 牢记领袖殷殷嘱托,扛牢重大使命任务。
本报讯(记者张毅)5月8日,北同蒲线集中修正式拉开序幕。施工将投入1800余人对线路进行为期12天的全面整修,消除线路安全隐患,恢复线路设备运输“体力”,为春运后北同蒲线列车安全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本报讯 5月11日,2025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全国赛(山西赛区)在孝义市职业教育中心体育场拉开帷幕。来自全省24个县(市、区)的球队,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展开53场激烈角逐,最终决出冠军队伍代表山西征战贵州“村超”总决赛。
本报讯(记者马占富)“从太原坐动车返回朔州仅用一个多小时,家乡发展越来越好。”5月10日,在高铁朔州东站出站口,市民孙常春说。
本报讯(记者李学林)5月11日,由云冈研究院主办的2025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大同召开,交流遗产保护经验,阐释民族交融历史,推进云冈学建设。围绕石窟寺的保护与传承,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独特见解。
本报讯 近日,由潞安化机公司承制的金风科技绿氢制50万吨绿甲醇项目核心装置——合成气制备关键设备生物质气化炉,也是该项目最大的单体设备成功完成吊装。标志着潞安化机在谱系化发展全炉型气化技术征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5月10日,在山阴县1000千伏鄂岳1、2线停电迁改工程现场,国网山西送变电公司员工正在进行流动式起重机吊装组塔作业。此项工程完工后,将为区域电网稳定运行、能源可靠输送提供坚实保障。
初夏时节,襄汾县城区滨河公园内草木葱茏,与蓝天白云、城市建筑相映成景,构成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生态画卷。近年来,当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拓展绿色公共空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日前,记者从晋城市相关部门获悉,今年2月以来,晋城市委宣传部联合市财政局、市文旅局,积极构建“谋、筛、保”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完成全市2026年度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建设。截至目前,共有32个文化产业项目入库,总投资额27.18亿元。
来自忻州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该市GDP达到了301.4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达到13.9亿元,同比增长7.1%;第二产业达到110.8亿元,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达到176.8亿元,同比增长6.4%。
近日(5月10日),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的北岳恒山,在一场降雪后迎来了雾凇景观。晶莹剔透的雾凇与苍郁的山脉、古朴的建筑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雄浑与灵秀兼具的冰雪画卷。
5月8日下午,大同市迎来降雨天气。在采凉山独特的生态环境里,呈现出奇妙的天气变化,一会儿雷鸣暴雨,一会儿细雨润无声,山间雾气蒸腾,宛如仙境。
近日,来自运城、临汾两市的潘国梁、武俊英、景雪变等8位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组成一支精干的“文艺轻骑兵”,应邀齐聚永济,开展“尊老敬贤、戏剧惠民”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容纳千余人的露天剧场,连日来坐无虚席,盛况空前。
随着母亲节临近,长治黎城县鲜切花种植基地迎来销售旺季,芍药凭借其优雅姿态与美好寓意,成为消费者表达爱意的热门选择。 5月8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黎瑞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芍药种植基地,只见一大片芍药花竞相开放,花香四溢。
近日,大同市公安局向社会发布信息,市公安局与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救在身边‘警’急救护”培训,4个城市分局和市局22个警种部门共148名民辅警参加培训。此次培训特邀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市委党校特聘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史静及专业团队,采取“理论讲解+实操训练+实操考核”方式进行。
近日,运城市芮城县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以“三个突出”为发力点,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全力激活新兴领域党建红色引擎,为全方位推动芮城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在突出理顺机制上,积极凝聚党建工作合力。
为全面做好“五一”假期后重点场所火灾防控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火灾风险抵御能力,5月6日,长治市各级消防救援大队深入宾馆、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与帮扶指导,护航场所安全复工复产。 检查期间,消防监督人员结合复工复产后的消防安全形势,向场所负责人及员工系统讲解火灾预防要点,全面排查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用火用电用气规范、疏散通道畅通性、防火分隔措施及装饰材料可燃性等情况。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张蔷)日前,长治市人民医院关节脊柱外科成功为一位103岁超高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这项微创技术刷新了该院脊柱微创手术的年龄纪录,标志该院在高龄患者脊柱骨折治疗领域再攀新高峰。
“叮!”5月4日9时59分,长治市潞城区市民陈女士的手机准时响起,晋心选平台的消费券倒计时界面开始闪烁。随着“领取”按钮被点击,10万张“满200减100元”“满100减50元”“满40减20元”“满20减10元”的4种面值的餐饮消费券在12分钟内被抢空。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文举)“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您已进入东山林区……”日前,在襄垣县城市设计馆中央控制室内,随着县低空经济项目技术人员轻点鼠标,一架无人机从古韩镇森林防火指挥部新建的无人智能方舱腾空而起,沿着既定航线开启东山林区巡航任务。
山西晚报讯(记者 郭斌)5月8日上午,2025年博鳌国际康养文旅大会(大同)高峰论坛媒体见面会在大同黄经世家中医康养小镇举行,会议介绍了本次大会的总体安排、参会邀请以及预期成果等情况。 据了解,2025年博鳌国际康养文旅大会(大同)高峰论坛于6月27日至29日在大同市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天下大同健康共享”,大会由博鳌国际康养文旅大会组委会、大同市文旅产业联盟主办,大同市旅游集散中心、大同黄经世纪国医股份有限公司、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承办。
