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我省多地降雨与高温持续交替、企业生产旺季叠加居民用电需求激增,多地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供电单位多措并举,供电人坚守岗位,力求保障电力稳定供应。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赵德伟)8月12日,一场城市与高科技人才的双向奔赴活动,在忻州开启。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陆续开展专家人才把脉问诊企业、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专项考察调研等一系列专题活动,多名专家学者将分批来忻,为忻州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把脉献策。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赵德伟)今年上半年,忻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21.1%,改善率排名位居全省第一,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一;1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100%,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新突破……8月13日上午,忻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忻州市2025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情况。 今年1月至6月,忻州环境空气质量呈持续向好态势,各项大气环境指标全面改善。
东南外环快速通道改扩建工程。 司敏摄北环街与潞阳门交叉口,车辆及行人有序通过新建成的渠化岛。
本报讯(记者苏晓晨)8月7日至8日,“智汇山西”专家人才夏令营暨“漾才汇泉·智慧启航”专家人才阳泉行活动在阳泉市举行。此次活动通过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顶尖人才、高校与当地产业深度对接,为当地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注入动能。
8月10日,临汾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林木茂盛,景色迷人。近年来,该市加大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力度,通过实施山水园林、亲水平台等多元化设计规划,打造城市生态走廊,使其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制图:刘铁军 本报讯(记者白雪峰)8月6日,位于平定县巨城镇的山西星火弘源年产400万吨活性氧化钙项目现场一派繁忙。项目周转宿舍区工程现场,所有楼体已顺利封顶,多栋建筑进入内部施工阶段。
绛县殷红的山楂、平陆素白的百合,万荣枝头硕大的苹果、临猗蟹塘涌动的金波,永济盐碱地跃起的青亮对虾、闻喜塘池中脆嫩的玉藕……麦香混合着果香、茶香、蟹香,在河东大地上弥漫,一幅由“特”和“优”绘就的现代农业画卷徐徐展开。这些生长在运城沃土上的特色农产品,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发展现代农业最宝贵的资源和竞争优势所在。
8月12日,阳城县旭昇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成型车间工人正在洗坯。近年来,该公司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相结合,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先后获得专利31项,企业订单充足、产销两旺。
8月10日,吕梁市主城区到新区快速路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桥梁、道路等工程紧锣密鼓推进,工程机械有序作业。项目建成后将加速构建城市交通新脉络,助力区域互联互通。
8月16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将在山西武乡举行,让我们共同期待。
中新网晋中8月13日电 题:山西祁县:“小苹果”如何做成“大产业”? 作者 高雨晴 史婉 眼下,鲁丽苹果已进入收获季节。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峪口乡鲁村的百亩“鲁丽”标准化果园里,一簇簇苹果红了树梢,压弯了枝头。
清晨的禹门河公园,68岁的张大爷带着孙女在新铺的草坪上嬉戏,望着修剪整齐的绿植和崭新的休憩座椅,他笑得眼角堆起皱纹:“以前这儿不少地方光秃秃的,现在花花草草多了,孩子跑着玩也舒心,这变化咱老百姓最有体会。”这番朴实的感慨,正是汾阳市“城市管理提升年”十大行动的生动注脚。
8月12日,航拍镜头下的国道108线襄汾段成为秋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国道108线襄汾-曲沃-侯马过境改线工程襄汾段全长18.634公里,目前已进入通车试运营阶段,将成为我市重要的煤运通道和旅游动脉,在拉大城市框架、提升交通条件的同时,方便沿线居民生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盛夏时节,保德县西南沟村的千亩果园郁郁葱葱,各类果树挂满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走进西南沟村,连片的果园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格外醒目。
道东沟景区游客纷至沓来 盛夏的道东沟景区,泉流潺潺,绿意浸染群山。8月10日,位于忻府区齐村镇的道东沟景区正式开门迎客,标志着忻府区再添一处文旅新地标,广大市民游客也将迎来全新的休闲度假胜地。
你听说过用“恶”来命名的美食吗?在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当地人用朴素的食材,创造出名字独特、花样繁多的地道风味。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生活智慧?一起来“品尝”这桌充满巧思的方山味道。
