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标题 图文
    • 古今名人尊师佳话

        古今中外,尊师重教皆为美德。名人尊师的故事传为佳话,不胜枚举。

      2024-10-28 09: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余家老屋

        《余秋雨评传》江学恭著 磨铁/华文出版社 少年时,余秋雨先生受到家乡民情风俗的滋养,懂得了中国民间的人伦物理。在成长中,于饥饿和灾难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冷冽,而在半山老屋中的苦读古籍和在外文书库中的冒险翻译,让他遍历中西传统经典,写出了一系列论述世界人文科学的重要著作。

      2024-10-28 09: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趣谈古代茶席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愈发快速,人们对于闲适的追求也日益增长。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自古以来便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与哲思。

      2024-10-25 08: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看到了很美好的东西

        山西介休太和岩牌楼(清)北京故宫的碧螺亭(清)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杨大炜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古建筑的屋顶有哪些样式?屋脊的仙人走兽都有哪些?繁复的斗拱、美轮美奂的藻井有什么寓意?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住合院式房子?如何区分“亭台楼阁”?除了门当户对,你还知道哪些跟建筑有关的成语……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屋顶的脊饰如走兽、脊刹、鸱吻,再从古代的窗户讲到四合院、亭、台、楼、阁、塔等内容,详细介绍了古建筑的演变史和背后的传统文化、趣味知识,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全书作者手绘近500张精美图片,是一本超有趣的中国古建筑漫画科普读物。

      2024-10-25 08: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关于白色事物的记忆

        《白》 [韩]韩江著 胡椒筒 译 磨铁/四川文艺出版社 这是韩江继《素食者》后又一重要作品。一本无法定义的、极美的、散文诗般的“小说”,是一份白色的悼词,悼念生命中不可挽回之物。

      2024-10-25 08: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典籍庸医多

        在古代许多笔记杂著中,有不少是记录庸医的,这里既有无才没医术的医生,也有有点小聪明但没有医德的医生。之所以把没有医德的医生归纳到庸医之列,是因为无德的医生与无才的医生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的,他们都是为了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都是草菅人命之徒。

      2024-10-25 08: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雷姓源于北而盛于南

        漫画王峰 寻根溯源 雷姓来源有三: 1.出自方雷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古诸侯国有方雷氏,后以国为氏,单姓雷。

      2024-10-25 08: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苗洁工作室:勠力同心 共筑山西戏曲活态传承华彩篇章

        苗洁(右)教学员动作要领。苗洁剧照。

      2024-10-25 08: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启信,信人间

        《人间信》是麦家继《人生海海》后,历时5年的全新力作。书的封面简单清新,洁白的封面上,放置着一支笔,麦家就是用这支笔,写出从心底呐喊出的声音,也将这封长信,交予万千读者。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满目琉璃话介休

        这次到介休文学采风,我最难忘的就是介休的琉璃——是那样引人瞩目,那么耀眼、艳丽、鲜活、明亮、翠丽,那么熠熠生辉。 介休洪山镇1979年出土过一块石碑,正面刻大唐贞元十一年《法兴寺界限碑》,有“西至琉璃寺,北至石佛脚”的记载;背面刻天会十四年《洪山寺重修佛殿记》,说佛殿“椽铺玳瑁,瓦甃琉璃”。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忠义千秋

        忠肝义胆 区坤连(广西)新锐奖关圣帝君 蔡明宏(中国台湾)新锐奖繁花 董文华(吉林)新锐奖罗贯中赞关公诗 赵毅(山西)新锐奖挂印封金 黄冠瑜(中国台湾)新锐奖义薄云天 杨文军(贵州)优秀奖赤面忠心如烈火 青灯豪气映长天 石跃峰(山西)特邀忠心扶汉洪传旺(中国台湾)特邀英雄忠义联 刘颜涛(河南)特邀忠义千秋 孔维克(山东)特邀忠义千秋 刘贵忠(山西)特邀梨花雪 郭捷(山西)优秀奖录罗贯中赞关云长诗 蔡善宇(中国台湾)优秀奖关公颂(局部) 梁云平(山西)优秀奖 编者按: 民革山西省委会携手相关部门连续七年举办关公文化书画展。为传承弘扬关公文化,促进两岸人文交流,9月23日,由民革中央联络部、民革中央画院、民革山西省委会以及山西省台办、山西省书协、运城市政协等9家单位共同主办的“忠义千秋”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书画展在运城市解州关帝庙开展。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无限趋近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张石山王芳作者:张石山 王芳 出版: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那原汁原味的“中国味道”,承载着国人共同的记忆与热爱。本版此次推介的《戏台上的中国》,无疑是解锁这道美味的一把钥匙。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望海楼

