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新闻 标题 图文
    • 应县杏寨乡:闻“汛”而动 织密防汛安全网

        近日,应县杏寨乡迎来了持续的降雨天气,防汛形势刻不容缓。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县应急部门相关人员前往杏寨乡望岩村,检查并指导汛期防汛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2025-07-14 10:11    来源:朔州日报
    • 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万物共栖的生命乐园

        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美景如画。 赵展摄 夏日的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绿意盎然。

      2025-07-14 10:08    来源:大同日报
    • 国网孝义市供电公司全力开展防汛保电工作,守护电网安全

        近日,吕梁孝义市连续降雨,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严峻挑战。为积极应对恶劣天气,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孝义市供电公司迅速响应,根据政府要求,全面开展防汛保电工作,对配网线路展开细致巡视,并针对高风险点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025-07-14 10:07    来源:山西新闻网
    • 云媒百融大联播 | 山西李家大院:深藏百年的善,等你触摸时光

        时光穿越600年!自明永乐起,李氏一族行商万里,“不吃别家饭,不住别家店”,七代人的心血筑成这座矗立于万荣县闫景村的传奇院落。 这里远不止是“院子”——建筑本身就是一部文化交融史! 漫步其间:晋南传统的四合院沉淀着乡土温情,徽式马头墙勾勒出南方风韵,更有“留洋绅士”李道行为爱妻打造的哥特式洋楼惊艳矗立。

      2025-07-14 09:58    来源:山西云媒体
    • 山西昔阳:等你来见证清凉山城的诗意与活力

        七月流火、盛夏正浓,地处太行山西麓的山西省昔阳县宛如一片清凉的世外桃源,成为人们避暑消夏的理想之选。 这里,不仅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更有丰富多元的文旅业态,让每一份清凉都浸润着独特的人文温度,书写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

      2025-07-14 09:55    来源:新华网
    • 黑鹳来晋城丹河新城过夏天

        近日,在晋城市丹河新城的凤栖湖,一只黑鹳正在湖中亲水平台上悠闲踱步,它整体为黑色,带有绿色及紫色光泽,体态优美,为夏日的湿地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机。 据了解,黑鹳是鹳形目鹳科鹳属鸟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中大熊猫”之称,丹河湿地公园在每年的十月下旬至次年三月迁徙季曾多次观测到黑鹳种群,最多时观测到十四只黑鹳在湿地栖息停留,夏季相对少见,这也表明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25-07-14 09:53    来源:新华社
    • 来长治避暑 享一夏清凉

        太行雄姿。平顺县通天峡景区。

      2025-07-14 06:2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祁县新建130个公共充电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本报讯 “现在家门口就有充电站,真是太方便了!”7月10日,在祁县东观镇政府附近的公共充电站前,网约车司机王师傅一边给爱车充电,一边感慨,“以前村里没有充电站,找个充电桩要跑老远。现在我每天跑400公里,在这里充好电,第二天又能满电出发。

      2025-07-14 06:2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美丽的湿地晨景

        7月6日清晨,长治市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万丈晨光洒向湿地,城市、民居、河流、树木相互呼应,形成一幅美丽的湿地晨景。 郭世虎摄。

      2025-07-14 06:2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赶制订单

        7月11日,山西酷纳斯通橡胶科技有限公司硫化车间里,职工们正全力赶制订单。该公司专注轮胎及橡胶制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以稳定品质获市场认可,同时带动当地就业,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2025-07-14 06:2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奔跑吧·少年”山西省青少年俱乐部航空航天模型比赛拉开帷幕

        7月10日,为期3天的2025“奔跑吧·少年”山西省青少年俱乐部航空航天模型比赛在闻喜县体育馆拉开帷幕,来自全省的42支代表队、659名运动员参加16个项目的角逐。 张秀峰摄。

      2025-07-14 06:2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大同市云冈区北村:特色产业结出“致富果”

        本报讯(记者李强 马静波)7月11日,走进大同市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的果蔬大棚,阵阵果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根根藤蔓沿着吊绳向上攀爬,叶片间垂挂着圆润饱满的瓜果。

