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同方特,小朋友与机器人互动。古城东南邑,艺人正在表演。
本报讯 相约后稷故里,畅跑板枣之乡。5月11日,2025稷山马拉松赛鸣枪开跑,5000余名选手激情演绎“稷马”全新魅力,用脚步“丈量”后稷故里、板枣之乡的文化底蕴和时代风采。
初夏时节,灵石县翠峰镇靳村的山坳间,“咕噜咕噜”的叫声此起彼伏。5月8日清晨,数十只体形高大的鸵鸟在围栏里优雅踱步,灰褐相间的羽毛泛着柔和光泽。
本报讯 “以前办理审批业务总要自己记着时间,生怕错过。现在好了,系统会自动发短信提醒,让我们十分省心、踏实。
五月十一日,平顺县北社乡南社村,云海翻腾,如梦如幻,远山、村庄、农田、道路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夏日田园画卷。 郭世虎摄。
5月7日,在襄汾县汾城镇南高一村,大蒜喜获丰收,村民们正抓紧时间采收,供应市场。 赵玉虎摄。
“小长假来临,客人已经扎堆赶来,我得赶紧收拾好房间。”4月30日,陵川县古郊乡营盘村蓝梦云栖民宿的老板韩庭甲一边说一边利落地更换干净整洁的床品。
5月10日,由闻喜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闻喜县美术馆承办的母亲节主题活动举行。孩子们在参与互动中以别样形式感恩母亲。
本报讯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625号)公告,“寿阳小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寿阳县第一个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此次权威认证,对寿阳小米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整苗,培土……5月6日,天镇县谷前堡镇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南侧马圈庠村段玫瑰种植示范园内一片繁忙,株株玫瑰在微风中带着新绿向远处蔓延。 玫瑰种植示范园是谷前堡镇整合12个村集体资金,由镇政府成立的天镇县桦皮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推进的项目。
“山里世世代代种马铃薯,这几年才靠马铃薯富起来。”5月7日,应县白马石乡界河村的马铃薯日光温室育种大棚里,种植户候计平一边查看种苗长势,一边讲述着村里的变化。
第20窟大佛前游人如织。文物修复人员对石窟顶部进行修复。
崔晓霞与年轻讲解员分享讲解经验。赵文贵摄 “五一”假期以来,云冈研究院文旅融合中心的讲解团队忙碌不停。
数字AI修复后的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一隅。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供图 立夏天方霁,万物正葱荣。
本报讯(记者王立忠 彭国强)5月9日至11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二届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学术研讨活动在大同举办。活动由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山西大同大学承办。
吴志花与社区群众认真交流,耐心为他们排忧解难。 本报通讯员摄 开栏语 伟大时代呼唤榜样力量,奋斗征程需要先锋领航。
5月10日,山西三里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园区内,员工在加工小米。该公司坚持采用传统古法工艺,致力于生产绿色、健康的农产品。
本报讯(记者白雪峰)在2025“阳泉消费季”桃河市集活动启动仪式上,河中,伴随柔美的古典乐曲,五只竹筏相继而入,五位舞者翩翩起舞,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盛宴;岸上,平定紫砂、平定传统布艺、阳泉剪纸、刺绣、白酒酿造、熏醋等,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城市活力的“晴雨表”。
5月9日,左权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张家庄至北天池山段,蜿蜒山路如巨龙盘卧群峰。北天池山主峰海拔2180米,标志性的“72道弯”公路似银链绕山脊,壮美而震撼。
本报讯(记者晋帅妮)5月8日,记者从山西建投集团了解到,由该集团旗下静态交通公司自主研发的鹳雀AI已正式上线,在省内交通、建筑、医疗等多个行业试点发挥效能。这是我省首个深度融合数据治理、场景智能与资产运营的数智化平台。
“五一”期间,大同市灵丘平型关通用机场与中洲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推出“低空飞行+汽车漂移”体验项目。5月6日,在灵丘平型关通用机场,山西晚报记者看到,游客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登上阿若拉SA60L轻型运动飞机,以“云端视角”俯瞰灵丘全景,沉浸式体验低空飞行的独特魅力。
近日,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传来消息,该局以“守护蓝天精灵,共建生态家园”为目标,通过构建责任体系、科技赋能保护、深化宣传动员等创新举措,推动区域爱鸟护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新活力。 五台林局充分发挥局、场、站三级林长制优势,将鸟类保护纳入林长履职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
5月7日,长治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制定出台“太行青年人才创业计划”,吸引集聚青年人才留长来长、创新创业,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 “太行青年人才创业计划”聚焦青年人才,重点围绕“四个一”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支持体系,打造一园区:太行青年人才创业园;实施一工程:太行青年人才安居工程;设立一基金:太行青年人才创业基金;建立一机制:太行青年人才创业容错免责机制。
