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人走进山西大同 感受云中大地的多元魅力
网络名人走进山西大同 感受云中大地的多元魅力
6月30日至7月1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山西行首站走进古都大同。来自全国各地的25位网络名人代表和媒体代表深入云冈研究院、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大同市博物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等地,实地感受古都大同的多元魅力。
作为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大同曾是两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历史文化悠远深厚。
在云冈研究院,网络名人、媒体代表一行实地参观了洞窟数字化建模与三维信息系统构建、数字化采集等项目。借助文物保护领域尖端科技手段,目前80%的洞窟实现了全数字化保全。随着“数字档案”不断完善,文保人员可及时把握文物的形态变化,一旦文物受损,可进行精度极高的修复。
一尊尊精美造像,正在突破时空束缚,在数字世界里实现“永生”。“看着那些通过激光扫描等技术生成的石窟数据和虚拟展示,仿佛千年前的艺术都能触手可及,深深感叹现代科技为文物保护带来的巨大助力。”知名博主“@马妍”感叹道。
夜幕降临,在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的碰撞,让这座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网络名人媒体一行漫步在这条街,各式非遗体验店、现代展陈吸引着大家一睹大同文化魅力。
7月1日上午,采访团一行来到大同市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大同厚重的历史。“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000余件,藏品以彰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边陲重镇文化、宗教文化特征而著称,集中表现大同地域的融合基因,特别是北魏、辽、金三代的精品文物,享有盛誉。”大同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金色七月,黄花盛开。在山西大同市云州区的田间地头,朵朵黄花生机勃勃。网络名人、媒体代表走进云州区唐家堡村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忘忧小镇。截至目前,大同市黄花种植面积达26万亩,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40亿元,“小黄花”变大产业,大同“中国黄花之都”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我知道大同是因为煤炭,但当我踏上这块土地,发现大同不是想象中的依托矿产资源的城市,这里不止有历史的厚重,有晋商文化,更多的是新兴产业的蓬勃动力,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魅力。”“@马妍”感慨地说。
记者了解到,这场发现山西之美的旅程还将继续。接下来,采访团将深入朔州、忻州、吕梁、太原等地,感受山西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