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东泉镇赵壁村:沃土造良田 闲地“土生金”
平遥县东泉镇赵壁村:沃土造良田 闲地“土生金”
夏收时节,在平遥县东泉镇赵壁村的麦田里,饱满的麦穗在晴空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微风吹过,荡漾起层层金波。轰鸣的收割机在金色的海洋里穿梭作业,所过之处,麦秆倒伏,麦粒归仓——收割、脱粒、装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特有的芳香。
“去年,我们一共种了300余亩冬小麦,现在看到的这片土地是100余亩,咱们赵壁的小麦能洗面筋,在平遥这一带是非常有特色的。”东泉镇赵壁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庆贵说道。
赵壁村位于惠济河沉积区的臂弯,村民世代与麦田相伴。近年来,赵壁村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种植小麦,将一块块零散的地块重新梳理,整合成层次分明、绵延舒展的梯田。连片的小麦在此扎根,汇聚成更为壮阔的金色版图,让村庄悄然蜕变。
“2023年,赵壁村在‘清化收’的基础上建设了‘土地银行’,将村集体的机动地重新平整调整, 把多年荒废的地全部平整成连片地。2023年年底,我们还申请了灌溉节水项目,2024年年底,我们就已经把这片地全部种上了小麦。”张庆贵说道。
引进新机,让良田更广袤;延伸链条,让小麦更有价值。近年来,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在赵壁村发展成型,特色产业成为撬动乡村活力的坚实支点,村民的日子也在这深耕细作中,一天天沉淀出如麦粒般金灿灿的踏实与丰盈。
“今年,我们又申请了一个粮食烘干仓储项目,总投资78万元。建成后,赵壁村的小麦产量可实现逐渐递增,小麦种植面积也能逐步扩大,还能通过回茬增加农民收入,让产业有了连贯性。”张庆贵说道。(张春燕 韩晓萌)
图为收割机正在麦田里收割小麦。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