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一间工作室里,五颜六色的面团在赵翠莲的指尖翻飞起舞。只见她轻捻慢揉,转眼间,一个栩栩如生的古代仕女便跃然掌心——云鬓高挽,罗裙轻摆,眉目间流转着万千风韵。
4月9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金胜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间20平方米的“爱心超市”格外亮眼。超市货架上,每一件生活用品都与兑换积分精准匹配,如同一把把小钥匙,打开社区温暖生活的大门。
4月9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发布会,太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情况。 今年,太原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把“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并就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
春日的太原市刘家堡乡王吴村,千亩梨园里新芽初绽,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忙着清园、修剪、施肥,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4月2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发布会,介绍了太原市全力建设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山西旅游热点门户、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2025年,太原市文旅局将持续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宜人的独特优势,锚定建设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打造山西旅游热点门户目标,努力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健全完善旅游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锦绣太原”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太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26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会,太原市工信局介绍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相关情况。 “2024年,太原市工信系统凝心聚力稳增长、扩投资、建链群、抓创新、促转型,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3月21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太原市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文物保护法相关情况。 为文物保护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11月公布施行,是我国文化领域第一部法律,历经5次修正,2002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时隔20多年,为适应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文物保护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公共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关系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关乎城市形象。为有效遏制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太原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打击盗窃公共设施专项行动,攻坚化解各类安全隐患,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稳定。
3月19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 “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太原市商务局介绍了“稳内需、促开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太原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夏文武表示,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排头兵”,2025年,太原市商务局将聚焦“稳内需、促开放”重点任务,以务实举措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见效,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春意渐浓,春耕正酣。3月12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武家寨村云秀庄园生态农庄,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火热场景。
3月12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发布会,太原市发展改革委介绍履行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职责,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对接重大战略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近年来,太原市锚定“六地”发展定位,夯基筑台、蓄势赋能,在《2024世界城市名册》中排名由2020年的223名上升到139名,在《中国百强城市》中排第40名,位列二线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2月22日,太原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行,标志着太原轨道交通迈入“换乘时代”。开通以来,地铁1号线吸引了大量市民尝鲜体验,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社区为我们发放了健康联系卡,日常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可以直接和医生咨询,再也不用一个人干着急了。”近日,提起现在享受到的便利医疗服务,家住太原市万柏林区西峪社区的崔大爷不禁竖起大拇指。
2月21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西邵村的智慧温室大棚,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大棚内,普罗旺斯西红柿枝繁叶茂,长势正旺,一颗颗西红柿挂满枝头,红的娇艳欲滴,绿的如翡翠般晶莹,煞是喜人。
2月12日(正月十五),当大家正沉浸在元宵佳节的欢乐氛围之时,一场生命救援在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上演。经过争分夺秒的抢救,白衣战士齐心协力击退了病魔。
隆重、热闹且满溢团圆温情的年节渐渐远去。这段时间里,太原市小店区正阳街社区工作人员比往常更加忙碌。
元宵节将至,晋祠桂花元宵飘香大街小巷,各式销售摊点迎来销售旺季。室外天寒地冻,车间热火朝天,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长巷村的晋祠桂花元宵工坊内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省级非遗传承人韩福元和十几名工人们一起做馅、滚制、打包,依旧忙不暇接。
2月6日,正值农历正月初九,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社区的吉祥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喧嚣,各色小吃飘出的香气,挑动着人们的味蕾。在张春花夹馍店里,店主胡君伟和他的妻子常晓霞又开启了新一年的忙碌。
隆冬腊月,大寒时节。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西邵村的采摘园,道路宽敞整洁,5幢温室大棚整齐排列,进入棚内,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白花绿叶间一颗颗硕大鲜红、汁水饱满的草莓散发着悠悠果香,花丛中不时有蜜蜂环绕其间授粉采蜜。
1月23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了太原市无偿献血人员“三免”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进一步健全太原市无偿献血激励机制,肯定和弘扬无偿献血者的奉献行为,提高无偿献血者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改进和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人文关怀,激励更多社会公众关心、参与无偿献血,太原市决定对在本市无偿献血人员施行“三免”政策。
在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一间工作室里,五颜六色的面团在赵翠莲的指尖翻飞起舞。只见她轻捻慢揉,转眼间,一个栩栩如生的古代仕女便跃然掌心——云鬓高挽,罗裙轻摆,眉目间流转着万千风韵。
4月9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金胜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间20平方米的“爱心超市”格外亮眼。超市货架上,每一件生活用品都与兑换积分精准匹配,如同一把把小钥匙,打开社区温暖生活的大门。
4月9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发布会,太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情况。 今年,太原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把“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并就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