      2025-07-14 06:2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一线调研】织绿成锦 点绿生金

        陵川县在环县城绿化三年行动中建起的便民小游园。吴艳斐摄陵川县在崇文镇郭家川村至西沟村狼凹掌段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2025-07-14 06:2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翼城:整村托管变化大

        图为收割机在翼城县石桥村农业托管大田中进行作业。杜春春摄 6月19日,翼城县石桥村的麦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村民苏诗亮开着三轮车拉小麦。

      2025-07-14 06:2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灵丘平型关机场获颁A1级使用许可证

        本报讯 7月11日,记者从灵丘县有关部门获悉,近日灵丘平型关机场正式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A1级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这标志着,该机场在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和运营能力上均达到了国内通用机场的最高标准。

      2025-07-14 06:2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高质量发展县域行】山阴:从“一瓶奶”到“一条链”

        山西古城乳业集团自动化包装车间生产线。本报通讯员摄 北纬39度,是国际广泛认可的优质草食畜产品的理想生产区域。

      2025-07-14 06:2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开启中医药文化“启蒙之旅”

        7月11日,长治市潞州区爱贝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走进长治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用通俗的语言为他们介绍中医知识,开启孩子们的中医药文化“启蒙之旅”。 李瑶摄。

      2025-07-14 06:2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临汾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做优做强

        本报讯 “好吃,地道。”7月9日,洪洞小吃城熙熙攘攘,洪洞饽糕、羊獬烧鸡、赵城卤肉等传统地方小吃令人啧啧称赞。

      2025-07-14 06:2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乐享“天然氧吧”的魅力

        7月11日,众多游客在夏县中条山腹地泗交镇的青山绿水间游玩,乐享“天然氧吧”的魅力。近年来,当地立足资源优势,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

      2025-07-14 06:2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中车大同高原型矿用自卸车安全运行5.6万余公里

        本报讯(记者李学林)7月11日,记者从中车大同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制的首批两台CR240EG高原型电传动矿用自卸车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安全运行满一周年,累计运行5.6万余公里,装载矿石219万余吨。 矿车是矿山生产的核心设备,需实时维护,保障正常运作和生产进度。

      2025-07-14 06:22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我和陶寺的故事】叩问大地,也仰望星空

        我曾任陶寺考古队的第四任队长。23年光阴,我扎根在这片黄土之上,亲眼见证它从麦浪起伏的田野一点点苏醒,重现4000年前王城的恢宏气象。

      2025-07-11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我和陶寺的故事】我们的根脉与骄傲

        我是在塔儿山下长大的,打小就听老人们讲着发生在我们这一带的故事,在好奇的同时也有很多疑问,为啥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把太阳叫“尧窝”?一大早村里人就会说“尧窝出来了,赶紧下地”。天快黑时,又喊“尧窝落山了,回吧”。

      2025-07-11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我和陶寺的故事】在岁月沉淀中守护文明根脉

        我是陶寺考古队的“95后”队员,打记事起,就经常在爷爷奶奶的口中听到关于“尧帝”的古老故事,这些传说如同血液般流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正是这份浓厚的兴趣与热爱,指引我在2015年考入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考古发掘专业,从此踏上了探寻文明源头的人生之旅。

      2025-07-11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临汾开展“三馆联动”研学季惠民活动

        7月1日至8月31日,临汾市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晋国博物馆将开展“三馆联动”研学季惠民活动。广大学生(含硕博研究生)、教师及考古工作者,可通过三馆官方公众号和网站实名预约,凭预约二维码和有效身份证件免费参观。

      2025-07-11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我和陶寺的故事】一位“画家”的陶寺考古四十年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临汾人,原本想当个画家。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山西招募一个会绘图的技术人员,在这个偶然的机会下,我成了考古工作队的一员,从此,与考古和陶寺结缘。

      2025-07-11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五条精品旅游线路邀您共赴夏日之约

        7月1日,在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之际,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5条暑期精品旅游线路。 跟着悟空游临汾。