在永和县的广袤土地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永和枣羊”,已被入选“临汾优选”区域公用品牌名单。 永和地处山区,有着广袤的天然牧场,为羊的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
聚焦产业升级,向“新”求变,锻造经济强引擎;增进民生福祉,情系百姓,编织幸福生活网;推动城乡融合,统筹规划,描绘发展新画卷。2024年的永和,面对错综复杂的变局,全县上下在开拓中奋进,在创新中突破,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新答卷! 产业升级:向新逐梦,锻造经济强引擎 2024年,永和县一二三产业如同携手并进的伙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产业结构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优化,调整为15.6:33.9:50.5。
游客正在购买文创产品。杨一敏 温徐旺摄 本报运城讯 “五一”假期,闻喜县依托多元文旅资源,推出系列特色活动,激活假日消费市场,文旅融合态势强劲,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AI神仙”讲解、“AR神仙”合影、机关单位腾车位……今年“五一”假期,运城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独具创意的玩法和贴心周到的服务,实现文旅市场从“小众宝藏”到“全国热门”的华丽转身,多项指标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迎来文商融合的高光时刻。 据运城市文旅局统计,5月1日至5日,全市正常开放的51家A级旅游景区、岚山根·运城印象和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233.47万人次,同比增长32.62%;累计门票收入1814.36万元,同比增长30.37%;累计经营收入3847.49万元,同比增长39.26%。
本报晋城5月8日讯(实习记者李京益)为进一步唱响“太行精神”,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巡演启动仪式与晋城站首演在晋城大剧院举行。 《太行娘亲》是革命红色题材现代戏,由晋城市委宣传部重点打造,晋城市文旅局支持指导,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精心创排,自2017年创排以来,在省内外演出200余场,成为上党梆子里程碑式的精品剧目。
本报晋城5月8日讯(记者崔振海)日前,记者从晋城市统计局获悉,一季度晋城全市生产总值为537.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9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9.7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7.6亿元,同比增长4.3%。
图为游客在文化园合影留念。本报记者康煜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高耸的烟囱、老旧的厂房、承载时代记忆的老物件……位于阳泉市城区南庄路的“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是由1946年建成的阳泉水泵厂旧址改造而成。
本报讯 近年来,晋城市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牵引,持续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常态开展双拥活动,积极拓展军民共建,严格落实政策法规,全市双拥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4月23日,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晋城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良户书院已经传承了数百年,如今,它仍然发挥着‘乡村阅读中心’的核心作用……从服务家族兴盛的一家之私学,到服务于整个村子,为乡村振兴培育专业人才,良户书院引导全体村民同心协力为乡村发展聚势蓄能。”4月23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故事会”的讲台上,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讲述着《千年古村焕新韵》的故事,他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深情。
阅读,是一道文化风景,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基座。近年来,晋城市把全民阅读作为提升公民文化素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阅读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5月2日,“问祖之旅”高平农商银行2025高平马拉松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万多名跑者齐聚高平、同场竞技,尽情享受速度与激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体育盛宴。
本报讯 今年以来,泽州县全面贯彻落实各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惠企政策直通车”系列活动,完善政策链,培育创新链,提升服务链,促进了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平稳开局。 政策赋能,提振信心。
“两岸情·华裳结礼”传统婚礼体验、“两岸艺·非遗华光”非遗技艺体验、“两岸荟·晋风焕彩”巾帼集市展销、“两岸心·雅乐和鸣”文艺表演联谊、“史蕴风华人文润心”参访交流……5月1日以来,以“姐妹情·一家亲”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妇女同胞联谊交流活动在高平市如火如荼展开。600余名台湾妇女同胞与100余名高平妇女代表,在亲密无间的互动中实现着情感交融。
日前,山西科技学院举行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此次双选会共设立展位200个,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参会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和服务,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昔阳县城新貌。游客身着古装在毛家大院旅拍。
本报讯(记者韩乐)“没想到提出的问题当场就能得到解决方案,我们对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日前,在晋中市首场工程建设领域“经营主体畅谈日”活动现场,一家房地产企业负责人道出了与会企业代表的心声。
5月7日,在襄汾县西贾乡东毛村,农民正在浇灌小麦。连日来,依托七一水库自然资源,全乡15座提灌站、18眼水井马力全开,为夏粮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5月7日,在山西恒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汽车轮毂生产线正在运行。该公司投资1.3亿元,实施年产200万件汽车配件生产线项目,市场前景看好。
本报讯 政府搭台,金企对接。5月8日,稷山县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金企对接会召开。
桃河市集人潮涌动。刘胜摄 初夏的阳泉,桃河如一条碧色丝带穿城而过,倒映着蓝天白云与两岸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