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北京客户寄来烟、酒、小吃。返工了,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的保姆带回土鸡蛋、豆腐、野蘑菇等。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向纵深发展,5月12日,和顺县在县政府广场举办2025年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仪式。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峰以及县委宣传部、县委社工部、县科协、县教育局、融媒体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5月10日,在临汾市区“临汾优选”御景水城旗舰店,市民在选购临汾特色农产品。 “临汾优选”选址城市核心社区,构建起连接城乡需求的桥梁,成为市民享受优质农产品的“社区超市”,让更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从田间到地头”的极鲜体验,全力打造集产品展销、文化体验、消费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验空间。
◆一季度运城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9.1亿元,同比增长5.5%,位居全省第二 ◆从贸易结构来看,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44.5亿元,占全市外贸总值的90.6% ◆从贸易伙伴来看,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40.3亿元、增长7.5% ◆从产品类别来看,进口金属矿砂59万吨、增长11.9%;自营出口农产品7046万元、增长57% 近日,从运城海关了解到,今年一季度运城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9.1亿元,同比增长5.5%,位居全省第二,实现首季“开门红”。 从贸易结构来看,一般贸易占绝对优势,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迅速。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记者尚东霞)5月10日,“中国摄影旅游网晋城站会员作品展”在山西省晋城市展览馆开展。50余幅精选作品呈现了太行山的四季风光、民俗文化以及新时代新晋城的发展态势。
5月11日,“临汾优选”区域公用品牌定制微短剧《漫长的告别》,在抖音账号“临汾优选品牌形象店”暖心上线,受到众多观众好评。 《漫长的告别》由市农业农村局出品,于4月17日在我市万达广场正式开机拍摄,经过10余天的紧张拍摄和后期制作,于日前成功杀青,5月11日18:00正式上线。
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技术积淀,潞党参产业逐渐成为我市特色优势农业的“金字招牌”,更成为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今年,我市锚定“特色化、品质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八项工程”,构建从种业研发到市场拓展的全产业链体系,培育潞党参产业新质生产力,打造“特”“优”农业新标杆。
日前,盂县秀水镇南坪村高神山综合批发市场内,商户装修工作有序开展,其中一家婚庆酒店已进入营业阶段。该市场位于盂县高城山路中段,紧邻双阳线和盂县县城主干道,区位优势明显。
走进宁武县石家庄镇羊肚菌种植大棚,一朵朵新鲜肥嫩的羊肚菌映入眼帘,菌帽像褐色的“小伞”,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菌床上,清香扑面。工人们穿梭其中,手握小刀,轻轻一割,小心翼翼将其割下,放入桶内,不一会儿就装满了。
5月7日清晨,一辆披挂红绸的纯电动公交车载着新郎王子兵与新娘薛冰欣驶过忻州古城,成为我市首对选择新能源公交婚车的新人。这场全程零排放的婚礼,标志着我市“绿色婚庆”改革从政策倡导正式迈向实践落地。
近年来,吕梁锚定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推进生猪、肉牛、食用菌、小杂粮、马铃薯、红枣、核桃、沙棘八大农业产业链建设,绘就乡村振兴产业新图景,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在八大农业产业链中,肉牛、食用菌、杂粮、马铃薯产业领跑全省,其他产业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
志愿者为成兆娥(右)送来一束鲜花表达敬意。 为弘扬社会正能量,致敬默默奉献的行善者,5月8日,吕梁市文水县多部门走进辖区东石侯村,看望慰问行善者代表成兆娥,为她送去母亲节的祝福与社会的关怀。
5月8日,吕梁市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满载关爱之情,以“温暖我们的孩子 拼装梦想 绘出未来”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爱心捐赠活动,为石楼县东风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了外套、书包、文具等物资。 捐赠仪式上,东风小学郝校长向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5月8日,吕梁市区文丰路桥梁工程进入最后的配套设施施工冲刺收尾阶段,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吕梁市区文丰路桥梁工程全长110米,宽30米,按双向六车道公路标准设计。
5月11日是第八个“世界防治肥胖日”。5月10日,临汾市人民医院举办2025年职工全民健身运动会暨职工体重管理三年行动启动仪式。
“去年牛价跌得厉害,我们企业承受了巨大压力,亏损了不少资金。今年听说县里联合太平洋产险山西分公司推出了肉牛收入保险,我毫不犹豫地就参保了!”4月23日,山西省扶贫龙头企业——山西牧乐嘉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斌站在公司现代化的牛舍前,望着牛栏里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驻村工作不是一次简单的“下乡打卡”,而是一场需要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浸润民心的跋涉,它要求干部褪去“机关气”、换上“泥土味”,在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躬身力行。 虽然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毕业后就业到机关,自认为对农村是熟悉的,但我还是低估了这些年城乡发展的巨大变化,也低估了自己身上的浓浓学究气。