央广网运城8月13日消息(记者张晋鹏)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节点城市,运城市正全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截至2025年7月,全市承担的27个省级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22个项目顺利竣工、完工率达81.5%,位居全省第二!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运城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制定《运城市“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会议、调度、通报、督办、政治监督五项工作机制,推动34.83亿元总投资项目落地见效。
孟秋时节,晋中市寿阳县的群山间暑气渐消,穿行于第二条百里精品示范廊带,目光所及是融合生态之美、产业之兴的美丽画卷:尹灵芝镇阳坡村新建的游乐园在绿意中焕发光彩,温家庄乡的彩椒大棚里红黄绿三色果实缀满枝头,松塔镇梨元村星空露营区的脚手架下工人正忙碌作业……这条贯穿3个乡镇、串联16个节点、培育16个富民项目的廊带,以“点上出彩、线上成景”的鲜活实践,在太行山西麓的土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寿阳答卷。 循着“云起探泉寺,落日栖阳坡”的诗意,尹灵芝镇阳坡村正在打造动静相宜的文旅新地标。
夜晚的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 游客在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苇书坊阅读。
近段时间以来,我省多地降雨与高温持续交替、企业生产旺季叠加居民用电需求激增,多地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供电单位多措并举,供电人坚守岗位,力求保障电力稳定供应。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赵德伟)8月12日,一场城市与高科技人才的双向奔赴活动,在忻州开启。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陆续开展专家人才把脉问诊企业、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专项考察调研等一系列专题活动,多名专家学者将分批来忻,为忻州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把脉献策。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赵德伟)今年上半年,忻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21.1%,改善率排名位居全省第一,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一;1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100%,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新突破……8月13日上午,忻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忻州市2025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情况。 今年1月至6月,忻州环境空气质量呈持续向好态势,各项大气环境指标全面改善。
东南外环快速通道改扩建工程。 司敏摄北环街与潞阳门交叉口,车辆及行人有序通过新建成的渠化岛。
本报讯(记者苏晓晨)8月7日至8日,“智汇山西”专家人才夏令营暨“漾才汇泉·智慧启航”专家人才阳泉行活动在阳泉市举行。此次活动通过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顶尖人才、高校与当地产业深度对接,为当地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注入动能。
8月10日,临汾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林木茂盛,景色迷人。近年来,该市加大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力度,通过实施山水园林、亲水平台等多元化设计规划,打造城市生态走廊,使其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制图:刘铁军 本报讯(记者白雪峰)8月6日,位于平定县巨城镇的山西星火弘源年产400万吨活性氧化钙项目现场一派繁忙。项目周转宿舍区工程现场,所有楼体已顺利封顶,多栋建筑进入内部施工阶段。
绛县殷红的山楂、平陆素白的百合,万荣枝头硕大的苹果、临猗蟹塘涌动的金波,永济盐碱地跃起的青亮对虾、闻喜塘池中脆嫩的玉藕……麦香混合着果香、茶香、蟹香,在河东大地上弥漫,一幅由“特”和“优”绘就的现代农业画卷徐徐展开。这些生长在运城沃土上的特色农产品,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发展现代农业最宝贵的资源和竞争优势所在。
8月12日,阳城县旭昇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成型车间工人正在洗坯。近年来,该公司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相结合,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先后获得专利31项,企业订单充足、产销两旺。
8月10日,吕梁市主城区到新区快速路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桥梁、道路等工程紧锣密鼓推进,工程机械有序作业。项目建成后将加速构建城市交通新脉络,助力区域互联互通。
8月16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将在山西武乡举行,让我们共同期待。
中新网晋中8月13日电 题:山西祁县:“小苹果”如何做成“大产业”? 作者 高雨晴 史婉 眼下,鲁丽苹果已进入收获季节。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峪口乡鲁村的百亩“鲁丽”标准化果园里,一簇簇苹果红了树梢,压弯了枝头。
清晨的禹门河公园,68岁的张大爷带着孙女在新铺的草坪上嬉戏,望着修剪整齐的绿植和崭新的休憩座椅,他笑得眼角堆起皱纹:“以前这儿不少地方光秃秃的,现在花花草草多了,孩子跑着玩也舒心,这变化咱老百姓最有体会。”这番朴实的感慨,正是汾阳市“城市管理提升年”十大行动的生动注脚。
