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王某与李某的宅基地纠纷、杨某与孙某的土地矛盾在村“五老一顾问”调解后化解,并通过“纠纷化解红榜”张榜表扬,昔日的对家如今见了面都会互相打招呼。 这种变化,源自曲沃县西杨村的“板凳议事会”双评机制——每季度开展党员民主评议与群众满意度测评,调解成效纳入“星耀榜”评比中。
今年夏天,黄河岸畔的临猗县迎来了一场跨越2500年的文明对话——2025·猗顿文化交流活动在这里举行。 猗顿本是春秋时期的一介布衣,但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
本报讯 8月6日,以“聚‘柿’力·谋发展”为主题的2025“阳高红”西红柿产业发展大会在阳高县召开。 大会在山西民歌《圪梁梁》中拉开帷幕,浓郁地方风情瞬间点燃现场氛围。
“今天会议主要讨论郭家庄部分土地测量、价格调整等问题。第一,我们要尊重历史……”8月8日,河津市阳村街道太阳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高海飞话音刚落,在场村民便畅所欲言。
8月7日,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村民正在引井水浇灌樱桃林。近日,当地多措并举保灌溉,目前全区累计灌溉面积1万多亩,确保丰产丰收。
本报讯(记者马占富)“这里有古堡、有绿色生态,又有长城、红色文化,还是避暑胜地,所以我们选择来这里休闲康养。”7月28日,在右玉县南山公园,天津游客张福生告诉记者。
8月7日,夏县三坡底村村民正在翻晒酸枣。该村野生酸枣资源丰富,每年立秋前后村民上山采摘酸枣,晾晒加工后售卖,以拓宽增收渠道。
本报讯 “孩子在公益课堂既能学习又能交朋友,我们工作更安心了。”8月4日,临汾市尧都区滨西社区居民张女士道出了众多家庭的共同感受。
游客在民宿露台悠闲休憩,欣赏水库波光潋滟、山色苍翠的景色。张谦摄 8月7日傍晚,暑热渐退。
柏卜湾村黄河畔的观景平台上,游客们凭栏赏景。张海鹰摄 云雾氤氲,翠峰叠嶂。
8月8日,阳城县人社局社保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正为群众办理业务。该中心以“提升社保工作软实力,打造服务群众硬本领”为引领,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这个小书屋,是我们村的文化‘加油站’!”8月6日,在临汾市汾西县古郡村,村民郭大爷说。这间28平方米的农家书屋,正成为乡村发展的文化引擎。
演员们在舞台上激情演出朔州大秧歌《八珍汤》。本报记者马占富摄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明天老爷三十大寿到,常府里张灯结彩真热闹,平阳城就数俺家门楼高……”7月30日,在朔州市窑子头乡井子窊村,朔城区大秧歌剧团免费送戏下乡,演员们激情演出大秧歌《八珍汤》,悠扬婉转的演唱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博得了观众阵阵喝彩。
“这份情早超越了邻里,成了家人般的牵挂 让更多像黄崖沟这样的温暖故事在平顺大地涌现 让更多像海松一样的乡亲,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人民有了道德信仰,咱们国家就有了力量源泉 我们身边从不缺少善良、友爱、热心、互助的人,这样的事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8月8日,《山西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太行深处的爱心接力》为题,报道了长治市平顺县黄崖沟村民20年轮流照顾残障邻居的故事。报道推出后,在故事发生地长治引发热烈反响,大家都被“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生动场景所感动,纷纷表达对黄崖沟26户乡亲的崇敬之情,一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力量在上党大地涌动。
8月10日,临汾市全民健身10000米挑战赛·全民健身日专场活动在该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鸣枪开赛。本次赛事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选手参赛,旨在进一步弘扬全民健身理念,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
图①:高粱红了。图②:程庄村全貌。
大同市云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为环卫工人发放防暑药物。本报记者翁剑摄 本报大同8月9日讯(记者翁剑)“平时根本没时间去医院做体检,这次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检查,太贴心了!”拿着体检表的环卫工人张师傅高兴地说。
本报讯 8月4日,记者从晋中市获悉,为帮助转业军官顺利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地方工作新要求,晋中市日前举办2025年转业军官适应性教育培训。培训为期10天,重点围绕当前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展开。
武工队是在反“蚕食”斗争中创造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图为太行区武工队向游击区、敌占区进发。
各根据地党委和抗日民主政府为鼓励群众英勇杀敌和努力发展生产,相继召开群英大会。图为1944年11月太行区召开的首届群英大会会场。