5月5日,在芮城县东垆乡杨家寨村,胡天妮农业合作社开启四台平行行走式水肥药一体机对小麦进行喷灌作业。当前,正值小麦扬花灌浆的重要时期,位于黄河岸畔的芮城县农民抢抓农时,加紧小麦后期管理,确保夏粮增产增收。
通过文化的浸润与引领,不仅能够凝聚乡村发展的各方力量,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而且能够推动农文旅研学,实现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魏家湾村通过梳理在村老人艰苦奋斗、勤学奋进的故事,收集老一辈生活物品,作为村史馆的藏品进行展出。
晋华街道康乐社区华晟咱家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室里,几位老人正在跟老师学习弹奏八音彩虹琴。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围绕加快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更好保障老有所养。
本报讯(记者王天晓)记者从晋城市城区了解到,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该区3A及以上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3.51万人次,同比增长17.17%。其中司徒小镇累计接待9.61万人次,门票收入、营业收入全市第一。
本报讯 记者5月6日获悉,乡宁县首批12家优秀企业获授“山乡宁静”区域公用品牌,涵盖紫砂、食品加工和有机农业等领域。 近年来,乡宁县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动能,以“山乡宁静”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整合产业优势资源,构建起“1+N”品牌矩阵,推动农业、文旅、康养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韩建河山朔州分公司生产车间,等待试压检验的钢筒。 5月6日,朔州市平鲁区向阳堡乡小庄村,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工程建筑安装Ⅰ标项目第三工区施工现场,挖掘机、装载机、吊车、洒水车等工程车辆轰鸣作响,施工机械管道开挖、PCCP管道安装等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施工中。
北京印刷学院的师生们在明代夯土长城脚下用画笔记录右玉。本报通讯员摄 5月7日,晨雾还未完全散去的杀虎口,已传来炭笔划过素描纸的沙沙声。
5月5日,长治市上党区永丰农耕文化体验园内,白色帐篷错落分布,游客们乐在其中。随着乡村旅游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假期走进乡村,体验田园生活。
忻府区石家庄村盛农合作社的智慧农机正在无人作业。 秀容城边,沃野如画。
5月7日,在黄河永济段,碧绿的麦田与周边的藕池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绿意浓郁的田园画卷。 刘宝成摄。
5月5日,山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粽子包制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阵阵粽香扑鼻而来。近年来,临县青塘村大力发展粽子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本报讯 5月7日,记者从朔州市邮政管理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朔州市快递业继续保持正增长,快递业务量完成1370.19万件,同比增长43.7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19.31%。 据了解,朔州市邮政快递业一季度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农村寄递物流网络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达111万件,同比激增340.46%,畅通了农产品上行通道;二是“快递+电商”模式助力特色产业突围,春节期间通过快递渠道外销陶瓷产品490.06万件,带动产值3.3亿元,羊肉、杂粮等农特产品销量同步提升;三是政策集成效应持续显现,朔州依托电商物流中心、乡村e镇及直播基地构建推广体系,同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与交邮旅融合发展,通过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基础设施升级,有效提升了农特产品外销竞争力。
5月7日,运城市禹都公园内,湖水澄澈碧蓝,树木郁郁葱葱,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初夏画卷。 姚中吉摄。
5月6日,途牛《2025五一出游消费盘点》报告出炉,大同跻身全国“五一”假期热度增长最快的“网红城市”TOP3,同时跻身全国热度增长显著客源地TOP5。 根据该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大同作为全国热度增长最快的“网红城市”,与乐山、张家界等目的地出游人次同比增幅均超过200%。
“无人机开始城市道路巡检!”3月12日,随着工作人员的指令发出,自动化无人机巢缓缓打开,20秒后,一架无人机自动升空,按照预设的巡航路线对临汾经济开发区进行巡查。 穿梭在高楼大厦间,无人机沿着预先设定的航线,对城市的大街小巷、街区角落进行全方位巡查,画面也实时传回。
色泽鲜艳的樱桃挂满枝头 满树樱桃红,尝鲜正当时。忻州欣欣生态园的大棚樱桃闪亮登场,这一口“鲜”,千万别错过! 走进忻府区九原街道欣欣生态园的樱桃大棚,错落有致的樱桃树枝繁叶茂,一颗颗红玛瑙般的樱桃挂满枝头,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光泽。
5月7日,平定县冶西镇东庄村的200亩“凡木里”共享农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00后”郑州姑娘周笑伊怀揣创业梦想,承包土地打造了这个共享农场。
随着气温升高,黄河岸边的枣农开始了新一年的农忙。在柳林县孟门镇红枣种植区,已有枝条窜出嫩芽。
5月6日,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来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交流。 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是深圳经济特区设立的首家行业协会。