8月12日,航拍镜头下的国道108线襄汾段成为秋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国道108线襄汾-曲沃-侯马过境改线工程襄汾段全长18.634公里,目前已进入通车试运营阶段,将成为我市重要的煤运通道和旅游动脉,在拉大城市框架、提升交通条件的同时,方便沿线居民生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盛夏时节,保德县西南沟村的千亩果园郁郁葱葱,各类果树挂满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走进西南沟村,连片的果园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格外醒目。
道东沟景区游客纷至沓来 盛夏的道东沟景区,泉流潺潺,绿意浸染群山。8月10日,位于忻府区齐村镇的道东沟景区正式开门迎客,标志着忻府区再添一处文旅新地标,广大市民游客也将迎来全新的休闲度假胜地。
你听说过用“恶”来命名的美食吗?在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当地人用朴素的食材,创造出名字独特、花样繁多的地道风味。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生活智慧?一起来“品尝”这桌充满巧思的方山味道。
央广网运城8月13日消息(记者张晋鹏)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节点城市,运城市正全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截至2025年7月,全市承担的27个省级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22个项目顺利竣工、完工率达81.5%,位居全省第二!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运城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制定《运城市“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会议、调度、通报、督办、政治监督五项工作机制,推动34.83亿元总投资项目落地见效。
孟秋时节,晋中市寿阳县的群山间暑气渐消,穿行于第二条百里精品示范廊带,目光所及是融合生态之美、产业之兴的美丽画卷:尹灵芝镇阳坡村新建的游乐园在绿意中焕发光彩,温家庄乡的彩椒大棚里红黄绿三色果实缀满枝头,松塔镇梨元村星空露营区的脚手架下工人正忙碌作业……这条贯穿3个乡镇、串联16个节点、培育16个富民项目的廊带,以“点上出彩、线上成景”的鲜活实践,在太行山西麓的土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寿阳答卷。 循着“云起探泉寺,落日栖阳坡”的诗意,尹灵芝镇阳坡村正在打造动静相宜的文旅新地标。
夜晚的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 游客在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苇书坊阅读。
全长96.4公里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夏县段,犹如一条绚烂多彩的绸带,在中条山腹地蜿蜒。这条总投资达9.15亿元的“彩虹路”,其主线长29.2公里,连接平陆与垣曲;支线长67.2公里,将瑶台山与祁家河紧密串联。
天脊集团调度人员正在查看工艺运行数据。王爱军摄 在省工信厅最新公布的“山西省2025年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中,潞安化工天脊集团(以下简称“天脊集团”)赫然在列。
农业专家为农户提供指导。本报记者冯毅松摄 近日,记者在沁源县法中乡的千亩玉米套种党参种植基地看到,连片的“小白龙”如同银色丝带穿梭在田垄间,清澈的水流沿着软管上的小孔均匀喷洒,滋润着干裂的土地。
本报晋中8月12日讯(记者郝光明)近日,晋中太谷区首届“怡然见晋中·田园太谷游”文旅嘉年华圆满落下帷幕。活动历时17天,吸引了近67万人次纷至沓来,活动现场各类商铺营收高达408.25万元。
左云县店湾镇万亩油菜花海。本报记者翁剑摄 盛夏时节的白羊大地,被一片绚烂的金色覆盖。
本报忻州8月12日讯(记者畅雪)“这台电脑主机比这本书都小啊!”当一众专家学者在位于忻州科创驿站内的山西诚迈创新研发中心,看到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信创电脑主机时,都忍不住拿起来细细端详。8月12日,“才聚忻州、智启未来”——2025“智汇山西”(忻州站)专家人才夏令营开营。
8月9日,新绛县首山惠农蛋鸡养殖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加紧分拣、转运新鲜鸡蛋。 近年来,新绛县大力发展蛋鸡养殖业,以产业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8月11日晚8时,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梦回砥洎剧场座无虚席,2025年黄河流域“九曲同心颂黄河”《黄河大合唱》交响音乐会在这里启幕。当指挥家薛小虎的指挥棒骤然扬起,山西时光漫步交响乐团的恢弘乐声与数百名合唱团员的嘹亮歌声交织,《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旋律在太行山脉间回荡。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刘江 通讯员 成梅)为进一步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近日,汾西县消防救援大队在辖区县人民医院开展了消防培训演练活动。 培训现场,消防培训人员向参训人员详细讲解了火灾的危害性、初期火灾扑救方法、火场疏散逃生技巧、消防设施日常维护等消防安全知识。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温丽芳)为深化外卖食品安全和卫生不达标问题集中整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规范经营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近日,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发布《无堂食外卖食品安全工作指南(试行)》。 《指南》聚焦无堂食外卖集中区开办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商户卫生不达标的短板弱项,按照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对无堂食外卖餐饮服务经营者从业要求和无堂食外卖集中区开办者管理责任进行了细化规定,指导无堂食外卖经营者在场地布局、设施设备、环境卫生、原料控制、人员管理、配送封签、明厨亮灶等关键环节严格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餐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