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扫这个二维码就能检测我需要检测的食品,真的好方便!”3月24日,朔城区市民李丽在市政府广场参加朔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的“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后,由衷地为这项便民举措点赞。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专门的“你点我检”服务台,现场对群众购买商品进行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瘦肉精等项目的快速检测,引得不少市民纷纷把从附近超市购买的新鲜蔬菜、水果等送上了检测台。
本报讯 近日,阳泉市2024年生态环境年度“成绩单”出炉,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提升。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达259天,较上年提升18%,优良天数比例70.8%,已连续4年稳定在70%以上。
3月26日,襄汾县第一幼儿园举办2025年春季特色运动会,通过设置多项特色趣味项目,让孩子们享受运动的乐趣。 李现俊摄。
本报讯 早春时节,阳城县演礼乡栅村的大棚草莓早早迎来了盛果期。国网阳城县供电公司演礼供电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认真仔细地检查大棚的照明线路、开关插座、草莓园内大棚卷帘机、滴灌等用电设备,并对发现的线路绝缘老化、插座接线接触不良等安全隐患进行消除。
3月25日,左权县总工会联合省级劳务品牌“左权家政技工”启动2025年左权家政服务技能提升培训,50名学员完成专业培训后,考核合格者将前往北京家政市场就业。 张文军摄。
本报讯(记者张丽媛)“现在已进入林草防火工作的关键期,各单位要压实责任、多措并举,管住人、制住火、护住林,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3月25日,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局长武玉斌在防火指挥中心部署当前林草防火工作。
本报讯 随着春耕时节到来,平遥县供销社提前安排,全面推进农资储备与供应工作,为该县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连日来,记者走访辛村、岳封村、新营村等地,在惠农服务中心看到,一袋袋化肥码放整齐,小麦、玉米和各类蔬菜种子琳琅满目。
吕梁市博物馆馆藏的汉画像石。本报记者王少科摄扫描二维码可观看完整视频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3月20日,俯瞰位于永和县的乾坤湾景区,蜿蜒的黄河、碧绿的河岸组成了一幅壮美的山水图景,美不胜收。 杨晨玉摄。
本报讯 3月24日,记者在位于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化工园区北坪污水处理厂项目现场看到,塔吊飞转,数十名建设者正在进行结构施工。北坪污水处理厂作为化工园区认定的十项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之一,项目共24个单体建筑物,设计规模为3.0万m³/d,设备处理能力为1.5万m³/d。
3月25日,垣曲县英言村漫山遍野的连翘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每年3月,连翘进入最佳春游观赏期。
省定13座智能化煤矿建设全部完成,先进产能达到97%;全市粮食产量25.93亿斤,玉米单产创全省最高纪录;“四条全产业链”初步构建,“六大基地”形成规模,草牧业6项指标连续多年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全省排名第二,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历史上首次…… 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和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朔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统筹推进能源革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向新质生产力而行、向高质量发展而为,佳绩频传,硕果累累。放眼这片热土,一处处在建项目加紧施工,一批批重点人才加快引进,一个个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朔州,正在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全方位转型的突围之路。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对长治陈村墓地壁画颜料成分进行初步检测。吉家庄遗址发掘现场。
本报讯 日前,按照省政府、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相关文件精神,我市对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进行调整,新标准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 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为全自理标准、半自理标准和全护理标准三档,调整后,我市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全自理标准为:城区、矿区、郊区、高新区215元/月/人,平定县、盂县205元/月/人。
3月25日,交警一大队与松果出行联合开展以“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为主题的安全骑行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设立宣传展板,展示了交通法规、安全骑行知识以及事故案例。
“我们的新材料应用广泛,目前已经被用到新能源汽车、5G通讯、交通材料等产品的制造,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我们两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全力保障生产任务。”3月11日,在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元泰高导材料(山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的生产线上,火红的铝液从熔铸炉中缓缓流出,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化作银光闪烁的高强铝合金铸锭。