山西晚报讯(记者 刘江)“嗡嗡嗡……”随着天气渐渐转热,蜜蜂、马蜂等昆虫又进入了活跃期,树杈上、窗户口、屋檐下……居民家中、小区花园的角落,都有可能藏着蜂类,随时有伤人的可能。近日,临汾消防就接到并成功处置了多起市民关于蜂类的报警求助。
本报长治5月7日讯(记者 冯毅松)5月7日,记者在长治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长治市制定出台的“太行青年人才创业计划”将吸引集聚青年人才“留长来长”、创新创业,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对“中国人才夏宫”进行了推介,并以“太行之名”发出盛情邀约,热忱欢迎全国广大青年才俊到长治这座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之城欣赏太行好风景、把握人生新机遇。
4月30日,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峡谷如斧劈刀削般深邃,两侧崖壁陡峭险峻,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植被。观景平台上游客熙攘,或驻足赏景,或拍照留念,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为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全链条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企业环境管理主体责任意识,有效防控环境风险,4月30日,晋中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危险废物“五即”规范化建设和二维码“一码贯通”环境监管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暨2025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培训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该市负责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简化管理单位以及部分登记管理单位共计400余人参加。
5月7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万荣县裴庄段两旁,千亩现代化葡萄大棚整齐排列,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张怀心摄。
在晋南变电站的钢铁丛林间,总有一双沾满岁月的绝缘鞋,三十年如一日地丈量着变电站两万余台设备,32年巡检里程可绕地球3圈。春去秋来,他用掌心的老茧触摸设备温度,用专注捕捉电流呼吸——他就是2025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临汾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高级工程师、特级技师王强。
随着运行程序设定完成,中煤山西亚美大宁煤矿机电部智能化工程师段军军手持移动终端驾驶舱轻点“一键启动”,地下400米处的采煤机瞬间轰鸣运转,数字大屏上跳动的数据同步更新……4月30日,在中煤山西亚美大宁煤矿智能化集控中心,智能系统远程调控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 作为晋城市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矿井,近年来,大宁煤矿始终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凭借其技术基础与规模优势,联合中煤装备公司、华为公司,成功研发并应用该市首个基于矿鸿操作系统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实现从传统人工作业到智能系统精准操控。
本报讯 近日,晋能清洁能源科技公司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资质复评审。此次复评审不仅再次认可了公司检测数据的精准性与质量管理的专业性,更标志着其在光伏产品检测领域的技术能力保持领先水平。
华新燃气集团蓝焰煤层气公司郑庄区块施工现场。华新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在阳城一陶瓷企业检查燃气安全使用情况。
本报讯(记者白雪峰)4月27日,盂县秀水双创智造园,凯王零碳国际木业新材料生产车间一片繁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招商落地,只用不到一年时间,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
本报讯 今年一季度,朔州经济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达5.46亿元,同比增幅位居朔州市首位;工业投资完成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0%。 今年以来,立足新发展格局,朔州经开区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6日,襄汾县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景色秀丽。“五一”假期,该公园正式开放,观象台、天文馆、宫殿区成为人们探寻华夏文明起源、了解陶寺考古历史的热门景点。
5月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考古发掘资料,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北汪湛村唐墓M5,年代为初唐末期,据出土的石质墓志可知墓主为太原郡人士。 该墓西距平遥古城约8.3公里,共出土随葬遗物13件,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等。
