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农业转型 智慧温室托起乡村振兴梦
科技赋能农业转型 智慧温室托起乡村振兴梦
盛夏时节,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西邵村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一排排现代化智能温室整齐排列。温室里,红绿相间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丰收景象。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近年来,西邵村通过发展现代化智能温室种植,将传统西红柿种植打造成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如今,一颗颗红润饱满的西红柿已成为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科技赋能 撂荒地变身致富田
时间回溯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面对地势低洼、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村“两委”带领党员群众大力开展土地整治,流转整合闲置土地120余亩,建成了标准化智能温室园区。
“我们的温室实现了全智能化管理。”村民王志永介绍道,“通过这个智能系统,可以自动调节风口、控制水肥,还能用手机远程监控。”
在园区内,记者看到每个温室都配备了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和摄像头,种植户通过手机小程序就能实时掌握温室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从土壤监测到精准灌溉,科技手段贯穿种植全过程。这是我们提升种植效益的关键所在。”西邵村党总支委员吴霞表示。
专家“把脉” 助力农民丰产增收
为确保种植质量,村里定期邀请技术专家进行指导。技术员王龙每周都会来到田间地头,为种植户解决实际问题。“从病虫害防治到日常管理,我们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村民提高产量和品质。”
“去年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多亏技术员耐心指导。现在有了经验,对种植更有信心了。”村民温飞香深有感触地说。
智慧温室种植的推广,也让村民的“钱袋子”日渐丰盈。村民薛国栋也算了一笔账:“去年冬天一茬就产了15000斤,一年两茬,收入很可观。”而村民任连的温室更是创下亩产17000斤的佳绩,年收入突破7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产业园已带动近80名村民就业,年产值超过300万元。
着眼未来发展,西邵村正在规划建设6000立方冷链仓储中心和1500平方米的净菜加工车间,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党建领航+技术赋能+联农带农”的发展模式,昔日的撂荒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站在新的起点上,这座村庄将继续深耕智慧农业,让智慧温室种植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带领村民共同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图景。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