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长治展区的入口处,一幅长达数米的堆花作品《千秋万代图》引得众人驻足围观。这幅作品以故宫后花园为背景,生动再现了孩童嬉戏打闹的热闹场景,通过独特的堆花技艺,将平面画面转化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珍品,令人叹为观止。
木件轻扣,榫卯咬合。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的山西晟龙木雕模型艺术有限公司展区里,孩子们正专注地拼搭古建木件,他们忙碌的身影与不远处静静陈列的十余座古戏台微缩模型相映成趣。
漫步秋风里,怡然见晋中。非遗守正创新,科技交融新生。
8月25日,历时五天的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圆满举办。本届文博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们共同见证了三晋大地文化产业的绚丽绽放,感受了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的澎湃律动。
他是一名创作者,多年来扎根基层,创作出多部深受群众喜爱的曲艺作品;他是一名建言者,全力为文化传承鼓与呼。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长治活动期间,采访团走进省人大代表暴玉喜的办公室,案头,一摞摞建议稿与创作手稿并排摆放,相得益彰。
大同旅游如今有多火?如果你还难于想象摩肩接踵的大同古城,那么位于山西文博会的大同展厅,正是一个缩影。当千年古都的历史底蕴遇上现代科技的创新表达,一场属于大同的文化盛宴正在上演,很多人前来感受大同的活力与魅力。
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阳泉展区,一件件神情生动、色彩绚丽的面塑作品陈列在展柜中,格外引人注目。武圣关羽气宇轩昂,活佛济公笑容诙谐、文昌帝君神态端庄——这些出自盂县面塑手艺人刘豪之手的作品,既藏着传统民间艺术的魂魄,又透着新时代的审美意趣。
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山西古建也迅速“出圈”。游戏中,“亢金龙”“虚日鼠”等藏于玉皇庙里的二十八星宿彩塑被塑造得栩栩如生。
“这个年画好精美。”“这张哪吒太酷了,我要把它贴在床头。
山西特色专业镇是一种以县(市、区)为基本地理单元的集群经济形式。自2022年9月首批省级重点专业镇认定以来,我省各专业镇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为山西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山西新闻网讯(记者 李卓馨)晋韵传千年,文脉启新篇。8月22 日,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仪式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8月21日下午,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展区会议厅内,由山西省委宣传部与科技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山西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发布活动隆重举行,15个入围案例勾勒出山西“文化+科技”新图景,其中10个典型案例的发布更是为焕活三晋文脉注入新活力。 山西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发布现场 本次活动不仅首次系统性梳理我省文化科技融合成果,更权威发布10个示范典型案例与5个入围案例,从考古现场的智能管控到数字荧屏的文化叙事,全方位展现三晋大地“科技赋能文化”的生动实践。
8月21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作为山西“文化地标”典型案例,中国日报新媒体视频《开箱中国:在山西,抬头看见千年》于当日12:00——13:00在主舞台大屏幕滚动播放。
万众瞩目,盛会如约。8月21日,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大幕开启。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将于8月21日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持续五天的文化盛宴。8月20日,记者提前探馆,为大家搜寻精彩看点。
初秋季节,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的一处农场大棚里,绿白相间的冰淇淋甜瓜挂满枝头,大学生张屹炫穿梭其中,除草、授粉、剪枝,动作熟练。 2004年出生的张屹炫是山西省体育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今年6月前,他的生活还围绕着体育训练和桨板教学,每天在晋阳湖教游客玩桨板,享受着户外运动的自由。
8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长治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公安机关刑侦工作有关情况。
提起晋祠,人们多想到太原悬瓮山麓那座古典宗祠园林。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河北邢台、邯郸还散落着两座“晋祠”,与太原晋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赵家山村的一间工作室,果蔬雕刻师马俊正在直播镜头前专注地雕刻着一根胡萝卜。刻刀在他手中灵活翻转,短短三分钟,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便在案头绽放。
初秋时节,长治市长子县利来农贸科技有限公司的香菇种植基地内,18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菌棒上朵朵香菇如小伞般茁壮生长。这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是全国人大代表崔丽枝多年来扎根农村,以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缩影。
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长治展区的入口处,一幅长达数米的堆花作品《千秋万代图》引得众人驻足围观。这幅作品以故宫后花园为背景,生动再现了孩童嬉戏打闹的热闹场景,通过独特的堆花技艺,将平面画面转化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珍品,令人叹为观止。
木件轻扣,榫卯咬合。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的山西晟龙木雕模型艺术有限公司展区里,孩子们正专注地拼搭古建木件,他们忙碌的身影与不远处静静陈列的十余座古戏台微缩模型相映成趣。
漫步秋风里,怡然见晋中。非遗守正创新,科技交融新生。
8月25日,历时五天的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圆满举办。本届文博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们共同见证了三晋大地文化产业的绚丽绽放,感受了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的澎湃律动。
他是一名创作者,多年来扎根基层,创作出多部深受群众喜爱的曲艺作品;他是一名建言者,全力为文化传承鼓与呼。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长治活动期间,采访团走进省人大代表暴玉喜的办公室,案头,一摞摞建议稿与创作手稿并排摆放,相得益彰。
大同旅游如今有多火?如果你还难于想象摩肩接踵的大同古城,那么位于山西文博会的大同展厅,正是一个缩影。当千年古都的历史底蕴遇上现代科技的创新表达,一场属于大同的文化盛宴正在上演,很多人前来感受大同的活力与魅力。
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阳泉展区,一件件神情生动、色彩绚丽的面塑作品陈列在展柜中,格外引人注目。武圣关羽气宇轩昂,活佛济公笑容诙谐、文昌帝君神态端庄——这些出自盂县面塑手艺人刘豪之手的作品,既藏着传统民间艺术的魂魄,又透着新时代的审美意趣。