春日的太原市刘家堡乡王吴村,千亩梨园里新芽初绽,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忙着清园、修剪、施肥,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4月2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发布会,介绍了太原市全力建设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山西旅游热点门户、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2025年,太原市文旅局将持续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宜人的独特优势,锚定建设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打造山西旅游热点门户目标,努力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健全完善旅游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锦绣太原”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太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26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会,太原市工信局介绍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相关情况。 “2024年,太原市工信系统凝心聚力稳增长、扩投资、建链群、抓创新、促转型,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3月21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太原市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文物保护法相关情况。 为文物保护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11月公布施行,是我国文化领域第一部法律,历经5次修正,2002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时隔20多年,为适应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文物保护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公共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关系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关乎城市形象。为有效遏制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太原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打击盗窃公共设施专项行动,攻坚化解各类安全隐患,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稳定。
3月19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 “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太原市商务局介绍了“稳内需、促开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太原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夏文武表示,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排头兵”,2025年,太原市商务局将聚焦“稳内需、促开放”重点任务,以务实举措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见效,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春意渐浓,春耕正酣。3月12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武家寨村云秀庄园生态农庄,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火热场景。
3月12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发布会,太原市发展改革委介绍履行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职责,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对接重大战略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近年来,太原市锚定“六地”发展定位,夯基筑台、蓄势赋能,在《2024世界城市名册》中排名由2020年的223名上升到139名,在《中国百强城市》中排第40名,位列二线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2月22日,太原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行,标志着太原轨道交通迈入“换乘时代”。开通以来,地铁1号线吸引了大量市民尝鲜体验,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社区为我们发放了健康联系卡,日常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可以直接和医生咨询,再也不用一个人干着急了。”近日,提起现在享受到的便利医疗服务,家住太原市万柏林区西峪社区的崔大爷不禁竖起大拇指。
2月21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西邵村的智慧温室大棚,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大棚内,普罗旺斯西红柿枝繁叶茂,长势正旺,一颗颗西红柿挂满枝头,红的娇艳欲滴,绿的如翡翠般晶莹,煞是喜人。
2月12日(正月十五),当大家正沉浸在元宵佳节的欢乐氛围之时,一场生命救援在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上演。经过争分夺秒的抢救,白衣战士齐心协力击退了病魔。
隆重、热闹且满溢团圆温情的年节渐渐远去。这段时间里,太原市小店区正阳街社区工作人员比往常更加忙碌。
元宵节将至,晋祠桂花元宵飘香大街小巷,各式销售摊点迎来销售旺季。室外天寒地冻,车间热火朝天,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长巷村的晋祠桂花元宵工坊内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省级非遗传承人韩福元和十几名工人们一起做馅、滚制、打包,依旧忙不暇接。
2月6日,正值农历正月初九,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社区的吉祥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喧嚣,各色小吃飘出的香气,挑动着人们的味蕾。在张春花夹馍店里,店主胡君伟和他的妻子常晓霞又开启了新一年的忙碌。
隆冬腊月,大寒时节。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西邵村的采摘园,道路宽敞整洁,5幢温室大棚整齐排列,进入棚内,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白花绿叶间一颗颗硕大鲜红、汁水饱满的草莓散发着悠悠果香,花丛中不时有蜜蜂环绕其间授粉采蜜。
1月23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了太原市无偿献血人员“三免”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进一步健全太原市无偿献血激励机制,肯定和弘扬无偿献血者的奉献行为,提高无偿献血者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改进和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人文关怀,激励更多社会公众关心、参与无偿献血,太原市决定对在本市无偿献血人员施行“三免”政策。
“2024年,太原市始终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坚决守牢生态安全底线,省城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1月21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情况。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多地着力推动陶瓷产业市域联合体的建设,整合各方资源,促进了陶瓷产业的创新发展。
砂器制作工艺是中国陶瓷发展史的活化石,距今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其耐酸、耐碱、透气性能好,通过砂器坯体气孔的吸收分解能起到能量转换的作用,是大健康时代独具特色的健康产品。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定砂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宏亮提出了关于加强山西砂器非遗项目保护和发展的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句句彰显为民情怀,有温度,有力量,其中提到要新建改造50个社区养老工程,5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0个标准化社区食堂,作为一名社区养老工作者,心里特别暖。”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太原市幸福汇藏山墅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李爱玲感慨道。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先决条件,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才能富裕,乡村才能真正振兴。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新绛县龙兴镇西关村党支部副书记拜惠珍提出了关于加大民族村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
当游戏《黑神话:悟空》风靡全球,它与山西古建筑的奇妙碰撞,让山西这座“古建筑艺术宝库”爆火“出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山西晟龙木雕模型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辰提出了保护与利用并重,让古建流量真正变“留量”的建议。
近年来,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进入多孩时代。然而,这一政策在实际的教育环境中却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大孩和二孩同上一所学校”的愿望常常难以实现,会让家长在接送过程中疲惫不堪。
“近年来,医养结合政策不断完善,取得积极进展,但在政策支持、服务能力、人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难点堵点问题。”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苏跃亭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建议。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非遗、喜欢非遗,但非遗项目以人为传承载体,只有一代代人懂技艺、会技艺,才是真正的传承;只有不断培养和发展新传承人,非遗才能拥有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岚县面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丽丽如是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地膜的不当使用和回收处理不到位,导致大量残膜滞留田间,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