柔力球展演活动 春日暖阳洒在临县工会广场上,数十位银发老人手持柔力球拍,随着韵律轻盈舞动。橙色的柔力球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与老人们舒展的身姿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夕阳生辉”的画卷。
近日,原平市北三泉村温室大棚的蓝莓进入采摘期,工人们忙着采摘色鲜味美的蓝莓,准备供应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市场。 褚 震摄。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山阴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按照“监管到位、宣传到位、执法到位”的总体要求,对农资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切实净化农资市场,全力为春耕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3月24日下午,平城区47校举办以“跃动校园,活力无限”为主题的首届体育嘉年华启动仪式。此次活动包括足球联赛、篮球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四项,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校园生活增添更多活力与色彩。
本报讯(记者任志霞)2024年,忻州市商务局积极落实农村寄递物流上行快件补助政策,对农产品网络销售经营主体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县域外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快件给予每件1元的补贴,全年发放补贴468.25万元,带动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约1亿元。 为规范补助工作,忻州市商务局加强部门联动和上下协调,印发了补助方案,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积极服务企业申报工作,一对一地帮助企业完善申报资料,提升企业申报工作的便利性。
本报讯 3月23日,记者从祁县获悉,为进一步弘扬玻璃文化,激发玻璃器皿行业创新创意设计,持续提升祁县玻璃器皿制品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推动玻璃器皿专业镇建设,该县日前举办2025年玻璃器皿工艺美术作品大赛。 本次比赛由祁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总工会、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县玻璃器皿学院联合举办,旨在突出创意主题,由参赛者自由构思、自由发挥,创作个性作品进行参赛。
3月21日,隰县小西天景区精美的悬塑让游客们目不暇接。连日来,前来小西天景区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热度不减。
本报讯 3月19日,“泉会聚·新力量”2025行业协会商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在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宣布启动。活动由阳泉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阳泉市人社局共同打造,通过“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商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全链条就业服务平台。
三月二十三日,位于运城市盐湖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山西轩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人在加紧生产订单产品。该公司以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窗膜、漆面保护膜等功能性薄膜为主,注重产品研发,专研生产工艺,确保品质管控规范。
平顺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植物总医院内,各类蔬菜种子、农药琳琅满目,一应俱全。销售员张云英正热情地向农户介绍新产品:“今年新进的西红柿品种,品质相当好……”农户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精心挑选种子。
3月21日,平遥古城迎薰公园草长莺飞,春意盎然,与千年古城相映生辉,展现出一幅春日美丽画卷。 梁生仁摄。
本报讯(记者高桦)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中国水周”。22日上午,由省水利厅和运城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节水中国行·山西运城”主题宣传活动在运城市盐湖区开幕,山西省节水护水系列宣传活动同步启动。
“欢迎粉丝朋友们来到直播间,这里是藏于太行山深处的陵川县古郊乡。今天我们要介绍这里的农特产品……”3月16日,陵川县古郊乡“乡里的年轻人·乡村助农直播间”如期开播。
本报讯 走进阳泉高新区东区科技园,康搏特阳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钼及钼合金新材料生产厂房内一派繁忙。在占地6000平方米的厂区,钼粉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调试。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宣讲党的政策、挖掘乡村历史脉络、摸排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服务乡村文化振兴……3月7日,吕梁市乡村振兴文化特派员梁大智又一次来到文水县北辛店村,围绕清末建筑“贺家大院”文旅开发与当地群众展开座谈。 北辛店村地处汾河滩深处,是一个拥有20多座遗存古院落的千年古村。
3月19日,在晋中市图书馆,读者正坐在桌前专心地阅读学习。该图书馆通过开展多种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时光。
3月20日,运城市平陆县境内黄河两岸麦苗青绿,村庄错落有致,绘就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近年来,平陆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持续向好,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本报朔州3月22日讯(记者刘成根)3月21日,记者从朔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朔州市水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桑干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成果突出,桑干河(朔州市段)被生态环境部选树为全省唯一的“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据了解,自2016年年底桑干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启动以来,朔州市通过市场化运作,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累计完成河道整治133.27公里,新建堤防57公里,改善灌溉面积21.39万亩,连续8年生态补水14.46亿立方米。