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山西古建也迅速“出圈”。游戏中,“亢金龙”“虚日鼠”等藏于玉皇庙里的二十八星宿彩塑被塑造得栩栩如生。
“这个年画好精美。”“这张哪吒太酷了,我要把它贴在床头。
山西特色专业镇是一种以县(市、区)为基本地理单元的集群经济形式。自2022年9月首批省级重点专业镇认定以来,我省各专业镇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为山西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山西新闻网讯(记者 李卓馨)晋韵传千年,文脉启新篇。8月22 日,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仪式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8月21日下午,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展区会议厅内,由山西省委宣传部与科技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山西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发布活动隆重举行,15个入围案例勾勒出山西“文化+科技”新图景,其中10个典型案例的发布更是为焕活三晋文脉注入新活力。 山西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发布现场 本次活动不仅首次系统性梳理我省文化科技融合成果,更权威发布10个示范典型案例与5个入围案例,从考古现场的智能管控到数字荧屏的文化叙事,全方位展现三晋大地“科技赋能文化”的生动实践。
8月21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作为山西“文化地标”典型案例,中国日报新媒体视频《开箱中国:在山西,抬头看见千年》于当日12:00——13:00在主舞台大屏幕滚动播放。
万众瞩目,盛会如约。8月21日,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大幕开启。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将于8月21日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持续五天的文化盛宴。8月20日,记者提前探馆,为大家搜寻精彩看点。
初秋季节,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的一处农场大棚里,绿白相间的冰淇淋甜瓜挂满枝头,大学生张屹炫穿梭其中,除草、授粉、剪枝,动作熟练。 2004年出生的张屹炫是山西省体育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今年6月前,他的生活还围绕着体育训练和桨板教学,每天在晋阳湖教游客玩桨板,享受着户外运动的自由。
8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长治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公安机关刑侦工作有关情况。
提起晋祠,人们多想到太原悬瓮山麓那座古典宗祠园林。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河北邢台、邯郸还散落着两座“晋祠”,与太原晋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赵家山村的一间工作室,果蔬雕刻师马俊正在直播镜头前专注地雕刻着一根胡萝卜。刻刀在他手中灵活翻转,短短三分钟,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便在案头绽放。
初秋时节,长治市长子县利来农贸科技有限公司的香菇种植基地内,18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菌棒上朵朵香菇如小伞般茁壮生长。这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是全国人大代表崔丽枝多年来扎根农村,以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缩影。
难老泉畔,铙钹翻飞,鼓声震天,为迎接七月初二的晋祠庙会,身着绛红色传统服饰的太晋锣鼓队年轻队员们,正在阳光下挥汗如雨。 伴随着鼓槌上下翻飞,队员们身体腾挪闪跃,激昂时如山河咆哮,声浪直抵云霄,舒缓处似晋泉潺潺,轻盈拂过心尖……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下来,击者忘我,听者动容。
两岸同声,唱响山河激荡。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到来之际,由海峡两岸音乐家联袂呈现的“黄河回响——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两岸音乐会”于山西圆满举办。
八月的长子县翠云山,层林叠翠,绿意盎然,一座千年古刹——法兴寺坐落其间,尽显端庄古朴。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长治活动期间,在省人大代表、长子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张宇飞的带领下,采访团走进这座寺庙,了解它背后的文物保护故事。
当蓝色外卖骑手服遇上红色录取通知书,这个夏天最动人的反差,藏在山西平陆县城的街巷里。 盛夏的平陆县城,午后的柏油路晒得发烫。
“选择复读的时候,我已经放下了对清北的执念,而是更注重自己的提高和成长。”这是2025年高考生杨岩洲在接受采访时说的。
千年古建诉说岁月沧桑,数字科技焕活文化遗产,创新展陈演绎东方美学……8 月 12 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 “身临其‘晋’——‘跟着悟空游山西’文化巡展” 在北京西城区白塔书院正式拉开帷幕。 这场持续至8月 31日的文化盛宴,以《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地为线索,将山西从唐代至明清的古建、彩塑、壁画等极致东方美学元素浓缩于北京胡同深处,为京津冀群众搭建起触摸三晋文明的桥梁。
“头戴金冠凤翅飘,凤眼蚕眉呈英豪。忠义扶定汉室主,上阵全凭偃月刀。
他是妙手仁心的医者,三十余载坚守临床一线,累计完成手术超万台;他是锐意创新的管理者,推动骨科专业细分改革,提升智能化医疗技术,带领学科发展跻身全省先进行列;他是心系百姓的代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推动解决就医难题,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千家万户……他是山西省人大代表、长治市人大代表、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晓东。 治病救人 全力守护群众健康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在太行山南麓的长子县,一座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正焕发勃勃生机。这里曾是面临倒闭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如今却成为北方地区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的创新范本。
8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委宣传部、山西广播电视台、太原市交通运输局、太原交警支队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相关情况。 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山西文博会”,从2013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是我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省级重点文化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