“五一”假期期间,芮城县深挖文旅精品资源,精心规划度假项目,为游客呈上丰富多样的文旅盛宴。 据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芮城县各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93万人次,同比增长49.44%,累计经营收入268.38万元,同比增长39.30%。
群山叠翠处,万物生光辉。2025年4月29日,乡宁县"山乡宁静"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暨乡宁县农特产品推介会在太原市梧桐公寓酒店隆重举办,充分展现乡宁生态禀赋与人文底蕴的立体名片。
5月5日,在平遥古城内,平遥文联旗袍协会为游客表演舞蹈。“五一”假期期间,平遥县文化馆每天组织一场“文化惠民进景区,精彩纷呈过五一”公益演出活动,让广大游客感受到文旅融合的新气象。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也是连接人心的纽带。随着集大原高铁的建成通车,山阴南站正式融入全国铁路网,这座交通新枢纽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在提升出行便利性和服务质量上为旅客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薛关村日光大棚村民手捧刚采摘的西葫芦薛关村党群服务中心 夏日的蒲县薛关村,山青水碧。昕水河畔,一座座排列有序的温室大棚,在青山碧水的映衬下格外耀眼。
本报长治5月6日讯(记者栗美霞)“五一”假期落幕,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以暖心服务举措,在山水间绘就温情诗意的旅游画卷,给游客留下美好记忆。 “五一”假期,该景区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凭借全方位升级服务与极致游览体验,赢得游客好评如潮,实现服务品质与满意度双提升。
本报大同5月6日讯(记者翁剑)“五一”假期,大同市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以“热度不减、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持续释放文旅动能,全市A级景区和文博场馆推出延时服务,游客穿梭于千年古建与山水乡野之间,感受大同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云冈石窟推出“般若——郑勤砚作品展”,呈现传统与创新交融的视觉盛宴,让游客领略石窟文化的深厚底蕴;恒山景区以险峻奇景吸引游客登山踏青;华严寺景区开展“致敬城市梳妆人”公益行动,为城市增添温度;方特欢乐世界、魏都水世界等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丰富游客体验。
演员身着汉服行走在绛州贡院巷,为游客献上精彩表演。 5月1日,绛州古城摇身一变成为“全景式汉文化体验馆”,喜迎八方游客。
4月25日、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新闻媒体人齐聚晋城,开启了一次探寻乡村振兴密码的采风之旅。新闻媒体人一行先后走进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松庙村、陵川县附城镇丈河村、沁水县嘉峰镇尉迟村、沁水县郑村镇胡家掌村等地,用镜头聚焦发展,以笔触记录变迁,在实地走访中感受晋城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
本报太原5月6日讯(记者李若男)据太原海关所属运城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运城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在全省11市中位居第二,实现首季“开门红”。 从贸易结构来看,一般贸易占绝对优势,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迅速。
本报太原5月6日讯(记者张剑雯)近日,2024年“行在乡村、游在路上”最美自驾路出炉,4条路线获评“2024年最美自驾精品路”,10条路线获评“2024年十大最美自驾路”。其中,山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上榜“2024年最美自驾精品路”,是我省唯一获评公路。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寿阳小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寿阳县第一个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此次成功认定,是对“寿阳小米”品质与管理的权威认证,对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位于阳泉客运总站的阳泉东旅游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行。 建设启用阳泉东旅游服务中心,是阳泉市高效整合交通资源、精准服务群众个性化出行需求的务实之举。
日前,长治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上海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的指导下,成功为一名23岁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实施了生物可降解封堵术。 张女士因间断胸闷3年入院后,经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Ⅱ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