      2025-07-11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人们透过陶寺观象台东12观测缝拍摄夏至日出

        6月21日5时46分,人们透过陶寺观象台东12观测缝拍摄夏至日出。陶寺观象台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早观象台,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主要源头。

      2025-07-11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小知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其特征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间。 近日,国家文物局完成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从30家申报单位中最终确定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25-07-11 06:38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深度透视】从“少数人监管”到“全社会共同守护”

        晋中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服务平台上线启动仪式现场。“晋中市互联网明厨亮灶”小程序。

      2025-07-11 06:37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吕梁山黄河畔,老区人民吃上“旅游饭”

        跑了几十年长途车的山西石楼人高虎应,以前从没想到,自己还能靠家门口的风景吃上“旅游饭”。 晋陕大峡谷间,咆哮的黄河陡然回旋,环抱出龟背一般的“黄土峁丘”,流出了近360度的圆形大湾。

      2025-07-11 06:36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千方百计保障粮食安全】侯马:智能化收粮 群众更省心

        本报讯 7月9日,侯马市凤城乡的临汾市新田储备粮油有限公司小麦收购现场,运粮的司机师傅只需在进门时领取“智能出入库业务卡”,就能便捷完成扦样、质检、过磅称重等全部流程。售粮户亓忠华说:“有了‘一卡通’,大屏上还实时显示小麦价格、质量等,很透明,咱卖粮放心。

      2025-07-11 06:35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和顺县理论宣讲比赛“接地气”“有生气”

        本报讯 用“亲身经历”讲出“理论魅力”,用“邻里家常”唠出“理政新篇”……7月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比赛在和顺县工人文化宫举行,选手们立足岗位,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深情讲述新时代和顺发展故事,深深感染了台下观众。这场以“理响和顺 论理凝心”为主题的理论宣讲比赛,旨在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凝聚全县上下唱响时代强音、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合力。

      2025-07-11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漫步赏花 拍照留影

        7月9日,平陆县杜马乡的乡村道路旁,紫薇花沿路盛放,吸引过往游客漫步赏花、拍照留影。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村路沿线植被种植、景观提升等工程,一条条乡村道路成了串联绿水青山的生态廊道。

      2025-07-11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临汾:“DeepSeek智能办” 政务服务“加速度”

        本报讯(记者张志刚)“不仅可随时随地提供咨询服务,而且解答问题非常详细、条理,我们办业务更省时更便捷了。”6月24日,在临汾市政务服务中心体验小汾智能客服后,某民营医院办事人员杨佳说。

      2025-07-11 06:34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晋城夏种播种超额近两成

        本报讯 盛夏时节,在泽州县高都镇泊村村的百亩田畴间,金黄的麦茬还带着丰收的余温,田垄上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化精量播种机如“铁牛”般驰骋,一粒粒大豆种子开始以厘米级精度入土。截至7月7日,晋城市夏种工作圆满收官,播种总面积达43.05万亩,较计划超额近两成。

      2025-07-11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晋南钢铁集团万亩太子湖: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 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

        7月8日,晋南钢铁集团万亩太子湖,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呈现出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 薛俊摄。

      2025-07-11 06:33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香瓜上市采摘忙 “甜蜜”产业促振兴

        中新网长治7月10日电 题:山西襄垣:香瓜上市采摘忙 “甜蜜”产业促振兴 作者 杨佩佩 彭楠 盛夏时节,走进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夏店镇九龙村香瓜种植区,阵阵甜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颗颗翠绿圆润的香瓜缀满藤蔓。

      2025-07-10 18: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牢记嘱托 转型奋“晋”|坊城新村处处新

        盛夏时节,大同市云州区的坊城新村,黄花产业焕发着新生机。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考察调研,嘱托大家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

      2025-07-10 18:25    来源:山西新闻联播
    • 烽火记忆:在阳泉追寻百团大战的红色足迹

        巍巍狮脑山上,百团大战纪念碑主碑以刺刀造型直插天宇,作为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著名的狮脑山鏖战就发生在这里。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英雄之城:阳泉的红色底色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七亘大捷”发生地……红色,是山西省阳泉市的城市底色。