        高高的山上有座楼,它的名字叫望海楼。 望海楼在哪儿?在永和县黄河中游东岸那千山万岭之中,在一个叫望海寺的地方。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情满上党歌满山

        初秋,收到长治日报社原社长王占禹寄来的散文集《那方热土那方人》,很是高兴。 王占禹是老报人,在3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写出了大量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新闻和评论作品。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繁花似锦(国画)

        裴文奎作.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天堑龙门

        伫立禹门口大桥上,极目远眺,一轮旭日摇荡的红光铺满天际。群山踊跃,争先恐后,似骏马昂首,迎风长嘶,你的身躯再转一个角度,那一脉蜿蜒起伏的青石大山,又似自日边骤然奔来,绵亘不绝。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戏剧在对谈中余音绕梁

        《戏台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特别、非常好读的书。 首先是它的叙述形式,以两位作者从容对谈的口语化表达,再现中国传统戏剧的古往今来,曾经的辉煌,与当下的式微。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千载沧桑大同城

        “城,以盛民也。从土从成。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黄河岸边的深情吟唱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一段地道的临县大唢呐的演奏,因多年从事音乐工作,自己感觉还算是接触过较多地方民间音乐艺术形式的我,在那一刻却仍忍不住被唢呐那独特的音色与深厚而质朴的情感深深吸引,这段动人的旋律使我不由感叹,在这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是什么力量催生如此的艺术作品,又是何种精神使这里的民间艺人,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余,生长出这样的审美激情?自此后,那声声唢呐,便时常萦绕在我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源远流长 据考证,唢呐最早是在波斯、阿拉伯国家流传的一种乐器。大约在公元3世纪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而传入我国,在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的伎乐壁画上,就有吹奏唢呐的形象。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掌声因感动而起

        传统折子戏,是每本戏的重头戏,核心唱段、高难度表演基本都在这半个小时中。看折子戏,就像一桌酒席,不点花生米,直接上主菜,直截了当,直取精髓。

      2024-10-25 06:20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 咏鹅与摘星

        此刻我在义乌骆家塘,也就是当年骆宾王一首《咏鹅》赢得天下皆惊的地方。早晨拉开窗帘,只见天地空濛,鸡鸣山的层层绿影下,义乌江像唐诗中洇出的一道墨痕。在我被雨声不断添加的想象中,一个唐朝人随手推开的纸窗外,一定有绵延起伏的红色田畴,有灌浆中的庄稼和青果在枝叶间闪烁的梅林,有清晨的鸟鸣,有午后的蝉噪,还有一口石头环绕、青草点缀的葫芦形池塘在夜晚吸纳星月之光。“鹅鹅鹅”, 7岁的骆宾王在奔跑雀跃中发出的几声童稚的呼唤,已将义乌大地上的白鹅从万千生灵中选出并拉上宇宙舞台的中心,给他的祖父,给祖父的友人,给他的同代人,也给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所有有缘之人用心去瞻仰。

      2024-09-04 06:50    来源:山西日报
    • 密林深处的箫声

        父亲还有一把二胡,我记得那把二胡很旧,一根弦。在我进入父亲的生活时,父亲已经40多岁了,那把二胡已经不能用了,挂在老土屋的墙上,成为父亲的影子。但是父亲会时常把他取下来,抹去上面的灰尘,打起开拉的架势,手动弦动,父亲身体也随着手的节奏开会摇动。椿树椿树你是王,你往粗处发,我往高处长……柏川。

