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旧广武城: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山阴旧广武城: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在雁门关外、长城脚下的山阴县广武镇,一座始建于辽代的古城——旧广武城,如同一部尘封的史书,以夯土为页、箭垛为注,静静诉说着辽金烽烟与长城往事。这座被岁月打磨的古城,因小众、原始与厚重而被人们所探寻,正成为旅行者心中“避开人潮、对话历史”的理想之地。
旧广武城位于山阴县广武镇旧广武村,为雁门西北出口的防御据点,素有“勾注咽喉”之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作为我国现存较完整的辽代古城,这里不仅是军事防御的活化石,更是民族交融的历史见证。
山阴县广武镇副镇长闫芳瑜介绍,据考证,该城始建于辽圣宗年间(982年—1021年),土筑,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包砖,加筑防御设施,清雍正年间给予维修,2012年对城墙进行了补葺,2023年对北城墙外违章建筑物进行了拆除。旧广武城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总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现存主要设施遗迹有城墙、城门、马面、女墙等。
旧广武城设东、西、南三门,而无北门,城墙外砌砖石,保留16座马面、垛口等防御设施,城内“四街八巷”格局至今清晰可辨。这里曾是辽宋对峙的前沿阵地,与广武长城、汉墓群共同构成“关、山、口、台”防御体系,被誉为“金斗银簸箕”,足见其军事价值。古城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明代“万历三十年”的铭文砖、城头残存的烽燧遗迹,皆是时光的密码。
闫芳瑜说,旧广武村内有烽火台一座,现存玄天庙、关帝庙、火神庙遗址3座,旧广武城街道布局为古代象棋棋盘式结构,现存棋盘式街道布局和城墙、马面、砖雕、雌雄双柏为主要文物遗存。旧广武城原是辽城,为宋所有后,出于防御需要,北门便被封掉,成为一座独特的“三门城”。
近年来,山阴县以“最小干预”原则推进旧广武城保护,拒绝过度商业化,转而深挖文化内涵。旧广武城的魅力,在于它未被雕琢的野性。相较于热门景区的人潮,旧广武城的静谧与厚重更显珍贵。游客可沿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自驾,串联广武长城“月亮门”、汉墓群等景点,感受“塞上广武三千年”的沧桑。
游客徐勤飞从山东过来,他说,今天来到了旧广武村,看到了雌雄双柏,也看到了这里的城门保护非常完整,绿化也非常美观,感觉旧广武村人文非常古朴,很有历史沉淀感,环境各方面也都是蛮好的。
记者 丰慧 张一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