本报太原讯 3月中旬,晋控电力工程公司承担的长治1B检修全面打响,标志着本年度第一轮检修高峰期正式开启。 “加强预算管理,先算后干,算赢再干,全力确保项目利润,提高收益水平。
3月19日,夏县条山旅游公路庙前镇段,汽车在十里花海里穿行,与沿线的多彩村居、绿色田园等相互映衬,构成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该县不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交通+旅游”“交通+生态”“交通+特色”等发展格局,串连起乡村交通路网,美化农村公路沿线景观,促进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春回大地,农事渐起。3月20日,山西省春季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演示活动在襄汾县邓庄镇燕村小麦玉米机械化示范基地举行。
时雨一番啼布谷,陇头多少戴星人。 近日,忻州大地上掀起了春耕备耕的热潮。
洪洞大槐树景区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记录美好瞬间。本报记者栗美霞摄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及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的旅游需求,并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丰富多样、主题精彩纷呈、服务全面周到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形成一批主题旅游列车品牌。
本报杭州3月22日讯(记者郝光明)3月21日,“从浙里启杭、怡然见晋中”山西晋中(杭州)文旅推介暨消费促进活动在杭州举行,全景展现晋商故里的人文底蕴与时代新姿,共同开启跨越千里的文旅对话,共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此次活动主题为“当科技遇见旅游、当杭州邂逅晋中”,旨在持续叫响“怡然见晋中”文旅形象,加强晋杭两地全方位交流合作,充分拓展长三角优质客源地,有效促进文旅消费。
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晋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荣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这一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热线团队中女性工作者专业能力与奉献精神的褒奖,更是对热线十八年如一日服务民生的高度认可。 晋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自2007年开通以来,始终秉持“倾听民声、纾解民忧、汇聚民智”的服务宗旨,成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重要桥梁。
在华阳集团华钠芯能电芯制造中心,工人正在进行电芯化成作业。牛青麓摄 “我们在夯实传统煤炭产业的基础上,逐渐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转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华阳集团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的发言掷地有声。
本报讯(记者裴云锋)3月21日,“从浙里启杭 怡然见晋中”晋中(杭州)文旅推介暨消费促进活动在杭州举行,全景展现晋商故里的人文底蕴与时代新姿,共同开启跨越千里的文旅对话,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此次活动主题为“当科技遇见旅游、当杭州邂逅晋中”。
本报讯 春回大地,绿染山川,正值瓜果蔬菜育苗的好时节。3月18日,走进长治市屯留区李高乡助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育苗盘,盘中蔬菜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
太行山深处,机器轰鸣的忻府轨枕厂内,关改玉的手指轻轻划过一排排崭新的轨枕。早春时节,阳光透过厂房的天窗斜斜洒下,在她深蓝色的工装上镀了一层金边。
3月21日,在长治市潞城区云岩山的盘山公路上,潞城森林消防大队的巡逻车正在执行每日例行的防火巡查任务。进入春季防火期以来,潞城区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防控机制,确保林区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月22日,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侯村,村民正在田间耕种。从高空俯瞰,如同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春耕图。
本报讯(记者要佳)3月20日,吕梁市第二届科技助力乡村旅游“百村示范”建设暨“科普助春耕”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围绕吕梁市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需求,融合农业科技资源助力春耕备耕,为16名农业、文旅专家颁发“特聘专家”证书,授予山西农大无人机创新团队、同方知网等11家科技企业“合作单位”牌匾,并为农业技术、文旅服务、科技文化、企业家4支志愿者服务队举行授旗仪式。
3月15日,时值周末,离石区比亚迪汽车4S店内人头攒动,“乐购吕梁·聚力首季”2025年汽车促消费活动火热进行。方山县姑娘王凯丽刚参加工作不久,需要购买一辆日常通勤座驾,看准了比亚迪一款新能源汽车。
本报讯(记者孟婷)3月21日,记者从大同海关获悉,经该关检验检疫合格,山西鼎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5.3吨黄粉虫蛋白粉从大同启运,经天津港发往泰国曼谷,这是我国黄粉虫蛋白粉首次走出国门。 该公司是一家集黄粉虫养殖、精深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高科技企业,与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多所院校开展校企联合,组建专业科研人员团队,聚焦昆虫产品开发,构建了“农、工、科、贸”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