      2024-09-04 06:50    来源:山西日报
    • 远山(国画)

        李海亭作

      2024-09-04 06:50    来源:山西日报
    • 怀着美好的心情吃饭

        我的母亲有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做饭的时候喜欢唱着歌,或者哼着戏词。 母亲喜欢唱,虽然她并没有歌唱天赋,但唱得很有味道。

      2024-09-03 10:22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北漳夜月

        北漳夜月,是一勾馋人的乡愁;北漳夜月,是一方神灵的守候。 那些群山,在月色中,成了静谧安然的睡佛,起伏的山峦是含蓄随性的襟怀。

      2024-09-03 10:2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并州初秋

        积翠行吟 日午人稀景物幽, 声闻阵阵叫啼鸠。 山间积翠凝浓绿, 影入湖中水色柔。

      2024-09-03 10:20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为何而战?何时而归!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2024-09-03 10: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面对美人一腔怅惘的《月出》

        [新译] 一轮月出月皎皎,照我所爱美姣姣。 窈窕轻舒绰约姿,令我倾慕情难表。

      2024-09-03 10:1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鹊桥仙·白露

        西风渐冷,庭梧先觉,秋事三旬未了。寒蝉瑟瑟抱枝鸣,梦已断、清歌谁晓? 晴云出岫,薄霜凝瓦,冷露滋兰润草。

      2024-09-03 10:15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邱姓得姓始祖为丘木

        寻根溯源 丘、邱同源。邱氏为丘氏避讳所改。

      2024-09-02 15: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夏日里的镜头

        夏日的一天,我走进了一家古老的商店里。商店里的商品五花八门,我的目光被一台放映机吸引,于是我准备把它带回家。

      2024-09-02 15: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古代舟船种种

        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收获农耕文明成果时,依靠漫长的海岸线和发达的河湖水系,也描绘出海洋文明的锦锈画卷,造船技术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笔。 最早,古人将葫芦系在腰间渡水,这种葫芦腰舟的浮具类似现在的游泳圈;同时,桴筏一类的渡水工具也被广泛使用。

      2024-09-02 15: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如何毁掉一台拖拉机?

        知名主持人、“毒舌”专栏作家、农业门外汉,决定在花甲之年亲自经营6070亩的农场。结果辛苦一年,最后只赚了144英镑。

      2024-09-02 15:17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漫谈古代皇室仪仗

        现代,各类国家庆典总能以其严密的秩序和浓厚的仪式感吸引无数“吃瓜”群众的目光。其实回望历史,古代皇室仪仗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是不遑多让的。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时光里”的休闲时光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地方最值得我推荐,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时光里。 时光里就在我家对面,几步之遥的距离,让我成了那里的常客。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上海寻梦记

        在我心里从小就种着一个关于上海的梦,与《上海寻宝记》有关,但不只于此。我脑海里时不时勾勒着它的轮廓,搜寻着它的片段,想象着与它的关联。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我的夏日

        扑面的热风,金色的阳光是这个夏日的标配,在这夏日里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令我印象深刻而又大开眼界的是——广州之旅。 飞机落地广州后,我们坐地铁到天河区中心欣赏广州塔及周边的景色,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广州地铁是无人驾驶的,让我大开眼界。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一生低首谢宣城

        该书不仅是一本关于生命、自然与世界的散文集,更是作者多年行走与闭关修行的心得结晶。全书分为多个章节,每一章节都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如“香在无心处”“终南山问道”“夜宿寒山”等,通过丰富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灵体验与生命感悟。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第一次养乌龟

        妈妈从来不喜欢养小动物,这也使我写动物作文时一点素材也没有。李老师建议我养一只动物来观察。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 老军营美食一条街

        我从小到大去过的地方还不算少,美丽的西湖、闻名世界的黄山、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但我最想推荐的还是老军营美食一条街。尽管它在外名气不大,但它就在我家附近,足不出小区,就可以吃遍四海的美食,所以那里最值得我推荐。

      2024-09-02 15:14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