      2025-07-10 18:09    来源:山西新闻联播
    • 在八路军总部旧址探寻抗战胜利密码

        新华社太原7月10日电(记者许雄)巍巍太行,亿万年雄峙天地间,默默俯瞰中州大地的沧桑巨变;英雄儿女,五千载薪火相传,用热血与赤诚谱写民族的悲喜兴衰。 88年前,卢沟桥畔一声枪响,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由此揭幕。

      2025-07-10 18:00    来源:新华社
    • (抗战胜利80周年)山西阳泉:从百团大战浴血奋战到绿色富民乡村振兴

        中新社山西阳泉7月10日电 题:山西阳泉:从百团大战浴血奋战到绿色富民乡村振兴 中新社记者 杨静 海拔1160米的山西阳泉狮脑山上,百团大战纪念碑犹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矗立于此。主碑三面,“战绩辉煌 永垂史册”等鎏金题词熠熠生辉。

      2025-07-10 17: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连日来,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据馆方统计,仅7月8日一天,该馆就接待游客8000余人。

      2025-07-10 16:12    来源:阳泉晚报
    • 临汾市召开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进会

        7月8日,我市召开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进会,查堵点、找对策、优举措,全力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提质增效。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省公路局临汾分局、人行临汾市分行、太原铁路物流中心临汾营业部、市物流联盟协会有关负责人参加。

      2025-07-10 16:10    来源:临汾日报
    • 平遥县档案馆:铭记红色荣光 奏响时代强音

        近年来,平遥县档案馆聚焦档案存史资政育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红色档案挖掘和征集工作,用档案讲好党的故事、讲好历史故事、讲好平遥故事,让档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最真实、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 “在中学时就看到进步的书籍及共产党所散的传单……卢沟桥事变后……经同志介绍,奠定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现在已能为革命利益服务到底……”1943年,时任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三区区委书记、区长的武伯健,在给县委的干部调查表中,写下了他从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到向党组织积极靠拢的心路历程,表明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心决心。

      2025-07-10 16:08    来源:晋中日报
    • 平遥县东泉镇赵壁村:沃土造良田 闲地“土生金”

        夏收时节,在平遥县东泉镇赵壁村的麦田里,饱满的麦穗在晴空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微风吹过,荡漾起层层金波。轰鸣的收割机在金色的海洋里穿梭作业,所过之处,麦秆倒伏,麦粒归仓——收割、脱粒、装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特有的芳香。

      2025-07-10 16:05    来源:晋中日报
    • 田园风光美如画

        盛夏时节,方山县北武当镇韩庄村田园里风光如画,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今年该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59万亩以上,让农民的“粮袋子”更满、粮食安全根基更稳固。

      2025-07-10 16:01    来源:吕梁日报
    • 河曲上榆泉煤矿:全面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河曲上榆泉煤矿工作人员在井下开展智能化设备检查检修工作。 本报讯 夏日的矿山,机器轰鸣中涌动着奋进的节奏,上榆泉煤矿以实干姿态交出年中亮眼答卷,高效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阶段性目标。

      2025-07-10 15:58    来源:忻州日报
    • 朔州市第二届科技嘉年华活动在市科技馆启动

        近日,朔州市第二届科技嘉年华活动在市科技馆启动。全市200余名中小学生以科技为笔,勾勒创新蓝图,共同开启一场充满智慧与创意的科技探索之旅。

      2025-07-10 15:55    来源:朔州日报
    • 大同市博物馆人气爆棚

        进入暑假后,市博物馆人气爆棚,丰富的历史文物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感受古都深厚的历史底蕴,领略大同的独特魅力。 记者 张燕伟摄。

      2025-07-10 15:51    来源:大同日报
    • 百团大战纪念馆:点燃青少年心中的红色火种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的第二天,张波便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也来到了纪念馆。参观结束时,她对中国日报记者说:“真的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孩子也很受触动,刚才还跟我说一定要热爱祖国、为祖国争光。

      2025-07-10 10:22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