侯马市第二中学建设项目是侯马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重点教育工程,采用“绿色公园包围学校”的设计理念,同步推进亮化工程,营造宜学环境。目前,该工程正在全力做好收尾工作,确保秋季开学投入使用。
图为2025年忻州古城篮球嘉年华。 当晨曦第一缕金光漫过忻州的天际线,人民公园里,一柄太极扇“啪”地展开,仿佛唤醒了整座城市的活力;遗山公园的塑胶跑道上,跑者们的脚步与晨光共舞;体育公园的篮球场上,少年们的身影在篮板下划出青春弧线;云中河景区内,红蓝骑行道如彩带缠绕碧波,骑行者们迎着晨风,把低碳健康的愉悦揉进清新的空气里……这一幕幕流动的画面,是忻州全民健身热潮奔涌的鲜活注脚,更描摹着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精神年轮。
作为曾与黄沙、煤尘相伴的城市,山西省朔州市正书写着从黄到绿,从乌到青的蜕变故事。如今的朔州,天蓝树绿水清,生态改善的成果不仅铺满城市版图,更浸润在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里。
8月7日,市民在晋中市体育场健身。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从银发老者到职场青年,从传统项目到现代健身,从城市大型场馆到街边“口袋公园”,多元的运动形式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新风尚。
“老张,这道路硬化后出行方便了吧?”阳城县东城街道小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光亮笑着问。 “是呀!往年这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
经过紧张建设,近日晋城市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开始收尾工作。该项目位于市区白水街南侧、毗邻时家岭公园。
8月初的一天,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李芸接到“城区医护上门健康服务”平台派单:上午9时,前往80岁李大爷家中为其更换胃管。 李大爷因慢阻肺急性加重,导致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居家康复,目前仍需长期留置胃管维持营养,家属通过平台预约了上门护理服务。
本报讯 近年来,晋城市将见义勇为工作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晋城、法治晋城的重要抓手,通过表彰激励、政策保障、机制创新持续发力,推动见义勇为工作迈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形成了“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社会氛围。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在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上,“最美网格员”李建云和身患残疾勇救儿童的刘小四分别作为“山西省唯一代表”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彰显了晋城大地昂扬向上的浩然正气。
傍晚时分,市民从四面八方涌向人民广场,观看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本报通讯员摄 2025年的夏天,晋城市委宣传部以“声动晋城”原创歌曲大赛和“闪亮的晋城 闪亮的你”优秀节目展演为支点,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
本报讯 日前,吕梁市人民政府印发《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以下简称《机制》),旨在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机制》紧扣“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要求,重点完善了五项核心机制。
本报讯(记者裴云锋)8月2日,“晋创有约·怡然见晋中——2025铁马天使营第五期——双链驱动·智启未来”开营仪式在晋中举办。 活动由综改区晋中开发区益企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主办,苏州铁马营科创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香柏泓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主要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大健康”两大产业,通过资源整合与专业赋能,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硬科技企业。
本报讯 8月6日凌晨,韩国可依航空RF8453航班搭载着首批106名旅客平稳降落在大同云冈国际机场,“大同—首尔”国际航线正式开通。 首航现场,机坪两侧的消防水炮在夜晚的苍穹下交织成晶莹的“水门”,机场用民航界的最高礼节,为首航客机献上盛大的欢迎仪式。