春季,正是绿化养护的黄金期。近日,平鲁区启动城区道路绿化提质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近日,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南山景区旅游路因降雪导致多起车辆连环追尾事故发生,部分车辆打滑被困。神池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蓝天救援队、交警部门协同救援,将受困群众有序转移至县城消防队营区暂避风险,同时开放大队食堂,准备饭菜,让受困游客吃上暖心餐。
太行山下春潮涌,烟火人间正当时。 今年“五一”假期,昔阳县文旅市场迎来新热潮(昔阳融媒供图) 今年“五一”假期,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以“乡土味”撬动“大流量”,文旅市场迎来新热潮,各乡镇以“文旅+”融合新场景、沉浸式体验活动及惠民政策为引擎,激活假日经济活力。
车河有机社区万鑫水产养殖基地月亮湾千亩苹果采摘体验园下关有机水稻产业园花塔云舍民宿十里沿河小镇“塞上江南”下北泉村 近年来,灵丘县立足县域特色,紧抓大同“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机遇,将生态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和路径,以绿色有机、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做大“特”“优”产业集群,奋力开创全县产业发展新局面。 先行探索,有机路越走越宽广 灵丘县车河村连续11年举办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年接待参观学习客人12万多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45万元,比10年前翻了10倍多。
本报晋中5月7日讯(记者郝光明)5月6日,记者从晋中市有关部门获悉,“五一”假期,晋中全市旅游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249.41万人次,同比增长61.07%;累计经营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52.51%,均创历史新高,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游客流量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圆满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四提升目标。 假日期间,该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链条,用心用情擦亮“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品牌,聚焦“怡然见晋中·五一欢乐游”,推出三大主题、九大业态多种旅游产品,深耕近郊“微度假”、城市“慢生活”、休闲“深体验”业态,提升“奔县游”“中式游”“情绪游”内涵。
本报阳泉5月7日讯(记者郭强 通讯员王文龙)“五一”假期,阳泉城区各商圈以多元业态联动、沉浸式体验创新和让利优惠政策为支撑,以工业遗产活化、非遗文化赋能、夜间经济引流等为创新路径,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激活消费引擎,释放消费潜能。 文化IP引爆客流,沉浸体验成亮点。
本报忻州5月7日讯(记者畅雪)日前,记者从忻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忻州市《“知惠行”专项活动助力重点产业链、特色专业镇创新发展》(以下简称“知惠行”专项活动)案例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优秀案例,是我省唯一入选案例。 近年来,忻州市市场监管局以定襄法兰、代州黄酒等产业为核心,紧紧围绕全市八大特色专业镇和重点产业链,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助力“知惠行”专项活动。
本报忻州5月7日讯(记者畅雪)5月6日,记者从忻州市文旅局了解到,“五一”假期,全市主要景区人气火爆,累计接待游客204.48万人次,日均客流40.90万人次。6个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9.71万人次,同比增长28.8%。
“五一”假期,临汾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45.25万人次,较2024年“五一”假期增长13.23%,客流量位于全省前列。多业态融合、乡村休闲游异军突起、古建文博场馆火爆成为假日亮点,展现出文旅消费的强劲活力。
本报长治5月7日讯(记者冯毅松)5月7日,记者在长治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长治市制定出台的“太行青年人才创业计划”将吸引集聚青年人才“留长来长”、创新创业,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对“中国人才夏宫”进行了推介,并以“太行之名”发出盛情邀约,热忱欢迎全国广大青年才俊到长治这座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之城欣赏太行好风景、把握人生新机遇。
本报阳泉5月7日讯(记者郭强)日前,记者从阳泉市有关部门获悉,今年一季度,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增速较前两月提升1.7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一。2025年一季度,阳泉市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35亿元,超额完成“重大项目建设年”目标任务。
本报临汾5月7日讯(记者张文华)近日,2025“丰百杯”山西永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第三届自行车挑战赛暨全民健步走活动举行,来自国内多个省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选手参赛。 此次大赛由永和县委、县政府主办,永和县教育体育局承办。
扫码了解详情,报名参与志愿者。 晋中市博物馆是晋中市唯一一个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市级社会公共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