本报讯(记者裴云锋)8月6日,记者从晋中市获悉,该市申报的《实现城市数字底座智能化 赋能市域治理现代化》,日前在国家数据局主办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城市合作主题论坛上作为典型案例发布。不久前,晋中市《筑牢城市数字基础底座 创优城市数据应用场景》,成功入选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2025数字城市论坛“2025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管理创新类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苏晓晨)8月7日,“长城之魂·三晋之光”2025人民摄影·万人影像记忆工程活动,在阳泉市平定县固关长城启动,活动旨在通过摄影的方式,弘扬抗战精神,挖掘保护红色文化资源。 本次活动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联、山西日报社指导,人民摄影报社、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会主办。
本报讯(记者张志刚)7月27日,临汾染化集团新型染料迁建项目年产6万吨硫化黑项目在浮山县天坛化工园区投产,标志着这家老牌化工企业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迈出关键一步。 当日,在临汾染化集团山西恒锦盛科技有限公司,随着“投料运行”命令下达,二硝基氯苯原料进入硫化车间反应釜系统实现连续生产。
本报讯(记者任志霞)记者8月7日获悉,易通天下·阳光U谷智造企业港项目日前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举行开工仪式。 该项目位于唐槐园区核心区位,占地128亩,总投资5.1亿元,科学布局研发中试、智能设备生产及园区生产服务配套三大功能区,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
本报讯(记者王荔)8月6日,慕名而来的北京游客刘先生一家走进浑源县永安寺,难掩兴奋与惊讶:“‘传法正宗之殿’的庄严感和电影里一模一样,太惊艳了!”随着暑期档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热映,永安寺等山西古建正成为游客追捧的文旅新地标。有关数据显示,永安寺暑期客流量激增近3倍。
本报讯 近日,33件承载吕梁烽火记忆的珍贵抗战文物被捐赠予山西革命军事馆,捐赠仪式在吕梁山革命博物馆举行。山西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代表现场向吕梁山革命博物馆馆长高宇峰颁发了收藏证书,肯定这批文物作为“三晋红色基因鲜活载体”的重要价值。
8月5日,阳城县图书馆内,众多读者沉浸在阅读与学习中。暑期高温天持续,图书馆内空调开放、阅读资源丰富,成了众多市民避暑纳凉、充电蓄能的首选去处。
8月7日,稷山县蔡村乡海智西梅示范园内,村民正在采摘西梅。在该示范园的引领下,当地300余亩西梅通过品种优化和科学管理,亩产量稳定在2000多公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七亘大捷主战场遗址。七亘大捷纪念碑。
海松(左一)在桑先风(右一)家吃早饭。本报记者白续宏摄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群山巍巍,峰峦叠嶂。
年近半百才踏上仕途,为官23载却三举“卓异”;官至两江总督,生活却清简至极,被百姓称作“于青菜”“于糠粥”……于成龙的清廉故事,为何能在三百多年后,依然引人深思?《对话于成龙》上集,跟随郦波教授的脚步,深入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探寻“天下廉吏第一”背后的品格与坚守。
中新网吕梁8月7日电 题:千年古县再出发:解码山西中阳乡村振兴“破圈”之道 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 在吕梁山深处,有2000多年历史的山西吕梁中阳县正悄然蜕变。当地依托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创变剪纸技艺潮赋新生,借助政策扶持壮大黑木耳产业,古老土地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李金水是一位抗战老兵,如今他接近百岁,给人的印象仍然是坚韧而充满活力。回忆起80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依然声音洪亮,思路清晰。
8月1日,多只白鹭现身五渡湿地公园。它们白羽如雪,身姿灵动,一举一动尽显优雅,与澄澈蓝天、潺潺碧水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灵动秀美的湿地生态画卷。
乘坐韩国可依航空RF8453航班的旅客走下舷梯。 本报记者 张燕伟摄 本报讯 (记者 李雪峰) 8月6日凌晨,一架搭载着首批106名旅客的韩国可依航空RF8453航班划破夜空平稳降落在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标志着大同⇌首尔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成功架起两地便捷的“空中桥梁”。
8月4日,左权县寒王乡上其至村昌隆种植家庭农场迎来了首个丰收季。走进现代化种植大棚,50万棒菌棒整齐排列,朵朵平菇如花绽放,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和朔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办的“朔州地区抗日战争史展览”在桑干河文旅新天地开展。此次展览以“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系统呈现了发生在朔州地区的战役战斗、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根据地巩固与建设、惨案见证与血色丰碑、抗战胜利启示与精神传承等内容。
落日余晖下的西流南村美景。集体分红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